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孔隙度图版编绘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求出的方程计算单井有效厚度段内的孔隙度,计算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之间的差值应小于1.5孔隙度单位。此外还应进行压实校正,将计算孔隙度校正为地下孔隙度,储量计算公式中应采用该校正值。储委推荐的压实校正公式为:
Ф=0.997Фs—0.46
式中:
Ф—岩石地下孔隙度;
Фs—岩石地面孔隙度。
有条件时应选取本地区实际校正公式或实际分析资料。
a)对于孔隙度及测井曲线均变化不大的段取两者的平均值;
b)对于孔隙度变化大、测井曲线基本无变化的段,或孔隙度基本无变化但测井曲线变化较大的段,应对每个样品读取测井曲线数值;
c)对于孔隙度及测井曲线变化均较大的段应对每个样品均读取测井曲线数值。
3.3编制基础数据表
将上述各种数据填入如表1所示的基础数据表中。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新、匡立春、杨梦云
储层孔隙度图版编绘方法
11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孔隙度测井资料及岩心分析孔隙度资料编绘孔隙度图版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度图版编绘。其它类型储集层孔隙度图版的编绘亦可参照使用。
12
2.1 孔隙度测井资料
ICS
1
本标准是对新疆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Q/XJ0113-1998《储层孔隙度图版编绘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Q/XJ0113-1998《储层孔隙度图版编绘方法》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不符合标准编写习惯的语言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专标委归口。
3.6题写图名
在图版下方居中标明“╳╳区块╳╳层孔隙度图版”或“╳╳区块╳╳层孔隙度与密度交会图”(当利用密度计算孔隙度时)。
3.7图式编制孔隙度图版图式参见附录A
14
所编制的图版在较纯净的地层中可以直接使用(对于泥质含量大于10%的地层经校正后使用)。
编制说明:
(1)本标准是对新疆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Q/XJ0113-1998《储层孔隙度图版编绘方法》的修订,对不符合标准编写习惯的语言进行了修改,修改后使本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3.4.3数据点的分析
分析远离主要点群的点,剔除与主要点群差别大的点,保留在图版中相对集中的点。
3.4.4求回归方程
以孔隙度测井为自变量,以岩心分析孔隙度为因变量对保留点的数据进行回归,求出二者的关系方程及相关系数。在图版左上角写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并在图版中将此方程以直线表示出来。
3.5精度要求
表1孔隙度图版数据表
井号
层位
深 度
(m)
深 度
(m)
孔隙度
(%)
测井曲线
数值
备注
3.4编制孔隙度图版பைடு நூலகம்
3.4.1图版坐标刻度
图版的横、纵坐标分别为孔隙度测井及岩心分析孔隙度。横、纵坐标均采用线性刻度,其左、右、上、下刻度值的选取以使图版美观为原则。
3.4.2绘制数据点
将基础数据表中的数以点的形式绘制于已刻度好的坐标系中。绘出的点必须清晰。
(2)本标准原提出、归口及发布单位是新疆石油管理局,企业改制后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提出,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专标委审核,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负责起草。
孔隙度测井资料主要来源于国产系列、斯伦贝谢系列和德莱塞系列。孔隙度测井项目主要是声波、密度和中子测井,视情况不同,可选用其中一种或二种以上测井资料。
2.2岩心分析孔隙度资料
使用岩心常规物性分析提供的岩心分析孔隙度资料。砾岩及砂砾岩等复杂岩性储层要做全直径或大方样岩孔隙度分析。
13
3.1 岩心分析孔隙度样品深度校正
3.1.2深度校正
将绘成的岩心孔隙度曲线与同井段的测井曲线进行对比,如二者的变化趋势一致则说明不需做深度校正,否则移动岩心分析孔隙度曲线,直到使其变化与测井曲线的变化一致为止。此时,各样品点对应于测井图上的深度即为校正后的样品深度。
3.2读取各样品点的测井曲线数值
按校正后的深度在测井图上读取各样品的测井曲线数值,读值的原则是:
由于岩心深度与测井深度之间存在误差,故必须对岩心分析孔隙度样品的深度进行校正。在岩心选择前,有条件时,应采用地面校深仪对岩心进行校深。
3.1.1绘制岩心分析孔隙度曲线
根据岩心常规物性分析报表提供的样品深度及分析孔隙度,绘制岩心分析孔隙度曲线。
以岩心分析孔隙度为横坐标。以样品深度为纵坐标。深度比例为1:200(或与测井曲线的深度比例一致),岩心分析孔隙度变化方向与测井曲线反映的孔隙度变化方向一致。将岩心分析孔隙度按深度点入坐标中。并选择较连续的样品点连线。
Ф=0.997Фs—0.46
式中:
Ф—岩石地下孔隙度;
Фs—岩石地面孔隙度。
有条件时应选取本地区实际校正公式或实际分析资料。
a)对于孔隙度及测井曲线均变化不大的段取两者的平均值;
b)对于孔隙度变化大、测井曲线基本无变化的段,或孔隙度基本无变化但测井曲线变化较大的段,应对每个样品读取测井曲线数值;
c)对于孔隙度及测井曲线变化均较大的段应对每个样品均读取测井曲线数值。
3.3编制基础数据表
将上述各种数据填入如表1所示的基础数据表中。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新、匡立春、杨梦云
储层孔隙度图版编绘方法
11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孔隙度测井资料及岩心分析孔隙度资料编绘孔隙度图版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度图版编绘。其它类型储集层孔隙度图版的编绘亦可参照使用。
12
2.1 孔隙度测井资料
ICS
1
本标准是对新疆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Q/XJ0113-1998《储层孔隙度图版编绘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Q/XJ0113-1998《储层孔隙度图版编绘方法》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不符合标准编写习惯的语言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专标委归口。
3.6题写图名
在图版下方居中标明“╳╳区块╳╳层孔隙度图版”或“╳╳区块╳╳层孔隙度与密度交会图”(当利用密度计算孔隙度时)。
3.7图式编制孔隙度图版图式参见附录A
14
所编制的图版在较纯净的地层中可以直接使用(对于泥质含量大于10%的地层经校正后使用)。
编制说明:
(1)本标准是对新疆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Q/XJ0113-1998《储层孔隙度图版编绘方法》的修订,对不符合标准编写习惯的语言进行了修改,修改后使本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3.4.3数据点的分析
分析远离主要点群的点,剔除与主要点群差别大的点,保留在图版中相对集中的点。
3.4.4求回归方程
以孔隙度测井为自变量,以岩心分析孔隙度为因变量对保留点的数据进行回归,求出二者的关系方程及相关系数。在图版左上角写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并在图版中将此方程以直线表示出来。
3.5精度要求
表1孔隙度图版数据表
井号
层位
深 度
(m)
深 度
(m)
孔隙度
(%)
测井曲线
数值
备注
3.4编制孔隙度图版பைடு நூலகம்
3.4.1图版坐标刻度
图版的横、纵坐标分别为孔隙度测井及岩心分析孔隙度。横、纵坐标均采用线性刻度,其左、右、上、下刻度值的选取以使图版美观为原则。
3.4.2绘制数据点
将基础数据表中的数以点的形式绘制于已刻度好的坐标系中。绘出的点必须清晰。
(2)本标准原提出、归口及发布单位是新疆石油管理局,企业改制后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提出,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专标委审核,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负责起草。
孔隙度测井资料主要来源于国产系列、斯伦贝谢系列和德莱塞系列。孔隙度测井项目主要是声波、密度和中子测井,视情况不同,可选用其中一种或二种以上测井资料。
2.2岩心分析孔隙度资料
使用岩心常规物性分析提供的岩心分析孔隙度资料。砾岩及砂砾岩等复杂岩性储层要做全直径或大方样岩孔隙度分析。
13
3.1 岩心分析孔隙度样品深度校正
3.1.2深度校正
将绘成的岩心孔隙度曲线与同井段的测井曲线进行对比,如二者的变化趋势一致则说明不需做深度校正,否则移动岩心分析孔隙度曲线,直到使其变化与测井曲线的变化一致为止。此时,各样品点对应于测井图上的深度即为校正后的样品深度。
3.2读取各样品点的测井曲线数值
按校正后的深度在测井图上读取各样品的测井曲线数值,读值的原则是:
由于岩心深度与测井深度之间存在误差,故必须对岩心分析孔隙度样品的深度进行校正。在岩心选择前,有条件时,应采用地面校深仪对岩心进行校深。
3.1.1绘制岩心分析孔隙度曲线
根据岩心常规物性分析报表提供的样品深度及分析孔隙度,绘制岩心分析孔隙度曲线。
以岩心分析孔隙度为横坐标。以样品深度为纵坐标。深度比例为1:200(或与测井曲线的深度比例一致),岩心分析孔隙度变化方向与测井曲线反映的孔隙度变化方向一致。将岩心分析孔隙度按深度点入坐标中。并选择较连续的样品点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