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应用多巴胺的利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剂量多巴胺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万小健综述朱科明邓小明校审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科200433

摘要长期以来,小剂量多巴胺(DA)被认为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DA的肾保护作用不确定,且有关DA 副作用的报道却在增多,本文就小剂量DA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关键词多巴胺;小剂量

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dopamine,DA)于上个世纪初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可增加心脏排血,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压,且Goldber于1974年认为小剂量的DA(<5μg·kg-1·min-1)可增加尿钠的排出,使尿量增加,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从此DA被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以改善肾脏和其它内脏的血供。然而,最近DA的内脏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质疑,故本文就小剂量DA对各脏器的作用进行综述。

多巴胺的作用

多巴胺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结构作用受体肾脏增加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尿钠排出;多尿D1和α1

D1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对出球小动脉的作用不确定;

抑制肾素的释放

D1和D2近球肾小管抑制Na+-K+-ATP酶;抑制Na+-H+交换;抑制

Na+-PO4的协同转运;拮抗血管紧张素Ⅱ

髓袢的上升支抑制Na+-K+-ATP酶D1和D2集合管抑制Na+-K+-ATP酶;拮抗ADH作用;产生PGE2D4

突触前交感神经末梢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而扩张肾血管D2

体循环血管升高或降低血压α、D2心脏减慢或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性D2、β下丘脑增加血管收缩因子的释放D2

不同剂量的DA可作用于不同的儿茶酚胺受体。在成人,0.5~2μg·kg-1·min-1的DA主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2~5μg·kg-1·min-1时DA大部分(80%~100%)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另有一小部分(5%~20%)作用于β-肾上腺素受体;而5~10μg·kg-1·min-1DA对α-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开始占主要,当以10~20μg·kg-1·min-1的速率给予DA时,其主要作用于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不同的儿茶酚胺受体兴奋时,对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见表1[1])。

对肾脏的作用

长期以来,DA被认为可以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增加尿量,且DA 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肾血管收缩作。小剂量的DA(0.5~3μg·kg-1·min-1)可通过DA-1受体增加肾血流,通过DA-2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然而小剂量的DA可引起肾血流的再分布,其可使肾皮质血流增加,而同时DA促使集合管产生前列环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使内髓质的血流增加,使外髓质的血流减少。这可能会引起肾脏的缺血性损伤,从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1]。

对已存在ARF的病人,DA对肾功能的作用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2-4]。这可能与实验设计、病人的选择、DA使用剂量和持续时间等有关。虽然DA在部分研究中使危重病人的尿量增加,但尿量的增加并不一定伴肾功能的改善,因为在低血容量病人中,低灌注是ARF的诱因之一,而DA使血压的升高可使尿量增加。虽然有研究说明小剂量DA对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但DA并不是直接作用于肾脏使尿量增加,其可通过增加心排量而增加尿量[5]。

最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重症监护协会就小剂量多巴胺(2μg·kg-1·min-1)进行了大样本随机双盲研究[6]。与安慰剂组相比,多巴胺组的死亡率、需行肾移植的病人数、肾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血浆肌酐的最高值并无明显区别。同样,北美脓毒休克试验组的研究说明,小剂量的DA并不减少伴少尿的脓毒休克病人的ARF 的发生率,且需血液透析病人数和28天死亡率也无区别[7]。由此说明,小剂量DA对危重病人并无明显的肾保护作用,尽管其可增加病人的尿量,但同时其对肾血流的再分布作用,使低血容量或血容量正常的病人出现ARF的可能性增加。

对内脏的作用

休克时,肠道最易受缺血性损害,而肠粘膜屏障的完整性在多脏器衰竭的发

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验动物模型中,DA可增加肠道和肝脏的血流,但肠粘膜的灌注并不增加,这可能与DA引起肠道血流的再分布,使肠粘膜血流选择性减少有关[8]。最近有研究表明,DA虽然可增加脓毒性休克病人系统和内脏的血流,但却使内脏的氧耗减少[9]。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说明,小剂量DA对内脏的有益作用。

胃肠道神经系统存在DA-2受体,DA受体激动药,如胃复安、多潘立酮等可促进胃肠蠕动。因此有人认为,给予DA可促进危重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但Tarling[10]的研究说明,2.5~5μg·kg-1·min-1剂量的DA使胃肠排空减慢,特别是在机械通气的病人,DA对胃肠道的这种作用更明显[11]。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小剂量DA对呼吸系统有二个潜在的坏处,其可削弱机体对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能力[12],并且可通过减少肺局部通气/血流比值而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13]。在机械通气的病人,DA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并不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对刚停止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是危险的,有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14]。

对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作用

危重病人常常伴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在应激反应初期,垂体前叶的各种激素均分泌增加,随病程的延续,下丘脑—垂体轴受抑制,而机体通过外周作用仍可使皮质醇分泌增加,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然而,有研究表明,DA可抑制垂体前叶分泌泌乳素(prolactin,PRL)、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TSH)和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等激素,并对这些激素作用亦有抑制作用[15]。

PRL通过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上的受体而调节免疫系统。动物实验说明,PRL水平下降可使细胞免疫下降,增加动物感染的机会。外源性DA可使使血浆PRL水平明显下降,从而影响危重病人的免疫状态。Devins等[16]研究表明,剂量>5μg·kg-1·min-1的DA可使血浆PRL减少90%,同时伴T淋巴细胞反应性的下降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减少。并且DA可使免疫缺陷病毒在机体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增加[17]。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重要的应激反应激素,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GF-I)等共同促进机体的修复。长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