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模型复制及解救(8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模型复制及解救

【摘要】有机磷酸酯类是一种难逆性抗AChE药,易引起中毒。有机磷酸酯类作用机制为可与AChE牢固结合,形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AchE,使AChE失去水解ACh 的能力,造成体内ACh大量积聚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若不及时抢救,AChE可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就“老化”。实验中复制家兔有机磷农药中毒模型,出现症状后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活剂抢救。阿托品是治疗急性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特异性、高效能解毒药物。能迅速对抗体内ACh的毒蕈碱样作用。AChE复活药是一类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AChE恢复活性的药物。常用药物有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和双复磷。同时观察家兔的血压及呼吸变化,并探讨其机制。

【关键词】有机磷酸酯类药中毒胆碱酯酶阿托品胆碱酯酶复活剂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常见的有敌百虫、乐果、敌敌畏等,其主要作为农

业和环境卫生杀虫剂,其杀虫效力高,对人畜的毒性大,可通过皮肤、呼吸道

引起中毒。目前常见的为口服有机磷农药引起的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途径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在喷洒过程的气雾可由呼吸道吸入;误服者由消化道吸收。其潜伏期也因中毒途径不同而有所差异。经口服者约5~20分钟早期出现恶心、呕吐,以后进入昏迷状态;经呼吸道者,潜伏期约30分钟,吸入后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吸困难,视力模糊,而后出现全身症状;经皮肤吸收者潜伏期最长约2~6小时,吸收后有头晕、烦躁、出汗、肌张力减低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中国是个农业人口占90%以上的大国,每年各地皆发生很多起农药中毒事件。小儿对有机磷毒性较成人敏感,稍有疏忽可造成中毒。有机磷中毒是主要的小儿中毒之一,中毒年龄小至新生儿,并可在任何年龄的小儿中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文件曾认为杀虫剂中毒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一、实验过程

1、实验材料:实验动物:家兔。

2、药品:1.5%戊巴比妥钠 0.5%敌敌畏 0.1%阿托品 2.5% PAM。

3、器材:手术器械、兔台、压力换能器。

4、实验步骤:(1)称重、麻醉、固定、颈部备皮。(2)手术: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3)连接压力感受器装置,选择“输入信号→通道→压力→开始”。 (4) 观察动物正常活动,并描记血压。(5)复制模型:耳缘静脉注射0.5%敌敌畏(1ml/kg)。(6)观察动物反应:瞳孔、口鼻分泌物、有无肌肉颤动、血压等(7)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开始抢救:阿托品+ PAM(8)观察并比较各组动物中毒症状消失情况,并记录。

二、实验结果

1、图表记录

项呼吸幅度血口鼻瞳孔有无目与频率压分泌物大小肌颤中毒前正常正常无正常无

中毒后紊乱、变浅下降有变小明显

阿托品+PAM 恢复恢复消失恢复恢复2、图像记录

2.1血压记录

2.1呼吸记录

正常血压模型复制开始抢救

抢救成功

阿托品抢救PAM抢救

三、结果分析及机制探讨

1、中毒机理:突出是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而神经递质和受体是突出传递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乙酰胆碱是属于胆碱类的神经递质,它主要在突出前神经元的胞质内合成后储存于突触小泡,当兴奋冲动抵达末梢时,ACh 就从小泡内释放入突触间隙,通过扩散,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M 受体、N 受体)而发挥生理作用。当发挥作用完成后,ACh 就被存在于突触间隙中的胆碱酯酶水解而失去作用。 因而表现为M 样与N 样作用,严重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主要表现:(1)、兴奋胆碱能神经全部节后纤维使平滑肌收缩增加腺体分泌瞳正常呼吸 模型复制

抢救成功

孔缩小、心律减慢、血压下降。(2)、运动神经兴奋可引起肌震颤、痉挛,重时可肌力减弱以至麻痹。交感神经节和节前纤维兴奋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晚期可致循环衰竭。(3)、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表现先兴奋后抑制,晚期出现呼吸中枢麻痹。

2、药物作用基础:突触传递——AP传到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

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入前膜内突触小泡前移与前膜融合、破裂递质释放入间隙,弥散至后膜与其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增加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总和效应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用阿托品解救的机理:M受体阻断剂,可阻断Ach与M受体的结合,竞争性的拮抗Ach对M受体的激动作用。M症状缓解或消失。

4、解磷定(PAM)解救的机理:胆碱酯酶复活药,其可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生成一种两者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可进一步裂解,使胆碱酯酶游离出来,恢复其活性。中毒症状缓解或消失。

四、临床表现

大量一次食入或吸入浓的毒物后,短的3min以内发病,一般在30min~12h 以内发作。

根据不同的类型神经受损,临床表现可以分3类:

1、副交感神经和分布于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胆碱能受体兴奋,表现腺体分泌增加,可见大汗、流涎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虹膜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胃肠平滑肌兴奋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心血管系统受抑制而致心跳缓慢,血压下降,此与毒蕈中毒症状相似故称毒蕈碱样。

2、运动神经肌肉连接点胆碱能受体兴奋,表现肌肉纤维颤动或抽搐,晚期则见肌无力或麻痹。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胆碱能受体兴奋可见血压上升、心率加快、体温升高等症状,这与烟碱中毒的症状相似,称烟碱样作用。

3、中枢神经细胞触突间胆碱能受体兴奋,则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中毒早期有头晕、头痛以后出现言语障碍、神志不清和阵发性抽搐等,有机磷中毒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

并发症:神志不清和阵发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

五、有机磷中毒的治疗

1、治疗手段:(1)、预防进一步吸收;

(2)、解救药的使用“阿托品化”与胆碱酯酶复活药。

“阿托品化”:a,瞳孔较以前散大;b,口干、皮肤干燥;c,颜面潮红;d,腹部湿罗音减少或消失;e,心率加快

2、解救原则:联合用药、足量、尽快、反复给药、针对性治疗。

【参考文献】

[1]罗艺志. 用比较法设计“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实验[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2).

[2]陈怡,李晓蓉,胡小敏,孙丽娜,唐玉,郝刚.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实验过滤装置的改进[J]. 中国医学装备,2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