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课件+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编行政法
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宪法的核心在于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所以宪法规范主要有两部分,其一为国家权力的划分和国家机构的设置,其二为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对于国家权力的限制,主要是对行政权力的限制,对于司法权力和立法权利而言,他们对于公民的侵害不是直接的,其危害程度也不如行政权力那么广泛和深入。因此限制行政权力是限制国家权力的核心。除此之外,现代国家承担着大量的社会服务义务,而这些义务的履行也是通过行政机关达成的。
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而行政法正是限制和规范国家行政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行政法通过对行政权力的限制防止行政机关侵害公民利益,同样行政法通过对行政权力的规范保证行政机关履行服务社会、管理社会的职责。
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宪法规范的内容(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很大程度上是由行政法进一步具体规范的。因此有人认为行政法是宪法的具体化,或者说行政法是活的宪法。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学习难点:信赖保护原则
▪重点掌握: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涵义、具体要求
▪掌握:行政、行政法的概念、特征
▪了解: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行政的概念
▪(一)私人行政与公共行政
▪私人行政:指社会组织、企业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活动。
▪公共行政:即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与调控活动。
▪行政法上所说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
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实质意义的行政与形式意义的行政
▪实质意义的行政是从国家职能的角度,根据国家活动的性质确定公共行政的范围。
▪形式意义上的行政是以行使国家职能的机关为标准来区别国家职能,并确定公共行政的范围。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三)国家公共行政与非国家公共行政
▪上述形式意义的行政与实质意义的行政都是指国家公共行政活动。但行政涵义界定的复杂性还表现在,行政法上的公共行政并不限于国家行政。行政虽然主要是指国家行政,但也包括非国家行政。
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概括:
▪第一,行政法上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
▪第二,行政法上的行政以形式意义的行政为主,以实质意义的行政为补充。
▪第三,行政法上的行政以国家公共行政为主,以非国家公共行政为补充。
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p2 )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法的概念
▪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以及对行使权力后果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主要规范国家行政权力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依法行政,确认或建立行政法律秩序。▪包含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1、行政法的核心是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2、行政法是规范承担行政权力的组织、行使行政权力的活动以及对权力行使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律。
▪3、行政法的目的在于实现依法行政,确认或建立符合人民利益和意志的行政法律秩序。
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三、行政法的特征
▪(一)行政法形式上的特征
▪1、尚无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
▪2、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
▪3、行政法规范及其存在形式特别多。
▪(二)行政法内容上的特征
▪1、内容广泛;
▪2、易于变动;
▪3、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交织。
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四、行政法的渊源
是指行政法规则的来源或表现形式。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行政法规
(2)部门规章
(3)地方性规章或称地方政府规章
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4、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5、国际条约和协定。
▪6、法律解释
第二节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一、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1、行政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三大部门法之¡ª;
▪2、行政法是宪法的实施法。
▪二、行政法的作用
▪1、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监督行政权力主体,防止违法行使行政权力;
▪3、保障行政权力合法有效行使,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三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涵
▪贯穿行政领域法律关系的始终,调整和决定行政法主体的行为,指导行政法实践全过程的原理和准则,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功能
▪行政法规范的制定依据
▪指导行政实务
▪弥补法律漏洞
第三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
▪1.职权法定
▪2.权责统一
▪3.法律优先
▪4.法律保留
第三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
▪1.公平
▪2.公正
▪(三)比例原则(P27)
▪1.适当性要求(手段有助于目的的实现)
▪2.必要性要求(最小侵害原则)
▪3.行政行为和相对人受到的对待应合乎比例
第三节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四)信赖保护原则(P28)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必须信守诺言,如果行为已给相对人造成了某种可信赖、可期待的利益,法律应当保护。
▪(五)正当程序原则
▪1.禁止单方面接触
▪2.自己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3.听取当事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