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书体的来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体名。

飞白的别称。

东汉蔡邕称:“何草篆之足冥,而斯文之未宣。

”《金石林·绪论》:“一曰飞白,篆貌隶骨,杂用古今之法,勉作草篆,为器所使,自我作之,不得不然也。

”指以草书笔法书写的篆字。

《书史会要》称:“(赵)宦光笃意仓史文学,创作草篆,盖《天玺碑》而小变焉,繇其人品已超,书亦不蹑遗迹。

”傅山等都擅长草篆书。

隶书
亦称“佐书”、“吏书”。

字体名。

形体扁平方折,便于书写。

始于秦代,通用于汉魏。

唐代张怀瓘《书断》引东汉蔡邕《圣皇篇》:“程邈删古立隶文。

”晋代卫恒《四体书势》:“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胥吏)佐书,曰隶字。

”程邈将当时这种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后世遂有程邈创隶书之说。

秦隶出于秦篆,字形构造仍有较多的篆书形迹,后在汉代通用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笔势、结构与秦篆完全不同的字体。

隶书的出现,冲破六书的造字原则,奠定楷书基础,标志汉字演进史和书法史上的转折。

魏晋时曾混称楷书为隶书,因别称有波磔的隶书为“八分”。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简》和汉《五凤元年十二月简》,即是秦汉手写隶书的代表作。

今隶
正书的名称。

正书由汉隶发展演变而成,在唐代仍把正书沿称为“隶书”。

如《唐六典》载:“校书郎正字,掌雠校典籍,刊正文字。

其体有五:……五曰隶书,典籍、表奏、公私文疏所用。

”此“隶书”即指当时通用的正书。

为区别于汉魏时代通用的隶书,又别称正书为“今隶,因谓汉隶为古隶。

陆深《书辑》所称“锺王变体,谓之今隶”,则又泛指魏晋以来之楷书而言。

草隶
草书的别称。

《南史。

刘孝绰传》载:“绰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谓羲之子献之,“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

今人也有称汉代竹木简上的隶书为草隶的。

草书
字体名。

别称“藁书”。

广义指不论时代、字体、凡写法潦草者;狭义专指笔画连绵、书写便捷的字体。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汉兴有草书”。

汉初通行的手写体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

后逐渐发展成“章草”。

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蕴有隶书波磔的笔画和字字不相联缀的形迹,成为编旁相互假借,笔画连绵便捷的“今草”,即后世所称的草书。

至东晋王羲之而臻于完善。

唐代中期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为放纵奇诡,笔走龙蛇,被称为“狂草”,以别于“今草”。

藁书
草书的别称。

《汉书·董仲舒传》载:“草藁未上”,可证草书之先,因于起藁,藁书之名与草书同义。

唐代张怀瓘《书断》称:“藁亦草也。

”杜操(度)善草书,故南朝梁周兴嗣所撰《千字文》有“杜藁锺隶”之句。

章草
早期的草书。

始于汉代。

“今草”的前身。

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

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

其得名有几说:一、《书苑菁华》引唐代蔡希综说:“章草兴于汉章帝。

”认为由汉章帝创始。

二、《书断》卷上引唐代韦续说:“因章帝所好名焉。

”认为由汉章帝爱好而得名。

三、《书断》载后汉北海王受明帝命草书尺牍十首,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

认为因用于章奏而得名。

四、《书断》引王愔语:“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云,汉俗简堕,渐以行之”。

认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

近代有学者考证,“章”含有字体结构彰明严格之义,故名。

汉代隶书的统称。

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故学写隶书者重视东汉碑刻,把这一时期各种风格的隶书特称为“汉隶”,以别于“康隶”。

八分
即“隶书”。

魏晋至唐代,楷书也称隶书,原先有波磔的隶书,则被称为“八分”。

南朝宋王愔称:“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唐六典》称:“四曰八分,谓《石经》碑碣所用。

”清代刘熙载谓:“小篆,秦篆也;八分,汉隶也。

秦无小篆之名,汉无八分之名,名之者皆后人也。

后人以籀篆为大,故小秦篆,以正书以隶,故八分汉隶耳。

”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载:“蔡邕变隶而为八分,八宜训背,言势左右分布相背也。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八分以度言,本是活称,伸缩无施不可。

”近有学者考证:因隶字草创为新隶书(楷书),对于旧隶字须给予异名或升格,加以区别,故称“八分”,指其是八成的古体或雅体。

佐书
即“隶书”、“史书”,亦作“左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记新莽六书为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

并注明左书即秦隶书。

又《汉书·艺文志》载:“汉王莽居摄,书有六体,为古文、奇文、篆文、隶书、缪篆、虫书。

”隶书称之佐书。

段玉裁认为:“其法便捷,可以佐助篆所不逮。

”近来学者进一步认为隶书之名隶,是起于徒隶所书;佐书之佐,或是起于书佐(汉代职掌起草和缮写的低级官吏)所书,故名。

今草
亦称“小草”。

草书的一种。

始于汉末。

是对章草的革新。

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流便。

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

唐代张怀瓘《书断》载:“(王)献之尝对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

”更加纵放的“狂草”为“今草”的发展。

狂草
亦称“大草”。

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

摆脱东晋王羲之一路草书温文尔雅风格,笔势连绵奔突,字形变化多端,极龙飞蛇舞之致。

得名于唐代张旭、怀素。

传世的张旭《古诗四帖》及怀素《自叙帖》即为代表。

正书
亦称“楷书”、“正楷”、“真字”。

字体名。

为了端正草书的漫无准则和减省汉隶的波磔,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

始于汉末,为魏晋通用至今的一种字体。

笔画平整,形体方正,故名。

《宣和书谱》称:“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

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也。

人既便之,世遂行焉。

于是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杂为正书,降及三国锺繇,乃有《贺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晋王羲之作《乐毅论》、《黄庭经》,一出于世,遂为今昔不赀不宝。


行书
亦称“行押书”。

书体名。

相传为汉末刘德昇所创。

行书一般在楷书形体的基础上,作流畅便捷的书写,既不象草书纵放难辨,又较楷书生动简便,是社会上广泛使用的手写书体。

书写行书湏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而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

南宋姜夔认为行书“以笔老为贵,少有误失,亦可晖映。

所贵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俱全。


榜书
亦称“榜署”。

泛指书写于匾额上之大字。

古称“署书”。

汉代萧何用以题“苍龙”、“白虎”二阙。

今亦称“擘窠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