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技术及标准分析
吸湿快干标准
![吸湿快干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8876d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a.png)
吸湿快干标准
吸湿快干是指衣物或纺织品能够迅速吸收汗水并快速蒸发,使皮肤保持干爽的特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湿快干标准:
1. 吸湿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应该能够迅速吸收汗水,将其从皮肤表面转移到织物内部。
通常,吸湿性的测试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汗水滴在织物上,然后测量汗水被吸收的时间。
2. 快干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还应该能够快速将吸收的汗水蒸发掉,使皮肤保持干爽。
快干性的测试方法通常是将湿润的织物放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然后测量织物干燥所需的时间。
3. 透气性:吸湿快干的衣物或纺织品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便汗水和湿气能够快速排出,避免在织物内部积聚。
透气性的测试方法通常是测量织物的透气率。
4. 舒适度:除了吸湿快干的性能外,衣物或纺织品的舒适度也是很重要的。
舒适度的测试方法通常包括对织物的手感、柔软度、弹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吸湿快干的标准包括吸湿性、快干性、透气性和舒适度等方面,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吸湿快干衣物或纺织品。
织物透湿性测试(吸湿法)标准解读概要
![织物透湿性测试(吸湿法)标准解读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6cd4a441312b3169a451a424.png)
温州方圆YG501D-III
温州大荣YG(B)216X
宁波纺仪YG601-Ⅱ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谢谢大家!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透湿性测试(吸湿法)
结果评判 (1)试验结果以三块试样的均值表示; (2)透湿率、透湿度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透湿系数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 (3)两面不同的织物,无特别说明,应分别计算两面的数据。 检测仪器
莱州大原YG751
间内垂直透过单位厚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面积试样的水蒸气质量,以克厘米每平方厘米秒帕斯卡
[g· cm/(c㎡· s· Pa)]为单位。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透湿性测试(吸湿法)
测试原理 把盛有干燥剂并封以织物试样的透湿杯放置于规定的温度和湿度的密 封环境中,根据一定时间内透湿杯质量的变化计算试样透湿率、透湿度和 透湿系数。 取样要求 (1)样品应在距布边1/10幅宽,距布端2m外裁取,具代表性; (2)每个样品上至少剪取三块试样,取样直径70mm;
(3)涂层织物,应确保试样平整、均匀,无孔洞、针眼、皱折、划伤等
缺陷。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情境5 织物风格和舒适性检测——织物透湿性测试(吸湿法)
测试步骤
装填干燥剂 放试样、做组合体 平衡1h
将组合体放置于规定
条件试验箱内。
清洁、干燥的透湿杯中 试样测试面朝上置于透 湿杯中,装上垫圈、压 加规定的干燥剂约35g,
吸湿速干面料性能测试与评价
![吸湿速干面料性能测试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56860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5.png)
吸湿速干面料性能测试与评价作者:王欢张富丽李艳梅徐玲来源:《丝绸》2019年第02期摘要:为了更好地为吸湿速干服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市场上常用的15种面料在实验室进行了洗涤前后的滴水扩散面积、透气性、透湿性、吸水率、芯吸高度、蒸发性测试,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获得面料吸湿速干性能综合比较排序。
结果表明:在所选材质和面料中,针织面料单向导湿网格面料是首选,机织面料可选择原料为吸湿排汗纱线的面料;吸湿排汗性能比经过后整理的织物更为稳定,面料整体综合性能的优劣及其表面特征可以作为企业和设计师进行吸湿速干服装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吸湿速干;纤维原料;模糊综合评判;权重;服装设计中图分类号: TS941.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7003(2019)02-0043-07引用页码: 021108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arches of moisture-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garments, 15 types of fabrics commonly used in the market were selected for test of drip diffusion area, gas permeability, moisture permeability, water absorption rate, wicking height and evaporation before and after washing, and the ranking of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quick-drying performance of fabric was obtained with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gle-guide wet mesh fabric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knitted fabric, and moisture wicking yarn is ideal for woven fabric; the moisture wicking performance is more stable than that of finished fabric,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verall performance of fabric and its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taken as a reference fo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oisture-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apparel products for enterprises and designers.Key words: moisture-absorbing and quick-drying; fiber materia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eight; fashion design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湿速干服装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在穿着过程中具有吸湿、透气、排汗等功能。
面料干燥性能实验报告
![面料干燥性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b5885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6.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面料干燥性能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测定不同面料的吸湿性、透湿性和速干性。
3. 分析不同面料干燥性能的差异及其原因。
二、实验原理面料的干燥性能是指面料在吸收水分后,将水分迅速蒸发的能力。
干燥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面料的穿着舒适度、耐用性和卫生性。
本实验通过测定面料的吸湿性、透湿性和速干性,来评估面料的干燥性能。
1. 吸湿性:指面料吸收水分的能力。
常用吸水率表示,即试样完全湿润后取出,当其处于无滴水状态时吸收的水分质量,与试样干重的比值。
2. 透湿性:指面料传递水分的能力。
常用透湿率表示,按照GB/T 12704.1—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 吸湿法》进行测试。
3. 速干性:指面料排出水分的能力。
常用蒸发速率表示,即做完滴水扩散实验后的试样,在单位时间内蒸发水分的质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面料的试样(如棉、涤纶、尼龙等)。
2. 实验仪器:- 滴水扩散仪- 透湿仪- 电子天平- 烘箱- 恒温恒湿箱- 秒表四、实验方法1. 吸湿性测试:- 将试样剪成规定尺寸的样品,放入烘箱中,在规定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 称取烘干后的试样质量,并记录。
- 将试样放入滴水扩散仪中,记录滴水时间。
- 取出试样,待其表面无滴水状态时,称重并记录。
- 计算吸水率。
2. 透湿性测试:- 将试样剪成规定尺寸的样品,并按要求装成透湿用组合体。
- 将组合体放入透湿仪中,按规定调整好温湿度,进行透湿测试。
- 记录透湿时间,并计算透湿率。
3. 速干性测试:- 将试样剪成规定尺寸的样品,放入烘箱中,在规定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 称取烘干后的试样质量,并记录。
- 将试样放入恒温恒湿箱中,调节温度和湿度,进行速干测试。
- 记录蒸发时间,并计算蒸发速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吸湿性测试结果:| 面料类型 | 吸水率(%) || :-------: | :---------: || 棉 | 25.6 || 涤纶 | 16.2 || 尼龙 | 12.8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棉的吸湿性最好,涤纶次之,尼龙最差。
国内外纺织品快干性能测试标准与评价方法解析
![国内外纺织品快干性能测试标准与评价方法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01342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78.png)
(有PS 原文件)图 1 国内外快干测试方法分类AATCC 199纺织品干燥时间:水分分析仪法AATCC 200基于吸水能力的纺织品干燥速度:空气流法AATCC 201织物干燥速率:热板法WMRT-SL-00002-MTHD 滚筒烘干等间隔时间法(等间隔法)Kohl ’s TM-1滚筒烘干递减时间法(递减法)JIS L 1096梭织和针织面料干燥速度测试GB /T 21655.2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 2 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JCPY-SL-00908-MTHD 机洗-烘箱干燥法WMRT-SL-00002-MTHD 滴水-烘箱干燥法快干性能测试方法水分分析仪法液态水分管理法水分蒸发法滚筒烘干法润湿称重法润湿称重法烘箱干燥法2 测试方法条件汇总现将以上各测试方法的原理、方法、样品、水量、终点判断等关键细节进行归类总结(表 1),便于科研人员、生产企业或国内外买家选择合适的方法。
3 实验对比3.1 水分蒸发法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采用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生产的机织毛圈布 1#,试样规格为:克重399 g /m 2,毛圈高度0.92 cm ,纱线线密度36.4 tex ×36.4 tex ,织物密度140根/10 cm ×220根/10 cm 。
测试仪器为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CP513电子天平。
3.1.2 结果与分析利用水分蒸发法中常用的 4 种方法得到的测试对比结果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中测试结果分析,滴湿法水分蒸发速率比润湿称重法干燥速度更快,与BOKEN 法相比,GB /T 21655.1在更短时间内样品的干燥程度更好,主要是因为BOKEN 的滴水量为0.3 mL ,比GB /T 21655.1(0.2 mL )水量多,所以水分挥发慢。
对于润湿法,因厚重毛圈布浸湿后带液量大,水分挥发较慢。
因此,对于克重较大的圈绒类纺织品更适合采用滴湿法来衡量其快干性能。
3.2 滚筒烘干法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生产的机织毛圈布2#,试样规格为:克重600 g /m 2,毛圈高度1.05 cm ,纱线线密度(27.8 tex ×2)×36.4 tex ,织物密度140根/10 cm ×180根/10 cm 。
纺织品吸水率测试方法及标准
![纺织品吸水率测试方法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768b2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9.png)
纺织品吸水率测试方法及标准纺织品,这玩意儿咱可太熟悉啦!从咱身上穿的衣服到家里用的毛巾、床单啥的,都是纺织品。
那纺织品的吸水率可就重要喽!就好比人得喝水一样,纺织品也得能吸水才行呀。
那怎么测试纺织品的吸水率呢?嘿,其实办法挺简单。
先把纺织品剪成一块一块的,就像咱切菜似的,大小得合适。
然后呢,把它泡在水里,就像咱泡澡一样,哈哈。
泡一会儿后,捞出来,看看它吸了多少水。
这就好比你去称体重,看看泡澡前后是不是重了不少,那多出来的重量就是吸的水呀。
这测试方法听起来简单吧?可别小瞧了它,这里面也有不少讲究呢!比如说水的温度得合适呀,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不然结果可能就不准确啦。
还有泡的时间也得把握好,太短了可能没吸够水,太长了又可能吸得太多啦。
这就跟咱做饭似的,火候掌握不好,做出来的菜味道就不对嘛。
那纺织品的吸水率得达到啥标准才行呢?这就得看具体用途啦。
要是毛巾,那吸水率肯定得高呀,不然擦半天脸还湿哒哒的,多烦人呐。
要是那种防水的纺织品,那吸水率就得很低很低,不然咋防水呀。
就像雨伞,要是吸水率高了,那下点雨就湿透了,还能叫雨伞吗?咱想想,要是买了件衣服,吸水率不行,出点汗就黏在身上,那多难受呀。
或者买个床单,不吸水,晚上睡觉出点汗就湿漉漉的,这能睡好觉吗?所以说呀,这纺织品的吸水率测试和标准可太重要啦!而且呀,不同的纺织品材质吸水率也不一样呢。
像棉布,那吸水可厉害啦,就像海绵一样。
可要是丝绸啥的,可能就没那么能吸水啦。
这就好比不同的人,有的能吃,有的吃得少,一个道理嘛。
咱在买纺织品的时候,可得留个心眼,看看它的吸水率合不合标准。
别光看外表好看就买啦,万一不好用,那不就亏了嘛。
咱得像挑对象一样,得各方面都合适才行呀,哈哈。
总之呢,纺织品的吸水率测试方法和标准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咱的日常生活呢。
咱得重视起来,这样才能买到好用又舒服的纺织品呀!。
吸湿面料实验报告模板(3篇)
![吸湿面料实验报告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f7da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吸湿面料的吸湿性能;2. 掌握吸湿面料的测试方法;3. 分析不同类型面料的吸湿性能差异。
二、实验原理吸湿面料是指能够迅速吸收并蒸发汗液,保持人体干爽舒适的面料。
其吸湿性能主要通过测试面料的吸水率和蒸发速率来评价。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的吸湿面料样品若干;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精度:0.01g)- 恒温水浴锅- 透气性测试仪- 烘箱- 滤纸- 秒表四、实验方法1. 吸水率测试(1)将吸湿面料样品置于电子天平上,记录初始质量m1;(2)将样品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持水温在(20±2)℃;(3)浸泡30分钟后,取出样品,用滤纸轻轻吸去表面水分;(4)将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2)℃下烘干2小时;(5)取出样品,用电子天平称重,记录烘干后质量m2;(6)计算吸水率:吸水率 = (m2 - m1)/ m1 × 100%。
2. 蒸发速率测试(1)将吸湿面料样品置于透气性测试仪中;(2)设定测试温度和湿度,使样品表面温度为(37±2)℃,相对湿度为(75±5)%;(3)记录样品表面水分蒸发时间t;(4)计算蒸发速率:蒸发速率 = 1/t。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吸水率对比(1)根据实验数据,列出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吸水率;(2)分析不同类型面料的吸水率差异,找出吸水率较高的面料。
2. 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蒸发速率对比(1)根据实验数据,列出不同类型吸湿面料的蒸发速率;(2)分析不同类型面料的蒸发速率差异,找出蒸发速率较高的面料。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掌握了吸湿面料的测试方法;2. 分析了不同类型面料的吸湿性能差异,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样品不受污染;2. 测试过程中,注意控制实验条件,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303ca7d27d3240c8447ef8a.png)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1.范围GB/T 21655 的本部分规定了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单项试验指标组合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纺织品及其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165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neq GB 6529-1986,ISO 139:1973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GB/T 6682-1992,ISO 139:1987)GB/T 8629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eqv GB/T 8629-2001,ISO 6330:2000)GB/T 12704 织物透湿量的测定方法透湿杯法FZ/T 01071 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21655的本部分。
3.1吸水率water absorption rate试样在水中完全浸润后取出至无滴水时,试样所吸取的水分对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率。
3.2滴水扩散时间drip diffusion time将水滴在试样上,从水滴接触试样至其完全扩散并渗透至织物内所需要的时间。
3.3蒸发速率evaporation time将一定量的水滴在试样上后悬挂在标准大气中自然蒸发,其时间-蒸发量曲线上线性区间内单位时间的蒸发质量。
3.4蒸发时间evaporation time将一定量的水滴在试样上后悬挂在标准大气中至水分全部蒸发所需时间。
3. 5芯吸高度wicking height试验材料毛细效应的度量,即垂直悬挂的纺织材料一端被水浸湿时,水通过毛细管作用,在一定时间内沿纺织材料上升的高度。
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测试与分析
![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测试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5d0f5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e.png)
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测试与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贴身的内衣到户外运动服装,从家居用品到工作制服。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吸湿排汗性能,对于我们的舒适度和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这一性能不仅决定了我们在穿着时是否能保持干爽舒适,还关系到纺织品在特定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功能性。
吸湿排汗性能,简单来说,就是纺织品吸收和排出水分的能力。
当我们出汗时,好的吸湿排汗纺织品能够迅速将汗水吸收,并快速将其扩散和蒸发,让我们的皮肤始终保持相对干燥的状态。
相反,如果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不佳,汗水就会积聚在皮肤表面,导致不适感,甚至可能引发皮肤问题。
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科学家和相关行业开发了一系列的测试方法。
其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吸湿性测试1、回潮率测定回潮率是指纺织材料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干燥材料重量的百分比。
通过精确称量纺织品在不同状态下(干燥和吸湿后)的重量,计算出回潮率。
这一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较为精密的称量设备,且测试过程较为繁琐。
2、毛细效应测试将纺织品的一端垂直浸入水中,观察水在织物中的上升高度和速度。
毛细效应强的纺织品,水上升得快且高,表明其吸湿性较好。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便,但对于某些特殊结构的纺织品,可能会存在误差。
二、排汗性测试1、蒸发速率测试将含有一定量水分的纺织品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测量水分蒸发的速率。
蒸发速率越快,说明纺织品的排汗性能越好。
然而,这一测试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的影响较大,需要严格控制测试条件。
2、透湿量测试使用透湿杯法或出汗热板法等,测量在一定时间内透过纺织品的水蒸气量。
透湿量越大,排汗性能越优。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纺织品的排汗能力,但设备成本较高。
在实际测试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估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性能。
同时,测试条件的标准化也至关重要,只有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结果才有可比性。
影响纺织品吸湿排汗性能的因素众多。
检测▕吸湿速干功能性产品测试及评定标准
![检测▕吸湿速干功能性产品测试及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0cf5e9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e.png)
⽬前吸湿速⼲排汗性能的测试及评定标准主要有:
⒈ GB/T 21655.1《纺织品吸湿速⼲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向组合试验法》
⒉ GB/T 21655.2《纺织品吸湿速⼲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分传递法》
项⽬性能指标要求
吸湿性a 浸湿时间≥3级吸⽔速率≥3级
速⼲性b
最⼤浸湿半径≥3级液态⽔扩散速度≥3级单项传递指数≥3级
排汗性b单项传递指数≥3级
综合速⼲性
单项传递指数≥3级液态⽔动态传递综合指数≥2级
a 浸⽔⾯和渗透⾯均应达到。
b 性能要求可以组合,如吸湿速⼲性、吸湿排汗性等。
两种标准的对⽐:
⽐较GB/T 21655.1和GB/T 21655.2 两种不同的测试⽅法与评价指标,动态⽔分传递法测试⽅法操作相对简单⽅便,其评价指标也⽐较全⾯完善,其性能要求可以组合测试,如吸湿速⼲性、吸湿排汗或综合速⼲,但其不具备直观性。
⽽GB/T 21655.1速⼲性测试中,芯吸⾼度和滴⽔扩散时间更能直接表现织物的快速吸湿扩散能⼒。
两种测试⽅法中,吸湿性和速⼲性的测试指标洗前洗后均需达到标准要求(洗涤程序和洗涤次数由品牌商⾃定义,并体现到产品测试报告中),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吸湿速⼲类产品。
纺织品吸湿速干称重法
![纺织品吸湿速干称重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40b6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2.png)
纺织品吸湿速干称重法
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是指纺织品在潮湿环境中吸收水分的能力以及在干燥环境中释放水分的速度。
吸湿速干性能的测试方法之一是称重法,该方法是通过称重纺织品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重量变化来评估其吸湿速干性能。
首先,纺织品样品在标准的实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以达到平衡状态,然后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中暴露一段时间,使其吸湿饱和。
接着,将样品取出并立即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称重,记录下吸湿后的重量。
随后将样品置于干燥环境中,记录下不同时间点下的重量变化,通过重量的变化来计算出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
通过称重法测试,可以全面评估纺织品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吸湿速干性能。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为纺织品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除了称重法,还有其他测试方法可以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如湿度传输法、毛细管吸水速度法等。
综合运用这些测试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为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纺织纤维的性能与检测—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纺织纤维的性能与检测—纺织材料的吸湿性](https://img.taocdn.com/s3/m/3006a7a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5.png)
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主要内容
1 32 43 34
吸湿指标与常用术语 影响纺织材料的吸湿因素 吸湿对纺织材料性能的影响
吸湿性测试简介
四、纤维吸湿性能测试
一、直接法(烘箱法)
根据吸湿指标的定义,直接测量出公式 中的各个参数:G干,G湿, 烘箱法是基础测量方法,但它却难以将 纤维烘至绝干,结果受烘干温度、烘干时间、 环境温湿度、试样量影响。
6、对电学性质的影响
纺织材料绝缘性能会随着回潮率的增加 而下降,静电现象大多会有所降低。 (介电系数上升,介电损耗增大)
7、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随回潮率增加纤维的折射率、吸光率增 加,光泽变暗,颜色变深,耐红外光性能 增强,耐紫外光性能下降。
贸易中的计重核价 纤维的性能 纺织材料的加工工艺 织物舒适性
一、吸湿指标与常用术语
1、回潮率:纺织材料中所含的水分重量比
上材料干重的百分率。
W
Ga G0 G0
100%
其中:W——回潮率 G0——试样的干重 Ga——试样的湿重
一、吸湿指标与常用术语
2.平衡回潮率:将纺织材料从一种大气 条件下放置到另一种新的大气条件下经 过一定时间后,纺织材料的回潮率逐渐 趋向于一个稳定的值,此时的回潮率称 为“平衡回潮率”。
密度(g/cm3)
1.6 1.5 1.4 1.3 1.2 1.1
0
棉 粘胶
羊毛
锦纶
10
20
30
40
回潮率(%)
纤维在不同回潮率下的密度
4、对机械性质的影响
大多数纤维,其强力随着回潮率的增加而下降, 少数纤维几乎不变,个别纤维(棉、麻)的强力 上升。
绝大多数纤维的断裂伸长率随着回潮率的增加而 上升,少数纤维几乎不变。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4296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b.png)
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材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夏季,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成为了人们的首选,而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围绕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及其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1.原材料选择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原材料是选择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吸湿、透气性能的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棉、麻和竹纤维都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而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则能够快速排汗和干燥。
通过合理混纺和特殊处理,可以获得既具有吸湿性又具有快干性的织物。
2.工艺技术在制备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采用纳米技术对纤维进行处理,可以增强纤维的吸湿性能;采用3D立体剪裁技术,可以提高织物的透气性能;采用纺织印染工艺,可以使织物具有凉爽舒适的触感。
这些工艺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3.新型材料应用除了传统的纤维材料外,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新型材料。
具有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的纤维材料,可以为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增添新的功能特性。
一些具有环保意识的生物材料,如玉米纤维、蚕丝等也可以成为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原材料选择。
1.吸湿性能吸湿性能是评价吸湿快干型凉爽织物的重要指标之一。
采用标准的吸湿性能测试方法,可以测定织物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水分的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织物的吸湿性能,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
2.透气性能透气性能是影响服装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采用透湿杯法、扩散法等测试方法,可以测定织物的透气性能。
通过优化纤维结构和织造工艺,可以提高织物的透气性能,使之更加适合夏季穿着。
3.快干性能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服装的快干性能尤为重要。
采用标准的快干性能测试方法,可以测定织物在一定时间内的干燥速度。
提高织物的快干性能,可以有效减少汗水停留在皮肤表面的时间,从而减少细菌滋生和异味产生的可能性。
4.舒适性能织物的舒适性能是综合了吸湿、透气、快干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体现。
吸湿速干标准
![吸湿速干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a7b3d6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9.png)
吸湿速干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价纺织品吸湿和速干性能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对纺织品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干燥速率和芯吸高度等指标的测试和评定。
根据我国现行的吸湿速干标准GB/T 21655.1-2023《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该标准将于2023年12月1日实施,代替原有的GB/T 21655.1-2008标准。
相较于GB/T 21655.1-2008标准,GB/T 21655.1-2023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1. 删除了透湿量这一指标;
2. 将“蒸发速率”更改为“干燥速率”,并更改了定义;
3. 删除了“蒸发时间”的术语、定义和测试;
4. 测试样品数量减少: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干燥速率测试样品数量分别变为3块试样;
5. 增加了试验用标准大气风速的要求:试验应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和无风的位置下(风速不超过0.1m/s)进行;
6. 规定了洗涤次数:至少进行5次洗涤;
7. 更改了吸湿速干性能评定的技术要求,并增加了标识的要求。
此外,在测试方法方面,新标准对测试水量、滴管角度、测试位置等细节也进行了调整。
总之,新标准对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评价更加严格和细致,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购买到具有良好吸湿速干性能的产品。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两种测试方法,如何选择?(附带试验视频)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两种测试方法,如何选择?(附带试验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a5d0e45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b.png)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两种测试方法,如何选择?(附带试验视频)经常有很多朋友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方法的选择表示很苦恼。
客户:“亲,我要测吸湿速干...”检测机构:“吸湿速干有GB/T 21655.1-2008和GB/T 21655.2-2019两种方法,您需要测哪种?”客户:“亲,我想知道这两个有什么区别?”检测机构:“亲,我只想知道哪个更容易合格?”今天我们针对吸湿速干GB/T 21655.1-2008和GB/T 21655.2-2019这2个方法区别给大家解答一下。
什么是吸湿速干性能?吸湿速干性能是指当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汗液后,织物可以迅速吸收汗液,且能够传导至织物表面并快速挥发,使身体保持干爽舒适的功能性。
该性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吸湿性、速干性、排汗性三方面。
实现吸湿速干的途径有哪些?目前,实现吸湿速干功能的主要途径有:1.通过合理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2.采用适当的后整理技术(包括涂层整理加工)赋予织物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整理剂的耐用性直接影响洗后的测试数值);3.通过纤维材料的物理形态结构改性,使之借助毛细管效应而改善其吸湿和导湿的性能,如中空、沟槽、异截面、表面微孔等纤维差别技术的运用。
两个检测方法有什么区别?目前国家标准有两个方法评价吸湿速干性能:1.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2.GB/T 21655.2-2019《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2部分:动态水分传递法》。
GB/T 21655.1-2008测试原理:以织物对水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表征织物对液态汗的吸附能力,以织物在规定空气状态下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表征织物在液态汗状态下的速干性。
测试视频:纺织品吸湿速干性GB/T 21655.1-2008测试过程273 播放· 0 赞同视频技术要求:被测样品的洗前和洗后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技术要求的,方可明示为吸湿速干产品。
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1
![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1](https://img.taocdn.com/s3/m/0c0214f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4.png)
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1吸湿性功能类纺织品由于其良好的吸湿性能而使得纺织品具有特殊的功效,因此此类功能性纺织品也一直是研究的方向。
在此驱动下,评价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的标准需求也随之增大。
本文主要探讨了吸湿类功能性纺织品的常见评价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测试方法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1测试方法和评价1.1吸湿速干性[1,2]吸湿速干织物是指织物同时具有吸水性和快干性,一般来说,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都很难兼具这两种性能。
因此人们通过对纤维原料、结构设计、后加工整理等方法来改善织物的吸湿、导湿性能,将体表的剧烈运动和“无感蒸泄”释放,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和水汽通过“吸湿-传导-蒸发”过程向外界传送,使皮肤感觉干爽凉快。
测试吸湿速干类产品性能用吸湿性和速干性这2个指标来评价,其测试标准有GB/T21655.1单项组合试验法、GB/T21655.2动态水分传递法及AATCC195纺织织物液态水分管理性能等。
以GB/T21655为例,GB/T21655.1方法标准中以织物的吸水百分率、滴水扩散时间和芯吸高度三种指标来表示织物的吸湿性能;同时以织物在标准大气环境中的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来表示产品的速干性能,具体参数指标如下表1所示。
表1单项组合试验吸湿速干性的评定GB/T21655.2方法评价织物吸湿和速干性所采用的是动态水分传递法,即将试样浸水面滴入测试液后,利用与试样紧密接触的传感器测定液态水动态传递情况,从而计算得出一系列性能指标来评估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排汗性能,具体参数指标如下表2所示。
表2动态水分传递法的评定收稿日期:2012-11-25科技SCIENCEANDTECHNOLOGY吸湿类纺织品功能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探讨任志萍陈明(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7)[摘要]本文分析了吸湿类功能性纺织品的常见评价测试方法:吸湿速干性、吸湿发热性、防水透湿气性,就不同测试方法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对改善现有的评价方法及建立完善的吸湿类功能性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几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Word文档]
![几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d1e905726fff705cc170ac7.png)
几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Word文档] 几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关键字: 几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本文总结了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在产品标准中的规定,比较了国内外对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水分蒸发速率和透湿量等指标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纺织品;吸湿速干性;测试标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美观时尚,对纺织品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具有良好吸湿性能和快速传导排汗功能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商家和消费者的关注。
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宣称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纺织品不合格率较高,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的速干衣进行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28件样品中有11件速干衣样品分别在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透湿量和蒸发速率等项目达不到标准要求,不合格率占39.3%,产品吸湿速干性能的整体质量有待提升[1]。
2016年11月,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发布功能性服装质量抽检情况,据报道,市工商局对商场销售的53,,品牌125个批次冲锋衣、风衣等功能性服装进行了质量抽检。
经检测,有45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36%。
其中吸湿性不合格有12个批次,速干性不合格有5个批次,吸水性不合格有3个批次。
除商品本身不具备宣称的功能性外,部分商品只明示指标值不注明检测方法,造成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是导致产品功能性不合格的另一重要因素。
1 产品标准中吸湿速干性的规定为了应对吸湿速干功能性纺织品高速发展的趋势,国内陆续发布产品标准将面料的吸湿性和速干性能作为产品的考核指标之一,明示在产品标准中。
例如GB/T 29869―2013《针织专业运动服装通用技术要求》[2]规定以纺织针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针织专业运动服装功能性要求考核吸湿速干性,其他专业运动服装可参照执行。
通过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和蒸发速率4个指标综合考察产品在洗涤前后的吸湿速干性能。
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
![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804538102de2bd9705888c.png)
吸湿速干纺织品得性能及测试方法摘要:简要介绍了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发展概况及性能,针对吸湿速干纺织品得特殊功能性总结了国内外得检测方法,并提出综合得评价体系,为纺织品得功能性检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吸湿速干纺织品;检测方法;评价体系近年来,人们不仅对衣服得保暖性、款式有较高得要求, 而且对服装面料得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得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服装有良好得舒适性,又要求在大量活动而出现汗流泱背得情况时,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使人产生湿冷感。
于就是人们对面料提出了吸湿速干功能新要求[1]。
1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发展概况吸湿速干产品得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早在1982 年初,日本帝人公司就开始了吸水性聚酯纤维得研究,到了1986年,正式推出中空微多孔纤维第一代产品专利,并命名为Wei Ikey; 1986年美国杜邦公司首次推出名为“Coolmax”得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纤维外表具有4条排汗沟槽,可将汗水快速带出,散发到空气中,制成得衣料洗后30min几乎已完全干透,夏季穿着仍能保持皮肤干爽;1999年杜邦公司推出升级换代Cool max Aim 系列布料。
自杜邦公司推出吸湿排汗功能得Cool max后,我国台湾得许多纤维生产商依托自身得技术优势,先后投入巨资开发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得相关产品, 如远东纺织研制成功得Topcool十字形截面吸湿排汗纤维、华垄中兴纺织出品得十字断面Coolplus新型高科技功能性改性聚酯纤维、台湾豪杰股份集团开发得Technofine吸湿排汗聚酯纤维。
目前杜邦得Coolmax、远东纺织得TopcooK 豪杰得Technofine、中兴纺织得Coolplus等吸湿排汗纤维制成得产品已投入市场[2] °相比而言,我国大陆对于吸湿排汗纤维得研究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得差距,近年由于市场兴起“吸湿排汗”纤维开发与应用得热潮,加上后道织物产品开发对吸湿排汗纤维需求得增加,大陆得研究机构也逐渐投入大量得精力研究相关得课题。
吸湿速干测试标准
![吸湿速干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ea101e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f.png)
吸湿速干测试标准吸湿速干是衡量一种材料或产品性能的指标,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吸湿速干测试标准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本文将围绕吸湿速干测试标准进行阐述,以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指标。
第一步:了解测试目的吸湿速干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估材料或产品的吸湿性能和干燥速度。
这一指标的精准度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测试规范必须非常严格,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步:确定测试条件在进行吸湿速干测试之前,需要确定一些测试条件。
例如,温度、湿度、空气流速、测试时间等。
这些参数通常会根据测试对象不同而不同,因此在测试之前需要明确这些参数的设置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第三步:测试装置在吸湿速干测试中,测试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各种仪器和设备,如天平、电子秤、湿度计、加热器和温度计等。
这些设备需要保持高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第四步:样品准备在进行吸湿速干测试之前,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必须符合测试标准,并经过预处理,以消除其它干扰因素。
例如,在吸湿性测试中,样品通常需要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静置数小时或更长时间,以达到平衡吸湿状态。
第五步:测试过程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可以开始实际的测试过程了。
首先是吸湿测试,测试人员会将样品放置在规定条件下,记录下样品的重量,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定时记录样品的重量变化。
同样的测试过程也适用于干燥测试,只不过在该测试中需要记录样品的重量减少量。
第六步:数据分析和报告在测试完成之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以便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这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统计学方法来实现,例如计算样品的平均吸湿率或干燥速度。
在得到所有结果之后,需要进行结果分析和撰写测试报告,以便提供给客户使用。
总结:吸湿速干测试标准是衡量材料和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在很多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吸湿速干测试之前,需要准备样品、确定测试条件、选择适当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过程,并分析数据和制定测试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技术及标准分析陆雅芳;周晨;党敏【摘要】文章比较、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吸湿快干测试标准,将吸湿标准按测试原理分为6类,快干测试分为5类,逐一阐述了这些吸湿快干测试方法的测试原理.同时比较了各方法的测试设备和表征指标,为买家和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便买家和生产企业选择适合其产品的测试方法和考核指标.【期刊名称】《纺织导报》【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6页(P32-37)【关键词】纺织品;吸湿;速干;测试;标准【作者】陆雅芳;周晨;党敏【作者单位】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7.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除了有舒适性、时尚性的要求之外,对功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吸湿快干产品作为众多纺织功能性产品之一,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为了开发吸湿快干产品,各大化纤公司也积极投入研发,并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吸湿快干纤维。
日本帝人(TEIJIN)公司于1986年推出中空微多孔纤维第一代产品专利;同年,美国DuPont(杜邦)公司推出了具有 4条排汗沟槽的吸湿排汗聚酯纤维COOLMAX®;泉州海天轻纺集团开发了具有特殊表面沟槽的CoolDry,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了Coolbst系列纤维,广东顺德金纺集团开发了Coolnice纤维;我国台湾的许多纤维生产商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先后投入巨资开发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相关产品,如远东纺织研制的Topcool十字形截面吸湿排汗纤维、中兴纺织出品的十字断面Coolplus功能改性聚酯纤维等。
如今,众多吸湿快干产品充斥消费市场,但是从2017年广州消协抽检该类产品的结果来看,吸湿快干产品的不合格率十分突出。
为了更好地研究纺织品的吸湿快干性能,给生产厂家和买手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指引,本文将从吸湿快干测试标准入手,比较、分析梳理目前国内外吸湿快干测试方法的测试原理、测试设备和表征指标等。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纺织品吸湿性能测试标准有10个,按测试原理可分为 6 类(表 1)。
其中,JIS 1097、GB/T 21655.1和GB/T 21655.2为组合测试,包含多个吸湿性能测试方法和指标,其他标准为单一吸湿性测试。
滴水扩散时间法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吸湿性测试方法,此方法测试简便快捷,用来模拟面料吸收一滴水的时间。
垂直芯吸法适用于考核蘸湿一端面料,水分从一端传递到另外一端的能力,主要用于表征实际穿着时大量出汗时的情形。
静态润湿法则侧重于考核面料完全浸没水中后取出,面料的锁水能力。
并非所有的吸湿快干面料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浸没锁水能力,很多化学纤维面料并不具备良好的锁水能力,但其优良的输水快干能力使其并不逊色于其他吸湿快干产品。
毛巾织物的柔软剂削弱了毛巾织物的吸水性,ASTM D4772和BS EN 14697是专门针对毛巾织物的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和毛圈吸水法,分别考核毛巾织物吸水性快慢和吸水量。
液态水分管理测试方法将吸湿过程分为2 部分,一是从液体接触织物表面,到面料开始吸收水分所需的时间,即浸湿时间;二是面料开始吸收水分后,面料内水分不断增加,而产生的吸水速率。
通过此方法,可以更精准地判断面料的吸湿性。
测试范围上,除表 2 所列标准规定了特定适用范围外,其它吸湿测试标准可适用于各类纺织品。
AATCC 197、AATCC 198和ASTM D4772指出,若双方协定,可以进行洗后性能的测试;而GB/T 21655.1和GB/T 21655.2则强制要求测试洗前和洗涤 5 次之后的样品性能。
其他标准虽然没有提到是否进行洗涤后样品的性能测试,但并不意味这些标准不适用于考核洗后样品的吸湿性能,相反只是提供了一种吸湿性能的测试方法,是否测试洗后产品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家及生产厂家对产品质量控制的等级和程度。
测试原理为将一滴水从固定高度滴到拉紧的面料表面,记录从水滴接触织物表面到完全扩散(不再呈现镜面反射)所需时间。
通过对滴管规格的要求,来控制每滴水的体积。
滴水高度上,除BS 4554为 6 mm外,其他标准均为10 mm。
在终止时间上,AATCC 79和JIS 1097第7.1.1节规定,若吸湿时间超过60 s,则停止计时。
JIS 1097第7.1.1节的终止时间为200 s,GB/T 21655.1第8.2节的终止时间为300 s。
为了更好地观察吸湿效果,BS 4554还配置了遮光罩、30 W光源和观测环(图 1)。
当吸湿时间小于 2 s时,BS 4554采用50%糖溶液来替代蒸馏水。
AATCC 198不同于上述测试原理(图 2)。
首先在面料上画一直径为100 mm的圆,再从滴管中释放 1 mL水到圆中心位置,开始计时。
当水润湿至圆圈边线时,停止测试,记录水润湿面料的长度、宽度尺寸和时间。
若 5 min内,水仍不能润湿圆圈边线,可停止测试,记录时间、润湿长度和宽度,并由此计算出芯吸速率。
运用垂直芯吸法的标准有AATCC 197,JIS 1097第7.1.2节和GB/T 21655.1第8.4节。
AATCC 197又分A法和B法。
A法为测给定距离的芯吸时间,将面料末端 5 mm浸入水中,记录水沿面料爬升到20 mm和150 mm所花的时间;若 5 min仍没有达到20 mm线,或者30 min仍没有达到150 mm线,终止测试,并记录芯吸高度。
B法为测给定时间内的芯吸高度,放置试样使试样下边缘刚刚接触到水液面,并开始计时;记录 2、10 min后或其它协定时间的面料芯吸高度,多采用30 min;若10 min后面料仍没有任何芯吸,或芯吸到面料另外一端的时间超过30 min,终止测试,记录测试时间和距离,并由此计算芯吸速率。
JIS 1097第7.1.2节和GB/T 21655.1第8.4节均采用了AATCC 197方法B的原理,但面料一端浸入水中的距离分别为20和15 mm。
JIS 1097第7.1.2节报告10 min后的面料芯吸高度,国标方法则报告30 min后的面料芯吸高度。
运用静态润湿法的标准有BS 3449和GB/T 21655.1第8.1节。
BS 3449将面料放入十字金属框架中,浸入水中20 min后取出,再放到离心脱水机中甩干15 s,称重并计算吸水率。
国标方法的浸没时间为 5 min,取出后垂直悬挂,直至试样不再滴水后称重,计算试样的吸水率。
沉降法的原理是将试样水平放入盛水水槽,此时开始计时,记录试样完全浸没所花的时间。
ASTM D4772采用毛圈吸水-水流法(图 3)。
在漏斗中加入50 mL蒸馏水,水流经漏斗和量筒流到面料表面,整个水流时间为(25±5)s;部分水被面料吸收,部分水经面料流到底部空盘中;将盘中收集到的水倒入量筒中,称取体积;再用50 mL减去盘中水体积,得到面料的吸水量。
按照上述步骤,做完面料正面吸水量后,再进行面料反面吸水量的测试。
最终取面料正面和反面吸水量的平均值,作为该面料的总体吸水量。
该方法采用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将测试试样放置于设备的上下同心传感器之间,将一定量的测试溶液滴到织物上,溶液在织物上沿三维方向进行传递:液态水沿织物的浸水面扩散;从织物的浸水面向渗透面传递;在织物的渗透面扩散。
与测试面料紧密接触的传感器测量出电阻,进而计算出面料内液态水的动态传递情况,得出浸湿时间和吸水速率。
表 3 列出了不同标准采用的吸湿指标。
同类测试的吸湿指标相似,不同测试原理的标准,指标也不同。
中国国家标准GB/T 21655.1和GB/T 21655.2还给出吸湿快干性能的技术要求(表 4)。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快干性能测试标准有 7 个,从测试原理上看,7 个标准大致可分为 5 类(表 5),其中IHTM 048为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内部测试方法。
这 7 个测试标准在测试范围上,均适用于各类纺织品。
但AATCC 199指出,若AATCC 79的预测试结果大于30 s,则该类产品不适合安排AATCC 199测试。
除AATCC 199、AATCC 201和JIS 1096第8.25节外,大部分标准考核了洗前和洗后的产品快干性能。
JIS 1096第8.25节方法为润湿称重方法,将试样浸没于20 ℃的水中,随后从水中取出,悬挂滴干称重,并记录试样达到恒重所花的时间。
GB/T 21655.1第8.3节和IHTM 048为滴湿称重法。
IHTM 048将试样放入培养皿中并称重,记为重量A;之后将试样从培养皿中移出,再在培养皿中央滴 3 mL水;然后,将试样重新放入培养皿中的液滴上,正面朝上,并马上称重,记为重量B;在此之后,分别在 5、15和30 min时,称取重量,记为重量C;通过得到的 3 个重量,计算出蒸发率。
GB/T 21655.1第8.3节将试样平放在实验平台上,将0.2 mL的水滴在试样接触皮肤面;然后将此试样垂直悬挂,每隔 5 min称取一次重量,直至连续2 次称取重量的变化不超过1%。
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可同时测试吸湿和快干性能,快干测试过程同吸湿测试,得出和快干相关的渗透面最大浸润半径、渗透面液态水扩散速度和单向传递指数等 3个指标。
AATCC 199运用水分分析仪自带的加热装置将湿润的面料加热,当达到双方协定的测试终点时,记录干燥过程所需的时间。
双方协定的测试终点可以是面料的原始干重,也可以是协定的某一重量比如面料干重加上4%的含水重量。
测试分为 3 个步骤。
第一步,先找出样品的吸水面,并判断样品是否适合安排AATCC 199测试。
先将平衡后的样品按照AATCC 79分别滴一滴液滴在面料的正面和反面,观察哪一面吸水更快,进而决定该面为测试面。
若正反两面的滴水吸收时间均超过30 s,则该面料不适合进行AATCC 199测试,测试终止。
第二步,将试样称干重,记为W1,将试样浸没在水溶液中1 min后取出,悬挂晾5 min,再次称重,记重量为W2。
利用式(1)计算出含水率,再利用式(1)得到的含水率和样品干重,运用式(2)计算在干燥面料上的加水量。
第三步是在水分分析仪上完成的。
开机并设定温度为37 ℃,0.5 h后,打开加热腔体,依次放入支撑架和金属网,去皮后放入干燥样品,在干燥样品上滴一定量的水,加水量为第二步计算出的加水量,再在样品上放上金属网;然后关闭加热腔体,开始加热,直至测试终点,记录达到测试终点所用时间,即为干燥时间。
式(1)、式(2)中,y为总的加水量(mL);x为含水率(%);W1为样品干重(g)。
AATCC 201设备顶端有风扇(图 4),可在测试热板上方空间内提供1.5 m/s的风速。
图 5 为热板及其它附件设备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