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学考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考点

一.名词解释(打星号的是度娘货)

1. *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

2.垂直地带性:是随地势高低的变化沿垂直方呈水平环带状的现象。

3.地域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现象各组成部分及整个的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陆地、海洋的地域分异规律;狭义—仅指陆地的地域分异规律。

4.省性:是指地带性条件下的非地带性。它具有不同的等级规模,高一级省性是热量带范围内的省性。

5.带段性:是指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具有不同的规模。

6.三维地带性: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三维分异,即任何一个地带可以同时沿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分异,其空间分异是三维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同处于一个三维空间中。二是三维一体,即一个地带所处的带谱,是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

7.自然区划:地域分异规律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空间地理分布,具有逐渐过渡的性质,在差异中存在着过渡性,在过渡性中仍可以找到一些自然条件差异性较小,相似性较大的区域,把相似的划分为一区,把差异的划分为另一区。

8.双列系统:双列等级系统是把各级地带性单位和非地带性单位并列的等级系统,其理论基础是以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为两种互不从属的规律作为前提。双列系统中的地带性单位是以表现地带性规律为主的单位,非地带性单位则是以表现非地带性规律为主的单位。

9.单列系统:地带性分异因素和非地带性分异因素同时作用于地表自然界,区划单位应是同时反映出这两种分异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完全综

合体。

10.土地分级:土地分级是根据土地特性划分大小不同等级,但由于各级综合体特性划分大小不同等级是相对的。等级的划分也是受一定的应用目的、特定的制图比例尺限制的。11.土地分类:对每一级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同一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

12.*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对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鉴定,评定土地对农、林、牧生物生长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差异。(是指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13.土地潜力评价:是通过对土地自然要素(土壤、气候、地形等)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评价,揭示土地生物生产力高低和土地潜在生产能力。

14.土地经济评价:用经济的可比指标,对土地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

15.相:是最低级土地单位,在同一个地貌面内,具有相同岩性、土质、地下水和排水条件,同一种小气候、土壤变种和植物群丛,是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

16.限区:由一系列的相有规律组合而成,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是中级土地单位,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是外貌最清楚的自然综合体。

17.地方:由多个限区有规律组合而成。相当于复杂的中地貌形态。如山地地方是由若干连续谷地、麓地、坡地和岭脊地限区组合成。

18.固定成本:指那些不能归属于某一特定生产经营项目成本,或不随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大小而变的成本。

19.潜力单元:是指一组土地,它们对于植物的适宜性和经营管理技术都很相似,同一个潜力单元的土地在下列方面应该一致。

20.土地资源等:在土地适宜范围内,反映土地的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的高低,是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各土地适宜类,均可按农林牧适宜程度与质量高低划分,每个适宜类都包括三个质量等。

二.简答

1.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

1.地球上两种能源(太阳能和地球内能)相互作用,特别是太阳能辐射集中分布,同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的场所;

2. 地球表层同时存在着物质“三相”和三相圈层的交界面;

3.地球表层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

4.各圈层相互渗透,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循环;

5.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1. 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规律性,探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各种结构的形成机制和规律,研究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循环,寻求进行控制和调节的途径;

2. 分析研究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根据地域分异规律的不同尺度及从属关系,划分出多种等级的地域系统和类型系统,即进行综合自然区划和土地类型、土地评价研究;

3. 研究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综合特征、参与经济建设的自然条件评价,探讨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和途径;

4. 揭示人类生活与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谋求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3.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特征:

1.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特征(结构整体性——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功能整体性)

2.自然地理系统的层次性

3.自然地理系统的开放性——与外界持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4.自然地理系统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4.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1、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

物质组成:4个基本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物质体系——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能量组成: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

2、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特征

指各组成要素和组成部分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和组合形式: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地域结构。

5.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关系:

水平地带性是指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沿水平方向呈带状分布的现象,是干湿度和纬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垂直地带性是随地势高低的变化沿垂直方呈水平环带状的现象。

它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性。

相似性:

①带谱相似,但方向不同:水平地带性是从赤道向两极,垂直地带性是从山下到山顶,两者依次递变的自然带类型大致相似

②垂直带谱的基带与所在地区的水平自然地带相似;

③成因相同:都是随气温的递变而变化

差异性:

①自然带的宽度不同;

②湿度变化的成因不同;

③光照差别大;

④垂直地带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及综合特征更为复杂,出现水平自然带所没有的特性。

6.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1.发生统一性原则;2.相对一致性原则;3.区域共扼性原则;

4.综合性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方法:1.发生统一性原则——古地理法(历史检验法)

2.相对一致性原则——顺序划分和合并法(类比区划法)

3.区域共扼原则——类型制图法

4.综合性原则——部门区划选置法(图幅叠合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网格分析法)

5.主导因素原则——主导标志法

7.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

根据地域分异规律的纬度地带性的属性及其特征划分的。特点:

①主导分异因素:地带性单位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相互

作用,地带性因素起主导作用所形成单位。

②不完全综合性区划单位:地带性区划单位是综合单位,但由于其内部地质和地貌往往存在很大差别,即缺乏发生统一性和相对一致性,因此综合性是不完全的。

③空间的分布:地带性单位分布上是大致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分布,但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实际分布复杂;

④更替规律:与太阳能在地表分布有直接关系,单位的空间变化具有非可逆性。更替规律是以赤道为轴,南北两半球的地带性单位呈对称分布形式;

⑤界线:地带性单位的界线是逐渐过渡的。

地带性单位等级系统是: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

8.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

非地带性区划单位是按地域分异的非地带性特征来划分的各级地域单位。特点:

①主导分异因素:非地带性单位是在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相互矛盾、相互联系中,非地带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形成的单位;

②空间分布:非地带性单位与地带性单位相互对立,不是呈带状按纬向延伸,而是“切断”沿纬线延伸的自然带或自然地带并呈“块状”分布;

③不完全的综合性区划单位:不一定具有统一性,即非地带性内部允许有不同的地带单位存在;

④更替规律:非地带性单位在高、低纬度更替不明显,而在中纬度更替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

⑤界线:非地带性单位的界线由于受地势和构造的影响,常具有明显的界线。

非地带性区划单位的等级序列是这样构成的: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小区。

9.单列系统的分类及其内涵:

地带性分异因素和非地带性分异因素同时作用于地表自然界,区

划单位应是同时反映出这两种分异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完全综合体,这就是单列系统。

单列系统可以分为:统一单列系统、交叉单列系统、叠置交替单列系统

1.统一单列系统

地表地域单位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综合表现。因此,完全可以根据地域分异因素和分异规律的综合表现来划分综合性的地域单位,并按从属关系建立综合性单位等级系统,称为统一的单列系统(任美锷、赵松乔的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2.交叉单列系统

认为综合自然区划单位可以分为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两种单位系统,但为了消除双列系统在使用上的不方便,又保持科学的完整性,将两个系列的区划单位,依次交叉排列到一个

系统中,所用到的区划等级单位系统就是一个交叉单列系统,如《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即是这一种。

3.叠置交替单列系统:是由陈传康等学者提出的,是通过双列系统相叠置而获得的完全综合性的单列系统。

10.土地分级单位的特征与相互关系:

相、限区和地方不同级别的土地单位,构成土地的分级系统,是具体土地地段不同等级自然综合体的反映。如把相邻有地域联系的一级阶面相和一级阶坡相合并成一级阶地限区;把具有地域联系的相邻的河床限区、河漫滩限区、一级阶地限区及二级阶地限区合并成河谷地方;再将综合自然特征较为一致的相邻河谷地方、台地地方、丘陵地方合并就得到更高级个体单位——自然区(景观),从而得出一个相—限区—地方—自然区(景观),从低级到高级的地域个体单位等级系统(见PPT图)

分级系统单位特点:①较高级单位是由不同的低级单位组合而来;

②不同的低级单位必须在地域上相邻才能进行合并;

③等级越高,所含低级单位越多,内部结构就越复杂;

④土地分级系统从低级合并成较高级等级的根据,是各单位间的

联系。

11.土地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步骤:

⑴确定分类对象:确定哪一级土地单位作为分类对象,主要取决于研究任务所涉及范围大小、制图比例尺

⑵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对象确定后——依据、指标——客观反映土地分异规律。服务目标不同,选分类标志时,在不违反自然规律前提下,应尽量选择与研究目标有关的标志。

2.方法

⑴顺序法:按种、属、科分类顺序直接列出分类系统。

优点:简单明了,系统性和逻辑性强

缺点:工作量太大,短时间难完成,划分标志不明显。

⑵两列指标网格法:

主要用于相的分类,有时用于限区分类。

具体做法:画出纵横坐标

纵坐标——地貌,自上而下列出,从高到低的地貌类型

横坐标——土、植类型,从左到右,由湿生到旱生植被

纵横两列交叉构成一个网格——土地分类系统

优点:便于分析土地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划分标志清楚。

缺点:机械、不便阅读。

⑶路线考察法

在研究区域内选择几条代表性路线,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中,绘制若干表示土地个体单位的土地综合剖面图,分析土地单位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关系,及不同单位间空间组合规律。在此基础上,将综合剖面对比,从而分类,然后从线推面——获得整个研究区的土地分类系统。优点:简便易行

缺点:不够精确,且要求分类者有丰富的经验,较高的野外工作能力。

12.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纲要中的评价系统采用逐级递降的四级分类法:

①土地适宜性纲——指适宜性的种类;

②土地适宜性级——反映纲以内的适宜程度;

③土地适宜性亚级——反映级以内的限制性种类或所需改良的措施;

④土地适宜性单元——反映亚级内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次要差别。

13.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步骤(以指数和法为例):

方法:1.定性法:以专家、老农的实践经验为主,选定参评因素和分

级指标,然后进行分析、归类、分等定级。

2.定量法:先将参评因素指标数量化,然后按数学公式计算指标值,再把结果作为定级依据。常用指数和法、评分法等。

指数和法步骤如下:①对全部农用地划分土地类,然后对各土地类分别评定等级,相当于定性法划分土地评价单元;②选择参评因素;

③确定参评因素指标;④确定参评因素的权重;⑤确定参评因素等级分;⑥求指数;⑦划分土地等的指数和范围;⑧确定评价单元等级,计算评价单元所有参评因素指标之和。

14.我国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1.其基本思路是把光照作为唯一考虑因素,而假设各种环境均处于最适宜条件下:温度完全适宜,水分供应充足而又不过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300ppm),土壤给水性能和养分状况良好,也没有灾害发生等。

上述光合潜力计算仅把光能作为形成产量因素考虑,而实际产量形成过程中,还有其它因素限制光合潜力发挥。

起这种衰减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水分,其次是土壤条件——

①首先从光合潜力出发,进而根据当地温度、水分、土壤等各方面条件,经过相关分析,进行温度订正,称为光温生产潜力

②进行水分订正,称为光温水生产潜力(或气候生产潜力)

③再进行土壤订正,称为光温水土生产潜力(或农业生产潜力)

④其数学表达式可归纳为:Pa=Pf ×T×W×S式中,Pa 为农业生产潜力;Pf 为光合潜力;T、W、S分别为温度、水分与土壤有效系

数;Pf =0.0146×Q,Q为总辐射量(J/cm2)。

2.根据其框图的工作步骤如下:

(1)土地资源清查,确定所要评价的作物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气候和土壤资源清查;气候图和土壤图叠加生成农业生态单元作为适宜性评价单元;对每个农业生态单元扣除非农业用地,得出土地生产力评价的可利用土地,并分为灌溉地和旱地等。

(2)按农业生态区进行农作物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包括确定作物和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气候与土壤)要求;计算作物生物产量和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对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进行土壤订正;进行作物和土地利用方式适宜性评价。

(3)土地生产潜力评定,根据当地适宜作物的种植制度,计算不同投入水平、一定种植制度下的灌溉地与旱地单产,乘以各自面积得出土地总产量;扣除休闲地和土地退化减产量、收获后损耗,或加上草地、水域食物产量,得出换算为热量和蛋白质土地生产潜力。

(4)人口承载潜力评定,包括进行人口预测和营养水平预测;计算现有人口和预测人口的热量—蛋白质需求量;同土地生产潜力作比较,求得人口承载潜力。

15.我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评价系统:

1981年拟定的《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分类系统》(草案)是参照FAO和美国、澳大利亚土地分类系统,结合我国特点拟定的。

首先按土地生产潜力的区域性,将全国分为若干区,在区内,对土地资源作类、等、型、单元五级划分,即五级分类系统。

①零级单位——土地区:以气候因素中的水热条件为依据,反映区域间生产力的对比,同一区内应具有大体相同的土地生产能力,包括适宜的农作物、牧草、林木的种类和组成、熟制和产量及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主要措施。共划分9个土地潜力区。

②土地适宜类:是在土地潜力区的范围内,依据对土地农、林、牧业生产的适宜性划分。共分9个土地适宜类:宜农、宜林、宜牧、宜农林、宜农牧、宜林牧、宜农林牧、宜其它用途、不宜利用的土地。

土地适宜类与FAO不同,FAO在土地适宜性纲中分适宜S、不适

宜N

三.论述简答题

1.地域分异的规模尺度及其表现形式:

关于尺度的划分,英美地理学家多采用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和局地尺度三级。

我国也有人在阐述地域分异规律时将其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

三种尺度:

1.用大尺度来衡量大范围地域分异:例如地理现象随纬度变化而发生的分异,海陆间的差异

2.用中尺度来衡量中等范围地域分异:例如具有足够高度的山脉的垂直带性差异

3.用小尺度来衡量小范围地域分异:例如河谷内部、丘陵阴阳坡的差异

尽管各种尺度地域分异的界限很难截然分清,但人们仍可从不够清晰的尺度中,找到一种较为明确度量标准。

由于地球表面非常广阔,大尺度分异又比较复杂,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类,即:全球性规模尺度、大陆大洋规模尺度和区域性规模尺度。因此,地域分

异的尺度可分为五种等级:全球性分异>大陆、大洋分异>区域性分异>中尺度分异>小尺度分异

在两种基本分异因素作用下,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有3种基本的表现形式:

热力分带性

海陆分异

地表起伏分异

2.结合综合自然区划谈谈其划定依据和应用前景:PPT 23页

一、区划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根据一定地域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的。

二、区划的原则:统一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扼性原则、综合性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自然区划的任务主要是(这货应该可以理解为应用前景):(1)了解自然界不同地区自然地理基本情况,揭示自然地理综合体地域分异规律,发展地域分异规律理论。

(2)摸清各地区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正确评价自然条件对发展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方面,从而为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分析在不同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与改造自然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实施后果,从而为协调人地关系促进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良性生态平衡提供基本依据。

3.土地经济评价:毛利分析和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

PPT 48-50页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学——水文、地貌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水文——自然地理环境中,水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性。 2、水分循环——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有机体内的水,不断蒸发和蒸腾,化为水汽,上升至空中,冷却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球表面。降落于地表的水又重新产生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水的这种不断地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运动过程。 3、河流——陆地表面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 4、河流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5、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的体积。 6、河网密度——是指流域内干支流的总长度和流域面积之比,即单位面积内河道的长度。 7、地下水——就是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空隙中的各种状态的水。地下水包括气体状态、固体状态、液体状态等形态。而液体状态的地下水又可分为润湿状态、薄膜状态、毛细管状态和自由重力状态等。各种状态的地下水是彼此互相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8、地下水的蓄水构造——地下水的蓄水构造,是指由透水岩层与隔水层相互结合而构成的能够富集和贮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体。 9、矿化度——一升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不包括游离状态的气体)的总量,就叫总矿化度,简称矿化度。以g/L表示。 10、胶结作用——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在颗粒之间的空隙内沉淀下来,把松散堆积物胶结成致密的坚4固岩石,这种作用称为胶结作用。 11、潮汐——潮汐是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潮汐是地球自转及日月引力所致。一般一个太阴日有两次涨落,白天的称潮,晚上的称汐,合称潮汐。 12、引潮力——天体的引力与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组成的合力 13、密度流——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海流 14、赤道潮——潮汐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并以赤道为对称,故称为赤道潮(或分点潮)。 15、潮流——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动。随着涨潮而产生的潮流,称为涨潮流;随着落潮而产生的潮流,称为落潮流。6、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也称海流。 16、海水盐度——是1000g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叫盐度(绝对盐度)。单位为‰或10-3。 17.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其单位是g/cm3,但习惯上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是指一个大气压下,海水的密度与水温在3.98℃时蒸馏水密度之比。因此在数值上密度和比重是相等的。海水的密度状况,是决定海流运动的最重要因子之一。 18、海洋资源——指来源、形成和存在方式均直接与海水或海洋有关的资源。 19、水资源——在广义上,水资源是指水圈中水量的总体。但是海洋水因其含有较高的盐分而难以利用,所以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0、海洋化学资源——是指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 21、海洋动力资源——是指海水运动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资源。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知识整理 题型: 填空题1分*16=16分名词解释3分*7=21分作图题6分*3=18分简答题6分*6=36分论述题9分*1=9分 二○一○年十二月

?绪论 ★1·地球表层的空间界限: 大多数学者:上界为对流层顶,下界为沉积岩底部,包括大气圈的对流层,岩石圈的沉积岩部分,整个水圈和生物圈,共十几千米。 ★2·地球表层的特征:P40-41 1 太阳能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转化主要发生在地表。 2 固液气三态并存于地表,且相互转化。 3 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生物,土壤层)--这是 负熵增长的表现。 4,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3·环境:是指主体或研究对象以外的,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第一章地球 1·天体的概念 广义的天体 宇宙间各种物质客体通称天体,表现为多种存在形式:一部分物质以电磁波、星际物质等形式弥散在空间;另一部分则积聚、堆积成团,表现为各种堆积形态的积聚实体,如恒星、行星、彗星、星云等,称为积聚态天体。通常将包括星际物质和各种积聚态天体在内的宇宙物质,统称为天体,而不包括电磁波。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序、运动特征、显著特点 3·日地距离:1.496×108 km,一个天文单位。 ★4·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球形形状使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并由此形成地球上的温度带。这是地域分异规律得以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脚点。 ★5·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版本一: 地球的大小适中。如果太大,超过太阳质量的0.07,则产生热核反应,演变为恒星;如果质量太小,则无法吸引大气,不会产生大气圈,地球就会像月球一样,不会孕育出生命,而且将会被小行星、流星和彗星撞击得千疮百孔。 版本二:地球的巨大质量,可以吸引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有了大气圈,才能保住水圈,形成生物圈。

超详细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自然地理学问点归纳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状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进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点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显现和进化的缘由:光照条件,稳固的宇宙环境,相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护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猛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究阶段的开头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头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胜利; 23,我国航天事业的进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XX 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爱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来线和南北极圈:23°2和6′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定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定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定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自然地理学课后重点考点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第一章地球 第二章地壳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成分。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的岩石组成的圈层。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解理:矿物晶体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的平面破裂的性质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断层: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节理:岩块沿断裂面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褶皱:指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 变质作用:岩浆岩、沉积岩或先成变质岩等固态原岩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其矿物成分、化学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 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几乎全部为地面所吸收,这对地面因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而形成的大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季风: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 气候:指一年内气温的高低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气旋与反气旋:大气中占据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水平空气涡旋,中心气压比周围低的称为气旋中心气压比周围高的,称为反气旋 焚风: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上的气温高很多、干燥很多。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局地环流:指由于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受热不均等而产生的小范围环流,也称地方性风系洋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 沃克环流: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水循环:水不断的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返运动过程 流域:河流或湖泊由分水岭所包围的集水区域 河流阶地:由河流作用形成沿河谷两侧伸展、且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形。阶地高度由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间的垂直距离来确定。 河漫滩:河谷底部河床两侧,大汛时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低地,由河流自身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河流劫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 准平原:一个地区的地面在经长期的侵蚀和剥蚀之后,所形成的起伏和缓,但还保留一些孤立残丘的近似平原的地貌 山麓面: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面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第五章地貌 荒漠化:干旱、半干旱区和有干旱季节的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等导致的土地退化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要点 绪论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P3-P4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圈层结构 P3 地球表层或地理圈是由大气圈、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地球外部覆罩着大气圈,大气圈之下是由海洋和陆地水构成的水圈以及疏松的土被层;地球固体部分的外壳称为地壳,地壳以下为地幔和地核;生物的总体及其分布范围称为生物圈。这些圈层的组合分布具有两种特点:一是高空和地球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环状分布,二是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第一章 1.天文单位 P9 长度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为一个天文单位。 2.光年 P9 长度单位,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12km,即为一个光年。 3.宇宙的组成 P9 现代人类理解的宇宙,是大约发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所形成的,范围相当于130亿光年的巨大空间。宇宙中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类。恒星质量很大且能发光;行星不能发光,质量也远较恒星小,绕恒星运动;卫星质量比行星更小,绕行星运动,并随行星绕恒星运动;流星质量更小,也不发光;彗星是很小的,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星云是一种云雾状的天体;河外星云是恒星系统;银河星云是极端稀薄和高度电离的氢和氮的混合物。 4.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P11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共同特征: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 同。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起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5.地球的形状及大小的地理意义 P19-22 地球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地水准面。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地球形状为椭圆球体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大,北半球洋面凹陷,南半球洋面隆起。 地理意义:地球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决定了太阳正午高度角有规律地从南北纬23°27′之间像两极减小,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暖的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降低,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大小:地球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总面积5.1×108km2,总体积10820×108km3,总质量5.98×1027g,平均半径6371km,周长4万km。 地理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地球上的物体至少要达到11.2km/s 的速度才能脱离地球,保证大气不致逸散。 6.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和地理意义 P23-27 自转规律: 地球绕地轴旋转称为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即为自转周期,叫做一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的。 自转周期采用参考点不同,有不同的自转周期,它们分别是:恒星日、太阳日和太阴日。 1)恒星日是以天球上的某恒星(或春分点)作参考点。恒星日是指: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或春分点)与地心连线的 时间间隔。时间为23h56m4s,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也就是地球恰好自转360o所用的时间。恒星日是常量。 2)太阳日是以太阳的视圆面中心作参考点。太阳日是指:日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与某地经线相交的时间间隔。太阳日的平均日长 为24h,是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太阳日比恒星日平均长3m56s,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使日地连线向东偏转导致的。一个太阳日,地球平均自转360o59’。太阳日不是常量。地球在近日点,公转角速度大(每日公转61’),太阳日较长,为24h+8 s (地球自转361o0l‘);地球在远日点,公转角速度小(每日公转57’),太阳日较短,为24h-8 s (地球自转360o57') 3)太阴日以月球中心作参考点测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叫太阴日。太明日是指:月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通过某地经线的时间间隔。 太阴日平均值为24h50 m,这是潮汐日变化的理论周期。太阴日长于恒星日,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使月地连线东偏所致。一个太阴日,地球平均自转373o38'。太阴日也是变量。 公转规律: 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太阳则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的轨道平面与其赤道平面交角为:23°26’21”.448,此角反映在天球上,即为黄道面与天赤道面交角,简称黄赤交角。 公转周期为一年,在天球上选择不同的参考点就有不同的年:如恒星年、回归年、食年等。它们对应的参考点分别为:恒星、春分点、

地理知识点汇总

地理知识点汇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其表层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包括自 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分支。地理学是一门既综合性、又交 叉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多的联系和交叉,所以掌 握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来汇总一些常见的地理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它的半径在赤道处是6378.14公里, 在两极处是6356.75公里。 2. 地球的自转是从西向东,每天转一圈,也就是一天24小时。而地球的公转是绕着太阳转,一年365天。 3. 地球上分布着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 和北极洋。 4. 地球上还存在着七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 5. 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它的长度为6650公里。而最大的河 流是亚马逊河,它的流域面积达到772万平方公里。

6.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它的最低温度可以达到-89.2℃。 7. 地球上有很多的山脉,最高的是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高度达到了8848米。 8.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有很多,常见的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沙漠气候、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等等。 9.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非常丰富,主要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 1. 今天的人类已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大多数人居住在亚洲、非洲和欧洲这三个大洲。 2. 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 3. 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体制和权利制度,主要有民主制、独裁制、君主制等。 4.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些文化和风俗习惯与各自的历史、地理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一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大一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一、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环境 二、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大气、水、岩石、生物及其他派生的自然物质共同组成的整体。(耗散结构) 三、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 1、广义的地球表层:上:自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沉积层底部 2、狭义的地球表层: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m(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辐射能可到达的深度 3、五大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和地貌 四、自然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系统性。 五、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六、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和三阶段) 1、从研究对象看,地理学可以分为:①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学; ②研究经济地理环境的经济地理学;③研究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人文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属于自然地理学。

2、从研究层次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一级综合);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上述三种环境中各组成要素的部门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属于一级综合。 3、从研究领域看,地理学可分为:①理论性的理论地理学研究;②应用性的应用地理学研究;③区域性的区域地理学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学具三重性。 4、从研究阶段分为三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时间地理学(现代过程的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属于时间地理学。 第二章 一、系统的定义: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元素集合,每一个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组成。 二、系统分类 1、按系统尺度、规模和范围分:宇宙系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3、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自然系统、人造系统、自然与人文的复合系统 三、 系统主要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稳定性、变异性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32学时知识点 1、地理环境的分类;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分类;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自然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划分。 2、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 3、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包括哪些;物质组成、能量组成和要素组成具体又包括什么。 4、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概念、特点、分类;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分类;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和地域结构的概念,各自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结构的概念。 5、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6、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任务)。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太阳活动的概念和对地球的影响; 2、研究月球的意义; 3、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 4、地球自传的地理意义;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章地壳 1、地壳的组成从微观到宏观概括哪些:元素、矿物、岩石;地壳元素丰度前两位的是:O、SI;主要造岩矿物前两位的是:石英和长石;按成因把岩石分为三类是: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 2、矿产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合理利用; 3、地壳运动的概念和按照向量的分类; 4、地质构造的概念和分类;世界主要地震和火山带的分布?如何应对地质灾害? 5、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6、地质年代的单位有? 7、城市规划中地质条件的分析。 第三章大气 1、大气的组成,大气按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结构划分; 2、试结合当前的大气污染问题分析大气污染形成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3、主要气象要素包括? 4、大气凝结物的类型;降水的类型; 5、气候的概念、天气的概念、气团按温度的分类、锋的类型;大型空气涡旋主要包括:气旋和反气旋。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的气团有: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寒潮天气的特征,梅雨天气过程。 6、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辐射和热力因素、环流因素、下垫面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 7、城市小气候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8、城市规划中气候条件和气候资源的分析评价。 第四章水 1、水循环的概念、过程和模式分类;水循环的意义;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学科,旨在揭示地球表面现 象的形成和演化规律。下面将介绍一些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地球的结构 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地核是地球最内部 的部分,由外核和内核组成,温度和压力极高。地幔位于地核和地壳 之间,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地壳是地球最外层,包括陆地壳和海洋壳。 2. 地球的内部运动 地球内部存在着构造运动和物质循环。构造运动包括地壳的隆起和 下沉、板块运动等。物质循环主要指地球的岩石循环、水循环和物质 循环。 3. 大气层 地球表面被包围着一层气体,即大气层。大气层分为五个不同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对流层最接近地表,对气候 和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 4. 地表水资源

地球表面的水分布广泛,包括海洋、淡水湖泊、河流和冰川等。地 表水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污染和短缺 等问题。 5. 气候和气象 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期变化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象是研究短期天气现象和过程的学科。气候和气象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深远影响。 6. 土壤资源 土壤是地球表面由岩石和有机质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薄层物质。土 壤资源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 生物地理学 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演化和互动关系。地球上的 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物适应性都受到生物地理学的关注。 8. 自然地理灾害 自然地理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飓风等自然力量造成的 灾害。了解自然地理灾害的原因和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应对和减轻灾 害的影响。 9. 地球资源和环境保护

综合自然地理学考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考点 一.名词解释(打星号的是度娘货) 1. *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 2.垂直地带性:是随地势高低的变化沿垂直方呈水平环带状的现象。 3.地域分异规律:指自然地理现象各组成部分及整个的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陆地、海洋的地域分异规律;狭义—仅指陆地的地域分异规律。 4.省性:是指地带性条件下的非地带性。它具有不同的等级规模,高一级省性是热量带范围内的省性。 5.带段性:是指非地带性区域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具有不同的规模。 6.三维地带性: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三维分异,即任何一个地带可以同时沿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分异,其空间分异是三维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同处于一个三维空间中。二是三维一体,即一个地带所处的带谱,是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 7.自然区划:地域分异规律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空间地理分布,具有逐渐过渡的性质,在差异中存在着过渡性,在过渡性中仍可以找到一些自然条件差异性较小,相似性较大的区域,把相似的划分为一区,把差异的划分为另一区。 8.双列系统:双列等级系统是把各级地带性单位和非地带性单位并列的等级系统,其理论基础是以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为两种互不从属的规律作为前提。双列系统中的地带性单位是以表现地带性规律为主的单位,非地带性单位则是以表现非地带性规律为主的单位。 9.单列系统:地带性分异因素和非地带性分异因素同时作用于地表自然界,区划单位应是同时反映出这两种分异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完全综

自然地理知识点汇总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可以说自然地理学是以地球表层自然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地动的运动及其环境效应: ①地球自转的环境效应: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球自转产生了地方时;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 ②地球公转的环境效应:地球的公转导致季节的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运动对地球表面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意义。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特征: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岩石圈 1、岩石圈:地球圈层之一,包括整个地壳和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 2、岩石圈的组成:化学元素组成,矿物组成(石英,云母)岩石组成(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3、沉积岩:是由地表的松散堆积物经压实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4、沉积岩的分类: 1)碎屑岩类:由碎屑物经胶结而成。按成因可分为火山碎屑岩和正常碎屑岩两种。火山碎屑岩是介于火山岩与普通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岩类。正常碎屑岩是指母岩机械风化的碎屑经胶结物胶结而成的岩石。 2)黏土岩类:由大量黏土矿物和其他细微物质组成.泥质结构,是介于碎屑岩与生物化学岩之间的过渡类型。 3)生物化学岩类:绝大多数的生物化学岩是在海相或湖相环境中由化学或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物质组成的,具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成分较为单一,种类繁多。 5、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 6、地震:大地发生突然的震动 7、局地构造地貌:在大地构造格局与区域构造背景下,主要由于局地构造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地貌。 8、局地构造地貌分为:①褶曲地貌:单斜地貌、背斜谷和向斜谷、背斜谷和向斜山、顺向河与次成河、穹窿地貌②断层地貌③火山地貌 大气圈 1、大气的成分:氮、氧、氩、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 2、大气圈的结构: (1)垂直分层

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

一、名词辨析,四题,每题6分 天气与气候: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天气短时间多变、气候长时间较稳定,相同:二者均指大气状况 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在形成原理上完全不一样: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丹霞地貌是水成的红色砂砾岩地貌。是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霜与露: 日没后,地面开始冷却,近地面层空气也随之冷却,温度降低。当气温降低到露点以下时,水汽即凝附于地面或地面物体上。当时的温度如在0℃以上,水汽凝结为液态,这就是露;如温度在0℃以下,水汽凝结为固态——冰晶,这就是霜。 水循环与水平衡: 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通过变异和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 趋异适应或称辐射适应是指同一种生物的若干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生活,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 矿物与岩石: 地质作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晶体结构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均匀固体称矿物 岩石是矿物(部分为火山玻璃或生物遗骸)的自然集合体,主要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地幔的主要物质,是地球发展至一定阶段,由于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坚硬产物。 雾和霾: 雾是自然天气现象,虽以灰尘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 霾的核心物质是大量烟、尘埃等微粒,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会诱发肺癌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我国多发生在中东部地区的冬季,尤以城市为重。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下降,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 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层理构造:由于先后沉积下来的矿物或岩屑的颗粒大小、成分、颜色和形状的不同而显示的成层现象,主要是沉积环境的改变所造成。主要有水平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波状层理;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归纳

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归纳 自然地理是关于地球自然现象的学科,旨在研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方面的现象和规律。在自然地理中,有许多的基础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本文将就自然地理领域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对自然地理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一、地形和地貌 地形和地貌是自然地理的两个核心概念,承载着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过程。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起伏状况等,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形态的全貌或整体构成。在自然地理学中,对地形和地貌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地球形状不同,其自转过程也是独立的。地球的周长是40075公里,其顶点在赤道,两极距离为12713公里,赤道直径为12756公里。 2、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主要可以分为四层,分别是地球核心、地球地幔、地球地壳和地球大气层。此外,还有板块结构和地壳矿物等部分。 3、地球的形态:地球表面主要分为海洋和陆地。陆地主要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河流和湖泊等。 4、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公转、倾斜和迁移等现象的发生,会导致地球的日照、季节、温度、气候等变化。

5、地球的风化作用:地球表面的岩石、矿物、植物受到风、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的变化等。 二、气候和大气层 气候和大气层是自然地理中的两个关键内容,涉及到地球的气候特征与变化及其原因。在自然地理学中,对气候和大气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等类型。人们可以通过气候的温度、降水等参数进行区分。 2、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气压、风向和风力、气温、湿度、降水、雾、霜、雪、露、云、雷电、风暴等因素。 3、大气层的结构:地球大气层主要由五个层次组成,包 括对流层、平流层、分层、中层、热层等,每一层次的特点、厚度和含气成分都不同。 4、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地球自身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人类活动中,如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和人类生活等的行为,以二氧化碳排放等活动影响极大。 三、水文地理 水文地理是研究地球水文现象和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等领域。在自然地理学中,对水文地理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地表水的形成:包括降雨、融雪、融冰以及地下水和 湖泊等水源。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还有岩石圈和冰雪圈。研究内容主要有地球表层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陆地、海洋、大气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物质运动过程;与人类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相互作用。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全球气候及其变化特点及规律;(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大尺 度自然地理过程和格局;(3)区域自然地理过程的内在联系;地域分异规律;(4)区域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5)自然地理规 律的综合集成及其应用等。 (1)全球气候及其变化特点及规律;(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大尺 度自然地理过程和格局;(3)区域自然地理过程的内在联系;地域分异规律;(4)区域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5)自然地理规 律的综合集成及其应用等。二、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层空间的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动物、微生物和人类社会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它们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制约着人类的发展进程。三、地理环境的要素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气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气候就不会有地理环境,所谓气候,简单地说就是气和天气。气候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天气和气温。它们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或一年的平均气温、降

水量、相对湿度以及风力风向、大气稳定度等气象要素的统称。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力风向、气压、太阳辐射、云和雾、能见度和天气现象等。地理学中的气候通常都是指多年平均气候而言。气温也叫气象要素,指一定时间和地点内大气冷热程度的综合。气温是描述气候特征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气温是自然气候的基础要素。气温是构成气候的主导因素。水文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文:自然界的水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它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它又是一种既神秘又复杂的物质。 (1)自然地理环境的主体是气候、水文、地貌,以及地表形态,它们的状况决定着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性质。

自然地理学考点整理

自然地理学考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系统性 第二章.地球系统 1、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形状:地球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地理意义:形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 2、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大小:地球赤道半径a为6378.140km,极半径c 为6356.755km,总面积5.1×108 平方公里,总体积1.08×1012km3,总质量5.98×1024千克。 地理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使它能够吸附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 3、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面方向及地理坐标的确定 (2)昼夜交替及太阳辐射能在地表的分配 (3)沿地表运动物体的偏移 (4)地球形状的形成与弹性变形产生 (5)产生了地方时 4、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1)四季更替的主要原因 (2)昼夜长短变化(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4)形成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5、地球表层系统的时空特性 整体性、层次性、节律性、开放性、稳定性、均一性 第三章.地球演化 1、地层层序律 就沉积岩上下关系来说,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呈水平的或者近似水平的,如果一个地区的沉积岩层没有收到过扰动,先沉寂的是较老地层,后沉积的在上面,是较新的地层。这种上新下老的地层关系,就称为地层层序律。2、构造地层学法(会画图、会辨别)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从另一个侧面记录了地壳运动演化的历史,也是划分地层的重要一句之一。 对沉积岩来说,地层的接触关系分为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类型。(1)整合接触 地壳长期处于下降地区,沉积物连续沉积,新的地层覆盖在老的地层之上。层理相互平行,沉积时间无间断。 (2)假整合接触 地壳运动由下降转为上升,而在上升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只是沉积中断,并遭受剥蚀,形成高低起伏的侵蚀面。而后再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从而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某一时代的地层,但新老地层仍然平行,称为假整合接触,或平行不整合接 触。 (3)不整合接触 地壳在由下降转为 上升过程中,原先沉积 的地层发生强烈的变 形,经风化剥蚀后,再 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这时上下两套地层之间不但有明显的缺失,而且上覆新地层与下覆老地层之间成一定角度相交,称为不整合接触。

大一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自然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自 然现象、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作为大一的学生,学习自然地理 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了解地球的奥秘以及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至 关重要。下面我将对自然地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供参考。 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类似于椭球的球体,在地理上通常以一个理想的球 体来进行研究。地球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地 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底部。地幔是地壳 与地核之间的区域,主要由固态的岩石组成。地核是地球的中心,有内核和外核两部分,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则主要是液 态的铁和镍。 二、地理经度和纬度 地理经度和纬度是用来确定一个地点具体位置的坐标系统。地 理经度指的是东西方向上的位置,通过经度线来测量,以本初子

午线(0°经度线,通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作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地理纬度指的是南北方向上的位置,通过纬度线 来测量,以赤道为起点,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三、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 地球有三种运动:自转、公转和章动。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 线旋转,完成一圈约为24小时,是白天和夜晚交替的原因。公转 是指地球绕太阳作椭圆形轨道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365天左右,是一年的基础。章动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和摇摆运动,导致地 球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 季节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离太阳较远时为冬季,离太阳较近时为夏季。同时,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太阳直 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这也影响了各地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四、地球上的气候和气象系统

气候是指地球某一地区长期合理的天气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海洋流等。地球上的气象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地球表层构成的。 大气圈是地球围绕着它自己的中心旋转时所带动的大气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外层。水圈是指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各种水域如海洋、湖泊和河流等。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居住区域,包括陆地和水域。地球表层则是指地壳和地壳上的各种地理要素。 五、地球的内部和地质现象 地球的内部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地球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地球上的地质现象。地质现象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等。地震是由地壳发生蠕变和位移引起的地球的振动。火山喷发是地壳下岩浆充满岩腔而猛烈喷发形成的现象。地壳运动是指地壳的隆升和下沉,地形的变化。 六、地球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自然地理学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宇宙 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 大地水准面 是全球静止海面,假设占地表面积3/4的海洋表面完全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并将其延伸通过大陆内部所得到的全球性的连续的封闭曲面,曲面上处处与铅垂线垂直,它是陆地上海拔的起算面。 恒星年 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为365天6时9分9.5秒。 回归年 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 黄道、黄道面 太阳位于地球轨道面上,从地球上来看,太阳好像终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所在的面就是黄道面。实际上,黄道面和地球轨道面是重合的,赤道面与黄道面夹角约为23°27′即黄赤交角。 地理坐标 一地的纬度表示该地相对于赤道的南北位置;一地的经度则表示该地的子午面相对于本初子午面的相对位置。二者相结合,标志一个地点在地面上的特定位置,被叫做这个地点的地理坐标。 莫霍面 是南斯拉夫莫霍洛维奇根据地震波所得资料而发现的地球内部物质界面通过此面的地震波发生突变,说明那里存在一个界面,这一不连续面被科学家普遍认同地壳和地幔的分界。 古登堡面 1914年,美国学者古登堡发现地下2900km处存在地震波速的间断面。此分界面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位于地下2900km,地震波通过未发生变化。 地质大循环 地质大循环是指结晶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变成细碎的可溶物质,被流水搬运迁移到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沉积岩,当地壳上升,沉积岩又露出海面变成陆地,再次受到风化淋溶。这是一个范围极广,时间很长的过程。 生物小循环 生物小循环是指植物利用大循环释放出来的可溶性养分,通过生理活动制造成生物的活有机体,当植物有机体死亡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又重新变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有机物。 岩浆作用 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时,称为岩浆侵入活动,由此冷却结晶形成侵入岩;当岩浆喷出地面时,称为火山运动,冷却凝结形成火山岩或喷出岩,岩浆活动和冷凝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绪论 1.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 研究范围: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岩石圈上部; 范围:对流层、沉积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 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同时存在气、固、液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通常称为表成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 (6)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1.2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学科地位: 自然地理学友三个层次: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部门的部门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位于第二层次,是该层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第一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之研究部分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而要研究综合特征就要从研究部分着手,一方面分析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又要着重研究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其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如:水文学、地貌学气候学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区域自然地理学: 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把地球表层不同等级秩序的自然地理单位视为统一的整体,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整体性强弱取决于组分间结构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