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性别差异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量表的制定
1、态度兴趣测量AIAT(Attitude Interest Analysis Test)推 孟、迈尔斯(1936): 456题,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作为一个连续 体的两极。将男子气项目总分减去女子气项 目的总分即为测验得分。 七部分:字词联想、墨迹联想、常识、情感 与伦理问答兴趣、人格与观点、内外倾问卷 (内向性格问卷)。
有待进一步确证的结论:
(1)女孩不比男孩更有“社会性” (2)女孩不比男孩更易受暗示 (3)两性有同样的自我尊重要求 (4)女孩的机械学习和简单重复学习并不更好,男孩在
2、实践意义 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增进异性间的了解,相互尊重,相互理
解,和谐共处 因性施教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现实中男女性别差 异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2、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3、运用相关知识优化自身角色,做到两
性间和谐相处 4、尊重 理解 宽容
自学参考书: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约翰.格雷吉林文史出
版社2007 《男女差异心理学》刘翔平、葛鲁嘉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 《男女差异心理学》 袁振国等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男女心理差异与教育》 傅安球著 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两性差异心理学》朱敬先(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5年 《两性世界-男女性别差异的心理剖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评说两性-谈两性性别差异心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男人为什么恨女人》中央编译出版社等。
介绍了性别角色认同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以及行 为上的性别差异。
1974麦考比(Maccoby,E.E)和杰克林(Jacklin,C.N) 合作出版了《性别差异心理学》—被公认为性
别差异心理学的经典之作,是性别差异心理学 发展的里程碑。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结论
确证的结论:
(1)女孩比男孩有较强的语言能力 (2)男子有较强的视觉-空间能力 (3)男子数学能力稍优 (4)男子更有攻击性
FDCT ) Franck和Rosen(1949)
性度的投射测验
测验项目是60个未完成的图形,要求被试补充完整,据其 中36个图形发现性别差异:
男性的绘画特征:闭合图形、带有尖锐棱角、倾向于物 体联合起来而不是分离的图形
(如:摩天楼、裸体女性、动态的物体等)
女性的绘画特征:开放图形、较圆滑的边缘(如:动物
2、对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的修订
哈撒韦和麦金利(1940)增加性度量表:
性度量表包含60个项目:工作、爱好、感受性、社会性 活动、性表现、性别认同、家庭关系等。
特点:量表的女性化部分与女性无关(为区分男性性倒错者
制定)
3、弗兰克的投射测验(Franck Drawing Completion Test ,
Personality)一书的发表。
研究重点:用测验检验男性智力是否优于女性
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智力无显著两性差异
(二)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研究(1936-1954)
提出全新的概念: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制定测量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量表作为多 项个人问卷的标准组成部分(该时期性差研究的
主要议题)
绪论
第一节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性别 种类: 生理性别
染色体性别 荷尔蒙性别 内生殖器性别 外生殖器性别
社会性别 脑性别
性别的表现: 第一性征—生殖器官
性征
第二性征—生理特征 第三性征—性格心理(性度)
性别双性化 (第四性征) 双性化与中性化
跨性别者
跨性别
第二节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注意:
性别差异的确定: 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总体比较的结果 男女两总体中各取样本 算出总体平均数 结果的可靠性: 结论不一 证据各异 司空见惯 个体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
变性欲者
易装恋者
双重灵魂者
双性或雌雄同体者
性:即生理性别(sex),是生物学术语 ,指的是指基于遗传构成、解剖和繁 殖功能,个体作为女性或男性的分类 。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用来指个体 的染色体组成,及通常与染色体差异 相关联的生殖器官和次性征等。
性别:即社会性别(gender);是带有心理 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标签 ,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 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
(昂格尔,1990)
公民性别;抚养性别;自认性别
(二)性别差异客观的存在
男女两性是人类繁衍生殖的生物实体,也是 精神、人格、心理活动的社会实体。
男女两性互为基础,互为前提
(三)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性别差异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男女心理方面的异同
二、课程的意义
1、理论意义—促进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发 展,为正确认识自身提供理论依据
(一)智力性别差异的研究(1894-1936)
最早论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献 冯特(W. Wundt,1832-1920)的内容心理学 高尔顿(F.Galton 1822-1911)的差异心理学 霭理士(Havelock Ellis) 1894年《男人和女人》 L.推孟和C.迈尔斯1936年《性别与人格》(Sex and
第三节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性别差异心理学诞生的条件
1、 从思想发展史的线索看,须形成男女平 等的观念,相互尊重,彼此信赖。把相互的 差异理解为一个合理的历史过程,而非孰优 孰劣。 2、从方法论的线索看,要确定人在心理上存 在差异的科学依据,以及验证这些证据的科 学方法。
二、性别差异心理学的发展
、花、房子、静物等)
(三)性别定型和双性化人格的研究(1954-1982)
1、1954-1966:
主要研究性别角色的发展,性别角色认定, 以及儿童如何实现性别角色认定等问题。男性 气质与女性气质的测量仍然十分盛行,忽略性 别(特别是女性)的现象依然存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66-1974
1966麦考比 《性别差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