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民歌艺术的几个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布朗民歌艺术的几个特性
摘要:布朗民歌在布朗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是由布朗民歌的传承布朗文化关键途径、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和与其它民歌相互借鉴的特性决定的,这对于挖掘、保护、利用这以民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布朗族民歌特性
布朗族是保山特有的少数民族,在漫漫的历史过程中,在各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布朗族之所以能够与其它民族相对和谐相处,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布朗文化中民歌艺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布朗民歌在布朗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可以这样说布朗民歌就是一部浓缩的布朗文化史。要认识布朗民歌关键是要了解其独有的特性。
1 传承布朗文化关键途径的特性
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保山的布朗族与佤族、德昂族同源于古代的“百濮”族群,属于这一古老的土地上原土著居民。新石器时代开始,西北的氐羌、东南的百越等原始族群迁徙进入保山,共同构成了多元民族文化的地方,布朗族就是其中一个最原始民族。保山施甸居住着的布朗族称为“濮人”,自称“乌”,他称本人,俗称“花濮蛮”。从日老(今保山)迁来勐底(今施甸),现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摆榔两个乡,少数分布在昌宁县。
布朗族属于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其历史演变、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社交礼仪、重大事件等都是口口相传进行传承和沿续的,口口相传又是以民歌为主要的方式。由于受几千年封建专治的打压,布朗族被迫向山区和偏远地区迁徙,复杂的地理环境制约了落后生产方式的转变,恶劣的生活环境导致民族生产力水平低下。低下的生产力、窘迫的生活,并没有使布朗精神屈服,他们把自身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注入到歌舞艺术形式中进行宣泄,以期盼对美好精神和物质世界的向往,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期盼。
布朗族属保山特有少数民族,布朗民歌是布朗文化的缩影,认识布朗民歌就打开洞察布朗文化的窗户。布朗族在长期的人与自然的激烈的抗争中,在人与人之间的离和的交往中,在四季交替的冷热更迭中,非常好的运用文化中的民歌形式表达征服自然不屈不饶的精神,用优美动听的旋律来表述爱慕之情,用雄壮威武的节奏讲述重大事件的经过。在代际之间,他们通过优美的歌声把这些动人的故事和渗透在里面的价值观传承下去。
2 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
布朗族民歌内容健康、形式多样,常常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布朗民歌在形式和唱法上,长期靠近汉族聚居地的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基本上是用汉语唱歌,长期靠近傣族聚居地的受傣文化影响深,用傣语唱歌。根据云南省著名音乐家杨伟的搜集,除用汉语唱歌外,古老的布朗民歌主要分为“跩”、“宰”、“索”、“森”四种。“跩”是说唱性歌调、节奏紧凑,句末拖音较长,多为微调式,无伴奏,
一人清唱,根据内容而定,短者几分钟,长者可唱几个小时甚至几昼夜,音调虽然重复但内容却不断更新。“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叙事歌、劳动歌、舞蹈伴奏曲。“索”分节歌和歌舞两种形式。“森”曲调短小、精悍、节奏明快,主要为调式,多用于民族弹奏乐器“玎”伴奏,用于唱故事、叙家常,曲调温婉、悠扬。
在相对闭塞的布朗聚居地,儿歌、情歌、劳动歌、礼仪歌还沿用原始的布朗母语演唱,这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布朗民歌,表现出简洁明快、古朴自然、朴实无华等艺术特色。歌舞结合的情形往往是在多人聚会和歌声进入高潮时,众人也会翩翩起舞;在重要活动聚餐时,随着酒兴,能歌善舞的人们也不免会走出席间随歌跳舞。布朗民歌可是独唱、合唱,男女交替领唱、跟唱,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常见的布朗民歌有《翁央尔》、《乌联们》、《阿朗都》、《缅顾古》、《扁顾古》、《扁顾借》、《洛朗》、《菜录腊到傲》、《缅里八朗》、《乃夜歇列》、《混梅咯沙他》等。最有代表性的是《翁央尔》、《乌联们》。《翁央尔》是一首爱情歌,这首歌采用同音反复的表现手法,意味着爱你的心永不变,曲调舒缓悠柔。一般都在晚上月明时,年轻人集聚在村边大树下,大家手牵手,边唱边踏歌,人数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不等。男女青年一般都落落大方毫不拘束。《乌联们》则实用范围较广,除用作情歌以外还可以用来表达老年人对儿时的苦难,倾诉内心的悲愁,动情之处无不使人潸然泪下。布朗民歌见天唱天,见地唱地,《缅顾古》是蚂蚁歌,《洛朗》是月亮歌,《菜录腊到傲》是萤火虫歌,《缅里八朗》是蜜蜂歌,《乃夜歇列》是反
毛鸡歌。布朗民歌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有关,反映了布朗人与自然和谐需要的关系。
3 与其它民歌相互借鉴的特性
在云南布朗族一般都选择在傣族地区附近集聚居,两个民族相处融洽,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大冲突的记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文化的交融性。由于这两个民族交往甚密,在交往中不乏歌舞之间的表现形式,进而对相互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的交融主要是两个不同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声既是沟通相互心灵的桥梁,也是表达对世界看法的形式。
为进一步认识布朗这个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就有必要对这两个民族的交汇史进行一个基本的认识。傣族属于百越民族,发源于东南一带,随着中原民族势力的扩张,生存空间不断挤压,被迫向人烟稀少的西南方向迁徙,终于与土著的孟高棉民族支系—布朗族在偏远的西南相遇。与来自于西北高原的凶猛彪悍的氐羌氏族不同,百越民族一般靠水而居,柔情似水,善与人为伴,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文化,懂得利用坝子便利的水利条件种植农作物,特别是水稻种植,与外界接触相对频繁。布朗族正是在这样频繁的接触中看到这些外来文明成果,并学会使用许多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傣族能很好地把歌舞与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这点也被布朗族吸收和消化,成为自身文化的一个部分。从西北高原迁徙来的氐羌族的后裔如傈僳族、崩龙族、景颇族等属于游牧民族习性较重,在当地这样复杂的自然生态条件下,主要从事狩猎活动,本着靠山吃山的观念,
以自身特有的生活方式从自然中获取生活必需品,生活方式相对封闭。一些主要从农耕地区迁徙而来的氐羌氏族的后裔如白族、彝族,生产生活方式也已发生过一次转变,有较高的农耕文明,这些民族由于进入到保山时间要晚,主要是在公元前后在哀牢国“由盛转衰”时期才来到这一地区,因此对布朗族文化的影响远不如傣族文化的影响。
现在流行的布朗民歌与傣族民歌的一些歌调歌词有些类似就是
一个民族文化交融的最好佐证。这里我们难以说清是不是布朗民歌传习了傣族民歌,但是傣族既有文字又有语言就能说明问题,但同时也说明了布朗文化是一个相对能够接纳其它文化优秀成分的民族。
今天我们在这里认识布朗民歌的几个特性,不仅是对一种文化遗产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为挖掘、保护和发扬好布朗民歌文化,使之成为多元的民族文化交流的一个部分,从而进一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团结与稳定。
参考文献:
[1]《保山市少数民族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2]《傣学研究》.保山日报社印刷厂,2012年11月.
[3]刘品.浅谈青海海西蒙古族民歌的特点[j].价值工程,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