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供电损耗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I =
3I 2
jf = ∑ U 2
2 2
供电系统供电损耗的计算
(一)前言
供电系统供电损耗的计算范围:1、代表日供电量的计算。2、包括下列各元件中损耗电能量的计算,一 般为:(1)线路损耗;a.供电线路;b.电力电缆线路;c.电力电容器;(2)配电线路损耗.(3)低压线 路损耗;(4)接户线损耗;(5)变压器损耗;a.变电所的主变压器(降压主变器);b.配电所配电变压器; c.配电变压器的代表日的损失等。
(二)线路损耗电量计算
1.供电线路损耗
当电流通过三相供电线路时,在线路导线电阻上的功率损耗为:
(1-1)
式中
I ——线路的相电流(安);
R -—线路每相导线的电阻(欧) 若通过线路的电流是恒定的不变的。(1-1)式的功率损耗乘上通过电流的时间就是电能损耗(损耗电 量)。由于通过线路的电流经常变化,要算出某一时段(一个代表日)内线路电阻中的损耗电量,必须掌握 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以实测负荷电流为基础的代表日线路损耗电量的计算中,一般每小时记录一次 电流值,近似地认为每小时内电流不变,则全日 24 小时线路电阻中的损耗电量 △W 为:
(1—2) 式中
I 1、I 2、……I 24——代表日每小时的电流(安);
I jf ——代表日均方根电流(安)
。
I jf =(1—3)
如果测得的负荷的数据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则因 2
P 2
+ Q 2
U 2
所以, 1 24 P 2 + Q 2 24 1
(1—4)
式中
P 、Q ——每小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千瓦、千乏); U ——每小时对应的电压(千伏)。
当导线的材料和截面一定时,(1—2)式中线路每相导线的电阻值 R 与导线的温度有关,而导线温度是 由通过导线的负荷电流及周围空气温度决定的。考虑这个因素,可认为导线电阻由三个分量组成:
1).基本恒定分量 R 20——它是线路每相导线在 20 摄氏度时的电阻值。这个电阻值可根据线路所用导线 的型号从产品目录或有关手册中查出。
2)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由于导线发热,使导线温度升高,因而使导线电阻增加的部分电阻值 V R i :
V R i = R 20α (T yx - 20) I jf I yx
= β1R 20 (1—5)
式中
α ——导线电阻的温度系数,对铜,铝及钢芯铝线,一般取α =0.004;
T yx ——线路导线最高允许温度,一般取 70 摄氏度;
关手册。如果给出的是相当于空气温度为 25 摄氏度时的持续允许电流,,则可乘上修正系数 R ,换算成空气 温度为 20 摄氏度时的持续允许电流。修正系数为:
将 、T yx 值代入(1—5)式,得出:
(1—6)
3)当周围空气温度不是 20 摄氏度时,导线电阻变化的那部分数值为:
(1—7)
式中 T a ——代表日的平均空气温度(摄氏度)。 因此,供电线路在代表日的损耗电量可写成:
(1—8)
或
(1—9)
2.电力电缆线路损耗
电缆线路的电能损耗由导体电阻损耗、介质损耗、铅包损耗和钢铠损耗四部分所组成。因为电缆的铅 包、钢带及钢丝铠装中的涡流损耗,敷设方法、土壤或水底温度以及集(肌)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等 对电缆 的可变电能损耗、都有影响,所以要精确计算电缆线路的电能损耗是很复杂的。在一般情况下,介质损耗 约为导体电阻损耗的 1~3%,铅包损耗约为 1.5%,钢铠损耗在三芯电缆中,如导线截面不大于 1852㎜(平 方毫米),可忽略不计。电力电缆的电阻损耗,一般根据产品目录提供的交流电阻数据进行电能损耗的计算:
(1—10)
式中
r 0——电力电缆线路每相导体单位长度的电阻值(欧/千米); L ——电力电缆线路长度(千米)。
3. 电力电容器损耗
电力电容器损耗,主要是介质损耗,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绝缘介质损失角 δ 的正切值来计算。我国生 产的电力电容器,介质损失角 δ 的正切值可取 0.004,则电能损耗为:
(1—11)
式中 Q C ——电力电容器的容量(千乏)
。
(三)配电线路损耗电量计算
从企业总降压变电所到车间配电所的 6~10 千伏配电线路,它们的导线截面、长度以及沿线的配电变 压器容量是有差别的。在变电所的各线上一般都装有电流表,但由于各配电变压器的负荷功率因数不同, 所以线路分段中的电流不是代数和差关系,而是向量和差关系。这些多变的因素,给准确计算配电线路的 损耗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掌握线损,可用简化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线路分段中的电阻值
按图 1—1 所示的配电线路接线图,并根据本节例题,确定分段后,由各中分段导线的长度和型号算出 它们的电阻值。并画出图 1—2 的计算线损用单线图,
∑
I '
2、实测线路代表日的负荷
根据实测负荷的记录,确定线路出口的最大电流 I max 、平均电流 I pj 、均方根电流 I jf 、负荷率 K fz 及损 失因数 F 。
3.确定线路上各负荷点的计算用最大电流
如果各负荷点为专用或共用配电变压器都有负荷电流的实测记录,则可以找出它们各自的最大电流。 但是,线路始端的最大电流不是这些最大电流的代数和,它们之间的比值为同时率 K Φ:
K φ = I max n m ax ∙k k =1
(1—16)
式中
I max ——线路始端的实测最大电流;
I max.k —— 第 K 个负荷点的实测最大电流; n ——线路上的负荷点数。
一般 K Φ≤1。
各负荷点的计算用最大电流 I 1max.k 可按下式算出:
I m
ax ∙k = K φ I m ax ∙k
(1—17)
如果各专用或共用配电变压器没有实测的电流记录,则可用如下方法和步骤推算各负荷点的计算用最 大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