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中国的古代艺术》(人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古代艺术》同步练习
1. 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的书法家分别是()
A.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B. 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
C. 欧阳询、颜真卿、柳宗元
D. 欧阳修、颜真卿、柳宗元
2. 在所有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的是()
A. 篆书
B. 隶书
C. 草书
D. 楷书
3.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行书
B. 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C. 隶书、小篆、楷书、行书、草书
D. 隶书、小篆、行书、楷书、草书
4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
文化素养的是
A. 文人画
B. 山水画
C. 花鸟画
D. 油画
5.山水画是文人意趣的重要载体。以下有关山水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注重意境
B. 追求形神合一
C. 注重写实
D. 寄托思绪情怀
6.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7.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
2.C
3.B
4.A
5.C
6.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呈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戏曲经历了承前启后、不断更新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形成:清代前期,各种地方戏发展。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
7.(1)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发展:始于东汉,魏晋时期得到完善,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代表作有初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3)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实用性不强,但却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最突出的代表作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解析】
1.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都是唐朝的书法家,他们分别创立了欧体、颜体和柳体。
2. 草书是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3.甲骨文出现于商朝;金文出现于西周时期;小篆出现于全国统一后的秦朝;隶书始于秦朝,成熟与汉代;楷书形成于汉末;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所以符合史实的应该是B项。
4.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为一体,体现了画家的多方面文化素养。
5. 山水画特别讲究布局构图,注重意境,在创作上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和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摹写,即并不注重写实。
6. 清代前期,各种地方戏发展。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
7. 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