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二数学两极分化的几点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初二数学两极分化的几点看法
从教至今教初二年级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初一相比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趋势,为什么老师拼命的教,学生的成绩总上不来呢,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在哪里呢?又如何加以预防和弥补呢?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见解。
一、造成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
1、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减退和学习意志不坚强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数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对自己所任的两个班级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往往成绩都比较优秀,相反,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学习成绩则往往很差
2、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牢固、不系统
对于初一而言,初二的数学教材知识面、逻辑性、系统性增加,尤其在教材的安排上,前后知识的衔接上,对数学的技能、技巧有了新的要求,而以前大多是通过观察、实验得到的结果,而这些只是表面上知道了,但实质上很多学生没从本质上去了解.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到了初二,随着功课的增多,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形成系统,就会造成以后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因而跟不上队伍,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对于我上个学期在初一教过的一些学生而言,他们
在初一的时候,数学成绩一直很不错,但到初二时有明显的下滑.他们之中出现了贪玩,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在初一时,学习成绩也很好,但初二的数学与之相比,难度加深,内容也增加了,老师课外辅导也减少了,
因而要求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加,部分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导致厌学,数学成绩一直下降.
3.学习方法不对
初二是初一、初三的连接点,对数学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也可以这样说,初二是一个过渡时期,从感知分析转化为逻辑推理,因而很多学生不适应,仍然使用初一的那一套学习方法,明显不太适应,从而出现对数学学习的接受能力也有了差异.如果没有及
时地纠正和指点,就会使本来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学生成绩快速下降,
有的甚至出现厌学现象,这种类型的学生在初二有10%左右.
4.其他原因
在学习过程中也有因家庭成员生病等诸多因素而影响学习,但这是少数.
二、为防止学生两极分化而采取的对策
1.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人与初二两个班级的学困生进行了多次谈话,给他们加油鼓劲,让
他们找回自信.并多次对他们单独地讲解,两班有三十多个学困生,开始时,学生仍有点跟不上,但时间稍长时,这些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不断鼓励,有的甚至想给老师一些惊喜,私下去请教同学或自己思考,有时,笔者因他们的进步而深受感动.就本班而言,在这几年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成绩差的学生比别的班级少了很多,我做了统计:成绩以100分为准,90分以上的有80%,60分以下的仅有5%,我相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防止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2.让学生学会学习
为什么有些学困生平时在数学功课上也花了不少精力,但仍提不高成绩呢?主要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对.因而,在教课时,不要让学生光知道这道题怎么解,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解,尤其是在讲几何习题时,不能光从已知上推出结论,而是要从结论倒推出已知条件,讲清分析步骤,不要急于讲出此题,必要时还要举一反三.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推动学习的动力.自然就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因而形成了较强的求知欲,当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把平时的习题、作业,分成几个小组,在组与组中,在每一个小组的各个人中进行竞赛,让成绩好一些的学生做中等偏上的习题,使他们在每次的课堂上,都能感觉到成功的愉悦,当然,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认真备课,并且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4.建立和睦互助的班集体
我把本班的60名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有6人,其中有3个是成绩优秀的,另3个成绩较差,让他们各个结队,成绩好的帮差的,且每次小测验加以总结,对于成绩提高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组与组之间也进行评比,使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