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网络模型资料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信息传播、用户行为、网络结构等角度讨论社交网络的网络模型
第十五组-第九题
小组成员:李国清,毕嘉鸿,孟凡辉,胡升波
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s)即社交网络,是人们根据六度分割理论创立的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广义的说,一切将建立关系功能视为互动核心的网络产品都可以归于SNS的大概念之下,典型的包括Facebook、人人网、开心网等,国内知名的微博比如新浪微博,除了信息发布,也全面整合了各种社交功能,比如聊天、微群、分类汇聚的社区等,所以也属于SNS应用范畴。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是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比如蜂巢网Artcomb,Friendster,微软的Wallop等。但熟人的熟人,只是社交拓展的一种方式,并非社交拓展的全部。因此,现在一般所谓的SNS,其含义已经远不止熟人的熟人这个层面。比如根据相同话题进行凝聚(如贴吧)、根据学习经历进行凝聚(如Face book)、根据周末出游的相同地点进行凝聚等,都被纳入SNS的范畴。
SNS网络结构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组成:用户、内容、社会网络、工具。这种结构通过建立低门槛的参与方式,使用户能够简单方便地贡献内容,又通过订阅机制帮助个人运营社会网络,建立滚雪球式的反馈模式,有效形成了诱发网络效应的机制。
从社交网络服务的内涵来看,其本质是将现实中的社会圈子模拟移植到网络上,依据不同的属性和爱好建立和拓宽个人社交网。跟踪并分析SNS中信息的过程有利于我们认识并且理解SNS中信息的扩散过程,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SNS开放平台。
下面就从SNS社区中信息传播的特点,就其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行为和传播特征进行了研究,接着以新浪微博为例,以具体的实例为基础,总结并提出了几个典型的SNS传播路径模型。
传播方式
SNS兼具一对一、一对多的传播形态,可以向某一个好友进行单一的传播,也可以向整个熟人关系网络进行传播。传播者可以向追随者传播信息,而追随者可以选择转发或评论信息,或者改变跟随对象不接受信息,从而使一个点可与互联网上的无数个点相连接,最终形成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和多对一这几种传播的组合方式。
而博客和论坛是一对多或点对面的传播模式,由一个传播者向不明规模与特征的受众发布信息,什么样的受众何时会看到这条信息,又会做出什么反应都是未知的,传受双方之间没有任何确定性联系。
传播途径
SNS网站融合了多种媒介,是一种音视频及文本兼具的集大成式媒介,为网络人际传播提供了丰富、便捷的交流手段。它以声音、表情、肢体语言为主体的人际传播与以文字、视觉图像为主体的大众传播于一体,运用多元化传播符号,使得信息达到了高度逼真的还原,模拟恢复现实情景,有
利于增加信任,促成判断。
SNS网站涵盖了从个人导向到群体导向,从简单通讯到群体网络协作的多元化功能,可以满足多人一起工作和娱乐的需求,甚至让上百人聚集在一起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分享照片、欣赏音乐都成为可能。
传播行为
博客和论坛主要在非熟人圈子中进行信息传递,对于信息将被谁获得、获得以后又会采取怎样的举动等等一律不予控制。而SNS不但强调熟人或者建立信赖关系个体间的交流,在相互确认身份的前提下进行点对点或者点对面的。
传播特征
SNS通过绑定移动设备可以做到信息的生产和发布同步,其基于一对多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快
速进行同步交流,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即时性非常强,体现了人际间的微妙关系。
用户行为
关于在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 SNS) 上, 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一直在想并且想了很久, 最近对个人认识体系有个相对完整的想法, 感觉还是用沟通模型来解释比较好
在得到这个想法前, 翻看了很多别的地方的讨论, 包括知乎上被转比较多那个"上人人网就是为了泡妞" 的说法, 如果抛开这些非持续性的稳定需求, SNS 也好, IM 等也好, 最后一定还是回到沟通的本质上来. 虽然人人的早期(当时还是校内和5Q 在PK), 以及其他的很多SNS (比如早期的, 还有陌陌) 的第一波增长都是约炮, 但是约炮的人毕竟还是有限, 做成十万或百万规模还行, 而且有道德和法律风险, 要想继续做大, 必须还是走正路, 就还是沟通。在这里把不同的沟通模型拿进来看, 个人感觉主要的差异性在:1) 实时与否; 2) 反馈与否; 3) 私密与否; 4) 重要与否. 当然这个划分方法不一定能很好区别, 不过大体来看可以如此. 实时性是指是否可以异步进行, 还是必须参与方必须实时参与; 反馈是说沟通是否单向, 收到消息的人是否需要反馈, 在这如果加个强要求就是是否必须反馈; 私密是说这个沟通是否有限制参与方, 非预期内的人是否也能参与; 重要表示对参与方的重视程度, 比如是否需要当面或书面等方式表达. 按我这个定义, 把常用的方式列举如下(后面符号分别表示是否实时/反馈/私密/重要, o 表是x 表否? 表可能)
会议o/o/o/o
聊天o/o/x/x
电话o/o/o/o
短信x/o/o/o
电邮x/o/o/o
IM ?/o/o/x
SNS x/o/?/x
博客x/?/x/?
微信?/o/o/?
基本上越重要的事情应该是需要当面说, 并且最好是有记录的, 而一些随便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当面, 而且不一定要是同步通讯, 再随便一点就也可以不要求私密性, 博客谁都可以看, 在轻松环境下的聊天也可以任何人都来参与. 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差异就是是否需要反馈, 这事是你自说自话就行了, 还是必须有其他人反馈你才能继续下去, 或有动力持续下去.
扯回到SNS (特别是人人) 上, 这四个特征对应的分别是:
1) 实时性. 信息是否能被实时获取, 甚至实时的推送到收件人那并有明显提示. 更严格对应到人人上, 就是新鲜事的到达速度, 以及导航栏气泡/聊天窗等信息到达速度. 应该说人人对实时性要求没那么高, 最多也就是数分钟这个实时性, 有爆炸性事件能保证可以被传播, 热点内容的传播足够快就行, 类似IM 那样的实时性要求并无太多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