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制度

合集下载

灌溉管理制度建设

灌溉管理制度建设

灌溉管理制度建设一、灌溉管理制度概述灌溉管理制度是指对农田灌溉进行规范、科学管理的一套制度体系。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灌溉管理多为基于经验、随意性较大,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农田的疏漏。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灌溉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灌溉水量管理: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期,科学确定灌溉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频率,确保灌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 灌溉水质管理:对灌溉用水进行处理和监测,确保水质达标,减少农田土壤和作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 灌溉设施管理:对灌溉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减少因设施故障导致的灌溉事故。

4. 灌溉制度管理:建立完善的灌溉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责任和管理流程,加强对灌溉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农田灌溉的正常、高效进行。

二、灌溉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建设灌溉管理制度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田水利用效率: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减少灌溉水量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田灌溉的成本。

2. 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建设完善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农田在干旱、旱涝等灾害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灌溉,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农田的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降低农田土壤和作物对化学物质的吸收,减少农田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 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降低用水量,减少农田用水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灌溉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灌溉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多为单一、僵化,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对于应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实际需求存在不足。

农田灌溉管理制度

农田灌溉管理制度

农田灌溉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灌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紧缺,所以灌溉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农田水利的有效使用非常重要。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灌溉制度亟待完善和改进。

二、灌溉管理现状1. 灌溉设施老化目前我国的农田灌溉设施大部分已经建成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施开始老化,存在漏水、渗漏等问题,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农田灌溉效率的降低。

2. 灌溉管理不规范由于灌溉设施的老化和农民对灌溉管理的重视不够,农田灌溉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现象,比如灌溉时间不合理、用水量过大等问题。

3. 水资源短缺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紧缺。

由于水资源的不足,农业生产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4. 灌溉管理制度亟待改进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农田灌溉进行了规范和管理,但是目前的灌溉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改进。

三、灌溉管理制度的建设1. 完善灌溉设施由于灌溉设施老化严重,需要加大对灌溉设施的维修和改造力度,提高设施的抗灾能力和使用寿命,确保农民能够持续、稳定地供水。

2. 提高农民的灌溉管理能力加强对农民的灌溉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灌溉管理水平,教育农民合理用水、科学施肥,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3. 推行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比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调配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5. 完善灌溉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田灌溉的规划与管理,明确灌溉水资源配给的办法和标准,健全农田灌溉管理制度,提高灌溉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 加强对灌溉设施的监管加强对灌溉设施的监管力度,加大对非法取水的打击力度,保障农田灌溉的正常进行。

7.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制度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制度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制度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制度一、制定背景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核心。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制定一套完善的灌溉制度势在必行。

二、制定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确保灌溉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

四、主要内容1. 灌区划分及管理(1)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需求划分合理的灌区,每个灌区设立一个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力;(2)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规定每个灌区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维护和改善该灌区内各项设施;(3)对于不同类型土地和作物,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管控。

对于特殊作物如果树等,实行滴灌或喷淋等精细化灌溉方式。

2. 灌溉设施建设与维护(1)在灌区内建立完善的灌溉设施,包括水库、水渠、水泵等,确保供水充足;(2)定期检查各项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确保设施正常运转;(3)加强对于各项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3. 灌溉管理制度(1)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2)根据不同作物需求和生长阶段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不同的灌溉方案;(3)在每个生长季节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对于不合理之处进行改进。

4. 灌溉技术培训(1)加强对于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于灌溉管理的认识和能力;(2)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推广新型灌溉技术和管理方法。

五、实施步骤1. 制定本制度并公布实施。

2.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于灌溉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更多的经费用于灌溉设施建设和改善。

4. 加强对于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其对于灌溉管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5. 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六、责任分工1. 灌区负责人:负责本灌区内的灌溉管理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2. 管理机构:负责本灌区内各项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湖南水稻灌溉制度

湖南水稻灌溉制度

湖南水稻灌溉制度因地势、气候、土壤等因素而异,以下是一种可能的灌溉制度:
1. 浸种: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保持湿润,直到种子吸水膨胀。

2. 湿润灌溉:水稻移栽后,采用湿润灌溉法。

在插秧后,让稻田保持湿润状态,以利于返青和分蘖。

3. 晒田:当水稻进入分蘖期后,需要进行一次晒田,即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生长,控制无效分蘖。

4. 浅水灌溉:当水稻进入孕穗期和抽穗期后,需要采用浅水灌溉法。

保持田面有薄薄的一层水层,以利于植株生长和灌浆结实。

5. 湿润灌溉:在收获前一周左右,停止灌水,让稻田逐渐干燥,以利于收割。

这种灌溉制度旨在确保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水分,同时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天气、土壤湿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此外,湖南地区的水稻种植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确保其适应性强、抗病抗倒伏能力强。

2. 合理施肥,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肥等,以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

3. 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水稻健康生长。

总之,湖南水稻灌溉制度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品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水稻的优质高产。

工程灌溉制度范本

工程灌溉制度范本

工程灌溉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灌溉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灌溉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工程灌溉项目,包括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小型灌区和农田水利工程。

第三条工程灌溉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水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工程灌溉的监督管理工作,协调处理工程灌溉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工程灌溉项目应当纳入国家水利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工程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二、规划与设计第六条工程灌溉项目应当进行科学规划,确保规划符合当地水资源条件、农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第七条工程灌溉设计应当根据作物需水规律、水资源状况、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确定灌溉系统、灌溉方式、灌溉规模和工程布局。

第八条工程灌溉设计应当采取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灌溉成本。

三、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第九条工程灌溉项目应当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条工程灌溉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工程灌溉项目应当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运行管理责任主体,确保工程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第十二条工程灌溉项目运行管理应当加强水量调度,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灌溉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第十三条工程灌溉项目运行管理应当定期进行维修养护,确保工程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四、灌溉用水管理第十四条工程灌溉用水应当遵循节水优先、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原则。

第十五条工程灌溉用水价格应当合理确定,体现水资源价值,促进节水。

第十六条工程灌溉用水应当建立健全用水计量制度,准确计量灌溉用水量。

第十七条工程灌溉用水应当加强灌溉调度,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天气预报,合理确定灌溉时间、方式和用水量。

五、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程灌溉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水稻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水稻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水稻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灌溉是水稻生长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因此,节水灌溉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灌溉制度、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提出水稻节水灌溉实施方案。

一、灌溉制度。

1. 合理制定灌溉计划,根据水稻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水量,科学制定灌溉计划,
避免过量灌溉。

2. 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泵灌和沟渠灌溉,滴灌和喷灌技术能够
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蒸发,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二、灌溉技术。

1.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掌握土壤水分状况,科学调整
灌溉水量和灌溉频次,避免过度灌溉。

2. 配套施肥技术,合理施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减少灌溉
水分流失。

三、管理措施。

1. 加强农民节水意识培训,开展水稻节水灌溉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节
水灌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建立灌溉管理监测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水稻节水灌溉管理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灌溉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调整灌溉方案。

综上所述,水稻节水灌溉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灌溉制度、灌溉技
术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灌溉计划,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加强管理措施,才能实现水稻生产的高效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保障粮食安全。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为我国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田水利学2章2灌溉制度[全面]

农田水利学2章2灌溉制度[全面]

3、有效降水量P0
(1)设计降水量 对当地多年降水资料进行频率分析,按25%、
50%、75%的降水保证率(指多年期间降水量能够 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与"灌溉设计保证率"类似) 选定三个降水典型年,根据典型年中的降水量、 降水分布情况,设计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降水量 及其出现的时间。
3、有效降水量P0
m
Wmax
Wmin
667
H
(
' m
ax
' m
in
)
(三)水量平衡法资料的确定
1、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实施灌水时计划调节、 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 一般可取为作物的主要根系活动层,需根据当 地实际情况确定。与作物种类、品种、生育阶 段、土壤性质以及地下水埋深等因素有关。对 某一特定作物其深度随作物的生长而增加。
现蕾期 开花结铃期 吐絮期 0.4~0.6m 0.6~0.8m 0.6~0.8m
拔节期 孕穗期 抽穗期 灌浆期 0.4~0.5m 0.5~0.6m 0.6~0.8m 0.8m
2、土壤适宜含水量及上、下限的确定
土壤适宜含水量:最适宜作物生长的含水量,介于
θmax与θmin之间。
冬小麦、棉花和玉米各生育阶段要求的土壤适宜含水量
以作物需水规律和气象条件(特别是降 水)等作为主要依据,从当地具体条件出 发,针对不同水文年份,拟定湿润年(频 率为25%)、一般年(频率为50%)和中等 干旱年(频率为75%)及特旱年(频率为 95%)四种类型的灌溉制度。
(二)研究灌溉制度的意义 1)灌溉制度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 是已建成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 水的重要依据。
'
(四)旱作物播前的灌水定额(M1)的确定

工程灌溉制度范本

工程灌溉制度范本

工程灌溉制度范本第一部分:总则为了保证农田灌溉工程的正常运行,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制定本工程灌溉制度。

第二部分:灌溉工程管理1. 灌溉工程的责任管理人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对农田进行灌溉,确保农作物的水分需求。

2. 灌溉工程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灌溉设备和管道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保证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灌溉工程的管理人员应根据农田的土壤和作物需水情况,合理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造成浪费。

第三部分:灌溉水资源管理1. 灌溉水资源的使用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擅自占用、挪用和浪费水资源。

2. 灌溉水资源的分配应公平合理,不得偏袒个别农户,确保每个农田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水量。

3. 灌溉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应加强宣传和推广,鼓励农民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

第四部分:灌溉管道管理1. 灌溉管道的安装和维护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灌溉水的顺利流动和正常供应。

2. 灌溉管道的冲洗和清理应定期进行,防止管道被堵塞影响灌溉效果。

3. 灌溉管道的使用和维护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和损坏。

第五部分:灌溉设备管理1. 灌溉设备的选购应注意质量和性能,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并按照规定使用和保养。

2. 灌溉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具有相关证书和技能,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3. 灌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定期进行,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第六部分:灌溉效果评估1. 灌溉效果评估应定期进行,了解农田的灌溉情况和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灌溉方案。

2. 灌溉效果评估应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灌溉的效率和成本,为后续决策提供参考。

3. 灌溉效果评估结果应向相关部门和农民公布,接受监督和评议,促进灌溉工程的持续改进。

第七部分: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工程灌溉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停工、责任追究等。

2. 对于因违规行为导致的损失和事故,将追究责任,并进行赔偿和惩罚。

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

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

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
一、充分灌溉条件
1、品质:所灌溉的水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2、温度:所灌溉的水温不宜过高,保证植物生长状况良好。

3、湿度:所灌溉的水要具有较高的湿度,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4、数量:灌溉量要充足,以确保植物足够的水分供应。

二、充分灌溉制度
1、定期灌溉:定期灌溉有助于植物的有效利用水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选择节水的灌溉方式:建议使用节水的灌溉方式,如灌溉系统、降雨浇灌等,减少灌溉时耗水量。

3、控制灌溉压力:在灌溉时应合理控制灌溉压力,以免过大的压力伤害植物。

4、采用节水工具:可以选择采用节水工具,如节水降压器、流量调节器等,有利于节约灌溉水分。

- 1 -。

农田水利学:2章2灌溉制度

农田水利学:2章2灌溉制度

水的重要依据。
2 )灌溉制度关系到灌区内作物产量(效益)
和品质的提高,及灌区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
和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
(三)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
1)根据群众丰产灌水经验确定 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各地群众都 积累了不少确定灌溉制度的经验与方法。 这些经验是制定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应 成为制定灌溉制度最宝贵的资料。
m hmax hmin
水稻生育期内任一时段 农田水分变化图解法
(一)农田水量平衡方程
旱作物的生育期任一时段内,土壤计划湿润层(根系层)H内 的水量平衡可表示为: W W W P K M ET
t 0 r 0
K=kt,k为t时段内平均每
昼夜地下水补给量 (mm 或
m3/hm2);ET=et,e为t时段 内平均每昼夜的作物田间
本田灌溉
生育期内灌溉
1、泡田定额 M1 M1 = (h0 + s1 + e1 t1 -P1) =0.667(h0 + s1 + e1t1-P1) (mm) (m3/亩)
M1 : 泡 田 定 额 ; h0 : 插 秧 时 田 面 所 需 水 层 深 度 (mm);s1:泡田期的渗漏量,即开始泡田到插秧 期间的总渗漏量(mm);e1:泡田期水田田面平均蒸 发强度(mm/d),可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 t1:泡田 期日数(d); P1:泡田期内的降雨量。
W0 Wmin t ek
m Wmax Wmin 667nH(max min )
' ' m Wmax Wmin 667H (max min )
(三)水量平衡法资料的确定
1、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实施灌水时计划调节、 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

作物灌溉制度名词解释

作物灌溉制度名词解释

作物灌溉制度名词解释
作物灌溉制度:
1、灌溉:灌溉是指将水从一个水源输送到指定地点的灌溉方法,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2、排水:排水是指将土壤内的积水排出土壤,以防止土壤过度受水影响,从而保护作物不受水淹没。

3、水文技术:水文技术是一种衡量水分在土壤中流动的技术,其主要任务是监测水文状况,控制灌溉量,确保灌溉可以有效地对作物有益。

4、土壤湿度控制:土壤湿度控制是一种技术手段,旨在根据土壤的湿度状况,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土壤的水分含量,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5、灌溉技术:灌溉技术是指将水以合理的方式通过合理的管道、工具和设备将水从一个水源输送到指定地点的技术。

6、土壤补给系统:土壤补给系统是灌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必要的水分、养分、活力和有机物质,以改善作物的栽培环境。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的灌溉制度和节水技术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的灌溉制度和节水技术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的灌溉制度和节水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水利部的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积极推行灌溉制度和应用节水技术,以实现节水灌溉的目标。

一、灌溉制度的推行灌溉制度是指依法依规并根据灌溉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灌溉管理规定和工作程序。

在灌溉工程设计中,水利部工作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土壤条件以及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这包括确定灌溉时机、灌溉频次、水量配给等方面的内容。

在确定灌溉时机方面,工作人员应充分考虑作物生长周期和土壤含水量等因素,以确保作物在生长期得到充足的水量。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确定不同的灌溉频次和灌溉水量,以实现合理的水资源利用。

此外,灌溉制度的推行还需要加强对灌溉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保证。

水利部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采用现代化的决策思路和技术手段,并结合实地调研和监测数据,制定科学的灌溉计划,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二、节水技术的应用为了实现节水灌溉的目标,水利部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存在着许多有效的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雨水收集等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滴灌是一种通过管线将水滴滴到植物的根部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洪灌方式,滴灌可以减少水的蒸发和透土流失,使水分利用率提高30%以上。

此外,滴灌还可以减少土壤盐碱化的风险,对于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喷灌是一种通过喷嘴将水雾化喷洒到植物上的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表面灌溉方式,喷灌可以使水分更加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植物体表面,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此外,喷灌还可以降低土壤表面的蒸发速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水利部工作人员还应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雨水收集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水的依赖,实现灌溉水的自给自足。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正是农村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方针和具体操作指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农村地区,水利灌溉管理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灌溉用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农村灌溉用水资源分配机制,合理分配灌溉用水资源,确保农田灌溉水源的供应稳定和灌溉的正常进行。

同时,还应对农村灌溉用水资源进行统一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灌溉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等问题。

二、灌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应指导农村灌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工作,确保农田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灌溉设施建设方面,要制定明确的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农村灌溉设施的安全、牢固和持久。

而在维护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灌溉设施的维护制度,保持灌溉设施的良好状态,防止因设施老化或损坏导致的浪费和灌溉效果下降。

三、灌溉制度与水费征收。

明确农村灌溉制度,建立合理的灌溉排水计划,统一安排农田的灌溉时间和水量,确保灌溉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灌溉水费征收制度,根据农田灌溉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水费收费标准,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有效。

四、农民参与与培训。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还应鼓励并指导农民参与灌溉管理工作。

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水利灌溉技能和管理意识,使他们成为农村灌溉管理的主体力量。

通过培训,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对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的理解和遵守意识。

五、违规行为的处罚与监督。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中应明确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和监督机制。

对于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的违反行为,要及时发现、处理和纠正,保证农田灌溉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序进行。

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

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

灌溉制度的确定方法
灌溉制度可是农业生产中超级重要的一环啊!那到底怎么确定灌溉制度呢?
首先要考虑作物的需水规律。

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那可是大不相同的呀!就像小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需要不同的营养一样。

要仔细研究作物什么时候最需要水,需要多少水。

还要结合土壤的墒情,土壤就像是作物的家,要保证这个家有适宜的湿度呀!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得细心再细心,不然就会出大问题呢!
在确定灌溉制度的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那也是至关重要的呀!要是灌溉不合理,那不是把作物给害了嘛!就好比给人吃错了药一样,后果不堪设想啊!所以一定要保证灌溉系统的稳定运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而且要注意灌溉的水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了会造成浪费,还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过少了作物又喝不饱水,长不好呀!这就像是走钢丝,得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呢!
灌溉制度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了呀!无论是大田作物还是果园、蔬菜园,都需要合适的灌溉制度。

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呀!合理的灌溉制度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让农民们的辛勤付出得到更好的回报。

而且还能节约用水,这可是为我们的地球妈妈做贡献呢!就像给地球妈妈送上一份贴心的礼物一样。

比如说在某个大型农场里,他们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和土壤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

以前他们总是盲目地浇水,结果产量不高,还浪费了好多水。

但是自从有了这个灌溉制度,哇塞,那效果简直太明显了!作物长得又壮又好,产量大幅提升,农民们都笑得合不拢嘴啦!这不就是灌溉制度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嘛!
所以说呀,确定合理的灌溉制度真的是太重要啦!它就像是农业生产的一把金钥匙,能打开丰收的大门呢!大家可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喷灌的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

喷灌的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

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技术,通过喷洒水雾到作物上,实现对农田的灌溉。

喷灌具有节水、节能、提高灌溉效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喷灌的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是喷灌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下面将从喷灌的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喷灌的灌溉制度1. 灌溉制度的概念灌溉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特性、气象条件等因素,对农田进行灌溉的时间、次数、水量等安排。

合理的灌溉制度可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灌溉制度的原则(1)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进行灌溉。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应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合理安排灌溉时间。

(2)考虑土壤特性。

不同土壤的保水能力、透水性等特性不同,应根据土壤特性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3)结合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对灌溉影响较大,应根据气温、降水、蒸发等气象因素制定灌溉计划。

(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在保证作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 灌溉制度的制定(1)收集资料。

收集作物种类、生长周期、需水规律、土壤类型、气象数据等资料。

(2)计算灌溉需求。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特性、气象条件等因素,计算农田的灌溉需求。

(3)确定灌溉时间。

根据灌溉需求和作物生长周期,确定灌溉时间。

(4)计算灌溉水量。

根据农田面积、土壤类型、灌溉水利用系数等因素,计算灌溉水量。

(5)制定灌溉计划。

根据灌溉需求和灌溉水量,制定灌溉计划,包括灌溉时间、次数、水量等。

二、喷灌的工作制度1. 工作制度的概念工作制度是指喷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设备操作、维护、检查等方面的规定。

合理的工作制度可以保证喷灌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灌溉效率。

2. 工作制度的原则(1)操作简便。

喷灌系统的操作应简单方便,便于农民掌握。

(2)安全可靠。

喷灌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3)易于维护。

喷灌系统的设计应便于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4)高效节能。

喷灌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提高水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灌溉制度名词解释

灌溉制度名词解释

灌溉制度名词解释灌溉制度名词解释:灌溉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水资源有效地补充土壤中的水分而促进作物生长发展的一种技术措施。

它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水资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提高土壤的供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有效微生物数量,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灌溉制度包括灌溉条件、灌溉方式、灌溉工具和灌溉管理等四大部分。

1. 灌溉条件:灌溉条件是指在做灌溉时,要求被灌溉分布土壤的水分条件,以及土壤的渗透性、流动性、吸水性、蓄水性等因素,也就是说,灌溉条件是指在被灌溉的土壤上,要求它具备的水分条件。

2. 灌溉方式:灌溉方式是指灌溉的方法,即以何种方式将水资源引入农田,使土壤中的水分达到要求的水平,以达到灌溉的目的。

一般来说,灌溉方式可分为河流灌溉法、人工灌溉法和雨水灌溉法三种。

3. 灌溉工具:灌溉工具是指用来引水和实施灌溉的机械设备,一般来说,常见的灌溉工具有拖拉机、小型汽车、摩托车、滚筒灌溉机、洒水机等。

4. 灌溉管理:灌溉管理是指对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灌溉工具的维护、管理和灌溉技术的改进,以及如何确保灌溉安全等问题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上述内容就是灌溉制度名词解释,总体来说,灌溉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水资源有效地补充土壤中的水分而促进作物生长发展的一种技术措施,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灌溉条件、灌溉方式、灌溉工具和灌溉管理等四部分。

灌溉制度的正确实施,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提高土壤的供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有效微生物数量,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灌溉制度的正确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此外,灌溉制度的正确实施还可以减少农田灌溉时发生的水污染,减少农田因土壤水分不足或渗透性差而导致的水涝灾害,保护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的安全性。

总之,灌溉制度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提高土壤的供水能力,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有效微生物数量,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农田灌溉时发生的水污染,减少农田因土壤水分不足或渗透性差而导致的水涝灾害,保护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的安全性。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ppt课件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ppt课件
25
灌水量的计算(M)
P0+M+K=E +⊿W
M
一次灌水量(M)计 算公式:
M =Wmax- W实
=667 H(θmax-θ实)
一次灌水最大量计算式:
M =Wmax- Wmin
=667 H(θmax-θmin)
在解决以上各种数据之后,可以进 行编程计算求得灌溉制度,也可以
用图解法进行灌溉制度的制定。
将图中每次灌水量,即灌水定额相加,即得到作物 生育期的灌溉定额M2,即
M2=m1+m2+….+mn
31

育 起止日期
H

(日期-日期)
m

Wmax m3/亩
Wmin m3/亩
21/4-30/4
1/5-10/5

11/5-20/5 21/5-31/5
1/6-10/6
11/6-20/6
0.5
117.3
21
③有效降雨量P0:蓄存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可供作物利用的雨量。 指天然降雨量排除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量后的雨量。 P0=σP=P-P径流-P渗漏 σ:降雨有效利用系数,其值与一次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延 续时间、土壤性质、地面覆盖及地形等因素有关。 一般根据资料确定:一般认为一次降雨量小于5mm时,α为0; 当一次降雨量在5~50mm时,α约为1.0;当次降雨量大于50mm 小于100mm时,α=1.0~0.8;100-150时,α=0.8 ~ 0.7;大于150 时为0.7。 安徽:淮北平原 >0.65 江淮丘陵 0.55-0.65 皖南山区 0.45-0.55 陕西:小麦 春季 0.95 夏秋 0.9 棉花夏季 0.799-0.924 玉米夏季 0.671 河南、山西:0.7-0.8 黑龙江:P<5mm 0 P=5-50mm 0.8-1.0 P>50mm 0.7-0.8

灌溉管理制度定义

灌溉管理制度定义

灌溉管理制度定义一、概述灌溉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实现农田灌溉目标,保障农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以及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稳定发展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和规定。

灌溉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否,管理的严密程度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农田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二、灌溉管理制度的目的1. 保障农田灌溉的有效进行。

通过建立灌溉管理制度,可以保障农田的正常灌溉,减少灌溉浪费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2. 合理分配水资源。

灌溉管理制度可以根据各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和农田的需水量,合理分配水资源,保障农田用水的需求,同时也能避免由于过度使用水资源而导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3. 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科学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农作物的良好生长,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4. 保护生态环境。

灌溉管理制度可以合理安排农田的用水,减少过度使用水资源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灌溉管理制度的内容1. 灌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灌溉管理制度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对于农田用水的要求、使用的灌溉设备、灌溉的时间和频率、灌溉的方式等都需要有具体的制度规定。

2. 水资源的管理与配置。

灌溉管理制度需要明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合理配置,同时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控和预警体系,以应对水资源的紧缺和过量使用问题。

3. 灌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灌溉管理制度需要对灌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进行规定,制定明确的维护标准和周期,确保灌溉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4. 灌溉管理的监督与考核。

对灌溉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效果应该进行监督和考核,对于违反规定或者管理不力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或奖励,确保灌溉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效果。

5. 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灌溉管理制度需要对灌溉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鼓励农民使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中型水库灌溉管理制度

中型水库灌溉管理制度

中型水库灌溉管理制度一、中型水库灌溉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中型水库灌溉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均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利设施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中型水库的灌溉管理制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中型水库灌溉管理机构设置中型水库的灌溉管理工作一般由水利部门或者由专门的水利管理机构负责。

该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灌溉管理部门,负责中型水库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工作,包括水库的调度、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等工作。

同时,该机构还应设立专门的巡查监测部门,负责对中型水库的水质、水位等进行定期巡查监测,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

三、中型水库灌溉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合理利用水资源。

中型水库的灌溉管理制度应遵循合理、科学、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最大效益。

2.保护水资源。

中型水库的灌溉管理制度应强调对水资源的保护,避免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损失。

3.统一管理。

中型水库的灌溉管理制度应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4.科学调度。

中型水库的灌溉管理制度应根据不同的灌溉需求,科学制定水库的调度计划,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中型水库灌溉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水库的日常管理。

中型水库的灌溉管理制度应规定水库的日常管理程序,包括对水库的定期巡查、水位监测、水质监测等工作。

2.水库的调度管理。

中型水库的灌溉管理制度应规定水库的调度计划,根据不同的灌溉需求制定合理的用水方案,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3.水库的灌溉制度。

中型水库的灌溉管理制度应规定灌溉水源的分配原则、水质要求、灌溉周期等内容,确保灌溉的质量和效率。

4.水库的排水制度。

中型水库的灌溉管理制度应规定水库的排水计划,确保水库的排水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五、中型水库灌溉管理制度的实施为了确保中型水库灌溉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加强对中型水库的监督检查。

绿化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

绿化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

绿化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一、绿化灌溉制度的内容1. 绿化灌溉水资源的利用与分配:绿地和建筑绿化所需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分配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2. 绿化灌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建设和维护绿化设施是保障绿化工程的正常生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绿化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绿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3. 绿化灌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绿化灌溉技术是提高绿化工程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绿化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绿化工程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 绿化灌溉的监督与管理:监督和管理是保障绿化工程正常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绿化灌溉管理制度,确保绿化工程的稳健推进。

二、绿化灌溉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1. 建立健全绿化灌溉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的绿化灌溉管理机构,负责绿化灌溉工作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2. 制定详细的绿化灌溉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绿化灌溉管理办法,包括水资源利用、设施建设、技术推广、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3. 加强绿化灌溉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绿化灌溉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绿化灌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 完善绿化灌溉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的绿化灌溉监督制度,加强对绿化灌溉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5. 促进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绿化灌溉管理工作,共同推动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和提升。

三、绿化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建立意义1. 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提升:绿化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城市绿地和建筑绿化的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和提升。

2. 保障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健全的绿化灌溉制度和管理制度,有利于保障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绿化工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3. 推动城市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绿化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城市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就对此 式进行研究
2.基本资料的收集与确定
1)土壤储水量的变化量ΔSw
受计划湿润层深度变化的影响,也受含水 量变化的影响。
Pe+In+G=ET +ΔSw
(1)计划湿润层对ΔSw的影响
ΔSw=H*A(θt – θ0)
H 为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指在 旱田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 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
(3)灌溉制度
经计算得,灌水次数为10次,灌溉定额为340mm,即227立方米/亩;若泡田 定额为80立方米/亩,则总灌溉定额为M=227+80=307m3/亩。由计算表可得 到灌水时间和每次灌水量。由此得到灌溉制度的全部四个要素。
(二)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降水、灌溉、入渗、 土壤水分再分布,植 株根系吸水和蒸腾, 以及土壤蒸发等一系 列水量转化过程在连 续不断地进行着,形 成了农田水分循环过 程。
第二章
农田灌溉原理
(三)作物灌溉制度
第三节:灌溉制度的确定
灌溉制度概述: 它是新建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也是已成灌区
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也关系到灌区农 业生产的发展,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 挥。
灌溉制度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下和一定 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稳产所制定的的一整套向田间 灌水的制度。它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 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即灌溉制 度四要素。
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 允许最大和允许最小 含水率之间变化。允 许最大含水率(θmax ) 一般以不致造成深层 渗漏为原则,所以采 用θmax=θ田,θ田为土 壤田间持水率。
ΔSw θ =H*A(θt – θ0)
作物允许最小含水率(θmin )应大于凋 萎系数。具体数值可根据试验确定, 缺乏试验资料时,可参考资料。 一般采用断裂含水量,或θmin=(0.45 -0.6) θ田 ,该值取决于作物不同生育 阶段对缺水的敏感性及土壤持水特性。
7、灌溉预报(t)
计算过程列于表中。
(1)参数计算
此表可由实验获得,也可以 查有关当地资料整理得到。
单位: mm
表中水层为:适宜水层下限(hmin); 适宜水层上限(hmax); 降雨后最大蓄水深度(HP)
(2)水量平衡推算
h1+P+m-C-E=h2
10-30-50
8.5
h1+P+m-C-E=h2
8.5
h1+P+m-C-E=h2
一般在h0=3~5cm条件下,泡田定额大约等于以下数值:
粘土和粘壤土为50~80m3/亩; 中壤土和沙壤土为80~120m3/亩(地下水埋深大于2m时)或70~ 100m3/亩(地下水埋深小于2m时); 轻沙壤土为 100 ~ 160m 3 /亩 ( 地下水埋深大于 2m 时 ) 或 80 ~ 130m3/亩(地下水埋深小于2m时)。
max-θ 实)
In
一次灌水最大量计算式: In =Wmax- Wmin =667 H(θ max-θ min)
在解决以上各种数据之后,可以进 行编程计算求得灌溉制度,也可以 用图解法进行灌溉制度的制定。
5、图解法拟定灌溉制度
(1)以旬为时段,根据计划湿润深度 H和作物所要求的计 划湿润层内土壤含水率上限θ max和下限θ min,求出允许 储水上限Wmax和下限Wmin,绘在图上 ( 2 )绘制需水量 ET 累计线,湿润层增而增加水量 W T 即 ΔS w H 和地下水补给 K 即 G 累计量线,并绘制净耗水量 (ET-WT-K)累计线 (3)根据设计水文年绘制有效降雨量P0
冬小麦
夏玉米 棉花
0.4
0.3 0.3
0.5
0.4 0.4
0.6
0.5 0.5
3、腾发量的计算(ET) 关于腾发 量的计算 在作物需 水一节已 介绍,这 里看一下 ET导致土 壤水分变 化的过程。
Pe+In+G=ET +ΔSw
4、灌水量的计算(In) Pe+In+G=ET +ΔSw
一次灌水量(In,有时 也用 m 表示, )计 算公式: In =Wmax- W实 =667 H(θ
通过土壤水分的变化过 程,对照作物需水的 要求,就可以制定作 物灌溉制度。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1.旱作物田块水量平衡方程
选取单位面积农 田, 以作物最大 根系活动层深度 为边 界 ,分 析 某 一时段内所有的 来水量及去水量。
来水量:WI=P+I+G+RI+R’I 耗水量:W0=ET+D+RS+R’o
根据水量平衡分析 制作灌溉制度,是 目前主要的确定方 法。本节主要介绍 本方法。
水量平衡 分析确定
从大气、水、土、作 物等内在关系出发, 进行系统分析,编制 程序,利用计算机进 行模拟比较,确定最 优方案。
灌溉制度的确定
本节内容 灌溉制度 确定
水量平衡法确定灌溉制度有两种方法: 1.列表法 2.图解法 下面在水稻灌溉制度中介绍列表法,旱 作物灌溉制度中介绍图解法。
式中: Ho——计划时段初计划湿润层深度,m; Ht ——计划时段末计划湿润层深度,m; θ ——(H2一H1)深度的土层中的平均含 水率,以占孔隙率的百分数计,一般θ<θ田; A ——计算面积,m2
计划湿润层 增加深度
(2)土壤最适宜含水率对土壤储 水量的变化量ΔSw影响
土壤最适宜含水率(θ适)随作物 种类、生育阶段的需水特 点、施肥情况和土壤性质 (包括含盐状况)等因素而异, 一般应通过试验或调查总 结群众经验确定。
(4)从初始土壤储水量W0开始,逐旬减去( ET-WT-K ) 值,即在Wmax和下限Wmin之间作( ET-WT-K )平行线 W,遇有效降雨加上P0 (5)W接近Wmin时即灌水,灌水量小于等于Wmax–Wmin (6)如此类推,即可求全生育期灌水时间、次数、灌水量
ΔSw=(ΔSwH+G)- ET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式中: WI、W。分别为来水量与去水量;
P为t时段内降雨量; I为灌水量; G 为地下水补给量; RI为地面流入量; R’I为地下流入量。
来水量:WI=P+I+G+RI+R’I 耗水量:W0=ET+D+RS+R’o
ET为t时段内的蒸发蒸腾量; D为深层渗漏量; Rs为地面流出量;
(一) 水稻灌溉制度
水稻本田的灌溉制度包括 泡田期及插秧以后的生 育期两个部分。其灌溉 定额为:
M=M1+M2
1、泡田定额(M1)计算:
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使一定土层达到饱和时所 需水量; 二是建立插秧时田面水层深度 三是泡田期的田间渗漏量和田 面蒸发量。
可用下式计算:
地面线
et1
p1
h0
H
st1
h1时段初田面水深; m时段内灌溉; E时段内蒸发量; S为深层渗漏量
c
p时段内降雨; c时段内排水(弃水); h2时段末田面水深
s
(2)参数确定
单位: mm
表中水层为:适宜水层下限(hmin);适宜水层上限(hmax);降雨后最大蓄水深 度(HP)
(3)平衡推算
h1+P+m-C-(E-S)=h2
M1=0.667H(θ1-θ0) H为饱和土层深度,一般为犁底层以上;e为泡田期间平均蒸发强度; s为泡田期间平均渗漏强度;t1为泡田时间,p1为泡田期间有效降雨; +0.667h0 h0为田面水深。
+0.667(st1+et1-p1)
泡田定额按土壤、地势、地下水埋深和耕犁深度相类似田块上的 实测资料决定。
一般采用30~40cm;随着作物的成长和根系的发育,需水量增多, 计划湿润层也应逐渐增加,至生长末期,由于作物根系停止发育,需 水量减少,计划层深度不宜继续加大,一般不超过0.8~1.0m。
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ΔSwH)
在作物生育期内计划湿润层是变化的, 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可利用一部分 深层土壤的原有储水量, ΔSwH可按 下式计算: ΔSwH=(Ht-H0)*A*θ
3)地下水补给量(G)
地下水补给量系指地下水借土壤毛细 管作用上升至作物根系吸水层而 被作物利用的水量,其大小与地 下水埋藏深度、土壤性质、作物 种类、作物需水强度、计划湿润 土层含水量等有关。
具体数据要根据试验来确定, 一般当地下水埋深为1.02.0m 时,地下水补给量可 达到作物耗水量的20%。
无降雨和灌溉 的水量平衡式
T
3 基 线 W
1 为作物需水量ET累计曲线;
2 为渗入土壤的有效降雨量Pe累计曲线;
3 为土壤水润层增加而增的水量ΔSwH(即WT)累计曲 线; 4 为地下水补给G (即K )累计曲线; 5 为计划湿润层储水量ΔSw曲线; 6 为计划湿润层允许最小储水量Wmin曲线;
将图中每次灌水量,即灌水定额相加,即得到作物 7 为计划湿润层允许最大出水量 Wmax曲线。 生育期的灌溉定额 M2,即 M2=m1+m2+….+mn
Pe+In+G=ET +ΔSw
地下水补给量与地下水埋深、蒸发 强度、土壤质地、作物等有关系。
陕西洛惠渠经验公式:
Pe+In+G=ET +ΔSw
式中: H 为地下水埋深,m; ETc 为作物腾发量,mm/d; B 为地下水补给系数,参考值见下表。
作物 B 沙壤土 土壤类型 中壤土 粘壤土
G ( B 0.15H ) ETC
6.旱作物播前的灌水定额(M1)的确定
播前灌水往往只进行一次。一般可按下式计算:
M1=667H(θmax- θ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