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要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学习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乘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探求不同解法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二、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三、教学难点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四、教学过程1、复习检测,铺路搭桥(1)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6个筐。
照这样计算每个人4天可以编多少个筐?(2)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6个筐。
照这样计算,5个人每天可以编多少个筐?2、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出示例1: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6个筐。
照这样计算,5个人4天一共编多少个筐?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呢?展开讨论,尝试画线段图来分析解答。
师生反馈:重点提示两种解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列式时都要用16做被乘数,都是用乘法来乘。
不同点:一种解法是先求5个人1天编多少个。
另一种解法是先求1个人4天编多少个。
3、巩固练习,发展提高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1)四年级一班有48个同学。
老师每天为每个同学批改12道数学题,一周上5天课,老师要为全班同学一共批改多少道数学题?(2)一台压路机每小时压路2019平方米。
照这样计算,3台压路机8小时压路多少平方米?根据题目写出算式所表答的意义。
6台装订机3小时能装订课本9000册。
90006 90003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实际应用

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实际应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2.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小明家的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共100棵,其中苹果树有40棵,请问梨树有多少棵?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一步计算解决。
3.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
(二)新课讲解1.老师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a.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
b.确定解题步骤,列出算式。
c.计算结果,检查答案。
2.老师举例讲解:例1:小华家买了5箱苹果,每箱有12个,还买了3箱橙子,每箱有10个。
请问小华家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解题步骤:a.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苹果有5箱,每箱12个;橙子有3箱,每箱10个。
b.确定解题步骤:计算苹果的总数,计算橙子的总数,然后将两者相加。
c.列出算式:5×12+3×10=60+30=90d.计算结果:90个水果3.学生练习:练习1:小王家买了4箱香蕉,每箱有18个,还买了2箱葡萄,每箱有15个。
请问小王家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练习2:小张家有10只鸡,每天下5个蛋,请问10天内小张家共下了多少个蛋?(三)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老师出示一个实际案例:某小区有居民楼10栋,每栋楼有6层,每层有4户人家。
请问这个小区共有多少户人家?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两步计算解决。
4.老师出示更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两步计算解题方法解决。
(四)课堂小结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a.小李家买了7箱橘子,每箱有20个,还买了3箱香蕉,每箱有18个。
请问小李家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b.小王家有8只鸭子,每天下4个蛋,请问15天内小王家共下了多少个蛋?2.请同学们尝试编写一个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分享给同学们。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课堂教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两步应用题》课堂教案。
通过教学,学生将能够掌握解决多步运算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本课堂教案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步骤如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两步运算应用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题意和思路。
3、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两张图片,让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图片1:小明看了一部电影,花了12元钱,他花了多少钱看了这部电影?图片2:小明先购买了一张电影票,花费8元钱,随后又买了一包爆米花,花费5元钱,那么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2、教授方法为了让学生掌握解决多步运算问题的方法,引入了“拆分”的方法。
通过拆分一步步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由简单问题组成复杂问题的思想。
3、实例演练为了让学生掌握“拆分”的方法,教师设置了两个实例问题。
问题1:小明去超市买了一瓶牛奶,花费了8元钱,随后又买了一盒饮料,花费了5元钱,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问题2:小张去机场接机,从家里到机场,他花费了10元钱,随后他买了一个早餐,花费了6元钱,小张一共花费了多少钱?4、实际应用通过让学生回答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让他们能够了解到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如:小红家离学校有5公里,她走了2公里,坐车2公里,骑自行车1公里,她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到达学校?5、复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练习,通过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答题,来竞争最高分数。
同时,老师也可以使他们完成类似了应用题的练习。
三、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理念和法,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堂教案实现教学思路的方法是通过引入“拆分”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解决多步运算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运用。
四、评估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他们进行评估,观察他们是否理解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3年《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

2023年《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6篇)《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1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例3,练习四第1-3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板演: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思路训练。
全班同学口答:(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2)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
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买足球共用多少元?订正第1题,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
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2.出示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每班40人三年级:每班38人共?人四年级:(2)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
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
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应用题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思路。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定义及基本结构。
2.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及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解题步骤。
3.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概念。
2. 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步骤。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体会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4.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5.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两步计算方法,以及他们的解题思路是否清晰。
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 案例二:超市卖出一件衣服50元,买两件衣服可以打9折,一件衣服打折后多少钱?3. 案例三:一个水果摊上的苹果每斤10元,小明买了2斤,给了摊主30元,小明找回了几元?八、课堂练习1. 练习一:小红有5个糖果,小明给了小红3个糖果,请问小红现在有几个糖果?2. 练习二:一家餐厅的套餐原价80元,如果两人同行,每人可以优惠10元,两人套餐的实际价格是多少?3. 练习三:一本书的原价是40元,书店搞活动满100元减30元,买这本书实际付了多少钱?九、作业布置1. 请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解答,并写下解题过程。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三)-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三)-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算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复杂程度较高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步:温故知新
1.复习三步计算法和两位及两位以上数的加减法,重点复习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2.复习本单元基础知识。
第二步:引入新知
1.引入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包括:找关系、列算式、解方程式;
2.通过讲解和范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给学生布置若干个三步计算应用题的习题。
第三步:巩固课堂知识
1.收集学生所完成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课外习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
1.通过讲解和范例演示,学生能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生能独立完成若干个三步计算应用题;
3.学生能独立完成课外习题。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内布置的若干个三步计算应用题;
2.完成一道课外习题;
3.复习本单元基础知识。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定义及特点。
2.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常见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及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定义及特点。
3. 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4. 分析常见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交流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评价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案例库。
2. 小组讨论指南。
3. 实际生活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素材。
4. 课后作业布置。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
2. 第3-4课时: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第5-6课时:分析常见两步计算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4. 第7-8课时:进行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兴趣。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 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问题,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第二单元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学目的指要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连乘)1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2 教学难点: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二教学方法建议教学建议1。
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第6~7页上的内容,完成练习二中的题目。
2。
教学例1时,教师可先与学生共同研究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引出:1个人1天编16个5个人4天编?个然后,提问学生:要求5个人4天一共编多少个筐,可先算什么?引导学生想出:要求5个人四天编多少个筐,可以先算5个人1天编多少个筐。
启发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并写出第一步算的是什么和算式。
接着再问学生:再算什么?怎样算?根据学生的发言,写出第二步算的是什么和算式。
最后,让学生根据分步列式的解答步骤和计算方法写出综合算式。
教学第二种解法时,可以问学生:解答这道题还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想出:要求5个人4天编多少个筐,还可先算1个人4天编多少个筐,再算5个人4天一共编多少个筐。
用线段图表示。
启发学生自己说出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写出算式,在此基础上再列出综合算式。
如果学生写出算式5×4×16,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算理。
算理明确的,可以用这种方法解答。
若讲不清算理,教师还应让学生用教材上的两种方法解答,防止学生只会计算,而不理解算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铺垫孕伏1 练习。
(卡片)81÷27 6400÷80 16×5×450+25×4 7×(20十40)(25×3-15)÷52。
应用题。
(1)编筐小组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5个人1天能编几个筐?(2)编筐小组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1个人4天能编几个筐?(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使学生感知到,利用“每人每天能编16个筐”这个已知条件既可求出“5个人1天能编几个筐”,又可求出“1个人4天能编几个筐”,已知条件既能与人数相联系,又能与天数相联系。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doc教案章节:一、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 能够独立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定义:包含两个步骤的计算题;2.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需要进行两次计算,第一次计算得到中间结果,第二次计算得到最终答案;3.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学活动:1. 引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概念,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2. 引导学生总结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3. 通过实例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4. 练习解决一些两步计算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两步计算应用题,检测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两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回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章节: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2. 学会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3. 能够灵活运用解题步骤和方法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a. 读题,理解题意;b. 找出需要计算的两个步骤;c. 进行第一次计算,得到中间结果;d. 进行第二次计算,得到最终答案。
2.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方法:a. 画图法:通过画图帮助理解题意和解决问题;b. 列表法:通过列表比较和分析数据,找到解题思路;c. 倒推法:从最终答案出发,逐步推算出中间结果。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2. 引导学生运用解题步骤和方法解决一些两步计算应用题;3. 练习解决一些两步计算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两步计算应用题,检测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两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回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概念及类型。
2.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步骤。
3. 典型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2. 运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利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定义及类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实践练习:布置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评估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案例库,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和解决方案。
2. 练习题库,用于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学习内容。
3.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和视频,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案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概念和类型。
2. 第二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 第三课时: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第四课时:总结提升,强化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理解。
小学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小学数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2.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3.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题的关键。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谁能告诉我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生:一步计算应用题只有一个问题,只需要进行一步计算就能得出答案。
师:非常棒!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你们知道两步计算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吗?2.知识讲解师:两步计算应用题是指在一个问题中,需要先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另一个问题,从而得到最终答案。
我给大家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1)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分析问题,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3)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4)检查答案,确认无误。
3.实例讲解师: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个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例子。
题目:小明有10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一些苹果,小明现在有20个苹果。
请问小华给了小明多少个苹果?师:我们要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题目中说小明原来有10个苹果,现在有20个苹果,那么中间增加的苹果就是小华给的。
师:我们分析问题,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题目要求我们求出小华给了小明多少个苹果。
师:然后,我们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小明现在的苹果数减去原来的苹果数,即20-10=10。
所以,小华给了小明10个苹果。
师:我们检查答案,确认无误。
答案是小华给了小明10个苹果。
4.练习与讨论师:下面请大家分组进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讨论。
(1)题目:小王有15个糖果,小丽给了小王一些糖果,小王现在有25个糖果。
请问小丽给了小王多少个糖果?(2)题目:小刚有8本书,他借给了小明一些书,小刚现在有5本书。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学教案导语:两步计算,就是不能一步得到答案而需要两步计算才能得到答案的计算题。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欢迎阅读!《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会分析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先认真审题,再列式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出中间问题,并能正确解答加减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
(学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2)汽车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
(学生可提出车上还剩多少人?)2.根据问题和一个已知条件,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1)妈妈买来12个苹果,________。
还剩多少个?(2)小明拍球50下,________。
小明和小刚一共拍了多少下?3.做书上的准备题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学生独立在课堂练习本上解答,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4.订正板演24-20=4(个)答:还剩4个。
问: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是什么,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二)学习新课师说:刚才的复习题大家做得很好,老师知道大家对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掌握得很好。
如果将第1个已知条件“商店里有24个皮球”不直接给出,而告诉你“商店里有6个白皮球和18个花皮球”你会算吗?(出示例1),这道题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还剩多少个。
我们今天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1.解题方法(1)读题小声自由读一遍,指名读一遍,齐读一遍。
(2)找已知、求学生口述,教师在题中标出。
师问:和复习题比较,哪儿变了?哪儿没变?(已知条件变了,问题没变)已知条件变成几个了?谁能再说一说?教师同时贴出皮球的实物图。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
2.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3. 常见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策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常见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的识别和解答。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讲解概念: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
3. 分析案例:分析常见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步骤和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理解程度和解题能力。
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拓展与延伸1. 提高难度: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些难度更高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以拓展他们的思维。
2. 联系实际:让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实际的两步计算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九、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提供完整的教案和PPT,方便教师授课。
四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和三步计算应用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和三步计算应用题》————————————————————————————————作者:————————————————————————————————日期:四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应用题和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回答归一和归总的发展应用题。
2.通过对应用题的分析、比较,搞清两步计算应用题和三步计算应用题,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例题教学1.准备题①:(投影)(1)学生练习,指名回答,间:你是怎样思考的?(2)小结,这是一题简单的归一应用题,要求7次搬砖多少块,必须先求一次搬砖多少块。
2.出示例2:(1)与准备题比较,有什么异同?(2)数量关系式可怎样列?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每次搬的块数times;一共搬的次数=一共搬砖的块数(3)综合式又应怎样列?板书:20告4x(4+3)(4)还有其他方法吗?板书:20+20今4x3(5)学生练习计算,教师巡视,校对答案。
(6)如果把例2的问题改成搬7次可以比原来多搬多少块应怎样解答?①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②校对答案,指出注意点。
3.出示准备题②。
(投影)学生解答后教师小结,这是一道归总应用题,它的特征是总量不变。
4.出示例3:(1)讨论:与准备题比较,有什么异同?(2)借助投影(抽拉投影片),请学生说说基本关系式。
(3)学生完成书本例3。
(4)问:还有其他解法吗?板书:4times;4divide;(12一4)+45.问:把例3的问题改成每行排8人,可以多排多少行应该怎样回答?学生列式回答,教师结合学生作业板书两种列式方法:12times;4divide;8一4(12一8)times;4divide;8(二)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发展的归一和归总应用题,同学们首先应理解题意,根据题意确定正确的数学关系式,再列出综合式进行计算。
(三)作业(1)书本中练一练。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概述2.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解题步骤4.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题方法。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引发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兴趣。
2. 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概述,让学生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概念。
3. 分析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步计算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案例库,用于教学示例和练习。
2. 实际问题素材库,用于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3. 教学PPT和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4. 练习册和作业纸,用于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六年级教案《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教案《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够熟练地分析问题,列出算式。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
2.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3.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常见类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列出算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吗?生:……师:很好,那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二)新课讲解1.讲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概念和特点(1)问题情境丰富,需要学生自己找出关键信息。
(2)计算步骤较多,需要学生逐步分析问题。
(3)答案具有多样性,需要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正确答案。
2.讲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师:我们来看一下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1)认真阅读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
(3)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4)检查计算结果,确认答案正确。
3.讲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常见类型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常见类型。
(1)加减混合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给了他3个,然后又拿走了2个,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乘除混合型:如小王有20元钱,他想买一本书,每本书5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本书?(3)复合型:如小张有10个球,小明有15个球,他们两个一起一共有多少个球?(三)课堂练习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了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现在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所学知识。
(1)小红的储蓄罐里有50元钱,她每个月存入10元,过了3个月,她一共有多少钱?(2)一辆公交车上有20个座位,每站上5个人,下3个人,请问过了3站后,车上还有多少人?(3)小华家的花园里有12棵树,每年增加4棵树,过了3年,花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树?(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生:……师:很好,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多做一些练习题,熟练掌握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补充:
1.在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顺序和意义。例如,通过提问:“我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步为什么重要?”,“我们怎么做?”等,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2.通过实际操作,比如使用小道具或者绘图,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补充:
(四)拓展延伸
1.出示拓展题:小兔子有5个萝卜,小兔子每天吃掉2个萝卜,请问小兔子几天能把萝卜吃完?
2.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答。
3.分组展示解答过程,并给出答案。
3.学生反思: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要注意什么?
(六)课后作业
a.小鸭子有10个蛋,小鸭子每天下一个蛋,请问小鸭子下蛋多少天后,蛋的总数达到30个?
3.解题步骤:
a.小明和小华一共有10+5=15个苹果。
b.小刚现在有153=12个苹果。
4.让学生尝试解答,并给出答案。
(三)课堂练习
1.出示练习题:小猫钓鱼,第一天钓了8条,第二天钓了6条,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解答完毕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解答过程,并给出答案。
b.小猴子摘了15个桃子,小猴子每天吃掉3个桃子,请问小猴子几天能吃完这些桃子?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掌握了分析题目、找出条件和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的方法。在课堂练习和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解答问题正确率较高。但在课后作业环节,需要加强家长监督,确保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师:“请大家看看他的解答方法,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数学教案: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数学教案: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1.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在解决应用问题时运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基本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2.1 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问题,有些问题可能需要进行多步计算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而有些问题则只需要进行两三步的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到答案。
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主要讲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2 基础运算符的应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运算符号,如加、减、乘、除等。
这些运算符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它们可以方便我们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三角形的底为5米,高为3米,求其面积。
•Tom 买了一本书,花费了35元,如果这本书原价为50元,那么他买书时享受了多少折扣?•在一个长方形田地中,长度为20米,宽度为10米,如果每平方米可耕种的蔬菜种植数为4棵,那么这块田地最多可以种植多少棵蔬菜?这些问题都可以使用基础运算符号进行简单的两三步计算,从而得到最终的答案。
2.3 比例和百分数的应用比例和百分数也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概念。
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通过比例和百分数进行计算,例如计算折扣率、增长率等。
例如:•某商场正在促销,原价为200元的商品现在打8折,打完折后售价为多少?•某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100万元,今年的销售额为120万元,求今年的销售增长率。
•某股票的当前价格为50元,但是你的买入价格是45元,求你当前的盈利率。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比例和百分数进行计算,掌握它们可以更方便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2.4 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例如统计某一地区的人口数量、GDP增长情况等。
这也是数学的一项重要应用。
例如:•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为1000万,其中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2%,求该地区的女性人口数量。
•某年某市的GDP为5000亿元,实现了10%的增长,求增长后该市的GD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目标: 1.掌握两、三步计算式题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 算。 2.能认真读题,分清条件和问题。仔细思考条件 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 3.掌握解题步骤,特别要养成从问题出发,分析 数量关系的好习惯。 4.能够合理、灵活地选择解题方法,正确解答, 从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5.能灵活分析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正确解答应 用题。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6.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 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
(1)在计算时,因为粗心计算顺序搞错。
错例: 75+25×3 =100×3 =300 学生只是觉得先算 75+25比较方便,没 有注意到应先算乘 法,再算加法,如果 再次订正,他们就 知道错在哪儿。
(2)根据两个有联系的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错例:
15×3=45
15×3+45+115 45+115=160
(3)小括号的运用 错例: 应用题列式: 陈大伯要给540棵苹果树喷药水,已 经喷了216棵,剩下的要3天喷完。 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喷多少棵? 学生列式:540-216÷3 =324பைடு நூலகம்3 =108(棵)
本学期的应用题主要是复合关系的应用 题,有以下几种: 相并关系和份总关系复合; 相差关系和份总关系复合; 倍数关系和相并关系或相差关系复合。
分析数量关系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写数量关系式; 另一种是画线段图。
学习习惯的培养。 (1)在应用题做题过程中,必须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
(2)计算仔细。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