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院《摄影与传统绘画结合的艺术创新性联系提案》课题,是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课题(课题编号:10C0098)。
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二维平面造型艺术的摄影与绘画,它们有着相似的艺术造型语言,但是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摄影自诞生以来,在与绘画的借鉴、融合、促进、纷争中逐步成长壮大起来,并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同时摄影艺术的发展也促使绘画艺术的变更与创新。
传统绘画和摄影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
摄影家向画家看齐,而画家则向摄影家靠拢。
摄影艺术从传统绘画里脱胎,乃是同胞兄弟,饱受了绘画艺术以及其他视觉艺术的滋养,逐渐的成长,发展出了不同于绘画的摄影自身的一些语言,拥有了多种的艺术风格。
可以说,至今摄影艺术仍在继续的努力的探索和发展自己的语言,继续的拓展自己的艺术疆域。
但摄影疆域的拓展,有了一些自己的语言,难道就意味着画意摄影的灭亡?难道就意味着摄影脱胎于绘画艺术是一种耻辱?摄影与传统绘画同作为视觉艺术,其共性可谓多矣;而年轻的摄影之起源于古老深厚的绘画艺术的历史渊源,更决定了传统绘画艺术对摄影还有很多很多的影响无法割弃。
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和丰富的美学价值,我们若是能从中总结经验,吸收营养,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摄影作品,将是大有裨益的。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向来重视形式法则、平面布局的研究,其“分朱布白”、“层次有序”、“虚实相生”、“疏密相间”等传统绘画的构成法则,不乏对摄影非常有益的见解。
传统绘画中的仰视、俯视、平视
等透视法则,也越来越多地被证明是能在摄影艺术中发挥其造型作用的。
绘画中的藏露、疏密、繁简、虚实、对比、浓淡等构图规律,在摄影艺术中同样重要,只不过绘画中的位置经营、气韵关系是靠笔墨描绘出来的,而摄影中的晴雨明媚、朝晖夕照,是通过选取角度、光影效果来完成的,两者用的材料虽不同,但作用却是一样的,同样是追求艺术美的画面效果。
还有绘画创作中常用的形象造型方面的“摆姿
势”、“引表情”技术,光线造型方面靠点线面的理想搭配去深化主题、突出主体、丰富形式的技术,色彩造型方面以对比、调和、均衡、呼应、衬托等手法来求得组合和谐的技术,对促进摄影创作都是很有指导价值的。
特别是绘画创作中历来讲究的“形神兼备”的创作追
求,“贵在传神”的艺术准绳,“以形写神”的表现方法,在当前的摄影创作中毫无意义的必须进一步加以继承和发扬。
由此可见,摄影从绘画透视原理中汲取营养,摄影的“意蕴”与绘画的“意境”相结合,摄影的技巧与绘画的视点相结合,就有助于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摄影作品,丰富摄影的民族风格。
过去有些人在创作道路上之所以停滞不前,困惑烦恼,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视野太窄,所知不多。
尽管他们对摄影创作充满热情,但由于闭关自守,只满足于把摄影知识吃透就足够了,不善于吸收其它艺术的长处,这样就局限了自己的创作手脚,窒息了艺术想象的翅膀,影响了创作能力的提高。
近些年来,由于受西方各种摄影流派的冲击,一些人对传统的绘画手法很不感兴趣,认为它品位低、庸俗化,没什么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东西,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各种艺术尽管形式不同,表现手法有异,但是,巧妙运用形象思维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这也是它们的共性,也是一切艺术互相学习、借鉴,以它之长补己之短的基础。
中国绘画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完善,各种流派、各种思潮,乃至各种表现手法,以及那些滴水不漏的严谨构图,层次分明的虚实对比,浓淡相宜的深浅变化,和以“思与境偕”、“情景交融”、“形神兼备”为标志的“意境构造”,对摄影创作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指导价值。
郎静山曾宣
告摄影“所采构图理法,亦多与吾国绘事相同”,“窃以中国绘画艺术,有数千年之历史,而理法技术已达神妙之境。
摄影为图画,绘事也为图画,其工具虽异而构图之理则相同,尤以集锦之法,更能与画理相通。
”张印泉也曾对摄影和绘画发表过如下见解:“一个借光和影来作画,一个是运用笔墨来作画,各有本身的特点,在表现上焉能完全相同,我们主要是应欣赏绘画的笔墨意境,参考所渲染出浓淡虚实的优点,来协助摄影,使色调的表达更有韵味,而增加照片的艺术性。
”由此可见,摄影艺术欲在发展、竞争中繁荣,就需多多学习、借鉴绘画艺术的创作经验,以传统的美学思想为指导,吸收绘画的创作手法,使之于摄影艺术特有的造型手段相结合,就能使拍摄出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品位。
某一时代、某一学科艺术的发展,不可能没有借鉴、模仿、融合,绝非是孤立的活动,摄影艺术的发展也应该是这样。
摄影吸收绘画的精髓,有助于给摄影的创作和理论的完善注入生机和活力,这一方面既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创作领域,改变长期就摄影而谈摄影那种封闭单一的研究格局,另一方面又可以影响摄影家的思维方式、学术观念和知识结构,促使摄影家对已有的观念进行反思和调整,能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思考和研究中国当代摄影的发展走向等问题,以更为广阔的视界对摄影做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促进中国摄影事业的进一步提高、创新和发展。
我们的课题研究不仅限于课题组员的艺术创作推陈出新,也希望把我们研究成果用于常规的教学,以教师带动学生的方式探究摄影与传统绘画共性和区别为前提,通过摄影与传统绘画的构图对比和色调对比,结合实例来解析其相互联系。
2010年9月—2010年11月,课题组成员带队学院设计艺术系09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高职学生赴江西婺源写生实习实训。
通过写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搜集素材,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和综合表现力。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增长学生的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根据教师丰富的业务经验及不断创新和学生
学科与基础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走出狭小的画室,走向现实生活,亲近大自然,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与美丽的自然,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
师生均创作出颇多富有生活气息的摄影及速写、色彩作品;2010年9月—2011年1月,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将本校动漫设计专业G30801班、G30901班及C20901班作为实验班,参考衔接资料进行《摄影》《影视艺术鉴赏》《分镜头脚本设计》教学实验,对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多多借鉴外国摄影艺术流派的一些经验,也要多多学习吸收经几千年探索研究而形成的各门类艺术的长处。
通过技巧及借鉴的结合,我们更好地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把对教学中出现的构图、光源、色调、透视、质感、体积、意境等优秀案例进行集体研究,寻求创新的思维方式,分别进行了两次质量检测和一次学生学习问卷调查。
根据反馈的信息作出了阶段性总结。
多角度的探求力求能使我们师生创造出更多具有民族风格文化的摄影、影视作品。
当然我们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
在信息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创新的主导力量。
对国内外有关两者结合间的知识、技法衔接的科研成果进行广泛搜集,深入比较,却粗取精,去伪存真,联系课题组成员的教学、创作实际,找出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及创作思路进行探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背景条件:绘画和摄影有着难解难分的姻缘关系。
尽管摄影历史与有着数千年悠久岁月的传统绘画相比还显得非常的年轻,但摄影艺术在160多年中几乎走过了绘画数千年所走过的道路,借鉴了几乎所有的绘画手段为其服务。
在当代造型艺术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同步发展过程中,摄影与绘画更是自觉不自觉地在相互撞击交叉之中表现出多方位的艺术交融,产生了很多充满艺术魅力、意境深远的作品,并可以
看出这些作品的互补因素和特征。
探索性的照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内容,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给人以新颖独特的审美感受。
显然,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交流、影响、渗透、融合,不仅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同时相互间的吸收、补充、交融,对强化艺术的表现力、丰富形式结构的多样化、扩大表现领域与画面容量、提高作品的艺术深度以及拓宽人们的审美观照,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是从事动漫设计教学、平面设计教学、传统绘画教学研究的专任教师,我们通过大量的信息检索和图书资料查询再加以自己在艺术创作、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分析,研究分析传统绘画艺术与当代摄影艺术的差别与共性,评述当代国内外在传统绘画与摄影结合方面的各种趋势,总结和探索在摄影创作中借鉴传统继承和发展东方美学思想的方法,并通过两者的对比,从中总结经验,吸收营养。
并通过已经实施准备了一年多的课题深度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艺术创新有了极大改观。
基础条件:我院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硬件上:我院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全系2/3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部分实物展示台、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实训机房摄影仪器和计算机、拷贝台等可供学生上课时使用。
软件上:学院正在加快力度建设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实践的需要。
人员上: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是多年来从事动漫设计教学、平面设计教学、传统绘画教学研究的专任教师。
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作品多次入选,并拿到奖项;指导学生在省、市级技能竞赛中拿到多次一、二、三等奖;在全国发表、刊登作品、论文40余件。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将以探究摄影与传统绘画共性和区别为前提,通过摄影与传统绘画的构图对比、色调对比,结合实例来解析其相互联系。
最后结合具体的事例和分析对其联系和发展做出总结应用。
把课题研究融入动漫、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组织调查研究,参与师生交流,对传统中国画元素与现代设计艺术的融合表现、传统绘画与影视艺术的表现性联系、摄影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视觉语言比较、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数字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及就业模式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
并通过艺术创作、课程标准、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调查等实践取得一些成果,我们再总结经验,吸收营养,创造出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摄影作品。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是:
本课题预期要实现的研究目标需要靠我们摄影爱好者在踏踏实实坚持摄影创作的同时,认认真真的探求摄影与其它艺术的同,与时代特色的同,突破沿用的创作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进步发展的时代。
我们要通过多多吸收绘画的长处,努力使自己创作的摄影艺术作品,能充分体现出民族的性格、古老的文化、独具的个性、多彩的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建立一个艺术创新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思维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学模式。
为此我们将调整《摄影》课程整体设计标准,把课题研究的内容融入教学实践环节,带领学生创作出一系列富有独特创意和情趣的作品;通过对学生的跟踪调查,确保他们在动漫设计绘画基础及专业实践课程两年多的学习中,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好,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学生对摄影、鉴赏、绘画、分镜头课程的兴趣得到提高,毕业生顺利进入动画公司、电视台和出版社、影楼担任适应自己的摄影师、实习编导、原画师、灯光师等职务。
并在网上创立了班级论坛,互相释疑解惑,提供专业就业信息。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本课题以探究摄影与传统绘画共性和区别为前提,通过摄影与传统绘画的构图对比、色调对比,结合实例来解析其相互联系。
最后结合具体的事例和分析对其联系和发展做出总结应用。
把课题研究融入动漫、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这样多角度的探求才能使我们创作出更多具有民族风格文化的摄影作品。
课题组组织调查研究,参与师生交流,并通过艺术创作、课程标准、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调查等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从中总结经验,吸收营养,力图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摄影作品。
本课题预期要实现的研究分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通过对传统中国画元素与现代设计艺术的融合表现,结合实例来解析其相互关系,希望通过这样多层面的探求能使我们从中总结如何较好地发展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格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②通过传统绘画与影视艺术的表现性联系视角出发,结合两者的构图、透视、色调、造型等多方面因素,了解它们融合、借鉴的许多表现手法,同时也能给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新的灵感和启示。
③通过对摄影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视觉语言比较,分析对于两者光线、色彩、空间等元素的审美运。
④通过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
⑤通过对数字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及就业模式研究,分析了动漫专业和数字艺术专业培养目标的不足,根据目前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求,以及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从学校的技能人才发展与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出发,提出分类性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盘点建议,以明确分类培养、错位培养的目标。
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看待世界,能应用多方位知识和方法参与社会实践,倡导以科学探究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艺术创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即爱学、能学;主动参
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习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
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充分发掘艺术的人文内涵,对于我们课题组成员的艺术创作也奠定扎实的基础,着力于创作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和丰富的美学价值作品,我们能从两者中总结经验,吸收营养,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摄影和绘画作品。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① 立足于教学现状,结合传统的文化优势,针对性整合专业教学模式。
课题组成员将抽选本院动漫设计专业所有班级作为实验班,在不断锻炼其动手能力(手绘和实践操作)的同时融入美学鉴赏知识,把所有的拍摄对象和表现题材都能与传统绘画的画意、美感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
② 创设和优化教育环境,让教师能够有效地“教”,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学”。
课题组成员带队学院设计艺术系09级所有高职学生赴江西婺源写生实训。
以教师带动学生探究摄影与传统绘画共性和区别为前提,通过摄影与传统绘画的构图对比和色调对比,结合实例来解析其相互联系。
师生均创作出颇多富有生活气息的摄影及速写、色彩、国画作品。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增长学生的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逐渐走上艺术设计创作的道路,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③ 完善相关的有效教学课程体系。
调整了原有的《摄影课程整体设计》标准,把课题研究的内容融入教学实践环节,带领学生创作出一系列富有独特创意和情趣的作品。
达到从专业绘画基础课程向面向学生的多角度、创新性摄影、影视创作课程转变;从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摄影创作课程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摄影创作课程转变。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 实验研究法 :
课题组成员将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将本校动漫设计专业所有班级作为实验班,参考衔接资料进行《摄影摄像》《影视艺术鉴赏》《分镜头脚本设计》教学实验,对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多多借鉴外国摄影艺术流派的一些经验,也要多多学习吸收经几千年探索研究而形成的各门类艺术的长处。
在不断锻炼其动手能力(手绘和实践操作)的同时融入美学鉴赏知识,把所有的拍摄对象和表现题材都能与传统绘画的画意、美感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
2. 比较研究法 :
课题组成员将带队学院设计艺术系09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高职学生赴江西婺源写生实习实训。
通过写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搜集素材,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和综合表现力。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增长学生的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逐渐走上艺术设计创作的道路,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以教师带动学生探究摄影与传统绘画共性和区别为前提,通过摄影与传统绘画的构图对比和色调对比,结合实例来解析其相互联系。
师生将创作出颇多富有生活气息的摄影及速写、色彩、国画作品。
用实际成果让学生去深刻体会传统绘画与摄影
的“同”与“异”。
我们还将调整《摄影》课程整体设计标准,把课题研究的内容融入教学实践环节,带领学生创作出一系列富有独特创意和情趣的作品。
达到从专业绘画基础课程向面向学生的多角度、创新性摄影、影视创作课程转变;从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摄影创作课程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摄影创作课程转变。
3. 案例研究法:
我们将在专题研究中,将列举出郎静山、陈复礼、潘天寿等大师的优秀作品及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水墨动画作品,分析摄影、动画与传统绘画等学科结合的艺术联系;另外实践教学中我们还将总结艺术设计方向绘画基础教学与动漫设计专业《摄影》《影视艺术鉴赏》《分镜头脚本设计》《中国画线描》等课程教学相通关联性,同时对国内外有关两者
结合间的知识、技法衔接的科研成果进行广泛搜集,深入比较,却粗取精,去伪存真。
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
因此,中国摄影要发展,中国电影产业要发展,就不能只是“唯我独尊”,而是应广泛借鉴其它艺术中的经验和长处,拿来为我所吸收,从而使摄影、影视创作和理论建设不断完善和提高。
”通过以上技巧及借鉴的结合,我们更好地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把对教学中出现的构图、光源、色调、透视、质感、体积、意境等优秀案例进行集体研究,寻求创新的思维方式,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优秀作品。
六、本课题研究的预计成果
1.理论成果
课题组成员自2010年——2012年预计将完成3篇本领域论文,5 - 7篇(幅)相关领域论文(作品)。
2.应用成果
通过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将加强创新实践学习,老师们将不同程度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大家精读教育专著及各艺术权威期刊,各自树立对于新课程教学的理解认识。
坚持记学习、创作心得感受,并经常与各位同仁交流,共享体验心得。
学习的同时,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编写论文或艺术作品,并融入到了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了教师的观念和角色的转变,对各种教学理论与创新意识将得出深刻的理解,使我们受益匪浅。
一、将调整原有的《摄影课程整体设计》标准,把课题研究的内容融入教学实践环节,带领学生创作出一系列富有独特创意和情趣的作品。
二、将通过对我校G30801班、G30901班和C20901班学生的跟踪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在动漫设计绘画基础及专业实践课程两年多的学习中,是否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如何?成绩如何?三、
教师的应用作品的体现。
七、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预计二年,即2010年9月31日至2012年9月 31日。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2010年4月——2010年8月为准备阶段
2010年4月—2010年8月,宣传发动, 课题组成立,分析摄影、动画与传统绘画等学科结合的艺术联系,总结艺术设计方向中绘画基础教学与动漫设计专业《摄影摄像》《影视艺术鉴赏》《影视工程创作》等课程教学相通关联性,创作出相关研究论文及作品。
同时对国内外有关两者结合间的知识、技法衔接的科研成果进行广泛搜集,深入比较,却粗取精,去伪存真,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内容和目标,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2010年9月——2011年6月为中期实施专题研究阶段
① 2010年9月—2010年11月,课题组成员带队学院设计艺术系09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高职学生赴江西婺源写生实习实训。
写生采风是美术基础学习的必经之路、必修科目,通过写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搜集素材,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和综合表现力。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增长学生的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逐渐走上艺术设计创作的道路,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根据教师丰富的业务经验及不断创新和学生学科与基础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走出狭小的画室,走向现实生活,亲近大自然,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与美丽的自然,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
本项目这一阶段以教师带动学生探究摄影与传统绘画共性和区别为前提,通过摄影与传统绘画的构图对比和色调对比,结合实例来解析其相互联系。
师生均创作出颇多富有生活气息的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