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批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隐含读者”(伊瑟尔):不再对实际读者本身进行理论概括, 把关注点放在读者的交流潜势上。 缺点:不能表现现实中千变万 化的读者对文本的不同反应。
源自文库
• “历史读者”(姚斯):基于“期待视野”(一套文化伦理,以 及作品出现之初读者的文学期望)
• “知识读者”(费什):文本语言能力,语义能力,文学能力 • “理想读者”(Culler):掌握了文学传统,能进行其他读者都能
以往的批评实践不谈读者? 不,谈读者,读者是文学流通领域里不可或缺的成分,在西方批评理论中 随处可见。
既然如此,有必要出现专门谈读者的批评理论吗? 有。读者批评理论的兴起主要针对形式主义文论的文本自足论,代表的是 一个批评思维范式的转变,而不仅仅只是批评视角的转移。
渊源-阐释学
•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可追溯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阐释学。
渊源-阐释学(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 意向性:人的意向(心理活动) 有指向性,意识的指向使意识 对象具有特定的意义。
• 作品不是某个个人意图或私人 感情的表达,而是对世界的展 示。
• 阐释过程:对前投射的每一次 修正都能够产生新的意义投射, 先见不断被更恰当的见解所取 代,阐释也开始进行。这个新 投射过程就是理解和阐释的运 动。
1. 文学史 Literary History
• 文学史是一个审美接受和审美生产的过程。文学作品在接 受者、反思性 批评家和连续生产性作者的接受和生产过程 中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而 过去传统文学史中那些纠缠不 清、永无止境不断增长的文学“事实”的 总和,这仅仅是 将过去收集并归类,不是历史而是伪历史(pseudohistory)。若把这样一系 列的事实看作文学史,就是混淆了艺术作品的动 态生成的特点和一般的历史事实。
Part 2 五位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Hans Robert Jauss 汉斯·罗伯特·姚斯
• 德国学者
• 主要因其在接受理论和中世纪及现代法国文学方面的贡献而著称
• 与同事沃夫岗.伊泽尔共同建立了在英美批评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康 斯坦茨学派。
• 最著名的作品—《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是其1967年的 就职演说,该作品被看作是他所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的开始,探讨 的是一种将重点放在读者与作者建立相互作用的文学史模式。
• 定义 • 误解与问题 • 哲学渊源 • 时代背景 • 代表人物 • 主张 • 特征
定义
• 七十年代出现的、以读者为主要关怀对象的批评理论。 • 是以读者为中心,以当代批评理论为基础的文艺学研究方法。
误解与问题
“读者”—>是不是很主观? 不,其主张是读者与文本的双向互动,并不撇弃文本,并不是脱离文本的 随意阐释。甚至,文本被批评家当作阅读理论的基石。
学被忽视。 • 社会:人们厌烦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和阅读欣赏式的“说教”,
开始谈论“文学批评的停滞”。
文学批评的客体应从文本转向读者及阅读过程。
代表人物
• 姚斯(Hans Robert Jauss) • 费什(Stanley Fish) • 伊瑟尔(Wolfgang Iser) • 霍兰德(Norman Holland) • 布莱希(David Bleich)
观活动,因此具有能动性。
主张1:读者与文本的双向互动(伊瑟尔)
• 文本的“召唤结构” • 保留内容:文本取自现实的社会文化现象(社会主导的思想体系,
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文本质疑它们的合法性,召唤读者否定 它们。
• 意向性客体:是阅读的全部过程。
主张2: 隐含的读者
• 不以任何方式事先决定他的性格和历史境况的读者。 • 由文本所设置,根植于文本结构中,不可等同于实际读者。
• 阐释是历史行为,阐释循环中 存在矛盾,阐释对话里存在差 异,所以阐释者进入阐释行为 时带有先见prejudice。
时代背景
• 六十年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结果。 • 经济:联邦德国经济增长趋缓,1967年出现经济萧条; • 政治:知识界不满德国卷入越战;右翼崛起,引起群众担心。 • 文学:形式主义文评主导文坛,积极介入社会批评的现代主义文
基本主张
• 通过借鉴哲学阐释学理论的观点,姚斯提出文学作品是在一个现有的、 由读者当下具备的知识背景、和对文学作品的预设所组成的期待视野中 被接受的,而且作品的意义会随着这种视野的转换而发生变化。
• 不像大多数读者接受理论那样,姚思的接受理论更感兴趣的是能对读者大众而 非单独的读者产生影响的历史性变化。这一理论将读者放在文学活动的首要位 置,读者作为一个巨大而有活力的过程中的一部分,他们在与作品的关系中是 将文本变得有意义的重要角色。
特征
• 建构各种读者模型: • 姚斯的“历史读者”,卡勒的“理想读者”,瑞法戴尔的“超级
读者”,普林斯的“零度听众”,罗斯的“代码读者”,霍兰德 的“互动读者”,布斯的“隐含读者”。
特征
• “模拟读者”(吉布森):具备文本语言要求他具备的品质,可 以积极介入文本,和虚拟的叙述者形成对话。
• “隐含读者”(布斯):文本或作者要求真实读者必须成为的那 类读者。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自己的读者。
接受的文学作品阅读。 • “互动读者”(霍兰德):文学阐释具有身份功能—读者通过阅读
可以再创造他的身份。
地位
• 本世纪西方文论的明显走向是向阅读主体偏转,前五十年是形式 主义批评,后五十年转向主观主义批评,读者批评是这个转变的 过渡。如果说当今的批评时代是“读者的时代”,则读者批评理 论功不可没。如holub所说,“从马克思主义到传统批评,从古典 和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主义专家,几乎每一种方法视角,每一个文 学研究领域都对其提出的挑战给予了回应。”
Reader Response Criticism 读者反应批评
目录
1.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基本介绍 2. 五位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优缺点及意义 4. Outline: 接受美学视阈下伍诗绮《无声告白》召唤结构的再创造
Part 1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基本介绍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基本介绍
主张1:读者与文本的双向互动(伊瑟尔)
• 文本—>阅读理论的基石 • 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整体
主张1:读者与文本的双向互动(伊瑟尔)
• 文本—>阅读理论的基石 • 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整体
• 文学作品有两极(艺术极,审美极) • 艺术极:作者创造的文本。审美极:读者对文本的实现。 • 文学作品居于两者之间,不能化约成文本现实,不同于读者的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