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发育毒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11% 67.27%
正常形态 精子率
85.02% 77.89%
1981 103.02×106 × 1996
雄性 生殖 系统
睾丸 副性腺(精囊、前列腺、 副性腺(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或称库 柏氏腺( 柏氏腺(Cowper‘s腺) 腺 管道系统管道系统由输出小管、附睾( 管道系统管道系统由输出小管、附睾(由 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组成)、 )、输精 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组成)、输精 管和射精管组成。 管和射精管组成。 啮齿类动物还有凝固腺和包皮腺两个副性腺
常见生殖损害的表现
月经紊乱,闭经, 性欲和性交能力 ,受孕力 ,月经紊乱,闭经,异常的妊 娠结局(流产、早产和死产,子代发育异常 低出生体重,围产 子代发育异常,低出生体重 娠结局(流产、早产和死产 子代发育异常 低出生体重 围产 期死亡等 )
生殖毒作用的机理
化学活性细胞毒性、 化学活性细胞毒性、致癌或致突变性 直接作用 生殖毒物 作用方式 间接作用 结构与内源性分子的相似性 代谢为直接作用的毒物 通过酶的修饰作用, 改变内分泌 通过酶的修饰作用 受体机理 生殖毒作 用的机理 下丘脑- 下丘脑- 垂体机理 类固醇生 成的抑制 以类似内源性生殖激素的形式通 过膜或细胞受体起作用 通过改变由下丘脑或垂体前叶腺 合成和释放的激素 酶的抑制
20个国家男性精子质量调查结果 个国家男性精子质量调查结果
年份 1938年 年 1997年 年 精子数 (个/ml) 个 113×106 × 66×106 × 精液量 (ml) 3.40 2.75
我国39个县市男性精子质量调查结果 我国 个县市男性精子质量调查结果
年份 精子数 (个/ml) ) 83.8×106 × 精液量 (ml) ) 3.31 2.97 精子 活动度
抑制类固醇生成的物质
类固醇生成步骤
20α-羟化酶 α 侧链断裂 脱氢酶, β 脱氢酶 3β羟∆S-类 - 固醇 芳香化酶 11-β-羟化酶 - 21-羟化酶 - 17α-羟化酶 α 17,20-羟化酶 -
抑制剂
氨基苯乙哌啶酮磷酸盐 3-甲基联苯胺 - 氰基酮, 雌激素, 氰基酮 雌激素 炔羟雄烯异噁唑 4-羟基基-雄甾烯-3,17-二酮 -羟基基-雄甾烯- - 1,4,6-andsostatsine-3,17-二酮 - - - 4-乙酸基-雄甾烯-3,17-二酮 -乙酸基-雄甾烯SKF- SKF-12185 炔羟雄烯异噁唑, 炔羟雄烯异噁唑,甲吡丙酮 炔羟雄烯异噁唑 炔羟雄烯异噁唑,SU-9055, SU-8000 炔羟雄烯异噁唑 炔羟雄烯异噁唑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佛罗里达州阿波普卡湖 泄漏事件后数量急剧减少, 中鳄鱼自从 DDE 泄漏事件后数量急剧减少, 繁殖率明显下降, 繁殖率明显下降,并发现部分雄性鳄鱼血浆中 睾酮浓度明显降低、 睾酮浓度明显降低、阴茎长度只有正常长度的 1/4,且伴有睾丸组织结构的改变等 雌鳄排出 ,且伴有睾丸组织结构的改变等; 卵中未受精卵的比例显著上升。 卵中未受精卵的比例显著上升。 2002年7月18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公布 年 月 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公布 了一项研究成果,东湖部分鱼类因长期遭受污染 东湖部分鱼类因长期遭受污染, 了一项研究成果 东湖部分鱼类因长期遭受污染 出现雄鱼雌性化. 出现雄鱼雌性化 洗涤剂 生活污水 塑料制品 酞酸酯 烷基酚类化学物
3
周
2
周
精细胞 n 精细胞转变成成熟精子的 过程精子生成或精子发生 (spermatogenesis)
雄性生殖系统
3
周
成年睾丸功能的内分泌调控
激素 LH FSH 来源 垂体 垂体 主要靶 对靶的作用 Leydig细胞 刺激类固醇的生成 睾酮生成 睾酮生成) 细胞 刺激类固醇的生成(睾酮生成 刺激蛋白合成(如雄激素结合蛋 刺激蛋白合成 如雄激素结合蛋 精子细胞到精子的成熟(精 白 ),精子细胞到精子的成熟 精 精子细胞到精子的成熟 子形成) 子形成 维持结构和功能 对FSH和LH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和 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对FSH和LH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和 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对FSH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生殖毒性的检测和评价
生殖毒性的测试方法
整体动物试验 一代生殖毒性试验(single generati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testing) 一代生殖毒性试验 二代生殖毒性试验(two generati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testing) 二代生殖毒性试验 多代生殖毒性试验(multigenerati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testing) 多代生殖毒性试验 连续交配试验(continuous breeding test, ART) 连续交配试验 I、II、III段生殖毒性试验 段生殖毒性试验(segment I 、II、III reproductive 、 、 段生殖毒性试验 、 toxicity testing) 生殖细胞遗传毒性测试方法 UDS,流式细胞技术 , b-dUTP标记法 , 单细胞凝胶电泳,SCE, UDS,流式细胞技术, dUTP标记法, 单细胞凝胶电泳, 流式细胞技术 标记法 OHdG定量检测方法 染色体畸变分析, 定量检测方法, 8-OHdG 定量检测方法 , 染色体畸变分析 , STS PCR,Southern 杂交,FISH分析 FISH分析 微核试验, 分析, 分析, 杂交 , FISH 分析 , FISH 分析 , 微核试验 , 小鼠特异位点试 小鼠可遗传异位试验, 验, 小鼠可遗传异位试验, 显性致死试验
曲细精管(约 曲细精管 约90%), 管壁为生精上皮
睾 丸
间质组织
间质细胞(Leydig cell) 间质细胞 供血血管 其它细胞
支持细胞或称足 细胞 (supporting cell or Sertoli cell) 生精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 GnRH Leydig cell LH 睾酮 Sertoli cell FSH ABP,雌激素 雌激素 调节雄激素含量 调节雄激素含量 雄激素 垂体 LH FSH 精 子 睾丸 发 生 附睾 受精 精子形成或精子分化 (spermiogenesis) 精原细胞(休止状态 精原细胞 休止状态) 2n 休止状态 有丝分裂(青春期 有丝分裂 青春期) 青春期 初级精母细胞 2n 减数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n
孕妇(围产期) 子代乳腺、子宫、睾丸、 孕妇(围产期) EEs 子代乳腺、子宫、睾丸、前列腺癌 1973年-1991年 美国 年 年 24% % 41% % 126% %
1992年以来,Carlson等相继报道近 年来成年 年以来, 等相继报道近50年来成年 年以来 等相继报道近 男子的平均精子数减少近一半, 男子的平均精子数减少近一半 同时男性生殖系统 发育异常如隐睾、尿道下裂、 发育异常如隐睾、尿道下裂、睾丸癌等疾患的发病 率升高; 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近年来每年以1%的速 率升高 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近年来每年以 的速 度增长。另外,许多野生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许多野生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度增长。另外 许多野生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如 睾丸和外生殖器变小, 生育力下降。 睾丸和外生殖器变小 生育力下降。 并认为这些异 常改变与环境化学因素有关, 提出了环境雌激素、 常改变与环境化学因素有关 提出了环境雌激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概念 1996年Theo Colborn等著 年 等著Our Stolen Future 指出 等著 环境激素” 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危害, “环境激素” 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危害,该书被 译成1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 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 译成 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
外源化学物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及其表现
对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损害: 闭经/动情抑制, 对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损害: 闭经/动情抑制,受孕力降低 丘脑 卵母细胞数 /突变 排卵抑制, 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 排卵抑制,受孕力 卵巢的损害 对卵巢的发育 生殖道的损害: 影响运送卵子/受精/ 生殖道的损害: 影响运送卵子/受精/受精卵发育 的损害
外源化学物的 生殖发育毒性 及其评价
生殖毒理学是研究化学因素及物理因素对男 性和女( (雄)性和女(雌)性生殖系统有害生物效应的一门 毒理学分支科学。 毒理学分支科学。生殖毒性可导致男 (雄) 性或 性生殖器官、相关内分泌系统、 女 (雌) 性生殖器官、相关内分泌系统、性周期 和性行为以及生育力和妊娠后果的改变。 和性行为以及生育力和妊娠后果的改变。 发育毒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孕前、出生前、 发育毒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孕前、出生前、和/ 或出生后直至性成熟暴露各种因素对发育过程影 响的一门分支学科。 响的一门分支学科。发育毒性可导致发育生物体 从受精卵到成体之前生存、生长发育、形态结构、 从受精卵到成体之前生存、生长发育、形态结构、 行为功能的有害影响, 行为功能的有害影响,包括胚期和胎儿期诱发或 显示的影响,以及在出生后诱发和显示的影响。 显示的影响,以及在出生后诱发和显示的影响。
雌性生殖系统
性成熟 生长发育 配子释放 受精 配子发生 合子转运
新生儿适应 分娩 胎儿生长
着床 胚胎发生
女性生殖循环
外源化学物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靶
1.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 所有卵母细胞在雌(女 性出生前就已存在 性出生前就已存在, 所有卵母细胞在雌 女)性出生前就已存在,如果破坏了 就没有额外的配子可补偿; 就没有额外的配子可补偿; 对生殖细胞的亚致死损伤, 对生殖细胞的亚致死损伤,如果不能修复将存在于该个 体的生命周期,在理论上这将影响该个体今后的生殖后果。 体的生命周期,在理论上这将影响该个体今后的生殖后果。 一般而言,越年轻的动物配子对辐射引起的死亡越敏感 一般而言, 最敏感的阶段是卵原细胞的有丝分裂期 生殖细胞的丢失 2.颗粒细胞 颗粒细胞 3.神经内分泌轴 , 卵泡膜细胞 黄体细胞 神经内分泌轴 卵泡膜细胞, 可遗传突变
4. 附睾 附睾是某些生殖毒物的潜在靶 5. 输精管和精囊腺
外源化学物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及其表现
直接损伤睾丸中的细胞群 对睾丸 的毒性 对精子发生的有害作用 继发性的影 响精子发生 改变下丘脑 -垂体功能 直接影响睾 丸细胞功能
精子生成障碍 Ledig cell 功能异常, 有关激素合成或 功能异常, 作用发生改变 性欲异常, 性欲异常, 阳痿及丧失生育能力 引起生殖细胞突变, 引起生殖细胞突变, 造成可遗传损害
Sertoli细胞 细胞 Sertoli 细 胞 和/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 Leydig 雄性副性腺 睾酮 下丘脑,垂体 下丘脑 垂体 细胞 雌二醇 Leydig 垂体前叶 细胞 抑制素 Sertoli 垂体前叶 细胞
外源化学物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靶
1.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 由于只要存在干细胞,生精上皮就可以再生。 由于只要存在干细胞,生精上皮就可以再生。损伤的意 义比对数量限定的雌性卵母细胞的意义要小。 义比对数量限定的雌性卵母细胞的意义要小。 单个干细胞基因组中产生的异常性可在配子中被永存。 单个干细胞基因组中产生的异常性可在配子中被永存。 所有干细胞的破坏相当于女性所有卵母细胞的破坏, 所有干细胞的破坏相当于女性所有卵母细胞的破坏,将 产生永久性不育。 产生永久性不育。 生殖细胞丢失 可遗传突变
生殖和发育功能障碍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 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自发流产率可达全部妊娠中的50% 自发流产率可达全部妊娠中的 着床后的自发流产率为32%~34% 着床后的自发流产率为 ~ 活产婴儿的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4% ~ 活产婴儿的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学龄儿童发育障碍率大约为12%~14%。 学龄儿童发育障碍率大约为 ~ 。 20世纪妊娠期间暴露己烯雌酚,严重影响子代生 世纪妊娠期间暴露己烯雌酚, 世纪妊娠期间暴露己烯雌酚 殖系统的发育,并使女性后代发生阴道腺癌。 殖系统的发育,并使女性后代发生阴道腺癌。
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 GnRH 黄体细胞 LH 催乳激素 孕激素, 孕激素,松驰素 催产素 卵泡膜细胞 LH 雄激素 芳香化酶
卵原细胞(休止状态 卵原细胞 休止状态) 2n 休止状态
有丝分裂(青春期 3 有丝分裂 青春期) 青春期 垂体 周 LH 卵 初级卵母细胞 2n FSH 子 卵巢 减数分裂 发 1 次级卵母细胞 n 生 颗粒 / 减数分裂 细胞 2 卵细胞 n 天 雌激素 成熟卵子
2. Sertoli细胞 在维持和调控精子生成中起多重作用,是 细胞 在维持和调控精子生成中起多重作用, 很多睾丸毒物的靶。 很多睾丸毒物的靶。 3. leydig细胞 产生的睾酮对 细胞 产生的睾酮对Sertoli细胞的功能及性欲和副 细胞的功能及性欲和副 性腺功能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性腺功能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正常形态 精子率
85.02% 77.89%
1981 103.02×106 × 1996
雄性 生殖 系统
睾丸 副性腺(精囊、前列腺、 副性腺(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或称库 柏氏腺( 柏氏腺(Cowper‘s腺) 腺 管道系统管道系统由输出小管、附睾( 管道系统管道系统由输出小管、附睾(由 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组成)、 )、输精 附睾头、附睾体、附睾尾组成)、输精 管和射精管组成。 管和射精管组成。 啮齿类动物还有凝固腺和包皮腺两个副性腺
常见生殖损害的表现
月经紊乱,闭经, 性欲和性交能力 ,受孕力 ,月经紊乱,闭经,异常的妊 娠结局(流产、早产和死产,子代发育异常 低出生体重,围产 子代发育异常,低出生体重 娠结局(流产、早产和死产 子代发育异常 低出生体重 围产 期死亡等 )
生殖毒作用的机理
化学活性细胞毒性、 化学活性细胞毒性、致癌或致突变性 直接作用 生殖毒物 作用方式 间接作用 结构与内源性分子的相似性 代谢为直接作用的毒物 通过酶的修饰作用, 改变内分泌 通过酶的修饰作用 受体机理 生殖毒作 用的机理 下丘脑- 下丘脑- 垂体机理 类固醇生 成的抑制 以类似内源性生殖激素的形式通 过膜或细胞受体起作用 通过改变由下丘脑或垂体前叶腺 合成和释放的激素 酶的抑制
20个国家男性精子质量调查结果 个国家男性精子质量调查结果
年份 1938年 年 1997年 年 精子数 (个/ml) 个 113×106 × 66×106 × 精液量 (ml) 3.40 2.75
我国39个县市男性精子质量调查结果 我国 个县市男性精子质量调查结果
年份 精子数 (个/ml) ) 83.8×106 × 精液量 (ml) ) 3.31 2.97 精子 活动度
抑制类固醇生成的物质
类固醇生成步骤
20α-羟化酶 α 侧链断裂 脱氢酶, β 脱氢酶 3β羟∆S-类 - 固醇 芳香化酶 11-β-羟化酶 - 21-羟化酶 - 17α-羟化酶 α 17,20-羟化酶 -
抑制剂
氨基苯乙哌啶酮磷酸盐 3-甲基联苯胺 - 氰基酮, 雌激素, 氰基酮 雌激素 炔羟雄烯异噁唑 4-羟基基-雄甾烯-3,17-二酮 -羟基基-雄甾烯- - 1,4,6-andsostatsine-3,17-二酮 - - - 4-乙酸基-雄甾烯-3,17-二酮 -乙酸基-雄甾烯SKF- SKF-12185 炔羟雄烯异噁唑, 炔羟雄烯异噁唑,甲吡丙酮 炔羟雄烯异噁唑 炔羟雄烯异噁唑,SU-9055, SU-8000 炔羟雄烯异噁唑 炔羟雄烯异噁唑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佛罗里达州阿波普卡湖 泄漏事件后数量急剧减少, 中鳄鱼自从 DDE 泄漏事件后数量急剧减少, 繁殖率明显下降, 繁殖率明显下降,并发现部分雄性鳄鱼血浆中 睾酮浓度明显降低、 睾酮浓度明显降低、阴茎长度只有正常长度的 1/4,且伴有睾丸组织结构的改变等 雌鳄排出 ,且伴有睾丸组织结构的改变等; 卵中未受精卵的比例显著上升。 卵中未受精卵的比例显著上升。 2002年7月18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公布 年 月 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公布 了一项研究成果,东湖部分鱼类因长期遭受污染 东湖部分鱼类因长期遭受污染, 了一项研究成果 东湖部分鱼类因长期遭受污染 出现雄鱼雌性化. 出现雄鱼雌性化 洗涤剂 生活污水 塑料制品 酞酸酯 烷基酚类化学物
3
周
2
周
精细胞 n 精细胞转变成成熟精子的 过程精子生成或精子发生 (spermatogenesis)
雄性生殖系统
3
周
成年睾丸功能的内分泌调控
激素 LH FSH 来源 垂体 垂体 主要靶 对靶的作用 Leydig细胞 刺激类固醇的生成 睾酮生成 睾酮生成) 细胞 刺激类固醇的生成(睾酮生成 刺激蛋白合成(如雄激素结合蛋 刺激蛋白合成 如雄激素结合蛋 精子细胞到精子的成熟(精 白 ),精子细胞到精子的成熟 精 精子细胞到精子的成熟 子形成) 子形成 维持结构和功能 对FSH和LH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和 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对FSH和LH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和 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对FSH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释放的负反馈调控
生殖毒性的检测和评价
生殖毒性的测试方法
整体动物试验 一代生殖毒性试验(single generati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testing) 一代生殖毒性试验 二代生殖毒性试验(two generati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testing) 二代生殖毒性试验 多代生殖毒性试验(multigenerati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testing) 多代生殖毒性试验 连续交配试验(continuous breeding test, ART) 连续交配试验 I、II、III段生殖毒性试验 段生殖毒性试验(segment I 、II、III reproductive 、 、 段生殖毒性试验 、 toxicity testing) 生殖细胞遗传毒性测试方法 UDS,流式细胞技术 , b-dUTP标记法 , 单细胞凝胶电泳,SCE, UDS,流式细胞技术, dUTP标记法, 单细胞凝胶电泳, 流式细胞技术 标记法 OHdG定量检测方法 染色体畸变分析, 定量检测方法, 8-OHdG 定量检测方法 , 染色体畸变分析 , STS PCR,Southern 杂交,FISH分析 FISH分析 微核试验, 分析, 分析, 杂交 , FISH 分析 , FISH 分析 , 微核试验 , 小鼠特异位点试 小鼠可遗传异位试验, 验, 小鼠可遗传异位试验, 显性致死试验
曲细精管(约 曲细精管 约90%), 管壁为生精上皮
睾 丸
间质组织
间质细胞(Leydig cell) 间质细胞 供血血管 其它细胞
支持细胞或称足 细胞 (supporting cell or Sertoli cell) 生精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 GnRH Leydig cell LH 睾酮 Sertoli cell FSH ABP,雌激素 雌激素 调节雄激素含量 调节雄激素含量 雄激素 垂体 LH FSH 精 子 睾丸 发 生 附睾 受精 精子形成或精子分化 (spermiogenesis) 精原细胞(休止状态 精原细胞 休止状态) 2n 休止状态 有丝分裂(青春期 有丝分裂 青春期) 青春期 初级精母细胞 2n 减数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n
孕妇(围产期) 子代乳腺、子宫、睾丸、 孕妇(围产期) EEs 子代乳腺、子宫、睾丸、前列腺癌 1973年-1991年 美国 年 年 24% % 41% % 126% %
1992年以来,Carlson等相继报道近 年来成年 年以来, 等相继报道近50年来成年 年以来 等相继报道近 男子的平均精子数减少近一半, 男子的平均精子数减少近一半 同时男性生殖系统 发育异常如隐睾、尿道下裂、 发育异常如隐睾、尿道下裂、睾丸癌等疾患的发病 率升高; 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近年来每年以1%的速 率升高 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率近年来每年以 的速 度增长。另外,许多野生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许多野生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度增长。另外 许多野生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如 睾丸和外生殖器变小, 生育力下降。 睾丸和外生殖器变小 生育力下降。 并认为这些异 常改变与环境化学因素有关, 提出了环境雌激素、 常改变与环境化学因素有关 提出了环境雌激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概念 1996年Theo Colborn等著 年 等著Our Stolen Future 指出 等著 环境激素” 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危害, “环境激素” 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危害,该书被 译成1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 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 译成 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
外源化学物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及其表现
对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损害: 闭经/动情抑制, 对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损害: 闭经/动情抑制,受孕力降低 丘脑 卵母细胞数 /突变 排卵抑制, 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 排卵抑制,受孕力 卵巢的损害 对卵巢的发育 生殖道的损害: 影响运送卵子/受精/ 生殖道的损害: 影响运送卵子/受精/受精卵发育 的损害
外源化学物的 生殖发育毒性 及其评价
生殖毒理学是研究化学因素及物理因素对男 性和女( (雄)性和女(雌)性生殖系统有害生物效应的一门 毒理学分支科学。 毒理学分支科学。生殖毒性可导致男 (雄) 性或 性生殖器官、相关内分泌系统、 女 (雌) 性生殖器官、相关内分泌系统、性周期 和性行为以及生育力和妊娠后果的改变。 和性行为以及生育力和妊娠后果的改变。 发育毒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孕前、出生前、 发育毒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孕前、出生前、和/ 或出生后直至性成熟暴露各种因素对发育过程影 响的一门分支学科。 响的一门分支学科。发育毒性可导致发育生物体 从受精卵到成体之前生存、生长发育、形态结构、 从受精卵到成体之前生存、生长发育、形态结构、 行为功能的有害影响, 行为功能的有害影响,包括胚期和胎儿期诱发或 显示的影响,以及在出生后诱发和显示的影响。 显示的影响,以及在出生后诱发和显示的影响。
雌性生殖系统
性成熟 生长发育 配子释放 受精 配子发生 合子转运
新生儿适应 分娩 胎儿生长
着床 胚胎发生
女性生殖循环
外源化学物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靶
1.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 所有卵母细胞在雌(女 性出生前就已存在 性出生前就已存在, 所有卵母细胞在雌 女)性出生前就已存在,如果破坏了 就没有额外的配子可补偿; 就没有额外的配子可补偿; 对生殖细胞的亚致死损伤, 对生殖细胞的亚致死损伤,如果不能修复将存在于该个 体的生命周期,在理论上这将影响该个体今后的生殖后果。 体的生命周期,在理论上这将影响该个体今后的生殖后果。 一般而言,越年轻的动物配子对辐射引起的死亡越敏感 一般而言, 最敏感的阶段是卵原细胞的有丝分裂期 生殖细胞的丢失 2.颗粒细胞 颗粒细胞 3.神经内分泌轴 , 卵泡膜细胞 黄体细胞 神经内分泌轴 卵泡膜细胞, 可遗传突变
4. 附睾 附睾是某些生殖毒物的潜在靶 5. 输精管和精囊腺
外源化学物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及其表现
直接损伤睾丸中的细胞群 对睾丸 的毒性 对精子发生的有害作用 继发性的影 响精子发生 改变下丘脑 -垂体功能 直接影响睾 丸细胞功能
精子生成障碍 Ledig cell 功能异常, 有关激素合成或 功能异常, 作用发生改变 性欲异常, 性欲异常, 阳痿及丧失生育能力 引起生殖细胞突变, 引起生殖细胞突变, 造成可遗传损害
Sertoli细胞 细胞 Sertoli 细 胞 和/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 Leydig 雄性副性腺 睾酮 下丘脑,垂体 下丘脑 垂体 细胞 雌二醇 Leydig 垂体前叶 细胞 抑制素 Sertoli 垂体前叶 细胞
外源化学物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靶
1.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 由于只要存在干细胞,生精上皮就可以再生。 由于只要存在干细胞,生精上皮就可以再生。损伤的意 义比对数量限定的雌性卵母细胞的意义要小。 义比对数量限定的雌性卵母细胞的意义要小。 单个干细胞基因组中产生的异常性可在配子中被永存。 单个干细胞基因组中产生的异常性可在配子中被永存。 所有干细胞的破坏相当于女性所有卵母细胞的破坏, 所有干细胞的破坏相当于女性所有卵母细胞的破坏,将 产生永久性不育。 产生永久性不育。 生殖细胞丢失 可遗传突变
生殖和发育功能障碍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 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自发流产率可达全部妊娠中的50% 自发流产率可达全部妊娠中的 着床后的自发流产率为32%~34% 着床后的自发流产率为 ~ 活产婴儿的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4% ~ 活产婴儿的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学龄儿童发育障碍率大约为12%~14%。 学龄儿童发育障碍率大约为 ~ 。 20世纪妊娠期间暴露己烯雌酚,严重影响子代生 世纪妊娠期间暴露己烯雌酚, 世纪妊娠期间暴露己烯雌酚 殖系统的发育,并使女性后代发生阴道腺癌。 殖系统的发育,并使女性后代发生阴道腺癌。
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 GnRH 黄体细胞 LH 催乳激素 孕激素, 孕激素,松驰素 催产素 卵泡膜细胞 LH 雄激素 芳香化酶
卵原细胞(休止状态 卵原细胞 休止状态) 2n 休止状态
有丝分裂(青春期 3 有丝分裂 青春期) 青春期 垂体 周 LH 卵 初级卵母细胞 2n FSH 子 卵巢 减数分裂 发 1 次级卵母细胞 n 生 颗粒 / 减数分裂 细胞 2 卵细胞 n 天 雌激素 成熟卵子
2. Sertoli细胞 在维持和调控精子生成中起多重作用,是 细胞 在维持和调控精子生成中起多重作用, 很多睾丸毒物的靶。 很多睾丸毒物的靶。 3. leydig细胞 产生的睾酮对 细胞 产生的睾酮对Sertoli细胞的功能及性欲和副 细胞的功能及性欲和副 性腺功能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性腺功能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