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九歌》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特点
《楚辞》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方言声 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 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 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 论》)。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 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与《诗经》 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 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文化背景
首先,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代有着 丰富多彩的神话。当中原地区的正统经典把古代遗留 下来的美丽神话一概加以“历史化”时,楚国仍然存 在着许多瑰丽的神话;《汉书》就说,“楚人信巫鬼 而重淫祀”。这样的风俗,在神话传说的保存和流传 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楚辞《九歌》是经屈原加工过 的楚国民间祭神的乐歌,其中就可以看出楚地的风俗 是如何富有神话的意味和色彩。同时,神话传说扩大 了诗人驰骋想象的空间,丰富了屈原创作的内容,为 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开辟了道路。 楚国山川佳丽,物产丰富,楚国人民,特别爱好音乐 舞蹈;而巫风的盛行,更推动了音乐舞蹈的发展。迄 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也说明,楚国人民比中原列国人民 更为能歌善舞。这也直接影响了诗歌的创作。
云中君
云中君为男 性,是云中之神, 在神话中云神名叫 丰隆.又名屏翳。 诗中对云的飘忽回 环的形象.给予了 生动的描写。这首 诗无论人的唱词、 神的唱词,都从不 同角度表现出云神 的特征,表现出人 对云神的乞盼、思 念,与神对人礼敬 的报答。一往深情, 溢于言表。
九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biāo)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楚辞·九歌》
一、楚辞概述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 源头。“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 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 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 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西汉末年,刘向将 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 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 计十六篇,定名为《楚辞》。是为总集之祖。后王 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分别是:《离骚》 《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 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 《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 这个十七篇的篇章结构,遂成为后世通行本。
三、九歌
《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汉族神话传说 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 族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 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共十 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 君》、《河伯》、《山鬼》、《国殇》、《礼 魂》)。 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 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其次,中原地区传统的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与 屈原和楚辞的产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多方面描写了 现实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对现实生活 的感受,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艺术手法上,它大量 运用比、兴,获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在南北文化 的交流中,《诗经》给楚辞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 楚辞中的比兴手法和面向现实的精神,显然继承了 《诗经》的传统。
百家争鸣及其相应的散文发展,也给屈原的创作以 很大的影响。诸子百家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和法家 的思想,在屈原作品中更有鲜明的反映。也有密切 关系。
后世影响
《楚辞》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辞的体例,有时也被 成为“楚辞体”或“骚体”。“骚”,因其中的 作品《离骚》而得名,故“后人或谓之骚”,与 因十五《国风》而称为“风”的《诗经》相对, 分别为中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鼻祖。后人也 常以“风骚”代指诗歌,或以“骚人”称呼诗人。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二、屈原
三、九歌
《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汉族神话传说 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汉 族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 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共十 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 君》、《河伯》、《山鬼》、《国殇》、《礼 魂》)。 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 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时代背景
社会背景 楚国建立于西周初期,当时“辟(僻)在荆山,筚
路蓝缕,以处草莽”(《左传·昭公十二年》)。
经过楚国人民的长期奋斗,到了春秋时期,已具有 强大的经济力量。“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 (《史记·货殖列传》),“商农工贾、不败其业” (《左传·宣公十一年》),得以纵横于江汉流域
春秋晚期,楚国就有了中原地区很少见的冶铁业, 近年在河南淅川县发掘的楚墓中,发现了一支玉柄 铁匕首,更说明楚国冶铁业的进步。经济的高度发 展给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 珥(ěr),璆锵(qiú,qiāng)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tiàn), 盍(hé)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 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fú)兮拊(fǔ)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 兮浩倡。
灵偃蹇(jiǎn)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 音纷兮繁会, 君欣欣兮乐康。
《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 将士。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 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 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 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东皇太一
简称太一,又称太乙,有些文献中写作泰一, 是《九歌》中所描写的天帝,是战国时期楚国 人祭祀的最高神,主宰宇宙星辰。而《东皇太 一》是屈原对“东皇太一”的颂歌,是“屈赋” 中,最为隆重、庄肃的一篇。其诗自始至终只 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