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摘要:在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化的今天,金融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发展一直都有是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从国际的经验数据来看,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银行业结构千差万别,究竟哪一种银行业结构能够成为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

关键词:银行业结构经济增长集中度

对于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飞跃,而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1979年之前仅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发展到现在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并存的局面,银行业的资产集中度降低了50%以上。而学者们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结银行结构的研究。

国内的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针对我国自身银行业结构的分析,由于我国是一个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大国,银行业、金融业都还处于不断地改革摸索阶段,所以国内学者主要集中研究我国银行业结构的合理性,我国的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优化银行业结构的政策和建议。

于良春和鞠源(1999)最早运用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他们发现我国的银行业市场集中与垄断的低效率并存,开创了运用产业经济学方法分析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先河。此后,基于对我国银行业结构的量度、描述与分析,国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转向了对银行业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在SCP范式下,赵旭、蒋振声与周军民(2001)的研究表明运作效率是影响银行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与利润率负相关。

刘伟与黄桂田(2002)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用SCP范式对我国银行业进行分析并不一定恰当。因为我国的利率是由央行制定的,所以集中度与“市场价格”——利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即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一定进展,拥有相当市场份额的银行也不容易控制价格,因为他们不能明目张胆地实施寡头勾结。因此,他们认为中国银行业市场偏高的集中度并不是影响银行业绩效的主要原因,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在于现有的国有银行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率过低。

除此之外,实际上银行业绩效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最近几年已不再局限于对银行业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开始尝试探讨和研究银行业结构与国家层面以及区域层面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袁鹰(2000)运用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后,认为集中度较高的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所引致的微观效应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过度垄断,规模不经济:宏观效应是银行体系信用萎缩,对实体经济缺乏有力支持。陆益美(2004)对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率测算得出中国银行业无论在资产,还是存款、贷款和资产规模等主要指标的市场集中度都在60%

以上,这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投资,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李琼和刘建军(2005)借鉴King和Levine(1993)的研究方法建立回归方程,在证明了中国资本市场相互分割之后.采用1999年和2000年国家层面上的跨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各地区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由于资金的跨地区流动受到限制,银行市场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般均衡模型所预期的垄断的银行业结构对经济的有害作用较为明显。因此他们得出政策结论认为非国有银行的发展应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区应该鼓励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设立和发展。王红(2005)通过对我国银行业1986—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研究了我国的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较高的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影响,符合一般均衡模型的预期与结论,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谭儒勇、叶海景和范坤祥(2006)研究了中国各地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后,也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由以上可以看出,许多学者认为促进竞争体系的形成是我国银行业发展改革的正确方向,多数认为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对宏观经济会产生负面影响,只是在影响的强弱上存在分歧。

除此之外,特别要提出的是以林毅夫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成果。林毅夫认为经济学家对哪种金融结构(银行结构)对经济增长最为有利方面仍未达成共识,是因为所有上述研究有一个共同的、也是根本性的缺陷,就是仅仅从金融体系一方面来讨论金融体系与实质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忽视了对实质经济本身的考虑。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是为实质经济提供资金融通的便利服务的,所服务的实质经济对象不同,金融体系在发展水平和结构方面都会有所差异。金融体系的优劣、效率高低是相对于其所服务的实质经济而言的。因此,从金融体系单方面来考察其优劣是无法得出确定性的结论的,这正是现有的文献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的根本原因。所以,必须同时考察金融体系和实质经济两个方面的特征,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才能得到对于金融体系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清晰解释。对此,林毅夫提出了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金融结构(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新理论——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他认为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都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或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体,要素禀赋结构的不同决定了经济结构是不同,而在不同的经济结构之中,由于经济主体对资金需求规模不同,金融体系的各种制度安排在提供不同规模资金的交易费用和克服不同风险时各具优劣,因此金融、银行结构也就不尽相同。即最优金融发展水平的经济体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经济结构进而决定了金融结构(银行结构),因此,按照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技术、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关键。

林毅夫、孙希芳(2008)运用我国28个省区在1985—2002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各个省区的银行业规模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他们认为中国在现阶段的最优银行业结构应当以区域性中小银行为主体,因此,政府应继续引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下降和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上升,以促成中国现阶段银行业结构向最优结构趋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