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侵植物现状分析
外来入侵植物调研报告
![外来入侵植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50a1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b.png)
外来入侵植物调研报告外来入侵植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外来入侵植物是指迁移至某一地区的非本地植物,其在目标地区快速繁殖并产生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我国目前存在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生态影响,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选择了一些我国已知的外来入侵植物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态环境和当地植物种群状况。
同时,我们搜集了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还专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听取他们对外来入侵植物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根据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的结果,我们发现我国目前存在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水蓼、杂草、美国落叶松等。
这些外来种在我国的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有的已经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具体来说,水蓼是我国常见的水生外来入侵植物。
其繁殖力强,容易在水体中快速扩散。
水蓼能够抑制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杂草则是陆生外来入侵植物的代表,其繁殖速度极快,容易占据当地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当地农作物产量下降。
而美国落叶松则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外来入侵树种,其侵占了本土树种的生长空间,破坏了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防范措施针对外来入侵植物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外来入侵植物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防止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
2.加强科学研究:增加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科研投入,深入探索其生态影响机制和生物防治方法,为有效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外来入侵植物的引进和管理,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外来入侵植物问题的认识,增加其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合理种植和个人防范。
五、结论外来入侵植物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 facing的一项重要挑战。
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控制对策
![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控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4edd5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c.png)
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控制对策1.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外来物种入侵指的是一个物种从其自然分布区移动到新的地理区域,并在新环境中建立并扩大种群的过程。
这些外来物种往往没有天敌或自然限制,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全球范围内,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日益严重。
以下是当前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些现状:1.1生态影响:外来物种入侵可能破坏、改变或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
入侵物种可能与原生物种竞争食物、栖息地和资源,甚至逐渐取代原生物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例如,进口植物可能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威胁到当地植物的多样性。
1.2经济影响: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对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一些入侵物种会给农业、渔业和林业等产业带来巨大损失。
它们可能对农作物、畜牧业和水产养殖厂等产生破坏性影响。
例如,特定海洋外来物种可能占据捕鱼场所,减少渔业收益。
1.3健康影响:一些入侵物种可能携带疾病或在它们到达的新环境中传播疾病。
例如,蚊子是一种常见的传播疟疾和登革热的媒介。
外来蚊子入侵可能导致当地人群遭受更多的传染病风险。
2.控制对策:为了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和降低它们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控制对策:2.1预防控制:预防是减少外来物种入侵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包括加强边境检查和监测,以防止外来物种通过贸易和旅行进入新的地理区域。
2.2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保护生态系统免受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方法之一、这包括建立检疫措施,对进口生物进行筛查和审查,以及处理和处置疑似入侵物种。
2.3移除和剿灭:对于已经侵入的外来物种,及早发现和移除是重要的控制措施。
这包括移除入侵物种及其栖息地,并通过人工捕捉或其他方式削减种群。
2.4生态修复:在外来物种被控制或消除后,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来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这包括恢复原生物种的种群和生境,以及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入侵。
2.5国际合作: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各国可以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跨国行动来共同解决入侵问题。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b390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a.png)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报告1.引言外来生物入侵是指一种物种被引入了其原生地外的地区,并且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的现象。
这种入侵现象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威胁,还对农业、林业、渔业和公共卫生等领域造成了巨大经济和环境损失。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的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提供科学依据和措施,有效防范和应对这一问题。
2.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分类及特征根据调查研究,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可以分为植物物种和动物物种两大类。
其中,包括了一些著名的入侵植物物种,如紫茉莉、水蓑衣、澳洲落叶松等,以及一些入侵动物物种,如杜父鱼、黑松鸡等。
这些物种具有快速繁殖和适应能力强,能够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占据并扩张生存空间。
同时,它们还常常通过损害本土物种的竞争能力或病毒传播等方式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影响外来生物入侵物种对中国的生态系统和经济有着严重的影响。
首先,它们对本土物种的生态位造成了威胁,存在竞争和摧毁的可能。
其次,入侵物种带来的病毒、寄生虫等疾病会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此外,外来生物入侵还会对农林牧渔等经济产业产生不利影响。
以农业为例,入侵植物物种会抢夺本土作物的生长空间,降低本土农作物产量。
4.防控与应对策略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外来生物入侵,有必要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边境检疫,阻隔入侵物种的传入。
其次,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早发现和评估潜在入侵物种的风险。
再次,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外来生物入侵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入侵物种的认知水平,并开展相关的生态修复和控制工作。
5.结论外来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生态系统和经济产业带来了巨大威胁。
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其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够为中国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的应对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方向。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3d28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7.png)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植物入侵是全球环境领域的一大挑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中国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也面临着外来入侵植物的严重问题。
随着全球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外来植物种类和数量在中国境内不断增长,给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目前,中国已经有大约500种外来植物在本土生长并且蔓延。
这些外来入侵植物来自不同地区,如亚洲、欧洲和美洲等。
一些外来入侵植物已经广泛分布,并且快速扩张,对当地的原生物种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例如,水葫芦、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入侵了许多湖泊和河流,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而秋茄、三角杏等陆生植物则入侵了农田和林地,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中国外来植物入侵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
由于外来植物的入侵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及时发现和控制入侵物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可行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2. 研究水平不高:目前,中国的外来植物入侵研究水平相对较低。
虽然有一些研究在进行,但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对于入侵机制、入侵规律、入侵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此外,有关外来植物入侵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 缺乏全面的管理措施:当前,对于外来植物入侵的管理措施还不够全面和有效。
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术机构开展了一些防治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管理的片面性和不协调性。
另外,外来植物种群的控制和治理工作中也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1.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机制:加强外来植物入侵的监测和早期预警是避免和防止植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关键领域的监测,采用新技术手段,建立预警网络等,可以提高对外来植物入侵的掌握和应对能力。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39e2c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d.png)
浅谈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与防治【摘要】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生物种群侵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对当地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目前,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平衡、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生物入侵会影响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当地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同时损害农林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一些外来生物还可能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防治生物入侵,应采取综合措施,如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持以及重视宣传与教育。
国际合作与法规制定也是防治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生物入侵的监控和预防措施,加强科研支持和技术开发,以及提高公众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有效应对生物入侵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关键词】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影响、生态系统、农林业、疾病、防治措施、国际合作、法规制定、监测、预警、科研、技术支持、宣传、教育。
1. 引言1.1 生物入侵的定义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引起对原生物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的过程。
这些外来物种通常是在原生物种无法适应的环境下生存繁殖而形成的。
生物入侵的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概念始终是指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生物入侵可能是有意引入的外来物种,也可能是无意传播的外来物种。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生物入侵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生物入侵的定义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所差异,但都强调了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
生物入侵的概念不仅仅涉及生物学领域,还涉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至关重要。
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加以解决。
1.2 生物入侵的现状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无天敌的情况下迅速繁殖并扩散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对当地物种造成危害的现象。
当前,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
![中国生物入侵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62b8b6265ce050877321322.png)
21
讲解:XX 2021/3/10
中国主要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
菊科 一枝黄花属 多年生恶性杂草 原产于北美,作为观赏种引入 破坏生态系统、侵入农地、影
响荒地植被自然恢复 植物替代、生物防治、人工铲
除、化学防治、农业管理等
22
讲解:XX 2021/3/10
中国主要入侵种——互花米草
桔小实蝇 松突圆蚧 红脂大小蠹 椰心叶甲 红火蚁 克氏原螯虾
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 水果、蔬菜等250多种
台湾、香港、澳门、广东、福建、 广西、江西
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松属树种 油松、华山松、白皮松
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香港
台湾、广东、广西、福建、香港、 澳门
除西藏、青海、内蒙古外的20多个 省、市、自治区
成危害 防除:植物替代、生物防除、人
工铲除、化学防治、混合防治等
20
讲解:XX 2021/3/10
中国主要入侵种——空心莲子草
苋科 莲子草属 多年生宿根性草本 全球性恶性水陆双生杂草 原产于南美洲,作为饲料植物由长
江流域传入 堵塞航道、封闭池塘、危害农林畜
牧业、旅游业、危及生物多样性 人工防除、化学防除、莲草直胸跳
xx18物种名称分布寄主植物危害福寿螺海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危害稻田农田传播人类疾病紫茎泽兰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危害农业林业畜牧业使生态系统单一化普通豚草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福建等破坏农业生产影响生态平衡人类健康水葫芦浙江福建台湾云南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江苏安徽河南等堵塞河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单一成片降低生物多样性空心莲子草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贵州海南云南陕西河南台湾等堵塞河道影响排涝泄洪降低作物产量传播家畜疾病除海南台湾外的全部沿海省份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水产养殖2021310讲解
外来物种入侵调研情况汇报
![外来物种入侵调研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96a800b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a.png)
外来物种入侵调研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结果进行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调研了外来物种入侵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外来物种
入侵主要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多个方面,其中以外来植物和外来昆虫的入侵情况最为严重。
这些外来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城市及农田等地方,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其次,我们调研了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调研结果显示,外来物种
入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压制和排挤,导致当地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二是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外来物种入侵会改变当地的生态平衡,影响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的利用,甚至引发生态灾害;三是对人类健康和经济的影响,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农作物、林木和畜禽养殖等经济活动造成损失,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最后,我们调研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措施。
调研结果显示,外来物种入侵的
防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外来物种入侵的迹象,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二是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治理力度;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挑战。
综上所述,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将继续深入调研,加强防控工作,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共同构建美丽的家园。
入侵植物凤眼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_高雷
![入侵植物凤眼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_高雷](https://img.taocdn.com/s3/m/3c22dd01ba1aa8114531d900.png)
入侵植物凤眼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 雷 李 博*(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摘 要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 pes )原产南美洲,被列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现已入侵了非洲、亚洲、北美洲、大洋州、甚至欧洲等5个大洲,至少62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凤眼莲入侵的危害。
凤眼莲的入侵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首先,它改变了当地水体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环境,进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物质循环等生态过程的正常运行;其次,凤眼莲造成当地经济的重大损失,航运、渔业、水利等都受到了危害;再次,凤眼莲的入侵爆发也对当地居民饮水、健康等造成威胁。
目前,对于凤眼莲的控制及其治理主要有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等3种方法。
利用天敌、病菌、以及化感作用等的生物控制被许多专家和学者推崇,同时,利用生物控制凤眼莲入侵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但是,综合目前对于凤眼莲的认识和研究,仍然具有片面性,需要从生物特性、种群生态、生态系统等方面深入研究凤眼莲入侵机制。
而利用生物控制凤眼莲的研究和技术尚不完善,需要进行种间竞争、捕食及遗传变异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通过总结控制凤眼莲各种方法的长处和不足,最后指出利用生物的方法,并结合污水治理、水系宏观调控及监测等方法,综合治理凤眼莲,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最具有前景的。
关键词 凤眼莲 入侵 生物控制 生态后果 综合治理THE STUDY OF A SPECIOUS INVASIVE PLANT,WATER HYACINTH(EICHHO RNIA CRASSIPES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G A O L ei and LI Bo *(Minis try o f Education Ke y Laboratory for Biodi vers ity Sc ienc e and Ecological Enginee ring &Inst itute o fBiodiversity Sc ienc e,Fudan U nive rs ity ,Shanghai 200433,C hina)Abstract Water hyacinth (Eichhornia crassipes )originated in the state of Amazonas,B razil,spread to otherregions of South America,and was carried by humans throughout the tropics and sub_tropics.It is now widespread and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top ten w eeds in the w orld.Water hyacinth has invaded Africa,Asia,North America and Oceania,occurs in at least 62countries and causes extremely serious ecological,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in regions between 40b N and 45b S.Water hyacinth f orms dense monocultures and can threaten local native c om munities,reduce native species diversity,and chang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aquatic environment,thus altering ecosystem struc ture and func tion by disrupting food chains and nutrient cy 2cling.Water hyacinth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large,dense monoculture formed by this species covers lakes and rivers,thus blocking w ater ways and interfering with the water transport of agriculture produc ts,tourism ac tivities,water power and irrigation of agricultural fields.Dense mats of water hyacinth can low er dissolved oxygen levels in water bodies and reduce aquatic production,including fish pro 2duction,thereby reducing fish catches.Annual global c osts associated with water hyacinth have increased greatly in recent years.Also,the lif estyles of local people w ho use and depend on water bodies invaded by wa 2ter hyacinth have been aff ected greatly.Water hyacinth is very efficient at taking up calcium,magnesium,sul 2fur,iron,manganese,aluminum,boron,copper,molybdenum zinc,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a 2voring its grow th over other species.When water hyacinth dies,sinks and decomposes,the water becomes more eutrophic due to the large release of nutrients.Water quality can deteriorate,threaten clean drinking wa 2ter and impact human health.At present,solution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water hyacinth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eneral ca tegories: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ontrol.Biological control has been promoted as the best means for control 2ling w ater hyacinth and currently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Biological c ontrol includes th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enemies,pathogens and allelopaths;ho wever,our know 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y and e 2cology of water hyacinth is limited.T o effectively control water hyacinth through biological means,it will be收稿日期:2003212210 接受日期:2004209214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项目(02DZ12071)*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_mail:bool@植物生态学报 2004,28(6)735~752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necessary to study more thoroughly the physiology,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dynamics,and ecosystem ecology of this species as well as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predation and its evolution.In this paper,w e review the costs and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 erent control methods.We suggest that water hyacinth populations can be reduced and controlled by using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approach that c ombines biological c ontrol w ith a w atershed management strategy that minimizes pollution and promotes a long ter m sustainable approach for ef2 fective water management in a region.Key words Water hyacinth(Eichhornia c rassipes),Invasive species,Biological control,Integrated manage2 ment凤眼莲(Eic hhornia c rassipes)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俗名水葫芦,为漂浮生恶性杂草,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以及部分温带地区的大小河流、湖泊,它主要以克隆生长的方式迅速在水体中繁衍、滋生。
21世纪初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1世纪初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c23e4d9c1c708a1284a4456.png)
21世纪初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益严重,入侵物种数量急剧增加,危害程度日渐扩大,本文作者就我国的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及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生物入侵危害入侵途径对策进入21世纪,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形势严峻,已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带来严重的危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运输业、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也加快了生物入侵的步伐,因此各检疫口岸面临压力越来越大,外来生物入侵导致的生态风险急剧上升。
本文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作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合理化对策。
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从古至今从没有间断过。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
其中水葫芦、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等。
这给我国农业、林业、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估算,仅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种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多达500亿元人民币。
1 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危害现状1.1 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破坏我国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生物的多样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信息和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系统。
虽然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但任何一个国家莫不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尽力维护本国生物的多样性。
而外来物种入侵却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1.2 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破坏我国生态平衡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及防治策略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及防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8274e4c650e52ea551898bf.png)
⑥环境植物:如大米草被用于保护滩涂、防止水土
流失而引入。
⑦动物蛋白食品:如我国南方广东、浙江、福建、
广西等地引进了福寿螺 。
⑧水产养殖:如云南洱海引进外来鰕虎鱼、上海引
进了克氏原螯虾(姚根娣等,1995)等。
(2) 随人类活动无意传入
很多外来入侵生物是随人类活动而无意传入的。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对外 交流的不断扩大、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升温,外来 入侵生物借助多种途径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及防治策略
一. 如何看待外来生物入侵? 二. 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 ? 三. 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现状怎样? 四. 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究竟有多大? 五. 我国目前正面临怎样的外来物种的挑战? 六. 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如何看待外来生物入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指出:当前,外来生 物入侵是导致原生物种衰竭、物种多样性 减少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的重要原因。外 来物种入侵一场生态灾难,现已成为全球 问题。“生物入侵和气候变化、栖息地减 少、环境污染防治一样,已经成为全球面 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①随人类交通工具带入:如豚草多发生于铁路公路
两侧,最初是随火车从朝鲜传入(关广清 等,1993)。 ②随国际农产品和货物中带入:假高粱是70-80年 代从美洲国家的进口粮食中传入我国的。我国海 关1999-2000年间从美国、日本等进口货物使用 的木质包装上多次查获号称“松树癌症”的松材 线虫。
③动植物引种中带入:如毒麦传入我国便是随小
➢ 外来生物与外来入侵物种并不是一个概念。 可以通过以下的标准定义入侵物种:
(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 本源地区自然形成的物种。
(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 再生能力。
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
![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a09e4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b.png)
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并对该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近十年来,随着全球化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物入侵问题在中国日益严重,对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以及农业、林业等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和研究中国生物入侵的进展和现状,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近十年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的进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中国生物入侵的研究现状、主要特点、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介绍了生物入侵的定义、类型、影响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概况,然后重点分析了中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和特点,包括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接着,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包括入侵机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当前生物入侵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文章对中国生物入侵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生物入侵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二、近十年中国生物入侵研究的主要进展近十年来,中国生物入侵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涵盖了入侵物种的识别、监测、预测、防控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因此,中国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提升生物入侵研究的水平。
在入侵物种的识别方面,科学家们运用分子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多种手段,成功识别了一批新的入侵物种。
这些物种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它们的入侵对中国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同时,研究人员还建立了完善的物种数据库,为后续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监测和预测方面,中国采用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手段,实现了对入侵物种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
通过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入侵物种的分布和扩散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外来人侵植物成灾的机制及防除对策
![外来人侵植物成灾的机制及防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85d095677232f60ddcca139.png)
植物生理学论文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成灾机制及其对策外来人侵植物成灾的机制及防除对策外来种入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外来入侵植物是指自然或人为地由原生态系统中引入到新生境的植物,会给新生境或其中的物种带来威胁。
植物入侵是指外来植物通过一定方式进入并定居在某一新的生境, 通过迅速繁殖和扩张, 对本土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构成威胁, 本文介绍了植物入侵的一般方式和主要危害, 综述了入侵植物的基本生理生态特征和被入侵生境的生态特征,入侵危害,机制等,最后提出了植物入侵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入侵形成机制成灾机制,危害防除对策1、外来入侵植物1.1、外来入侵植物 (alieni nvas iveplants)是指非在原生态系统进化出来的植物,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的植物,会对新生态环境或其中的物种构成一定的威胁的植物。
许多物种在入境时表现为中性,甚至良性,而当它们离开原来的生态系统后,在新生态系统中缺少了原系统中其他物种和天敌的制约,表现为生机盎然,甚至疯长蔓延成灾。
在我国,外来入侵植物共有 107 种 75 属,如空心莲子草 ( A ltPrn 口 nthera P hiloxe— roides (M art).G riseb )、紫茎泽兰、水葫芦、豚草 (A m brosia artem issi folia L . ) 、大米草等,其中,62 种外来植物是作为牧草、饲料、蔬菜、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绿化植物有意引进的,占总数的 58%;传入我国的重要外来害虫有 32 种,如美国白蛾 (H yhantria cunea )、松突圆蚧 (H em i~ rlerlesia pot ys ophi l a )[I 7,;主要外来病原菌有 23 种,如甘薯黑斑病病原菌(Cerat oc ys ti s fim bri at a )、棉花枯萎病中病原菌 (Fi us ari um oxys poram g . sp. Vasi nfect um ) 等 3l 。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与对策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8258cb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7.png)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与对策单位:作者:我国遭受生物入侵的损失非常严重,每年损失数千亿元人民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我们必须保护农业发展的良好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特别要避免由于入侵性植物疫情造成“农业突发事件”而严重影响本来就脆弱的农业生产。
通过广泛调研、收集和分析我国遭受生物入侵危害的现状、形势和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防控生物入侵的经验和教训,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在“健全法律保障、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1我国遭受生物入侵危害的严峻形势目前入侵我国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已由1995年的32种增加到44种;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已达400多种,其中已造成严重危害的就有100多种。
我国每年因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98亿元,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
大量入侵性有害生物的发现和严重危害,无疑与我国植物检疫工作的力度密切相关。
1.1新发现的有害生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国内外农产品流通速度的加快,有害生物入侵风险越来越大。
近年来,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频率大大加快。
20世纪70代我国仅发现1种外来的检疫性有害生物,80年代发现2种,90年代发现8种,进入新世纪新发现18种。
同时,地中海实蝇、小麦矮腥黑穗病等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经常在口岸被截获,随时有传入国内的危险。
新传入的有害生物对农业的威胁巨大。
在新传入的有害生物中,有我国检疫部门长期关注并一直严防其传入的香蕉穿孔线虫、苜蓿黄萎病等,还有世界上100种危害最重的有害生物之一——红火蚁。
1.2新传入的有害生物对农业的威胁巨大2005年从广东沿海传入的红火蚁,3年左右时间就扩散到4个省(区),现已在16个地级市32个县68个乡(镇、街)172个行政村(社区)发生,面积达20万亩。
如果不对红火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1280亿元。
浅析山西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现状及防治对策
![浅析山西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现状及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2023b0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9.png)
浅析山西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现状及防治对策山西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拥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山西农业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外来入侵生物的威胁。
外来入侵生物指的是非本地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并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农业生产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的生物。
这些外来入侵生物以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对山西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农民带来了诸多损失。
及早了解浅析山西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现状及防治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浅析山西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现状1. 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山西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主要包括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动物方面,常见的有小龙虾、外来鱼类、黄鳝、外来昆虫等,这些动物对水体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而植物方面,包括外来杂草、外来木本植物等,它们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这些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类繁多,给山西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外来入侵生物的影响外来入侵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农作物和果树的侵害。
外来入侵生物会直接损害作物和果树,降低产量和品质。
(2)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
外来入侵生物会改变土壤和水质的环境,影响农作物生长和水产养殖。
(3)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外来入侵生物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对土壤、水体和植被产生不利影响。
(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一些外来入侵生物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威胁,例如传播疾病等。
3. 外来入侵生物的扩散路径外来入侵生物主要通过人为活动和自然扩散两种路径传播。
人为活动包括交通运输、贸易活动、园艺活动等,这些活动使外来入侵生物得以迅速传播到新的生态系统中。
而自然扩散则是由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改变等因素导致外来入侵生物的自然迁移和扩散。
浅析山西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对策1. 加强监测和预警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早发现和控制外来入侵生物的扩散。
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种类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掌握外来入侵生物的传播情况。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防治策略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防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7cc361a6edb6f1afe001f03.png)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防治策略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在这里给大家进行这个讲座。
这次讲座的内容是关于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防治策略。
说到生物入侵,就不得不提到外来生物。
大家对外来生物一定很熟悉,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之密不可分。
就拿平常吃的东西来说吧,小麦原产地在中亚,胡萝卜、菠萝、大蒜原产于中亚,黄瓜、丝瓜、姜、葫芦原产于印度,韭菜原产于西伯利亚,芝麻原产于印度和非洲,而花生、玉米、甘薯、马铃薯、凤梨、草莓、南瓜、辣椒、西红柿等原产于南美洲,西瓜原产于非洲……这些外来生物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餐桌。
还有,公园里姹紫嫣红的外来花木、动物园里形态各异的外来动物,为我们增加了多少乐趣?再看国外,美国加州70%的树木、荷兰市场上40%的花卉、德国的1000多种植物都来自我国。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这些外来生物,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之中,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外来生物的入侵,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不亚于人体细胞癌变对人体的危害。
生物入侵虽然是历史现象,但生物入侵引起的负面效应并开始受到关注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情,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已经意识到生物入侵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入侵生物学也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种向近代进化史上不曾分布到的区域所进行的永久性扩张,物种在新的地域里可以自由的繁衍和增殖。
一、生物入侵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屏障。
然而近几百年间,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运输业、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从国外引进用于利用、养殖、观赏的生物物种越来越多,借助人的帮助,外来物种冲破天然的阻隔,远涉重洋到达新栖息地,但由于在引进时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部分生物物种引进后因在自然界不断繁殖,极大程度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繁衍扩散成为入侵物种。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一些外来入侵生物是随着伴随着对外贸易等人类活动而无意传入的,它们作为“偷渡者”或者“搭便车”被引入到新的环境中。
中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与趋势_丁晖
![中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与趋势_丁晖](https://img.taocdn.com/s3/m/d8e10f45ad02de80d4d840c4.png)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27(3):35-41J o u r n a l o f E c o l o g y a n dR u r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中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与趋势丁 晖1,徐海根1①,强 胜2,孟 玲3,韩正敏4,缪锦来5,胡白石3,孙红英6,黄 成7,雷军成1,乐志芳1 (1.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42;2.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江苏南京 210095;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4.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5.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061;6.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7.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摘要: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境内森林、湿地、草原、荒漠、内陆水域和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进行调查,共查明488种外来入侵物种并收集其详细信息,包括名称、分类地位、分布、起源、首次发现或引入的地点和时间、入侵途径、危害、营养和环境条件等。
在这488种外来入侵物种中,植物265种,动物171种,菌物26种,病毒12种,原核生物11种,原生生物3种。
对有较明确入侵时间记载的392种外来入侵物种入侵年代的分析结果表明,1850年以前,仅出现31种外来入侵物种,自1850年起,新的外来入侵物种种数总体呈逐步上升趋势,特别是1950年后的60a间,新出现209种。
外来入侵物种首次发现的地点集中在沿海地区及云南和新疆等边疆地区,但首次发现地点有逐步北移的趋势。
有意引进与无意引进的外来入侵物种种数所占比例十分接近,近年来无意引进成为首要途径。
美洲、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是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主要来源地。
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逐步减少的趋势。
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8d38d3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8.png)
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物种的跨境迁徙呈现出日益频繁的趋势。
其中,一些外来物种也跨越了海洋、山川等自然屏障,进入到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中。
这些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仅会危害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且还会对经济、社会等方面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和对策,确保我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外来物种入侵指的是通过人类引进的非本地的物种进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
这些物种可能是故意引进的,也可能是意外引进的,它们在新环境中生长、繁殖,有些物种甚至能够依靠其自身的优势在原生态系统中逐渐占领优势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然而,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态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的外来物种数量在持续增加,其中有些物种已成为严重的入侵物种。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知外来物种约1.7万种,其中入侵物种占比达到了33%。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入侵: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对当地的野生动物和植物造成威胁,打乱原本的生态平衡。
例如,数种外来物种已经成为我国湿地中的入侵物种,它们对当地的植物和水生动物造成了威胁。
2.土地退化: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可能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或退化。
例如,大量进口的外来树种中,一些具有强大适应性的树种会优先生长,而其根系会破坏当地土壤的结构,进而导致水土流失、水源枯竭和土壤退化等问题。
3.损害经济利益:入侵物种还可能威胁农业生产、渔业业务和林业经济,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具有极大的危害。
4.传播疾病:有些外来物种还有可能向人类传播疾病。
例如,警惕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新冠病毒的首次传播就可能是一种外来野生动物向人类的跨物种传播。
三、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对策对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防止它们造成进一步危害。
外来入侵植物调研报告
![外来入侵植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cda4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3.png)
外来入侵植物调研报告外来入侵植物调研报告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许多外来入侵植物已成为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地方物种多样性的严重威胁。
为了解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外来入侵植物的调研。
我们选择了某公园作为调研场地,该公园面积较大且有多种生态环境,适合研究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和扩散情况。
通过对该公园内各个区域的采样调查,我们发现了多个外来入侵植物物种。
首先,我们发现了一种称为大花蛇头的植物,它原产于南美洲,但已在该公园的湿地区域广泛分布。
大花蛇头的种群密度较高,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生植物构成了威胁。
它的快速生长和繁殖能力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对生态系统带来了破坏。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名为一年生黑草的植物。
它原产于北美,已逐渐成为该公园开放空地区域的主要生物。
一年生黑草的种子容易通过风力传播,它们在生长季节内快速繁殖,占据了大量的生境资源,抑制了原生植物的生长。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几种外来入侵植物,如常春藤和水葱等。
这些植物在公园的树木和湿地中广泛分布,对原生植物的生存产生了影响。
特别是常春藤,它可以通过攀附和蔓延的方式,覆盖并扼杀树木,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威胁。
它们的快速扩散和繁殖能力使其在短时间内占据大量的生境资源,抑制了原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与此同时,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打破了生态平衡。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外来入侵植物,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检疫和防控措施,防止外来种子和植物进入公园;进行定期清除和处置,减少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群密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物种多样性的丰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豚草、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 空心莲子草、水葫芦、大米草等已肆意蔓 延,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冯胜等, 2004)
www.theme
• 生物入侵对我国造成的损失: 仅因紫茎泽兰、松材线虫病等 11 种主要 外来入侵生物,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 574亿多元。
www.theme
食人鱼
食人鱼,又名 食人鲳,号称“水 中狼族”。原产于 亚马逊河,外表妖 艳,以凶猛闻名, 能够在短时间内将 大于自己体积几倍, 甚至几十倍的动物 吃掉。 www.theme
• 2002年左右, 食人鱼以观赏 鱼类的身份被 带入我国。若 流入我国江河, 会造成一场生 态灾难。
www.theme
志愿者围剿加拿大一枝黄
www.theme
水葫芦
• 原产于巴西东北部,现分布于全世界温暖地区。 • 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作为花卉,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 料推广后大量逸生、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 殖。成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重要的水生杂草。
www.theme
牛蛙
原产于北美洲洛基山脉以东地区。 1959年作为食用蛙引入我国。现几乎遍布北京以南地区 〔包活台湾),除西藏、海南、香港和澳门外,均有自然 分布。牛蛙适应性强,天敌较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使本地两栖类面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
www.theme
www.theme
滇池水葫芦泛滥成灾
在云南滇池,水葫芦覆 盖面积曾达1000公顷以 上。
昆明市政府每年用于人工 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达 50~80万元。
www.theme
白三叶
www.theme
欧洲千里光
秋英
孔雀菊
www.theme
福寿螺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原产于南美 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引入广东,后 来被释放到野外。其生存能力很强,繁 殖快,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 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 它是人畜共患病的寄主。例如:广州管 圆线虫病 。
www.theme
严重破坏菲律宾水稻的入侵动物 福寿螺的卵
(王振华,2004)
每年仅用于打捞凤眼莲的费用就超过1亿 元。
www.theme
形形色色的入侵生物
北美车前
微甘菊
www.theme
豚草
空心莲子草
原产于南美洲,在世界温暖地区广泛归化。 1892年在上海附近出现空心莲子草,50年代作猪饲料推 广栽培,此后逸为杂草。现在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 南地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100种最严重的入侵生物”中, 园林植物就有马缨丹、凤眼莲、三 裂蟛蜞菊、椭圆紫金牛、含羞树、 千屈菜、光秘柯、虫蜡树等10余种。
(孙卫邦,2004)
www.theme
加拿大一枝黄
• 原产于北美,在北半球温带栽培和归化。 • 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我国,80年代逸为杂草。在 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江苏、江西等地已有逸生。 现已成为华东地区荒地、路边的主要杂草。
www.theme
紫茎泽兰
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哥斯达 黎加等地。20世纪40年代从中缅边 境传入云南地区,此后不断向内陆 扩展。现分布于广西、贵州、重庆、 湖北、四川(西南部)、台湾等地。
www.theme
紫茎泽兰
www.theme
巴西龟 非洲大蜗牛 小 葵 花 凤 头 鹦 鹉
克氏螯虾(龙虾)
www.theme
2 园林植物引种造成的生物入侵
我国与园林引种有关的外来入侵植物:水葫 芦、裂叶牵牛、圆叶牵牛、紫茉莉、含羞草、欧 洲千里光、加拿大一枝黄、白三叶等。
(徐海根等,2004)
尚未产生危害但已表现出明显野生性或入侵 性:一串红、黄花月见草、待霄花、合欢草、美 国商陆、曼陀罗、假连翘等等。
www.theme
• 在全球水平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已经将生物入侵列为对全球生 物多样性的第二大威胁,仅次于对栖 息地的破坏。 • 生物入侵会造成全球植物区系和动物 区系均匀化。
www.theme
1.2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入 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在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 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 我国已有50余种,成为遭受外来入侵 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 生物入侵的概述
• 1.1生物入侵的概念 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是 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 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 殖、扩散并维持下去,对当地造成经济损 失、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的现象。
www.theme
•
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是指出现 在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 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 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 子或繁殖体。 当外来物种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 或生境中建立了种群,改变或威胁本地生 物多样性的时候,就成为外来入侵种 注意:外来物种不等于外来入侵种 (Alien invasive species)。
www.theme
我国生物入侵趋势
• • • • •
传入数量增多 传入频率加快 蔓延范围扩大 发生危害加剧 经济损失加重
美洲起源的外来入侵物种占一半以上 。
(徐海根,2004)
www.theme
•
我国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88种,其中水 生植物l8种,陆生植物l70种 。
蛇目菊
www.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