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各类心理行为问题成因及辅导策略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各类心理行为问题的成因及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1)11-0044-02

摘要:目前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全面了解

和掌握有关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分类、深层成因及有效的辅导策

略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可分为发展性问

题和障碍性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包括来自于全球背景下东西方文化

交融以及市场经济功利化思想影响下各种社会现象的冲击以及学

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障碍性心理辅导为辅

的辅导策略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分类成因辅导策略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

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高素

质人才的迫切要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预防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关系国家

和民族未来的事业。如果一个国家、民族对大学生的事情关心不够,

使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那么,这不仅使大学生

本身受到伤害,还会对国家、民族的未来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要

使明天的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减少,今天就要做好大学生心

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工作。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分类

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是指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规则与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问题表现在:

1、发展性问题

每个人在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都会遇到一些事情让他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或心理上的困惑,我们把这种常见的、人人都会遇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会自动解决或缓解的一系列问题称为“心理不适应”。大学生常常由于环境的改变和情感的挫折产生困惑,有时陷入难过、悲伤、愤怒、无助的情绪。心理不适应类问题的主要症状集中在情绪的不良状态,一般不良情绪不超过两个星期。包括:新生适应问题、心理压力问题、情绪情感困扰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婚恋与性心理问题、网络心理问题、学习适应问题、职业发展和择业问题等。

2、障碍性问题

如果某些同学长时间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或是出现一些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情绪与行为表现,如临近考试就特别焦虑,总是发挥失常;学习上出现困难却并非因为不努力;上网时间越来越长,逐渐不受控制等等;对于一些出现典型症状的同学,如害怕见人,害怕特定场合或人;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的重复行为与反复出现的想法;连续两个星期以上失眠或嗜睡;人际交往中出现严重的问题等,以至于这些同学的正常生活、学习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可以直接向该同学了解具体情况,帮助其缓解情绪压力或立即建议该

同学去做心理咨询。常见的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焦虑症、强迫症、强迫症、网络成瘾、饮食障碍、神经衰弱。

二、造成高大学生各类心理行为问题的深层原因。

1、来自于全球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交融以及市场经济功利化思想影响下各种社会现象的冲击。

近年来,一些社会领域道德失范,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失控,拜金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特别是网络文化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与此同时,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难度的加大,使大学生产生了时间上的紧张感、生活上的压力感和无所适从的焦虑感。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烈、复杂。这些因素与学生自身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加之中西文化的冲突,各种思潮的涌入,民主化逐渐推进,时代突然把社会转型过程中纷繁复杂,扑逆迷离的矛盾现象呈现在心理结构十分脆弱的大学生面前,这不仅会造成价值观混乱而且还会造成情感的极度苦闷,至使他们心理复杂而动荡不安。加之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薄弱,因而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2、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时期。而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人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当他们遇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课题时,心理冲突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等。这些矛盾冲突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综合影响:

(1)认知态度。认知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包括思想观念、阐释事物的思维模式、评价是非的标准等。如果认知因素之间不协调,则易产生心理偏差。大学生的认知存在以下曲解:①二元的绝对性思考,即任何事情不是对的就是错的,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成功就是失败,这种二元绝对的思考方式导致完美主义,害怕任何错误和缺点;②妄下结论。缺乏事实根据,草率地下结论;③以偏概全。有的人只根据一件事情,就对该类事件做出概括性的结论;绝和任何男同学交往。以偏盖全的人容易产生偏执心理,影响对客体的正确认识,导致心理冲突;④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在对客体进行评价时,往往受到客体的某一个或某些特征的影响,从而对客体的其它特征给以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进而妨碍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⑤心理投射。以自己的心理去推测别人的心理,认为别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心理。在沟通中产生错误的认知,导致人际关系紧张。⑥绝对化逻辑错误倾向:常常绝对化地要求自

己和别人。自己和别人。我能宽容、体谅别人,别人也应该宽容、体谅我,否则会觉得别人不尊重自己,从而产生人际冲突。⑦一些大学生因对性知识、性行为的不恰当地理解与认识,造成诸多心理压力,如性压抑而产生的紧张、焦虑、疑惑、苦闷甚至产生罪恶感,性自慰而产生的羞耻感、极度自责和恐惧感等。也有的学生开始谈恋爱,但由于缺乏经验与指导,出现了单相思问题,陷入被动恋爱或失恋等苦恼之中,从而引发诸多心理问题。⑧由于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踏人社会,对社会缺乏实际而深入的了解,往往只看到一些表面的现象和非本质的东西,有时又过于偏激,因此大学生常常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感到迷茫和彷徨,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感到无所适从,在依赖性与独立性之间感到太多的无奈,在性意识的觉醒与性压抑之间感到烦躁不安,这就容易导致心理与行为问题。

(2)自我意识。自我意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自我意识发展是否正常,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康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容易出现一些误区,产生心理问题。如自我同一性误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相互联系,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自我。如果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混乱,则易出现人格障碍。另外,大学生的自我中心、自卑等不良,自我意识都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情绪。人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是个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稳定积极的情绪有益心理健康,相反,负性情绪不利心理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