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人教版优秀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 溶解度 课件_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 溶解度 课件_PPT
16 、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 10 、青春的寂寞是生命的点缀,没有寂寞的青春是悲哀的,然而寂寞的青春不是没有幸福,而是我们不懂幸福。 20、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 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 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7 、敢于面对困境的人,生命因此坚强;敢于挑战逆境的人,生命因此茁壮。 4、不知从何时起,成长的烦恼组合了起来,对于有着许多牢骚要发泄的我来说,这个题目好亲切。辛弃疾曾经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或许 是他老人家的少年时代无忧无虑,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把越来越多的烦恼,统统留给了我们。
______C__a_(O__H_)_2_______
溶解度
• 作业:
1、教材第40页,第2、3、4、5题。
溶解度
谢谢!
19 、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用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15、伟大的梦想让成就随之成长,渺小的希望让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会做到;一切都由意识掌控。如果自认高人一等,就一定 出类拔萃。
解 180
度 170
( 160
克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图2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氯化铵
氯化钠 讨论: 由以上两个图可知,这 硼酸 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溶解度》教育教学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溶解度》教育教学课件
化学实验:指导化学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 根据溶解度数据,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质 • 通过测定溶解度,验证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
溶解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农业生产:指导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和品质
• 利用溶解度数据,选择合适的化肥和 农药品种 • 通过测定溶解度,评价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效果
农业环保:评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 污染问题
04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一般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 分子热运动加剧,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 • 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减小
温度降低,一般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 分子热运动减缓,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 • 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增大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溶解度》教育 教学课件
01
溶解度的概念及意义
溶解度的定义与单位
溶解度定义:溶质在一定温度下,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 溶剂:能溶解溶质的物质 • 饱和状态:溶质在溶剂中的浓度达到 最大值
溶解度单位:g/100g溶剂或mol/L
极性溶剂对溶解度的影响
极性溶剂对极性溶质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 极性溶剂与极性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较强,有利于溶质的溶解 • 极性溶剂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 间的氢键作用有利于溶质的溶解
极性溶剂对非极性溶质的溶解度影响较 小
• 非极性溶质与极性溶剂之间的相互作 用较弱,不利于溶质的溶解 • 非极性溶剂中,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 之间的范德华作用较弱,不利于溶质的 溶解
温度与压力综合影响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溶解度》-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溶解度》-课件
2.把600C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冷却到100C,有氯化 铵晶体析出,剩余溶液是:C A.浓溶液 B.稀溶液 C.饱和溶液 D.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 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为_1_0_0_克。
4、“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 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 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 确? 错误
问:“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 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
质多”这句话对不对? 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
间可相互转化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 温度
二、溶解度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思考:如何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大吗? 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小吗?
5、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 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 溶液浓。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影响因素
(2)

一定温度 100g溶剂(一般指水)
温度
要 素
达到饱和
溶质、溶剂 本身的性质
单位: 克
讨论:
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 的含义
温度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 饱和溶液
质量
的质量
200c 31.6g
100g
131.6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溶解度》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溶解度》PPT教学课件

120
__在__6_8_℃__时__,__硝__酸__钾__与__硝__酸__钠__的溶解度相等,
110
均为133g。
100
硝酸钾
90
2、在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小__于(填大于、
80
小于)硝酸钠的溶解度。
70
60
氯化铵
3、在80℃时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硼酸的溶
50
氯化钾
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9g
50 40
. .30
20
. . .
(3)降温到6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硝酸铵
溶解度/
200
190
g 180
170
160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50
140
133
B.
1.两曲线交点B表示:
硝酸钠
1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溶解 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8
168
202
246
纵 坐 标 表 示 溶 解 度
横坐标表示温度
溶 解
250 240
度 230

220 210
硝酸钾
()
九年级-下-第九章第二节
溶解度
一 知识回顾
1.固体物质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 的溶解度。

《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PPT课件


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硝酸钾。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溶液底部有未 溶解的固体。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10g硝酸钾。
加热
未溶解的固体溶解了, 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能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力增强。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指明错误原因。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与溶质和溶 剂的性质有关。(物理性质)
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温度 溶剂质量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四要素
条件 —— 标准 —— 状态 ——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水) 饱和溶液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
实验结论
物质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溶物质 溶解。
实验9-6 在常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
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
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点 击
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


再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

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

《溶解度》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16)

《溶解度》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16)


(知识评价)
我会探究:
一包粉末状药品,可能是碳酸钠或者氯化钠,你
能鉴别它究竟是什么吗?简述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
和结论。
(过程与方法评价)
性质——解决问题的依据
5、书写已经学习的有盐参与的化学方程式 导入复分解反应的复习和盐的性质的归纳。
写一写化学方程式:
1.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用途
由学生自主完成,并以此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4、通过常见的盐导出碳酸盐的复习;并通过 评价练习评价学生对碳酸盐性质的理解,得出“用
物质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
常见的盐:
氯化钠:调味品,融雪剂,医药等; 食盐 NaCl 碳酸钙:建筑材料,补钙剂大理石,石灰石 CaCO3
碳酸钠:工业原料 侯德榜 纯碱,苏打 Na2CO3
3.一定温度下,从500克的饱和溶液中倒出100克
溶液,剩余的溶液里,下列数值比原溶液减少的是
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密度;
④溶液的质量;
⑤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浓度);
A. ①②③④ C ①② ④.
B. 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课堂小结]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区别、判断方法 和 相互转化;
①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知识 的回顾,归纳出常见盐的用途、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②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有关盐的化学反应探究盐的 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③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 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9.2《溶解度》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9.2《溶解度》课件(共25张PPT)

(2)其它条件相同,KNO3在水中和KNO3在酒质精中的

溶剂性
解度不同,影响溶解度是因素是__质________
(3)其它条件相同,KNO3在20°C时的溶解度与温在度 30°C的溶解度不同,影响溶解度是因素是
_______
43、、物质溶解性的分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溶解/g
(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物质
(2)蒸发溶剂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对大多数溶液来说:
降温或减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升温.加溶剂.
饱和溶液
对Ca(OH)2溶液来说:
升温. 减溶剂、加溶质
不饱和石灰水
3、20°C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90克。
20°C时,在100克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溶解NH4NO3的质量是190克。
2 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探究小实验:
(1)其它条件相同,KN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与NaCl在水 中的溶解度不同,影响溶解度是因素是_溶__质__性_____
5、饱不饱和与浓稀的关系:
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⑵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 饱和比不饱和溶液浓
小测验
1、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剂
2、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多数)
降温 蒸发溶剂 加溶质
3、检验溶液是否饱和:
(1)水中溶有一定量的空气(2)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溶解在 水中的空气的溶解度减小,空气从水中逸出,就会有气泡
3、阴雨天,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成群的把头浮出水面呼吸? (1)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2)阴雨天温度高,气压低,溶解 在水中的氧气的溶解度减小,鱼缺氧就会把头浮出水面呼吸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精品教学课件
么? 最大收获是什么?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你今 天学习有什么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归 纳本课知识重点。
结束 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 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 遇事独立,积极探索钻研, 解决更多的难题。
感谢观 看
新课学习
温度℃
0 20 40 60 70 80 90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 g/100 g水
13.3
31.6 63.9 110 138 169
202
S g/100 g水
200
160
120
80
40
0
20
40
60 70 80 90 100 t ℃
新课学习 讨论:两种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列表法是以实验为基础,数据准确,但任意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容易测定, 有一定的局限性。 解溶度曲线可以直观的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走势,能查到任一温度下的 溶解度,但是数据会有误差。
溶解是绝对的,不溶是相当的,绝对不溶的物质是
不存在的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
难溶 微溶
0.01g 1g
可溶
易溶 10g 20℃的溶解度/g
新课学习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温度 (°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作业布置
P40练习与应用2、3、4、5、9 完成P39课外实验:自制白糖晶体
板书设计
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 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外因:温度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解度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解度精品PPT课件
不同的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 是稀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4、结晶(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热溶液 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小结:物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它是 受到温度、物质本身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等条件的影响。
讨论: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 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 相同?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 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 度还与什么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温度 越高,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 大。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下列关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200C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0C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 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 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增加溶质、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3、浓溶液与稀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实用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实用课件1
(选填“A、B、C”)。
(2018大庆) C
—把握中考出题走向
考点一: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当温度大于20℃时,甲的溶解 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小于2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是—3—0— g。40 ℃时,乙物质 的溶解度是—4—0— g。
易错答案:甲物质的溶 解度大于乙。
2.如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 水中形成100gA的饱和溶液
C. 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相等
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从50℃降至20℃时,没有晶 体析出的是C
(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B______
(选填“A、B、C”)。
(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降__温___结晶,
过滤。
(3)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t_1_℃__时__B__,__C__物__质__溶___解__度__相___同____。 (质4量)分在数t1大℃小下关,系B、为C_的_B_饱_>_和_C_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C____
小关系为: B>A>C
考向归纳
备战演练
1.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 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烧杯①中的溶液一 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B. 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 是氯化钾 C.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 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 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溶解度》-完整版PPT课件

《溶解度》-完整版PPT课件
氯__化__铵__、__氯___化__钾__、__氯___化__钠__、硼酸
由此,请归纳溶解度曲 线能提供什么信息?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2、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同种溶剂中溶 解能力不同
内因: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
不同物质在同 一溶剂中溶解
能力也不同
外因:温度
注意:物质的溶解性只能
粗略的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 大小,不能确切表示一种物 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从生活走进化学
例如:我们知道蔗糖、食盐都易溶解 在水中,那么你能利用溶解性比较出 它们溶解能力的大小吗?
18g
68g
3?6g
200g 饱和
72g
272g
?36g
②当温度改变时,如在10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
可见: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外因只有温度,不会 随着溶剂、溶质的量的改变而改变。温度不同 溶解度不同。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溶 200
5、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
从生活走进化学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 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 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实验探究
等量的植物油
较多的 较少的熟石
蔗糖

10ml水 10ml汽油 10ml水
10ml水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3.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可采
取的措施是:(1)__蒸__发__水___分___;(2)__降__低__温___度____; (3)__增__加__硝__酸___钾___。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2.某学生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溶解硝酸钾实验,记录
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所用水的质量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
所得溶液的质量
1 100g 80g 180g
2 100g 100g 200g
3 100g 120g 210g
4
100g 140g
x
(1)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实验1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实验3得到的溶液
学习目标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
…··…·..
A
B
C
D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1.欲将100g不饱和的KNO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9.2溶解度》课件(43张PPT)
3
方法是( )
①升温 ②降温 ③蒸发水分 ④增加溶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9.2 溶解度》课件(43张PPT)
6、A、B、C、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 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 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回答下 列各问(填序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 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20℃ 31.6g 100g
131.6g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在20ºC时,100克水中溶解了23克食盐,则食 盐在20ºC时的溶解度为23克。×
b、在20ºC时,100克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23克, 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3克。×
a 同一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可比较大小。 b 同一物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可比较大小。 c 不同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可比较大小。
c、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克,则氯化钠 的溶解度为36克。 ×
d、在20º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 克,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溶解度的四要素是什么? 2.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怎样?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二、固体溶解度(符合:S)
1).定义: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呢?
【实验9-5】室温下,20mL水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
操作 加入5克氯化 再加入5克氯 再加入5ml水,
钠,搅拌
化钠,搅拌 搅拌
现象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剩余的氯化 钠全部溶解
结论
物质溶解受溶剂的量的影响
【实验9-6】室温下,20mL水最多能溶解多少硝酸钾?
氯化铵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77.3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从表中你能获取的信息有哪些?
①某一温度时,某一物质的溶解度 ②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③不同温度时,同一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④某一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3)X的值是

课题2 溶解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P35-36的第一段,2分钟后回答下列 问题: 1.什么是溶解度?
课题2 溶解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3.了解溶液结晶的方法。
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P33-35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 3.溶液中可通过哪些方法得到晶体?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
如: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②.蒸发溶剂法(蒸发结晶)
如:海水晒盐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海水晒盐),其大致过程如下:
海 水
贮 水 池






食盐 氯化钠
母液
多种化 工产品
当堂练习1
1.在一定 _温__度___下,一定量的__溶__剂___里 __不__能___再继
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要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
不对;酒精溶液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饱和 溶液
①.增加溶剂 ②.升高温度
①.蒸发溶剂 ②.降低温度 ③.增加溶质
不饱和 溶液
冷却后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硝酸钾晶体
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 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4.从溶液中怎样得到晶体?(混合物分离)
结晶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当堂训练:
1、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 饱和,则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__3_6_g 2、在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3.3g硝酸 钾,则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__1_3_._3_g。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观察下列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4)关系:( m溶质: m溶剂: m溶液= __3_6_: _1_0_0:__1_3_6 )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a、 NaCl在10ºC和20ºC溶解度的是否相同?说明 溶解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
…··…·..
A
B
C
D
1.欲将100g不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 方法是( )
①升温 ②降温 ③蒸发水分 ④增加溶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某学生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溶解硝酸钾实验,记录
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所用水的质量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溶剂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溶质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5、20度时,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解,
此时溶液质量为__1_3_3_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又恰 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___3_6__克,现在溶液恰好饱和, 此时溶液的质量为__1_3__6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 溶液的质量是___1_3_6_克。
思考: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规律:
①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例如:硝酸钾(KNO3)
②少数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少 例如:氯化钠(NaCl)
③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例如:熟石灰(Ca(OH)2)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溶 解200
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度/ 190
g 180
(1)列表法:
170
160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50
140
. .

130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20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克硝酸钾, 搅拌
再加入5克硝酸 钾,搅拌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加热
再加入5克硝酸 钾,搅拌 冷却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有晶体析出
物质的溶 解受温度 的影响
1、什么叫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
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 做某种溶质饱和溶液。
2.什么叫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
2).四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
注意:
对于固体物质来 说改变溶剂的量 不会改变溶解度
3),涵义: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 20_℃__时_,__1_0_0_克_水__溶__解__36_克__N_a_C_l,__溶__液_就__达__到__饱_和__状__态__________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练习:
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大小:
① 40℃时KNO3的溶解度___小__于____NaNO3的溶解度 ② 40℃时KNO3的溶解度___小__于____50℃时KNO3的溶解度 ③ 40℃时KNO3的溶解度_无__法__比__较__50℃时NaNO3的溶解度

110

解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100

/g
90
.

.酸

(2)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 溶解度为纵坐标
80 70
.
60 50
.
40
. 30 . .20
10
人教版课件优秀课件《溶解度》人教 版优秀 课件1pp t课件 人教版 课件
6),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溶解度(20℃/g) >10 1-10 0.01-1 <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