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电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电子电路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子电路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cb7f75a417866fb84a8ee3.png)
习题三3-1 网络“A ”与“B ”联接如题图3-1所示,求使I 为零得U s 值。
解:根据戴维南定理可知,图(a)中的网络“A ”可以等效为图(b)电路,其中等效电源为:)(431133V U oc =⨯+=,当该等效电路与“B ”网络联接时,(如图(c)所示),只要)(43V U U oc s ==,电流I 恒等于零。
(注意根据此题意,无需求出R o ) 3-2 (1)题图3-2(a)电路中R 是可变的,问电流I 的可能最大值及最小值各为多少? (2)问R 为何值时,R 的功率为最大?解:(1)由图(a)可知:当R =∞时,I =0,为最小当R =0时,I 为最大,其值为: )(31032212132//21110A I =+⨯+=(2)由图(a)可算得a 、b 端左边部分的开路电压为: )(3102121110V U oc =⨯+=其等效电阻为:)(121121132Ω=+⨯+=o R根据戴维南定理图(a)可以简化为图(b)电路,由图(b)电路可知,当R=R o =1Ω时,可获得最大功率。
3-3 求题图3-3电路中3k 电阻上的电压(提示:3k 两边分别化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为求3k 电阻上电压U ,先将图(a)中3k 电阻两边电路均用戴维南等效电路代替。
“A ” “B ” (a)(b)(c)题图3-1 习题3-1电路图(a)(b)题图3-2 习题3-2电路图对于左边电路由弥尔曼定理有:)(1060//30//20)(20301601201302402012011Ω==-=++-=k R V U o oc对于右边电路由弥尔曼定理有:)(712040//60//60)(7240401601601402406048022Ω===++-=k R V U o oc 所以图(a)可以简化为图(b)电路,由图(b)很容易求得: )(4.5211338037120103207240V U ≈⨯=⨯+++=3-4 试求题图3-4所示的桥式电路中,流过5Ω电阻的电流。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 华成英)课后答案第3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 华成英)课后答案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b7fb33212f60ddccda38a0a9.png)
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自 测 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 点相互独立,( )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 点相互影响,( )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 )(4)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休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 (5)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 )解:(1)× (2)√ √ (3)√ × (4)× (5)√二、现有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 Ω至2k 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 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 Ω~200k 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 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1000io >I U A ui &&&=,输出电阻R o <1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解:(1)A ,A (2)D ,A (3)B ,A (4)D ,B (5)C ,B三、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电源电压不稳定 (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
A .便于设计B .放大交流信号C .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0d9c6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4.png)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习题与答案第三章习题与答案3.1 问答题:1.什么是反馈?答:在电子线路中,把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以某种方式反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的过程。
2.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正、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正反馈:反馈回输人端的信号加强原输入端的信号,多用于振荡电路。
负反馈:反馈回输入端的信号削弱原输入端的信号,使放大倍数下降,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反馈极性的判断,通常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别。
通常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增加量时.我们定义其为正极性,用“+”表示。
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减少量时,我们定义其为负极性,用“-”表示。
首先假定输入信号某一瞬时的极性,一般都假设为正极性.再通过基本放大电路各级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变化关系,导出输出信号的瞬时极性;然后通过反馈通路确定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由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判别净输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凡是增强为正反馈,减弱为负反馈。
3.什么是电压负反馈?什么是电流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根据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称为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的判别方法,通常采用输出端短路法,方法是将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时,使输出电压等于零,如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如反馈信号仍能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这是因为电压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如输出电压为零,则反馈信号也为零;而电流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比例,只有当输出电流为零时,反馈信号才为零,因此,在将负载交流短路后,反馈信号不为零。
4.什么是串联负反馈?什么是并联负反馈?如何判断?答: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输入端的是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是负反馈。
判断反馈的极性,要采用瞬时极性法。
3.2 填空题:1.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直流负反馈;如果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希望扩展频带,可以引入交流负反馈;如果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如果降低输比电阻,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章 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三章 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748183b1964bcf84b8d57b70.png)
成 都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实 验 中 心
1
1.4 电路如图P1.4所示,已知ui=5sinωt (V),二极管 导通电压UD=0.7V。试画出ui与uO的波形,并标出 幅值。
uO VCC ICQ RC 11V<UBE 饱和,Uce=Uces=0.7V
5
1.11 电路如图P1.18所示,晶体管的β=50,|UBE|=0.2V,饱和 管压降|UCES|=0.1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5V,正向导通电 压UD=0.5V。试问:当uI=0V时uO=?当uI=-5V时uO=?
成 解:在空载和带负载情况下,
都
信 电路的静态电流、rbe均相
息 工
等,它们分别为:
程
学
院
实 验 中
I BQ
VCC
U BEQ Rb
U BEQ R
22μ
A
心 I CQ I BQ 1.76mA
rbe
rbb' EQ
1.3k
9
成
都
信
息
工 空载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
RL Rc RL
I CQ (Rc ∥ RL ) 2.3V
中 心
A u
RL'
rbe
115
Ri Rb ∥rbe rbe 1.3k
A us
rbe Rs rbe
Au
47
Ro Rc 5k
11
2.9 已知图P2.10所示电路中晶体管的 =100,rbe=1kΩ。 (1)现已测得静态管压降UCEQ=6V,估算Rb约为多少千欧; (2)若测得ui和uo的有效值分别为1mV和100mV,则负载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18039fd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e.png)
模拟电⼦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3-1 选择填空(只填a 、b 、c 、d)(1)直接耦合放⼤电路能放⼤,阻容耦合放⼤电路能放⼤。
(a.直流信号,b.交流信号,c.交、直流信号)(2)阻容耦合与直接耦合的多级放⼤电路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是。
(a.所放⼤的信号不同,b.交流通路不同,c.直流通路不同)(3)因为阻容耦合电路 (a1.各级Q 点互相独⽴,b1.Q 点互相影响,c1.各级Au 互不影响,d1.Au 互相影响),所以这类电路 (a2.温漂⼩,b2.能放⼤直流信号,c2.放⼤倍数稳定),但是 (a3.温漂⼤,b3.不能放⼤直流信号,c3.放⼤倍数不稳定)。
⽬的复习概念。
解 (1)a 、b 、c ,b 。
(2)a 、c 。
(3)a1,a2,b3。
3-2 如图题3-2所⽰两级阻容耦合放⼤电路中,三极管的β均为100,be1 5.3k Ωr =,be26k Ωr =,S 20k ΩR =,b 1.5M ΩR =,e17.5k ΩR =,b2130k ΩR =,b2291k ΩR =,e2 5.1k ΩR =,c212k ΩR =,1310µF C C ==,230µF C =,e 50µF C =,C C V =12 V 。
图题3-2(a)放⼤电路;(b)等效电路(答案)(1)求i r 和o r ;(2)分别求出当L R =∞和L 3.6k ΩR =时的S u A 。
⽬的练习画两级放⼤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并利⽤等效电路求电路的交流参数。
分析第⼀级是共集电路,第⼆级是分压供偏式⼯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1V 、2V 均为NPN 管。
解 (1)求交流参数之前先画出两级放⼤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题3-2(b)所⽰。
注意图中各级电流⽅向及电压极性均为实际。
第⼀级中b1I 的⽅向受输⼊信号i U 极性的控制,⽽与1V 的导电类型(NPN 还是PNP)⽆关,i U 上正下负,因此b1I 向⾥流,输出电压o1U 与i U 极性相同;第⼆级中b 2I 的⽅向受o1U 极性的控制,o1U 上正下负,因此b 2I 向⾥流,也与2V 的导电类型⽆关,或者根据c1I 的⽅向(由1c 流向1e )也能确定b 2I 的⽅向是向⾥流。
孙肖子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1-3章答案
![孙肖子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1-3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af8d40581b6bd97f19ea8a.png)
uo1
R2 R1
ui1
R2 R3
UM
1
R2 R1 // R3
E1
第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图2-4 例2-3的分解电路
第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由图2-4(b),根据叠加原理,得
uo
R7
// 1
jC
R3
Ua
R7
// 1
jC
R4
uo1
1
R7
//
1
jC
R3 // R4
RL=
Ro 10
。
第一章 绪 论
图P1-1
第一章 绪 论
解
(1)
Ui
Ri Rs
Ri
Us
10Rs Rs 10Rs
Us
10 11
Us
Uo
AuoUi
Ro
RL RL
10
10 11
Us
10Ro Ro 10Ro
10
10 11
10 11
Us
因此 (2)
Aus
Uo Us
1010 10 11 11
8.264
第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图2-1 例2-1的电路图
第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解 (1) (a)图引入了负反馈,故
Auf
uo ui
R2 R1
(2) (b)图引入了负反馈。因为uo与ui反相,uo经A2、R3、
R2构成的反相比例放大器反相放大,再经R4和R5分压后加到
A1的同相输入端,U+与U-同相相减,所以是负反馈。可根
解 因为uo(t)=-uC(t),所以uo(0)=uC(0)。该电路为理想 反相积分器,输入输出关系式为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 习题与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 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f965a0a0116c175f0e4854.png)
第三章习题与答案3.1 问答题:1.什么是反馈?答:在电子线路中,把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以某种方式反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的过程。
2.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正、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正反馈:反馈回输人端的信号加强原输入端的信号,多用于振荡电路。
负反馈:反馈回输入端的信号削弱原输入端的信号,使放大倍数下降,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反馈极性的判断,通常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别。
通常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增加量时.我们定义其为正极性,用“+”表示。
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减少量时,我们定义其为负极性,用“-”表示。
首先假定输入信号某一瞬时的极性,一般都假设为正极性.再通过基本放大电路各级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变化关系,导出输出信号的瞬时极性;然后通过反馈通路确定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由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判别净输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凡是增强为正反馈,减弱为负反馈。
3.什么是电压负反馈?什么是电流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根据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称为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的判别方法,通常采用输出端短路法,方法是将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时,使输出电压等于零,如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如反馈信号仍能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这是因为电压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如输出电压为零,则反馈信号也为零;而电流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比例,只有当输出电流为零时,反馈信号才为零,因此,在将负载交流短路后,反馈信号不为零。
4.什么是串联负反馈?什么是并联负反馈?如何判断?答: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输入端的是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是负反馈。
判断反馈的极性,要采用瞬时极性法。
3.2 填空题:1.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直流负反馈;如果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希望扩展频带,可以引入交流负反馈;如果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如果降低输比电阻,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胡宴如 耿苏燕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章 课后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胡宴如 耿苏燕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章 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d3578a6529647d272852dd.png)
Ri = R B1 // R B 2 // rbe = (62 // 16 // 1.3)kΩ = 1.2kΩ uo Ri 1.2 × (−144) = Au = = −96 u s Rs + Ri 0.6 + 1.2
− 60 × ( 4.3 // 5.1 ) = −140 1 Ri = ( 62 // 16 // 1 )kΩ = 0.93kΩ Ro = RC = 4.3kΩ Au =
.c
图 P3.3
om
(2)画 H 参数等效电路,求 Au、Ri、Ro
U BQ =
RB 2 16 × 24V VCC = = 4.92V RB1 + RB 2 62 + 16 U BQ − U BEQ 4.92 − 0.7 I CQ = = mA = 1.92 mA RE 2 .2 U CEQ = VCC − I CQ ( RC + RE ) = 24V − 1.92 × ( 4.3 + 2.2 )V = 11.5V
rbe = 200Ω + 81×
由图(c)可得
Au =
u o − β ( R B 2 // RC // R L ) − 80 × (100 // 3.9 // 10)kΩ = = = −157 ui rbe 1.4kΩ
w w
所以
w
求 Au、Ri、Ro。
3.6 放大电路如图 P3.6 所示,已知三极管的β=50,rbb’=200Ω,UBEQ=0.7V,各电容
.c
om
求静态工作点 ICQ、UCEQ; (2)画出 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求 Au、Ri、Ro; (3)求源电压增 益 Aus。 解: (1)求静态工作点
U BQ = I CQ ≈
模电第三章习题答案
![模电第三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228c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b.png)
模电第三章习题答案模电第三章习题答案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模电的第三章主要涉及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放大器的分类、放大器的增益计算、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等内容。
在学习模电的过程中,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工具。
下面将给出模电第三章习题的详细解答。
1. 问题: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
解答:电压放大倍数Av的计算公式为Av = Vout / Vin,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Vin为输入电压。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来计算。
2. 问题:计算共模抑制比CMRR。
解答:共模抑制比CMRR的计算公式为CMRR = 20log10(Ad / Ac),其中Ad为差模增益,Ac为共模增益。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3. 问题:计算输入阻抗Zin。
解答:输入阻抗Zin的计算公式为Zin = Vin / Iin,其中Vin为输入电压,Iin为输入电流。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4. 问题:计算输出阻抗Zout。
解答:输出阻抗Zout的计算公式为Zout = Vout / Iout,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Iout为输出电流。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5. 问题:计算最大输出功率Pmax。
解答:最大输出功率Pmax的计算公式为Pmax = Vout^2 / (4Rl),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Rl为负载电阻。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加深对模电第三章内容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以便能够正确设计和分析模拟电路。
同时,通过解题过程,我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模电作为电子工程的重要学科,对于电子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A 第3章习题的答案-PPT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A 第3章习题的答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cb84477e21af45b307a8b9.png)
U GS 2 ID ID S( 1 ) S U GS (o f) f
2. 两种基本接法电路的分析:CS、CD
2)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微变等效电路
2 gm ID ID O Q U G S (th )
2 g ID ID m S S Q U G S (o ff)
3-3已知某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UGS(off)=- 5V。下表给出 四种状态下的UGS和UDS 的值,判断各状态下的管子工作在什 么区。( a.恒流区 b.可变电阻区 c.截止区 )
2. 两种基本接法电路的分析:CS、CD 1)静态工作点的分析计算。 • 利用场效应管栅极电流为0,得到栅源电压与 漏极电流之间关系式。 • 列出场效应管在恒流区的电流方程。 联立上述两方程,求解UGSQ和IDQ,并推算 UDSQ。 • 注意解算后应使得管子工作在恒流区。
5
U 2 GS ID IDO ( 1 ) U GS (th )
-
3-7:如图所表示的电路图。已知 UGS=-2V,场 效应管子的IDSS=2mA,UGS(off)=-4V。
• 1.计算ID和Rs1的值。
解:
I I ( 1 ) 0 . 5 m A D Q D S S U G S ( o f f)
2
U G S Q
U GSQ U GQ U SQ 2V RS1 U GSQ ID 2V 4 k 0 . 5 mA
3-4: 判断图所示的电路能否正常放大 ,并说明原因。
• 绝缘栅型N沟道耗尽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场效应管。 • 因为没有漏极电阻, 使交流输出信号到地 短路uo无法取出。 • 不能。
3-4: 判断图所示的电路能否正常放大 ,并说明原因。
• 满足正常放大条件。 如在输入端增加大电 阻RG,可有效提高输入 电阻。 • 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童诗白,华成英版,高教版)3章 多级放大电路题解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童诗白,华成英版,高教版)3章 多级放大电路题解](https://img.taocdn.com/s3/m/0293fdf3b14e852458fb576c.png)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独立,( )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影响,( )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 )(4)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休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5)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 )解:(1)×(2)√√(3)√×(4)×(5)√二、现有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1000io >I U A ui ,输出电阻R o <1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解:(1)A ,A (2)D ,A (3)B ,A (4)D ,B (5)C ,B三、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电源电压不稳定 (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
A .便于设计B .放大交流信号C .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三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ba763b2ec8d376eeafaa3112.png)
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自测题一、现有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至2kQ,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 ,第一级应采用(A), 第二级应采用(A )。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Q,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 ,第一级应采用(D ),第二级应采用(A )。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2”200皿,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 ,第一级应采用(B ),第二级应采用(A )。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 ,输入电阻大于1OM0输出电阻小于1000 第一级应采用(D ),第二级应采用(B )。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4.|= ¥ >1000,输出电阻X100 ,第一级应采用釆用(C ),第二级应(B )。
二、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C、D )。
A.电阻阻值有误差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D.电源电压不稳(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C )。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3)选用差动放大电路的原因是(A )。
A.克服温漂B.提高输入电阻C.稳定放大倍数(4)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A ),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C )。
A.差B.和C.平均值(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将使单端电路的(B )。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C )。
A.放大倍数的数值大B.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大C.带负载能力强三、电路如图T3・3所示,所有晶体管均为硅管,B均为200,加=2000 ,静态时%①0.7V。
试求:(1)静态时4管和4管的发射极电流。
⑵若静态时u() > 0 ,则应如何调节屆的值才能使=0若静态=0 V t则屆==,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解:⑴盂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3 = (i/z -U BEQ3)/R E3= 0.3mA 静态时71管和乃管的发射极电流I El =/^=0.15mA⑵若静态时5 > 0 ,则应减小 屁当M, =0时u o = 0,力管的集电极电流I CQ4 = V EE /R C 4 = 0.6mA o加=久+(1 + 0)护"9也 仮4A_0{尺2〃[也+(1+")心]}zA,, ---------------------------------- 10.3屁的电流及其阻值分别为:2-0认2-譽0・⑷皿,p_ 人 4尺£4 + BEQ4f2=—兀—电压放大倍数求解过程如下:=6.8M八 26mV oc/.久2 f+(1 + 0)—P 35K1lEQ2 图 T3 • 3(-6V )/<2R10kQ-o ----习题判断图所示各两级放大电路中7;和誥管分别组成哪种基本接法的放大电路。
模拟电路第三章习题解答
![模拟电路第三章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7dd58e3960590c69fc3764a.png)
1000
-90度/十倍频
-45度/十倍频
3.6 已知图 P3.6 所示电路中 RG =1MΩ, RL =10kΩ, rds =100kΩ, gm =1mS,
Cgs =10pF, Cgd =0.5pF, Cds =0.5pF,负载电容 CL =100pF,用开路时间常数分析
法求 fH ,并画出它的幅频波特图。
0
50
60dB / dec
d
20dB / dec
0
1
10
40dB / dec
f
40dB
20dB / dec
0 1
2 0
40dB / dec
g
40dB / dec
20dB / dec 20dB / dec
2
1 3
c
0
1 2
40dB / dec
3 20dB / dec
h
i
图 P3.4
解:(a)
Av ( s )
已知图 P3.4 中的幅度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幅值波特图(a)~(i),要求确定开 环传递函数。
20dB 0
20dB / dec
10
a
20dB / dec
0
10
b
0
10 20
20dB / dec
c
20dB / dec
100
0
0.01
40dB / dec
e 60dB / dec
20dB / dec
100
率为 fH 时电路将产生_____(超前或滞后)附加相移_____度,此时电路实际增 益为_____dB。
40dB 20dB
0
20dB / dec
1 10 10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c7de7f83c4bb4cf7ecd1b0.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l)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C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 uA 增大到22 uA 时,I C 从l mA 变为2mA ,那么它的β约为( C ) 。
(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 从2mA 变为4mA 时,它的低频跨导g m 将( A ) 。
A.增大;B.不变;C.减小 电路如图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 解图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所示。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 解图电路如图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常温下mV U T 26≈,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i u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 2.6DD I V U R mA =-=其动态电阻:/10D T D r U I ≈=Ω 图故动态电流的有效值:/1di D I U r mA =≈现有两只稳压管,稳压值分别是6V 和8V ,正向导通电压为。
试问: (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解:(1)串联相接可得4种:;14V ;;。
(2)并联相接可得2种:;6V 。
已知图 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6ZU V =,最小稳定电流min 5Z I mA =,最大稳定电流max 25Z I mA =。
(1)分别计算I U 为10V 、15V 、35V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O U 的值; (2)若35IU V=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解:(1)只有当加在稳压管两端的 电压大于其稳压值时,输出电压才为6V 。
模电第三章课后题答案
![模电第三章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29e70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5.png)
模电第三章课后题答案模拟电路第三章课后题答案1. 什么是直流偏置?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直流偏置?直流偏置是指在放大器电路中为信号输入提供一个基准电压或偏置电压的方法。
常用的直流偏置方法有四种:固定偏置、可调偏置、恒流源偏置和共射极稳压偏置。
2. 什么是共模反馈?可以用来做什么?共模反馈是指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通过反馈电路送回放大器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加的一种反馈方式。
它可以用来降低输出的共模干扰、提高放大器的直流稳定性和增大输出阻抗等。
3. 论述共源放大器输入电阻的大小与管子的参数关系。
共源放大器输入电阻Ri与管子的参数关系为Ri=rd//rds。
其中rd和rds 分别为管子的内阻和漏极电阻,它们与管子的型号有关,可以通过数据手册或参数表找到。
4. 怎样理解源极负载共源放大器的“驱动能力”?源极负载共源放大器的“驱动能力”是指它可以驱动的负载电阻的大小。
它与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有关,当放大器处于饱和状态时,它的驱动能力较强;当放大器处于截止状态时,它的驱动能力较弱。
5. 什么是运放的输入失调?有什么影响?运放的输入失调是指运放输入端的两路信号不对称,产生一个微小的偏置电压,从而影响运放的放大能力和输出的准确性。
其影响包括:增大输出的偏置电压、降低放大增益和导致失真等。
6. 什么是偏压稳定度?如何提高?偏压稳定度是指放大器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通常用温度系数来表示。
它可以通过采用合适的偏压电路设计、选用稳定性好的元器件、合理布局和散热等方式来提高。
7. 什么是负反馈?有哪些优点?如何设计?负反馈是指将部分输出信号送回放大器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减的一种反馈方式。
它的优点包括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降低失真、增加带宽和减小输出阻抗等。
负反馈的设计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反馈网络的参数,通过计算和仿真实现。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3章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3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9e611df705cc1754270934.png)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3章习题答案(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3章 习题1. 概念题:(1)在放大电路中,三极管或场效应管起的作用就是 将一种形式的电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电量 。
(2)电源的作用是 为能量转换提供能源 ,如果离开电源,放大器可以工作吗( 不能 )(3)单管放大器的讲解从电容耦合形式开始,这是因为 阻容耦合放大器设计和计算相对来说要简单点 ,如果信号和负载直接接入,其 工作点 的计算将要复杂的多。
(4)在共射放大器的发射极串接一个小电阻,还能认为是共射放大器吗( 能 )在共集放大器的集电极串接一个小电阻,还能认为是共集放大器吗( 能 )(5)在模电中下列一些说法是等同的,(A 、C 、F )另一些说法也是等同的。
(B 、D 、E )A. 直流分析B. 交流分析C. 静态分析D. 动态分析E. 小信号分析F. 工作点分析(6)P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信号电压和电流的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而交流信号却能在放大电路中通过并获得放大,这是因为 放大器输出端获取的交流信号其实就是电流或电压的相对变化量 。
(7) β大的三极管输入阻抗 也大 ,小功率三极管的基本输入阻抗可表示为EQTbb'be I U )1(r r β++≈。
(8)画直流通路比画交流通路复杂吗(不)在画交流通路时直流电压源可认为短路,直流电流源可认为开路,二极管和稳压管只考虑其动态内阻即可。
(9)求输出阻抗时负载R L必须断开,单管放大器输出阻抗最难求的是共集电极放大器,其次是共源放大器。
(10)对晶体管来说,直流电阻指晶体管对所加电源呈现的等效电阻,交流电阻指在一定偏置下晶体管对所通过的信号呈现的等效电阻,对纯电阻元件有这两种电阻之区分吗(无)(11)在共射级放大器或共源放大器中,电阻R C或R D的作用是把电流I C 或I D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
模拟电子电路基础第3章习题解答1.docx
![模拟电子电路基础第3章习题解答1.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252da3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3.png)
3-3 ⑴当U O=V CC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皿=_,迎—也R R] 7?2所以U TL R%+冷⑵当17。
=%时R回差△U/U THL U TH L^U EE+V CC)«2U THIVEE 3.6对于Al来说,构成积分电路计算公式为1 ft 1——f U0t =——RC、。
200<t<10 时ui=4V Uo=-0.2t(V) Uo(t=10)=-2V 10<t<30 时Ui=-4V Uo=0.2t-4(V) Uo(t=30)=2V 30<t<50 时Ui=4V Uo=-0.2t+8(V)对于A2来说,电路构成电压比较器3 3 3厂*-1)七=0所以与1比较只有在25<t<35 时U+<U_ U o = -5V3.7 (1)刚开始时Uc=0U°=Vcc—也—V V = ________ __ V7?, +R2cc TH~R I+R?EER --列出方程,Uc(t)=Vcc+( --------- V cc-V cc)e r (1)U O1所以v rai将(2)代入(1)得 T = -2rln(—色一) 27?, + R 2所以f = 土 = 872压T (2)滑到最上端,充电过程U 「(o+)=膈=-一-—V 以 U 「(oo) =v r C1 ii Z | tLtLc cT = R 充。
=(Rp+R) C Uc(T 「)=V ra] (3)将(3)代入(1) Tl=1.05*10'3s 同理,放点过程 C/c (0+)二.& Vcc U C M =-V c<c R]+7?2R-- t/c<t)=-V cc +(—^-V cc +V cc )e * (4) +1^25)=v ra2T2=0.96*10-4S滑到最下端,原理其实相同,就是充放电时间相反3.8解:(1)设滑动变阻器下端电阻为KRp,上端的电阻为Q-K)处U n =3出=—-KU n ,dt = -^^t + U n (0)(1) AC J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负载的变化范围为 RL 111.11 VZ 2 0.225W (2) 最大输出功率为 POM RL min
(3) 齐纳二极管当输出电流最大时,二极管功耗最大,即
PZM I Z maxVZ 0.25W
限流电阻R上的功耗为
PRM (vi VZ )2 / R 0.25W
z1 i o z2
vi 8V 时,VDZ 1导通,VDZ 2击穿, vo 8V vi 8V时,VDZ 1击穿,VDZ 2导通, vo -8V 8V vi 8V时,VDZ 1和VDZ 2必有一个截止, vo v i
vi(t)/V
15 8
0 -8 -15 vo(t)/V 8
当0≤vi≤10时,vo对vi的传输 特性
vo/V 9.16
0 0.65 10 vi/V
vi(t)/V
10
0.65 0
t/s
-10 vo(t)/V
9.16
0 t/s
习题3.9
vi 3.7V 时,VD1导通,VD 2截止, vo 3.7V vi 3.7V 时,VD1截止,VD 2导通, vo -3.7V 3.7V vi 3.7V 时,VD1和VD 2均截止, vo v i
习题3.6
假设VD1、VD2导通, 则V 0 。 50 I1 0.5mA, 10k 0 (5) I2 1mA。 5k I I1 I 2 0.5mA 0, 假设不成立。则VD1截止,VD2导通, I 0。 5 (5) 5 V 5k 5 V 1.67V。 10k 5k 3
习题3.7
(1) 假设VDD足够大,使VD1和VD2 导通,则用恒压降模型替代可 得通过二极管的电流
VDD 1.4 ID R VO 1.4V
习题3.7
(2) 假设VDD足够大,使得VD1和VD2导通,此时VDD上出现∆V的 波动,则由小信号分析可得
R +
∆v
rd ∆vo rd -
vo 2rd v R 2rd
习题3.9
vi(t)/V
6 3.7
0 -3.7 -6 vo(t)/V 3.7
t/s
0 -3.7
t/s
习题3.10
齐纳二极管分析,要考虑导通、截止和击 穿三种状态。题目未给出导通时的导通压 R 降,且激励信号峰值较大,故在导通时, + + 3kΩ 我们将其视为理想二极管,即不考虑导通 VD v v VD 时正向管压降。同样,题目中也未给出二 极管击穿时的等效电阻,故也不考虑该电 图题3-7 阻影响。 可以看到,VDZ1正偏时,VDZ2必定反偏, 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若VDZ1正向导通,则VDZ2可能截止或击穿,而显然 二极管支路要能导电,VDZ2必须击穿。因此可以判断此时必须 满足 vi Vz 8V。反之亦然。
习题3.1
iD I s (e
(e
0.7/ 2*0.025
vD / 2VT
1)
vD 2VT ln1001 0.345V 若vD 0.7V , 则iD I s (e 1) 1202603I s
习题3.4
(a)观察电路可得VD2先于VD1导通,则V=3V 此时,可以确定VD1截止,则
t/s
0 -8
t/s
习题3.12
(1)
显然二极管工作在击穿状态
RL VZ 5 vi VZ I Z 0.05 I Z R
v VZ VZ IZ i R RL
当I Z I ZK 5mA时,RL min 111.11 当I Z I Z max 50mA时,RL max
nVT 又 rd ID
vo 2nVT v I D R 2nVT
又
VDD 1.4 ID R
vo 2nVT v VDD 1.4 2nVT
2nVT v vo VDD 1.4 2nVT
习题3.8
vI vDo vo R, vI 0.65V , rD R 0.98(vI 0.65), vI 0.65V vo 0, vI 0.65V
3 (3) I 3mA 2k
(b)观察电路可得VD1先于VD2导通,则V=1V 此时,可以确定VD2截止,则
3 1 I 1mA 2k
习题3.6
假设VD1、VD2导通, 则V 0。 50 I1 1mA, 5k 0 (5) I2 0.5mA。 10k I I 1 I 2 0.5mA。 假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