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井段调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07年前的简单概况

以水井深部调驱为手段的稳油控水技术由2003年开始进行先导试验,经过四年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该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2006年在尕斯深层进行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先后进行十四井的大剂量深部调驱,并首次在尕斯深层进行环保污泥先导试验二井组,同时在跃进二号油田进行深部调驱先导试验,试验井组深部调驱后均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深部调驱配套技术日益完善,已购置调剖堵水专业施工设备三套和调剖堵水实时在线监测仪二部,可以满足青海油田大剂量长时间的深部调驱现场施工。

二、2007年以前取得的成果和技术(总结)

1、首次运用压力指数决策技术

由于尕斯油田中南区联六区块高温、高矿化度的现状,由于聚合物和可动凝胶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容易产生破胶、降解等现象,尕斯E31油藏的某些层位存在较大的孔隙通道,对调驱方案和化学剂的选择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经过对该区块正常注水的9口水井测试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计算PI值和FD值(充满度),进行修正后排序,筛选调驱井号和施工顺序;然后优化注入设计,做出整体调驱方案。

本方案选择“预交联体膨颗粒堵剂+聚合物微球”体系,利用预交联体膨颗粒堵剂先期预处理,它在挤入过程中由固体颗粒膨胀为胶体颗粒,充分发挥强度高,粒径粗的特点,封堵近井地带的大孔道和高渗流通道,提高注水油压和近井地带的地层充满度。利用聚合物微球“注得进、堵得住、能移动”的特性实现深部调驱,扩大地层注入水波及体积,最大限度提高采收率。

2、调驱体系比较单一

针对青海主力油田控水稳油工作的需要,通过不同油藏对堵水与调驱的技术要求,在大量室内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预交联凝胶颗粒、膨润土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主的深部调驱剂。

3、深部调驱主要是已单井施工为主

青海油田从2003年开始进行大剂量的深部调驱先导试验,先导试验取得成功后进行推广应用,平均单井的施工规模越来越大,具体情况如表1和图1所示,钻采院深部调驱的施工井数逐年增加,规模也呈逐渐加大的趋势,效果也随着液量的增加而增加。

图1 单井调驱施工规模效果比较

三、2007年以前存在的问题

深部调驱稳油控水技术日益成熟,并且逐渐向区块整体治理发展。因此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推广和完善区块整体深部调驱技术为主的稳油控水技术;开展区块流场分析及油水分布评价;对调驱体系的完善和整体工程设计的优化。

1、开展区块整体深部调驱技术为主的稳油控水技术

建议开展以注采井组为主的区块整体深部调驱试验,扩大深部调驱技术应用范围,同时针对高含水开发区块和部分注水井进行更大剂量的深部调驱处理,进一步改善注采井组的注水开发效果。

2、开展区块流场分析及油水分布评价

深入研究注入水压力场、流线场变化规律,配置深部调驱优化设计软件,加强调驱

后注水效果模拟预测分析,优化施工工艺、注入液量、注入段塞和施工参数等,提高深部调驱优化设计水平,充分开发剩余油潜力。

3、对调驱体系的完善和整体工程设计的优化

针对青海主力油田控水稳油工作的需要,通过不同油藏对深部调驱的技术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调驱体系,优化整体工程设计。

四、2007-2009针对前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试验

针对注水开发的油田地层普遍存在大孔道或单层突进的现象,以室内优选的抗高温、抗高盐预交联凝胶颗粒调驱剂为主, 2007年-2009年进行区块整体调驱推广试验,通过对这近年在尕斯油田深部调驱试验井组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对矿场试验的施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1、开展区块整体调驱增油降水效果显著

2003年首次在单井组上进行深部调驱先导试验,在2004年进行三个井组为中心的小区块,2005年进行区块与单井组同时试验的方式,2006年尕斯深层在中南区进行以跃12-6井、跃12-27井、跃13-6井、跃12-5井、跃14-7井、跃15-7井、跃119井、跃126井、跃16-7井、跃17-7井10口水井为中心,35口油井为区块进行整体综合治理;2007年和2008年再次进行区块整体调驱,具体情况见表6。

图7 2007年和2008年尕斯试验区块井位构造图

表7 2007年尕斯试验区块深部调驱前后生产状况

图8 2007年和2008年区块整体深部调驱后生产状况变化

区生产时间

综60

708090100110120130块日产油量(t /d )

2008.1

2

3

4

5

6

7

8

9合含水(%)

2007年对尕斯深层进行区块的整体调驱,调驱后综合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地控制;日产油下降速度能得控制,日产油得到回升,截止2007年10月底,该区块35口油井中有27口油井见效,累计增油达6478t,累计降水36167m3。同时二试验区块整体调驱后,水驱特征曲线发生明显的好转,注入水的波及面积提高,表现在地质动用储量得到提高。

2008年在尕斯深层继续进行区块调驱试验,综合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有效地控制;日产油得到回升,日产油自5月份以来均在递减曲线上方波动,一直未失效;区块经过调驱后,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层,改变后续注入水的流向,提高中低渗透层的波及面积,因此增油降水效果明显,截止2008年9月底,该区块20口油井中有15口不同程度见效,累计增油达4560.98t,累计降水21105m3。

2、区块流线场分析及油水分布评价

根据选取的区块地质数据(油层构造图、井点渗透率、孔隙度、储层厚度等),流体性质参数,油田生产动态,应用3DSL-Builder初步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水平面采用20×20米的网格,垂向参考尕斯地质静态数据库,细分出22个模拟层,总结点数为:150×120×22=396000,与地质分层的对应如下表9所示。

表9 地质分层与模型分层的对应关系表

水流场优势井区与方向

三个井对的优势流场在平面上分布情况见图9,图中红色箭头部分表示优势流场所在的位置,箭头的方向表示优势流场方向。

图 9 优势流场平面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