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层次分析法1

合集下载

层次分析法课件(学生用)

层次分析法课件(学生用)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 A 2
4
1/ 2 1 2
1/ 4 1/ 2
1
0.14 0.14 0.14 A 0.29 0.29 0.29
0.57 0.57 0.57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构造判断矩阵
例:检验判断矩阵A 的一致性 2、将矩阵 A 按行相加得到向量 W 。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CR可由下式计算: CR CI RI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andom Index),仅与 矩阵的阶数(n)相关,其取值如下表所示: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数(Consistency Index)可由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层次分析法的步骤构造判断矩阵构造两两判断矩阵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a层次分析法的步骤选择单位a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分析法的步骤构造判断矩阵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准则层稳定性c层次分析法的步骤构造判断矩阵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准则层薪酬待遇c层次分析法的步骤构造判断矩阵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准则层未来发展c层次分析法的步骤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一个正确的判断矩阵是符合逻辑的
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B1、社 会效益B2、环境效益B3这3个准则层因素对目标 实现的影响。其中,经济效益B1需考虑直接经 济效益C1、间接经济效益C2;社会效益B2,需 考虑提高生活质量C3、增加旅游收益C4;环境 效益B3需考虑改善城市面貌C5、改善空气质量 C6。
请根据已知信息,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ma x1 3 ( (W A W 1)1(A W 2W )2(A W 3W )3)

优选第七讲层次分析法

优选第七讲层次分析法
1、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
➢ 在研究社会、经济、管理等复杂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 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 ➢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称之为元素的各组成部分,把这些元 素按属性不同分成若干组,以形成不同层次。同一层次的元 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 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这种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形成了一 个递阶层次。层次模型中,用作用线表明上一层次因素同下 一层次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 处于最上面的的层次通常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 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中间层次一般是准则、子准则。 最低一层包括决策的方案。层次之间元素的支配关系不一定 是完全的,即可以存在这样的元素,它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 所有元素。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和原理
➢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在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 质、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 ,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较少的定量 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 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 供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
(1) 从上到下顺序地存在支配关系,并用直线段 表示。除第一层外,每个元素至少受上一层一个元 素支配,除最后一层外,每个元素至少支配下一层 次一个元素。上下层元素的联系比同一层次中元素 的联系要强得多,故认为同一层次及不相邻元素之 间不存在支配关系。
(2) 整个结构中层次数不受限制。 (3) 最高层只有一个元素,每个元素所支配的元 素一般不超过 9 个,元素多时可进一步分组。 (4) 对某些具有子层次的结构可引入虚元素,使 之成为递阶层次结构。

层次分析法(AHP法课件

层次分析法(AHP法课件

1980年代初
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层次分 析法,最初应用于企业合作与竞争战 略的制定。
1980年代中期至后期
1990年代至今
层次分析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与其他 方法结合形成新的决策分析方法,如 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
层次分析法逐渐受到重视,广泛应用 于各个领域,成为多准则决策分析的 重要工具。
一致性检验繁琐
02
为了确保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进行繁琐的一致性检验,计
算量较大。
无法处理因素过多或缺少数据的情况
03
当问题涉及的因素过多或者缺少数据时,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会
受到限制。
改进方向
引入客观权重
可以考虑引入客观权重,如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以减少主 观因素的影响。
优化一致性检验方法
可以研究更高效的一致性检验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层次分析法(AHP)课 件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层次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案例 •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与改进方向 • 结论与展望
01
层次分析法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多准则决策方法, 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和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决策提供依 据。
层次分析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对专家判断的依赖性较强,以 及在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方面 仍有不足。
展望
随着决策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层次分析法在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针对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其处理不确定性和模 糊性的能力,以及如何降低对专家判断的依赖性。

层次分析法(AHP)ppt课件

层次分析法(AHP)ppt课件

W1 W1 W1 1 a12 , , a1n a11 W1 W2 Wn W2 W2 W2 a22 1 , , a2 n a21 W1 W2 Wn A Wi aij Wj W W W n n an1 n a a 1 n2 nn W W W 1 2 n
max n n 1
刘智勇18
因素比较方法 —— 成对比较矩阵法
• 目的
• 方法
1 A (aij ) nxn , aij 0, a ji (或aij aij 1) aij
正互反矩阵
A (aij ) , aij 0, aij 1 a ji
要比较某一层个因素对上一层因素O的影 响(例如:旅游决策解中,比较景色等5 个准则在选择旅游地这个目标中的重要 性)。
1 1 1 1 1 1 1 , , , , , , 2 3 4 5 6 7 8 9
结合计算过程来看AHP的基本思想
• 组合权向量的计算——层次总排序的权向量的计算 (1)计算出下一层每个元素对上一层每个元素的权向量 (2)并把下层每个元素对上层每个元素的权向量按列排成 以下表格形式 (3) 对层次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从高层到低层逐层进 行
刘智勇8
产生背景
• • • •
客观世界的复杂性 系统是最普遍存在的 许多决策问题无法定量化 思维方式需要改变
刘智勇9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将一个复杂的无结构的问题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 ,将这些组成部分(或称为元素)整理成为一种递阶 层次的顾序,按照每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赋于其表 示主观判断的数量值;然后综合这些判断以决定到 底是哪个元素有着最大的权重和如何影响问题的最 终结果。

01_层次分析法

01_层次分析法

这种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形成了一个递阶 层次: 处于最上面的的层次通常只有一个元素, 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 中间层次一般是准则、子准则; 最低一层包括决策的方案。
层次之间元素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的, 即可以存在这样的元素,它并不支配下一层次 的所有元素。
一个典型的层次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
(3) 最高层只有一个元素,每个元素所支配 的元素一般不超过 9 个,元素多时可进一步分组。 (4) 对某些具有子层次的结构可引入虚元素, 使之成为递阶层次结构。
§1.2.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以后,上下层次之间 元素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假定上一层次的 元素 Ck 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元素 A1, …, An 有支配关系,我们的目的是在准则 Ck 之下按它 们相对重要性赋予 A1, …, An 相应的权重。
§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步骤: 1. 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
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相对权重; 4. 计算各层次元素的组合权重。
§1.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是层次分析法中的第 一步。 首先,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称之为元素的 各组成部分,把这些元素按属性不同分成若 干组,以形成不同层次。 同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 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受上一层 次元素的支配。
相应的 Matlab 程序如下:
A = [ 1, 1, 1, 4, 1, 1/2; 1, 1, 2, 4, 1, 1/2; y 是特征值,且从大到小排列; 1, 1/2, 1,x 是特征向量矩阵,每一列为 5, 3, 1/2; 1/4, 1/4, 1/5, 相应特征值的一个特征向量。 1, 1/3, 1/3; 1, 1, 1/3, 3, 1, 1/3; 2, 2, 2, 3, 3, 1]; [x, y] = eig(A); eigenvalue = diag(y); lamda = eigenvalue(1) y_lamda = x(:, 1)

层次分析法(2012)

层次分析法(2012)

C1:调动职工 生产积极性
C2:提高企业 的技术水平
C3:改善职工物 质文化生活状况
方案层P
18
P1: 发奖金
P2:扩建集体 福利设施
P3:办业 余学校
P4:建图书 馆、俱乐部
P5:引进 新设备
(1)判断矩阵A — C 如该厂认为根据总目标有:
C2 C3 C1
合理使用企业留成利润
目标层A
准则层C
P2
1 1
P3
3 3 1 1
P4
3 3 1 1
W
0.406 0.406
1/3 1/3 1/3 1/3
0.094
0.094
P4
max 4
CI 0
RI 0.9
27
(5)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
层次C1 C1
层次P P1 P2 P3 P4
0.491
C2
0
C3
0.258 0.406 0.406 0.094 0.094 0
14
CI RI
S5.NUDT
5、层次总排序
利用单排序结果,可综合计算最底层(方案层)相对最高层 (目标层)重要性顺序的组合权值。层次总排序从上到下进行。
假设已知
目标A
C层因素C1、C2、C3对A层目标的单排序 结果为c1、c2、c3 C1 P层因素P1、P2、P3对 C2 的单排序 C3 结果为
1 b11 、b2 、b31

20
max
1 0.3177 1.9331 0.7833 3.0385 3 0.1042 0.6372 0.2583
3.0385 3 0.0193 n 1 2 查表:RI 0.58

《层次分析法教程》课件

《层次分析法教程》课件

案例二:投资项目评估
总结词
层次分析法可以用于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详细描述
投资者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构建项目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对项目的风险和收益进行量化评估 ,从而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
案例三:供应商选择问题
总结词
层次分析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 。
一致性检验的限制
层次分析法在检验判断 矩阵的一致性时,对于 大型问题可能会遇到一 致性检验的限制,导致 结果的不准确。
适用范围有限
层次分析法主要适用于 具有层次结构的问题, 对于非层次化的问题可 能不太适用。
层次分析法的改进方向
引入客观评价方法
为了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 考虑引入客观评价方法,如熵权 法、灰色关联分析等,来辅助确 定权重和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权重计算
权重计算的方法
权重计算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步骤之一,常用的方法有和积法、方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判断矩阵的元素值 来计算各个因素的权重。
权重计算的结果
通过权重计算,可以得到各个因素在整体中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这些权重值可以用于后续的决策分析中,以帮助 决策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准则层
01
准则层是层次分析法的中间层,代表实现目标所需要考虑的准 则或限制条件。
02
在制定准则层时,需要深入分析问题,识别出影响目标实现的
关键因素或限制条件。
准则层可以有多个元素,代表不同的准则或限制条件。
03
方案层
01
方案层是层次分析法的最低层,代表实现目标的具体
方案或措施。
02
在制定方案层时,需要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或措施,

层次分析法课件ppt

层次分析法课件ppt

按行相加为:
Wi= 1nbij
(i =1,2,….n)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o对向量W=( W1, W2…… Wn)t归一 化处理:
Wi=
Wi 1nWj
(i =1,2,….n)
层次分析法(AHP)具体步骤:
✓明确问题 在分析社会、经济的以及科学管
理等领域的问题时,首先要对问题有 明确的认识,弄清问题的范围,了解 问题所包含的因素,确定出因素之间 的关联关系和隶属关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9 两个元素比较,一元素比另一元素极端重要
2,4,6,8 表示需要在上述两个标准之间拆衷时的标度
1/bij 两个元素的反比较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判断矩阵B具有如下特征:
o bii = 1 o bji = 1/ bij o bij = bik/ bjk
j1
Wi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层次分析法(AHP)具体步骤:
✓层次总排序 利用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进
一步综合出对更上一层次的优劣顺序 ,就是层次总排序的任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层次分析法》课件

《层次分析法》课件
详细描述
企业在制定战略决策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市场环境、 竞争态势、自身资源等。层次分析法可以将这些因素按照重 要性进行排序,帮助企业明确重点,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 的战略计划。
资源分配问题
总结词
层次分析法可以用于解决资源分配问题,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权重分析和比较 ,确定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
详细描述
它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根据 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形
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元素起支配作用 ,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层次分析法的起源与发展
1980年代初,美国运筹学家 T.L.Saaty首次提出层次分析法。
经过多年的发展,层次分析法已经广 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计划、财 政预算、资源分配、人才选拔等。
该方法最初应用于解决复杂的决策问 题上,特别是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 法来处理的决策问题。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也经历了多个阶段 ,包括理论方法的完善、应用领域的 拓展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普及等。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领域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将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部门或项目中,是企业管理 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层次分析法可以对各种资源分配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为 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风险评估问题
总结词
层次分析法可以用于风险评估,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权重排序,帮助企业 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
详细描述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等。层次分 析法可以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和排序,帮助企业识别出主要的风险来源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第七讲--短语的层次分析

第七讲--短语的层次分析
(3)直接式多项定语 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的轨迹
5.“状+动+宾”的切分
a.宜采取“先切头,后去尾”的方法。如:
刚刚吃了早饭
马上打电话请医生
b.要考虑汉语节律的需要
大喊救火
快开摩托
三五成群地进入会场
认认真真地听课
很有学问
c.要依据语义上的搭配 酽酽地沏了一杯茶 非常解决问题
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6.“状+中(动)+补”的切分 在南京工作了三十年 大声地复述了一遍
不久的将来
对于文学思潮
高兴地说
十分愉快
关于住房问题
大规模
边跳边唱
清理操场的
便携式电脑
首都北京
喜欢孩子
孩子们的快乐
超大型
去买东西看望老人
老狼的凶狠
高速度
一、层次分析的原则
层次分析法又叫作“二分法”、“直接成分 分析法”(Immediate Components), 简称IC。 这种方法20世纪20年代就由布龙菲尔德系统地运 用到了语言分析中, 它还可以运用于语言的一切 方面。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各句的结构: (1)他喊得嗓子都哑了。 (2)这本书我不知道他看得懂看不懂。 (3)为人民服务光荣。 (4)我们乡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有大学文化水平的
青年。 (5)这是对全国人民的巨大鼓舞。 (6)新发明的专治感冒的药丸的疗效很不错。 (7)我记不起来他英语说得流利不流利。 (8)我喜欢他姐姐那一台有四个喇叭的收录机。 (9)这是恢复广播的戏曲节目。 (10)争取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
第七讲 短语的层次分析
练习: 1.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
大家一同去
支持或者反对
叫小张来
著名语法学家吕叔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层次分析法是社会、经济系统决策中的有效工具。 其特征是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 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 化。是系统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 该方法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与 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其 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 个领域内,如工程计划、资源分配、方案排序、 政策制定、冲突问题、性能评价、能源系统分析、 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等,得到了广泛 的重视和应用。
w1 w2 w2 w2 wn w2


w1 wn w2 wn wn 特征根为n
Aw nw
但允许范围是 多大?如何界 定?
• 非零特征根n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可作为权向量
对于不一致(但在允许范围内)的成对比较阵 A, Saaty等人建议用对应于最大特征根 的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w ,即
1 2 500
500 n 1
n
Saaty的结果如下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n R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CI 定义一致性比率 : CR RI CI 0.1 时,认为 A 一般,当一致性比率 CR RI
• 决策是指在面临多种方案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选 择某一种方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决策问题。举例 • 1. 在海尔、新飞、容声和雪花四个牌号的电冰 箱中选购一种。要考虑品牌的信誉、冰箱的功能、 价格和耗电量。 • 2. 在泰山、杭州和承德三处选择一个旅游点。 要考虑景点的景色、居住的环境、饮食的特色、交 通便利和旅游的费用。 • 3. 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数学教育中选择一 个领域申报科研课题。要考虑成果的贡献(实用价 值、科学意义),可行性(难度、周期和经费)和 人才培养。
判断矩阵元素aij的标度方法
标度 1 3 含义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 7
9 2,4,6,8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目标层
工作选择
贡 准则层 献






工 作 环 境
生 活 环 境
方案层
可供选择的单位P1’ P2

Pn
例2. 选择旅游地 如何在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 费用、居住条件等因素选择.
目标层 O(选择旅游地)
准则层
C1 景色
C2 费用
C3 居住
C4 饮食
C5 旅途
方案层
P1 桂林
P2 黄山
P3 北戴河
定理:n 阶一致阵的唯一非零特征根为n 定理:n 阶正互反阵A的最大特征根 n, 当且仅当 =n 时A为一致阵
由于λ 连续的依赖于aij ,则λ 比n 大的越多,A 的不 一致性越严重。用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 被比较因素对上层某因素影响程度的权向量,其不 一致程度越大,引起的判断误差越大。因而可以用 λ-n 数值的大小来衡量 A 的不一致程度。 定义一致性指标: CI
准则层对目标的成对比较阵
1 2 A 1/ 4 1/ 3 1/ 3 1/ 2 1 1/ 7 1/ 5 1/ 5 4 7 1 2 3 3 5 5 1 / 2 1 / 3 1 1 1 1 3
权向量(特征向量)w =(0.263,0.475,0.055,0.090,0.110)T 一致性指标 CI 5.073 5 0.018 5 1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1.12 (查表) 通过一致
6 列向量 0.6 0.615 0.545 4 归一化 0.3 0.308 0.364 归 一 0.1 0.077 0.091 化 1
A~成对比较阵 A是正互反阵 稍加分析就发 现上述成对比 较矩阵有问题
成对比较的不一致情况
1 A 2
一致比较
1/ 2 1
4 7
不一致
a21 2 (C2 : C1 )
a13 4 (C1 : C3 )
a23 8 (C2 : C3 )
允许不一致,但要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有满意的一致性,通过
一致性检验。可用其归一化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否则
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A,对 aij 加以调整。 一致性检验:利用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0.1
及随机一致性指标的数值表,对
A 进行检验的过程。
“选择旅游地”中 准则层对目标的权 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最大特征根=5.073
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或多个层次: 最高层:目标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层次分析 要达到的总目标。通常只有一个总目标。 中间层:准则层、指标层、…。表示采取某种措施、 政策、方案等实现预定总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 一般又分为准则层、指标层、策略层、约束层等。 最低层:方案层。表示将选用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 政策、方案等。通常有几个方案可选。 每层有若干元素,层间元素的关系用相连直线表示。
层次分析法建模
• • • • • •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三、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 四、层次分析法的广泛应用 五、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六、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 人们在对社会、经济以及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系 统分析时,面临的经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 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层次分析法则 为研究这类复杂的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 的、实用的决策方法。 • 层次分析法(AHP法) 是一种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 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 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用决策者的经 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 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 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比较 有效地应用于那些难以用定量方法解决的课题。
例1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问题 获得大学毕业学位的毕业生,在“双向选择” 时,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都有各自的选择标准和要求。 就毕业生来说选择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是多方面的, 例如: ①能发挥自己才干作出较好贡献(即工作岗位适 合发挥自己的专长); ②工作收入较好(待遇好); ③生活环境好(大城市、气候等工作条件等); ④单位名声好(声誉等); ⑤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和谐等) ⑥发展晋升机会多(如新单位或前景好)等。
C2 C3 C4 C5
C3
C4 C5
1/ 2 4 3 3 1 2 1 7 5 5 A 1/ 4 1/ 7 1 1 / 2 1 / 3 1/ 3 1/ 5 2 1 1 1/ 3 1/ 5 3 1 1 要由A确定C1,… , Cn对O的权向量
n
n 1
CI=0,有完全的一致性
CI接近于0,有满意的一致性 CI 越大,不一致越严重
为衡量CI 的大小,引入随机一致性指标 RI。方法为 随机构造500个成对比较矩阵 A , A2 ,, A500 1
则可得一致性指标
CI1, CI 2 ,, CI500
CI1 CI 2 CI 500 RI 500
例3 科研课题的选择 某研究所现有三个 科研课题,限于人力 及物力,只能研究一 个课题。有三个须考 虑的因素:(1)科研成 果贡献大小(包括实用 价值和科学意义);(2) 人材的培养;(3)课题 的可行性(包括课题的 难易程度、研究周期 及资金)。在这些因素 的影响下,如何选择 课题?
层次分析法的思维过程的归纳
因素i与j比较的判断aij,则因素j与i比较的判断aji=1/aij
倒数
目标层
O(选择旅游地)
准则层
C1 景色
C2 费用
C3 居住
C4 饮食
C5 旅途
设要比较各准则C1,C2,… , Cn对目标O的重要性
Ci : C j aij
选 择 旅 游 地
C1 C1 C2
1 A (aij ) nn , aij 0, a ji aij
层次分析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最低层对最高层的相 对权重问题,按此相对权重可以对最低层中的各种方案、 措施进行排序,从而在不同的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形成选择 方案的原则。
2.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如果只是定性的 结果,则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因而Santy等人提出: 一致矩阵法,即: 1. 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比较 2. 对此时采用相对尺度,以尽可能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 素相互比较的困难,以提高准确度。 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 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的元素aij用Santy的1—9标 度方法给出。 心理学家认为成对比较的因素不宜超过9个,即每层 不要超过9个因素。
一致性比率CR=0.018/1.12=0.016<0.1
性检验
正互反阵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简化计算
• 精确计算的复杂和不必要 • 简化计算的思路——一致阵的任一列向量都是特征向量, 一致性尚好的正互反阵的列向量都应近似特征向量,可取 其某种意义下的平均。 和法——取列向量的算术平均
2 1 例 A 1 / 2 1 1 / 6 1 / 4
Aw w
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对应于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 归一化(使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等于1)后记为W。 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某因素 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能否确认层次单排序,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所谓 一致性检验是指对A确定不一致的允许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