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创作特征(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创作特征(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创作特征
论文摘要: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选出了30名当代青年女作家,并请学者、专家分别撰写了评传,并附录作品与鉴赏,集成了《中国当代青年女作家评传》一书,由中国妇女出版社于1990年6月出版。
L口]望20年前的幼苗和新芽,现在都已经是参天大树。
将以此评传为主要依据对入选的当代女作家的总体创作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在她们进入文学殿堂的旅途中表现出的共性的创作特征。
收人1990年版的《中国当代青年女作家评传》的有①:丁小琦、万方、马丽华、王安忆、王海鸽、池莉、刘索拉、乔雪竹、迟子建、毕淑敏、李小雨、李昂(台湾)、严亭亭、严歌荃、陆星儿、陈染、庞天舒、林丹娅、林祁、张抗抗、张辛欣、赵玫、残雪、铁凝、黄蓓佳、喻杉、秸伟、舒婷、蒋韵、蒋蹼。
在这一长串的名字中,一些名字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另一些对我们来说似乎已经很陌生了,然而20年前她们都曾给过中国文坛以惊喜和贡献,在当时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尽管她们每个人都在用笔书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验和感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但那个时代在她们身上留下了明显的共同记忆,形成了那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
她们的作品也成为我们了解和感知那个时代的主要媒介。
透过她们的创作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她们的一些共同的创作经历和创作特征。
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入选此传的当代女作家都经历了文革,参加了知青,这些生活经历对她们的文学创作活动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些女作家中除了台湾的李昂外,全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除60年代出生的陈染、庞天舒、林丹娅、迟子建外,其余出生于50年代以及与共和国同龄的蒋蹼、陆星儿等作家,都赶上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
时代的巨变普遍地在这些女作家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指出的“时代不同,文艺创作的特点也不同,‘当民族性格和周围环境发生影响的时候,它们不是影响于一张白纸,而是影响于一个已经印有标记的底子’,这个底子,就是时代。
时代给一定的文艺活动规定了不同的发展倾向”i’oa}`v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正值成长时期的一代女作家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痕,而成长历程中不可避免的生命体验也成为他们日后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形成了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学现象和精神指归。
“正当李小雨初中毕业考试结束,面临紧张的升学考试之时,十年动乱开始了。
停课、抄家、父母被审查”;在“父亲终于被‘扫’进了‘牛棚’,蒋淮第一次感到政治的压力”}zp}nx。
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她们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改变了她们成长的轨迹,同时也成就了她们的文学创作工海鸽曾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呆了整整14年,写下了许多关于海的作品;毕淑敏因在昆仑山服役12年而写出成名作《昆仑疡》;喻杉16岁插队到淮北农村,经过了长达九年的知青生活的洗炼;舒婷在闽西南的插队时萌生“发誓要写一部艾芜的《南行记》那样的东西,为牺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证。
”;马丽华在支援西藏建设的插队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具有西部地区和藏民族特色的诗篇,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女诗人,“极其偶然极其模糊的暗示里,我捕捉到了这种生活的感召,并循着它从黄海之滨直追到西藏高原”,从此便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这不凡的高原大地值得以终身相许”;在红卫兵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张抗抗“自愿报名到北大荒去”而“她这一勇敢的选择,却决定了她一生的文学命运”;对陆星儿来说,“北大荒的十年浪漫、严酷的生活,是她真实人生的起点,也是她投身文学的起点。
”;对工安忆来说,“插队所在地淮北的泥土和六年的文工团生活,便是她创作的两个‘富矿’,两fl‘深井’。
”
时代的暴风骤雨曾“点点滴滴灌注到一颗幼小的心灵上”,成为她们文学旅途的起点和财富。
“无J睛的‘红彤彤’曾主宰过我们的社会生活,主宰过每个人的命运,威力无比的‘红彤彤’改变着一切,粉碎着一切”,但在客观上也成就了她们,正如“有人说,没有几年的插队生活就
没有铁凝今日的作家生涯”,这话一也适合于所有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女作家。
那个时代在她们的生命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彻底使她们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改变,而同时,她们也用自己的笔,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各种方式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雨,形成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二、普遍地受到西方文学以及思潮流派的影响
20世纪70,80年代是西方各种各样的思潮和流派进人中国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女作家理所当然地在文学思想和创作方法上普遍地受到了西方的影响。
“正当西方后现代主义发展得如火如荣、声势浩大时,中国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而当后现代在西方开始由盛而衰时,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打开国门,西方的后现代主义也裹挟在强大的西方文化思潮中进人了中国”y}mn。
事实上,西方文学特别是西方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以及对塑造这一时代的这一批作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方面更多受惠于西方古典文学,而在写作技巧和风格创新方面则更多接受西方当代文学的影响。
这一代人的人道主义启蒙就是在那个最不人道的时候进行的
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在不自觉中被异种文化吸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庞天舒八九岁的时候开始读小说,“有一天,爸爸来了,给我带来高尔基的‘二部曲’我被主人公的命运深深地打动了,一个人跑到僻静的地方哭起来,仿佛不只是哭童年高尔基的命运,也是哭我自己和许多人的命运”;严歌荃“三岁时开始接触外国文学,是每天临睡前听母亲用演员特有的语言魅力,为她念《希腊神话与传说》、《欧根·奥涅金》、《唐磺》”;陈染“在母亲的影响下,我发狂地读起小说来,一本接一本,那个时候自然读的是世界名著。
”这种阅读可以说是一种共鸣性的和出于对与其生活迥异的另一个世界的好奇和兴趣,主观上并不是有意识地要为文学创作开辟道路,但客观上确实对她们日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类的影响是主观上有意识地为了拓宽创作的视野和道路而广泛阅读但并不拘泥于某家某派,特别是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
严亭亭在复员时,“临行时,爱书如命的夫妻俩①,送给亭亭两大纸箱书,其中就有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雨果、狄更斯、左拉等作家的名著”;接受大学教育的林丹娅则是在“1979年考人厦门大学中文系,读一些过去没有读过的外国文学名著,…中外文学名著都有所浏览,为她的练笔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而“赵玫自有突出之处:一是醉心于外国文学名著,乐而忘返,二是不懈地默默地写作。
显然这为她日后创作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阅读为写作提供灵感,写作完善了在阅读中的文学想象,这是一种直接的文学影响。
第三类是作者倾向于某种文学创作形式或理念,进而模仿某种流派或某个作家的风格和特色。
刘索拉创作《你别无选择》时,y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类书较多,所以受‘黑色幽默’的影响也就多一些”;而对黄蓓佳来说,“《简·爱》和《琴声如诉》,是她长久喜爱的两本书”;李昂“读的全是当代西方作品”,正如她自己所说“伴着存在主义、心理分析、意识流,我写了整整两年多小说,直到大专联考迫在眼前,才收心读一阵子教科书。
”
在这些女作家的创作中有的是接触欧洲古典文学较多,受到的影响较深刻;有的是受西方现代当代思潮的影响较深;有的沉醉其中,有的兴之所至。
总之,她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学的浸润和感染,接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出发点虽因人而异,但受到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
三、创作实践普遍较早
这一时期的作家有一个非常明显并具有普遍性的、既不同于她们的前辈也有别于后代的特点。
具体地说,由于时代造成的原因,她们普遍地跳过了适龄的学习阶段而直接进入了社会生活,她们早期的创作都普遍地是一种自发的活动,是来自早年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自觉的写作冲动使然。
一类是由于进人社会生活较早,实践在前,因此文学的初创普遍较早。
张抗抗发表她第一篇习作《我们学做小医生》时仅仅12岁;庞天舒15岁发表第一篇小说《我和小黑》;李昂16
岁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花季》;铁凝17岁发表文学处女作《会飞的镰刀》;黄蓓佳17岁开始创作;喻杉19岁发表第一篇小说《七姐》;迟子建从19岁开始了写作;陈染20开始发表诗歌;王安忆22岁发表处女作散文《向前进》;丁小琦的第一篇作品发表时23岁;马丽华23岁时发表第一首诗;
另一类是有幸进人大学学习理论知识的作家,在校期间的创作普遍比较有影响,并且在大学结束后的创作都有质的飞跃。
林丹娅23岁大学三年级以发表处女作《兰溪水清清》成名,毕业后的三四年出现一个创作高峰;池莉的成名作《烦恼人生》产生在毕业后的一年;稽伟25岁大学二年级发表第一篇小说后,在三年中写了三部科幻小说集,以致《文汇报》绝无仅有地“发表了一篇通讯和一篇专访”“来赞扬一个在校大学生所取得的成就”;陆星儿“大学期间的四年打破了趋于封闭的思想,她这才开始了真正有价值的文学创作”,在此期间发表了大量的小说;陈染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发表诗,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后,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写小说,并在此后几年不断有新作产生;喻杉在大学一年级发表其成名作《女大学生宿舍》,后由于从事与文学并无关系的工作,实际上在校期间发表的作品成为她创作的最高峰。
早年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在创作摸索中虽没有什么理论指导,但凭着兴趣和努力都较早开始了练笔的实践。
从认识论角度说,人的认识规律是由感J哇认识~—理性认识—再感性认识—更高理性认识”的循环上升运动,也就是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模式发展升华的。
当恢复高考后,这些作家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经过实践磨练后再接受理论的指导,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模式。
因而,当她们经过高等学府的学习后,往往是如虎添翼,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极大的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