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知母汤与痛风8
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风湿、痛风)
![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风湿、痛风)](https://img.taocdn.com/s3/m/021a35f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4.png)
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风湿、痛风)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文】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作者】张仲景【出自】《金匮》【经典回顾】1、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剂量】1、桂枝四两(12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6克),麻黄二两(6克),生姜五两(15克),白术五两(15克),知母四两(12克),防风四两(12克),附子二枚(炮)(12克)2、桂枝用四,芍药用三,桂枝稍微重一点,目的是要让药走到四肢3、白术、知母、防风等量大剂的用,甘草、麻黄、附子按照经方的比例等量用,但是稍微少一些4、要重用生姜,平常我们生姜两片就好,但是在这个处方中生姜要加重到五片,因为生姜到了胃里面去以后,生姜产生的热是散开的,不像干姜是温中。
【组成】甘草白术防风桂枝姜麻黄芍药知母附子【时机】1、湿进入到血脉以后,血管就会变得很大,就变成桂枝芍药知母汤。
【方解】1、桂枝芍药是健脾的;2、麻黄跟着桂枝,是因为桂枝可把麻黄的药力拖到皮肤表面上;3、白术是去湿用的;4、防风能袪风去痛;5、附子在此的目的是去寒。
【应用】1、专门治疗膝盖的风湿痛(手肘关节的风湿痛一样有效);2、桂枝芍药知母汤呢里面包含了甘草附子汤;3、风湿者如果有便秘,不要攻下!!但如果便秘不是风湿造成的,而是吃西药止痛造成的,可以加大黄。
如果寒实,可以加麻黄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汤);4、病人的表症看到关节炎,里症可能有红斑性狼疮,红斑性狼疮的标准症状就是关节痛。
倪师在治疗红斑性狼疮的时候,处方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加减;5、糖尿病的一种情况是病人越来越消瘦,脚肿大。
也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效果非常好;6、劳证。
【应用集锦】1、(1)痛在皮肤,麻黄汤症。
(2)痛在肌肉,桂枝汤,玉竹可以治肌肉里面的痛,可以在桂枝汤里加玉竹。
黄帝内经:痛风虽是尿酸高,桂枝芍药知母效
![黄帝内经:痛风虽是尿酸高,桂枝芍药知母效](https://img.taocdn.com/s3/m/5033427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a.png)
黄帝内经:痛风虽是尿酸⾼,桂枝芍药知母效今天为⼤家讲解的是,痛风虽是尿酸⾼,桂枝芍药知母校。
西医学认为痛风最重要的⽣化基础是⾼尿酸⾎症,急性发病患者⼤多与饮⾷相关常在进⾷海鲜、动物内脏或饮酒后发⽣,或者是劳累剧烈运动后发作。
中医学认为痛风当属弊病范畴,何以未必。
说⽂当中说到壁虱病也素问痹论当中说到风、寒、湿三⽓杂⾄合⽽为痹,其风⽓胜者为⾏痹寒⽓胜者为痛痹湿⽓盛者为主必也,必在愚⾕则重在于脉,则⾎凝⽽不留在于今则曲谱⾝在于⾁则不仁在于⽪则寒。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并结合门诊⼤量临床实践,提出痛风病及特点如下,⼀、失⾎为基础,痛风患者多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受累关节肌⾁⿇⽊,重着肿胀。
⽽且设置偏淡苔⽩厚腻正合适。
知性重浊黏腻难却之特点,故湿邪为痛风发病。
这基础⼆含⾎为关键痛风发作时,关节常常疼痛难忍,⽽且固定不移与寒主收引急性明智之特点相和古寒邪为发病的。
关键三、风邪为诱因,临床上,痛风患者常因天⽓变化或受寒⽽发,⽽且关节痛常有游⾛的特点使,⽽这个关节痛是其他关节⼜疼痛。
这和风邪善⾏⽽数变着特点,故风险为发病着诱因。
根据对痛风病机制分析,我在临床上提出治疗痛风,当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当中。
说道,主治节疼痛,⾝体傀儡脚肿如脱头眩短⽓晕,晕欲吐。
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的配伍特点如下⼀句诗,三焦分治⽅中⿇黄、⽣姜发表去上市⽽悬臂⽩术健脾曲忠实⽽除蔽之魔⼒下⽔⽽消肿。
⼆、⽌痛温通为主。
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痛则不通弊病之痛。
那是由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不通⽽⾄,那么何以为同。
泣⾎之痛,赖之以瘟⽓、⾎得温则⾏,得寒则凝,故弊病之痛,当以温通为主⽅中桂枝、温经通络,附⼦温阳,除弊即是此意。
三、飓风防风有功。
根据病机分析可知,风雪为痛风发病着诱因,风邪善⾏于周⾝成⾻节游⾛性疼痛⽅中,防风祛风胜湿。
神农本草经认为,房峰主峰⾏周⾝⾻节痛必四、缓急⼿竿壁⽤。
中医学认为,朱秉着规律为出病在⽓久病再续痛风多呈慢性,⽽且。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二陈汤合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案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二陈汤合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f93d4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9.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二陈汤合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案患者,男,35岁2021.06.13初诊,患者微信求诊,诉足关节疼痛3天。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足关节疼痛不适,遂至当地医院诊治,查肾功能:尿酸500-600umol/L,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
患者为求中医治疗,故找我诊治。
刻下症:神清,精神疲倦,乏力,多汗,足踝关节及足拇趾关节红肿热痛,体型偏胖,胃纳可,寐可,大便粘缸,小便正常。
舌淡胖大边有齿痕。
体型偏胖。
诊断:中医:痹症(湿热内蕴兼外有风寒)西医: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机分析:湿热内蕴兼外有风寒。
患者长期饮食甘腻之物,日久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湿聚成痰,流注经络,久而化热,触发风寒之邪,致经络痹阻。
治则:清湿热,散风寒,化痰活血通络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二陈汤合四妙散加减治疗处方如下:桂枝12g,生白芍15g,麻黄9g,生白术15g,知母9g,防风12g,附片8g(先煎),生甘草8g,黄芩15g,焦山楂15g,生黄芪30g,陈皮15g,茯苓20g,土茯苓30g,鸡血藤30g,海风藤15g,牛膝10g,黄柏10g,生薏苡仁30g,黄连8g 10剂,水煎,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
二诊2021.07.05,患者服完10剂告知疼痛已明显缓解,口苦、疲倦、乏力、出汗均缓解,并且体重少了4斤。
舌苔齿痕稍有减轻,但舌质较前略变红且出现裂纹。
故于上方去掉附子、麻黄、桂枝等药,加上养阴之品。
处方如下:生黄芪30g,炒白术15g,陈皮10g,姜半夏9g,茯苓20g,土茯苓30g,黄芩15g,黄连8g,黄柏10g,生薏苡仁30g,焦山楂12g,鸡血藤30g,清风藤15g,牛膝15,荷叶8g,百合15g,玉竹15g,生甘草8g 10剂,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
作者:朱章帅,中医硕士,中医师,男,湖北蕲春人,1991年1月出生。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师承蒋开平教授,本科侍诊梅国强教授和张腊荣教授。
本科努力钻研仲景学说,硕士阶段研习东垣学说及叶氏理论。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加葛根防己石膏)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加葛根防己石膏)](https://img.taocdn.com/s3/m/dcd9062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1.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加葛根防己石膏)折叠编辑本段来源《金匮要略》卷上张仲景,206前折叠编辑本段处方处方一: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附子10克(炮)处方二:桂枝25克芍药18.5克甘草12.5克麻黄12.5克生姜12.5克白术30克知母25克防风25克附子12.5克折叠编辑本段用法上九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温服70毫升,日三服。
折叠编辑本段主治《金贵要略》: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折叠编辑本段论述陆渊雷说:本条证治急性关关节风湿病,其他脓毒性、淋菌性、梅毒性关节炎亦可用。
汤本求真说:本条《指金匮条》是述慢性关节炎,尤其如畸形性关节炎之症治。
尾台榕堂说:防己黄芪汤治风毒肿,附骨疽、穿踝疽,稠脓已歇,稀脓不止,或痛或不痛,身体瘦削,或见浮肿者,若恶寒下利者更加附子佳。
按:本方治脓毒性关节炎,兼用黄芪汤加当归、忍冬花收效更佳。
华冈青洲说:桂枝加术附有治闭不回,有回气不循之效。
又说:葛根加术附治血闭不回致血弥凝者,有行血凝滞之效。
(按:血当改作液体。
)越婢加术附,解水毒之留滞,故风湿、痛风、热痛治之颇佳。
按:本方含麻黄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去枣)。
合方加知母治肢节浮肿,烦热。
合方加防风治头眩痛,身体痛,骨节痛。
参华冈氏说本方加葛根、石膏,则又含三个方意。
汤本氏以为防风近似葛根,而实践观察解凝滞,防风则无能,知母作用引起水代谢活动变化的机制联合以上四方消除症状,全赖麻黄附子送远处及其隙间成功效,虽乃是假说,而临床是符合事实的。
(血浆变异加石膏,体液凝滞加葛根防己的效应,当前科学虽不能作证。
)折叠编辑本段病例朱燕女 22岁半月板撕裂,数月不能行动,住院医生以非动手术才能愈,预后:好者占多数。
其父疑虑不定。
写信给我[当时在内蒙古]即寄本方兼用血府逐瘀汤(王清任方)共计20付,复健如常。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关节炎,痛风用甘草附子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关节炎,痛风用甘草附子汤](https://img.taocdn.com/s3/m/bbc5390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4.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关节炎,痛风用甘草附子汤2013-11-16 11:56原文地址: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关节炎,痛风用甘草附子汤原文作者:寸木桂枝芍药知母汤,方剂来源《金匮要略》卷上张仲景处方:桂枝12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麻黄6-10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0克炮附子(黑附片)10克生姜12克(5-6片稍厚)煎药:第一煎宜用温火煎煮50分钟,第二煎煮25分钟。
或者将炮附子先煎40分钟,麻黄先煎去泡沫,再和其余的药煎煮25分钟,二道煎煮20分钟。
主治:关节疼痛;下肢关节肿痛,如果不是陈旧性的,三剂痊愈。
我用此方为81岁的老母治疗髋关节钻心的疼痛,一剂见效,三剂痊愈。
“桂枝芍药知母汤”载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如果关节肿痛是陈旧性的,可逐步增加附子和炙甘草的用量至各30克,附子须先煎,小剂量(9g左右)先煎半小时,中等剂量(15g左右)先煎1小时,大剂量(30g以上)先煎2小时,头煎如此,二煎小火煮40分钟即可。
煎附子时加生姜一块(约30g,拍破)、蜂蜜1两更好,可以减低附子的毒性。
名家临床经验:胡希恕:“诸肢节疼痛”,就是四肢的关节全都疼痛。
“身体尪羸”就是畸形和瘐,身体不是那么匀称,它是有些地方畸形。
“脚肿如脱”,脚肿得很厉害,“如脱”,它疼得厉害,不光有水肿,也疼啊,“如脱”就是行动不方便。
“关眩短气”,这都是里有湿,有饮,有水肿。
这个方子治疗下肢关节肿痛非常好使。
(摘自胡希恕讲金匮要略)以下医案摘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P49例3徐某,男,19岁,病案号189520。
初诊日期l966年2月15曰:左足肿痛已五六年.近两年加重。
经拍x光片,证实为跟骨骨质增生。
现症:左足肿痛。
怕冷,走路则疼甚。
口中和,不思饮,苔薄白,脉沉弦。
此风湿属太阳少阴合病,为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桂枝四钱,麻黄二钱,白芍三钱,知母四钱,生姜四钱,川附子二钱,防风四钱,苍术四钱,炙甘草二钱。
老中医:治疗痛风的基础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老中医:治疗痛风的基础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https://img.taocdn.com/s3/m/6cf8e15626fff705cd170a64.png)
西医学认为,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
急性发病患者大多与饮食相关,常在进食海鲜、动物内脏或者饮酒后发生,或者是劳累,剧烈运动后发作。
中医学认为,痛风当属于痹病范畴。
何以谓痹?《说文》曰:“痹,湿病也。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结合门诊大量临床实践,提出痛风之病机特点如下。
1.湿邪为基础痛风患者多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受累关节、肌肉常麻木重着肿胀,且舌质偏淡,苔白厚腻,正合湿性重着黏腻难去之特点,故湿邪为痛风发病之基础。
2.寒邪为关键痛风发作时常关节疼痛难忍,且固定不移,与寒主收引、其性凝滞之特点相合,故寒邪为发病之关键。
3.风邪为诱因临床上,痛风患者常因天气变化或受风而发,且关节疼痛常有游走的特点,时而这个关节疼痛,时而其他关节又疼痛,正合风邪善行而数变之特点,故风邪为发病之诱因。
根据对痛风病机之分析,余在临床提出治疗痛风当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方。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的配伍特点如下:1.祛湿三焦分治:方中麻黄、生姜发表祛上湿而宣痹,白术健脾祛中湿而除痹,知母利下水而消肿。
2.止痛温通为主:中医学认为,不通则通,通则不痛。
痹病之痛乃是由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不通而致,那么何以为通呢?气血之通赖之以温,气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痹病止痛当以温通为主,方中桂枝温经通络,附子温阳除痹,即是此意。
3.祛因防风有功:根据病机分析可知,风邪为痛风发病之诱因,风邪善行于周身,呈骨节游走性疼痛。
方中防风祛风胜湿,《神农本草经》认为,防风主“风行周身,骨节疼痹”。
4.缓急芍甘必用:中医学认为,诸病之规律: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痛风治疗注意
![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痛风治疗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ab29e7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0.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痛风治疗注意第7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对比VS痛风治疗注意那一般我们来分桂芍知母汤跟乌头汤,因为乌头汤比较是寒气纠结,所以一般论,都会说,桂芍知母汤是那个痛的地方,会摸起来是热热烫烫的,然后比较肿,会到处跑的。
那,可是其实说到痛风哦,发痛风的人那个痛点会跑来跑去吗?很少吧,所以,这也只是一厢情愿的说法,只是把风湿都混进来讲而已。
然后,说乌头汤呢,是痛的地方比较冷,比较不烫,然后比较不会跑,当然现在已经不用讲跑不跑的问题。
乌头汤张仲景给的主证是什么?是“疼痛不可屈伸”,就是你的关节痛到你要动一下都不行。
就是在这个地方的(注:指肘关节)比较是乌头汤,那有时候桂芍知母汤那个痛点不在关节上的。
那有的时候是这样子哦,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家,体质太虚的人,他就算是乌头汤证,你用乌头汤也医不好,因为他整个人都已经虚到松掉了。
那这种时候,乌头汤证用乌头汤没有效哦,反过来用桂芍知母汤还会比较有效一点,当然是指宋本桂芍知母汤,那那种也是完全没有热啊肿的,就是人太虚了,那这样子用。
那,关于后面的乌头汤,曾经那个,美国的倪海厦在网路上面讲过一句话,他说,他用乌头汤曾经医好过风湿病还是痛风病,那个手指头关节什么都已经完全变形掉的老太太,他用乌头汤给她吃到关节变形能够好转。
那这样的状况哦,我要说的是我们一般还是有一点点微微的分界了,就是,乌头煮蜂蜜,同学还记不记得我们是在这本书的哪里先遇到的?寒疝病,对不对?当我们在看那个寒疝病的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的时候,你会发现,大乌头煎的作用点是非常强烈地指向厥阴经的,对不对?就是,在厥阴经上面特别有风寒的时候,这个乌头比较有用;那么,既然乌头是一个很指向厥阴经的东西,那它就会变成跟我们说的肝主筋的那个筋比较有关系,就像薏仁也特别会跟那个筋有作用嘛。
跟肝主筋的筋有关系的意思,也就是,身体里面应该是某一种组织的变形乌头特别有办法,就比如说,你说,骨头边边有点像软骨啦,或者连着筋的那些部分,那乌头就比较能处理。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719b3e10722192e4536f6d0.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均为46例),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观察组行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
予以2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及实验室指标[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
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93.48%、76.09%,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
在平均UA、ESR指标值上,治疗后观察组两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血尿酸及血沉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障碍致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而引发的临床常见关节病,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患者行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为我院收治,收治时间于2018年6月~2018年12月,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合会(ACR/EULAR)》(2010版)修订的标准[1]。
其中,男47例,女45例;年龄31~73岁,平均(47.33±4.58)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21±0.41)年。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为46例。
予以2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比较,包括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46例患者行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口服,7.5~15mg/d,2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组46例患者行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桂枝芍药知母汤方剂组成:桂枝、知母、白芍、秦充、苍术、赤芍、羌活、制川乌各10g,生薏苡仁、生地黄各12g,红花、防风各6g,炙甘草3g,蜈蚣3条。
桂枝芍药知母汤,适用于四肢关节痛、痛风、坐骨神经痛等肢节疼痛
![桂枝芍药知母汤,适用于四肢关节痛、痛风、坐骨神经痛等肢节疼痛](https://img.taocdn.com/s3/m/e1ec775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3.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适用于四肢关节痛、痛风、坐骨神经痛等肢
节疼痛
桂枝芍药知母汤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上中风历节(历节现代称为痛风)病脉证并治第五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桂枝(12g)芍药(9g)甘草(6g)麻黄(6g)生姜(15g)白术(15g)知母(12g)防风(12g)附子(8g,必须用炮制品,因其为毒性药材)
方解
风寒湿,湿阻风,则疼肿,郁而化热则红肿热痛,风因阴血不足
而生,滋补肝肾为治本,祛风寒湿热为治标。
麻黄桂枝防风生姜为祛风,附子桂枝生姜为祛寒,术为祛湿,芍药甘草为养血滋阴,知母最妙,阴血不足生虚热,郁而化热生实热,知母一举两得,不可挪移之药,根本不是什么反佐!本方宜加滋补肝肾之药即可完美解决风湿免疫系统病症!真乃千古名方!。
若疼痛明显,各药物用量需要大于25克,偏寒,则附子、桂枝重用,偏热则知母、白芍重用,偏风则重用防风,偏湿则重用白术。
煎服法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主治
诸肢节疼痛
适用病症
1.四肢关节剧烈疼痛
2.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3.脚趾关节,发热,疼痛
4.痛风
5.坐骨神经痛
6.其他肢节痛。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9例临床观察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9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d284231ccbff121dd3683a1.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9例临床观察关键词桂枝芍药知母汤痛风关节炎痛风是一组以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为机制的异质性疾病。
临床以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逐年增高。
痛风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多因过食肥甘厚腻,脾胃运化失健,积湿生热,湿热下注,闭阻于经络骨节,继而煎熬津液,形成砂石,妨碍局部气血运行,致湿热、痰瘀、毒等邪相互蕴结闭阻而出现关节处红肿灼痛,笔者结合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的分析而选用《金匮要略》“历节病”篇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加减,收到满意效果,现初步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89例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的32岁,年龄最大的75岁,第1次发病者23例,第2次发病者20例,第3次以上发病者46例,病程短者半年,长者15年,均为经血尿酸测定,受累关节X线检查等相关检查后诊断明确的病例。
2 治疗方法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方加减:桂枝6~12g、白芍15~30g、甘草10g、麻黄3~6g、生姜5片、白术15g、知母6~15g、防风12g、(炮)附子3~15g、水煎服,日温服3次。
加减:表寒重者适当加重麻黄、桂枝、生姜及防风用量;风热在表者去麻黄、生姜、附子,桂枝用6g,并斟加银花、连翘、桑叶、薄荷等疏解表热之品;表虚不固,多汗者去麻黄,加黄芪;湿热重者去附子、麻黄、生姜,加黄柏、金钱草、海金砂、益母草、土茯苓、萆薢、防已等清热祛湿之品;疼痛甚者重用白芍,加海桐皮、片姜黄;风气胜关节痛游走不定者可加寻骨风、青风藤、丹参、当归、川芎;痰湿重者加陈皮、法半夏、大贝、僵蚕、白芥子、白芷;瘀血者加桃红、红花、炮甲珠、三七;寒重者附子用量逐步加大至15g,加干姜、细辛;肾阳虚者加淫羊藿、巴戟天、鹿角霜;肾阴虚者加石斛、女贞子、旱莲草;年老体弱者加当归、党参、杜仲。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痛风性关节炎配方、医案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痛风性关节炎配方、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0a1de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6.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痛风性关节炎配方、医案
痛风性关节炎
【原方配方组成】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6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附子(炮)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最明显的临床表现,其主要特点为高尿酸血症。
本病属祖国医学“热痹”范畴。
常见于中老年肥胖男性,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烟酒,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肾乏气化,于是痰湿内生,滞留血中,郁闭之邪最易化热,终致湿热瘀阻经络关节,气血运行不畅,而突发关节红肿热痛。
根据《福建中医药》1998,29(2):25,李思宁等报道: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8例,痊愈4例(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血尿酸<416微摩尔/升,白细胞血沉正常,随访仍正常);显效6例(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血尿酸降至正常,但随访有复发);好转7例(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劳动能力有所恢复,血尿酸较
治疗前下降20微摩尔/升以上,但未能降至正常);无效1例(各方面均无进步)。
处方: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6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制附子6克。
加减:湿浊热化,关节红肿热痛甚者,或伴有发热者,加水牛角30克,泽泻15克,黄柏12克;湿从寒化,关节剧痛,红肿不甚,得热则减者,加川乌9克,草乌9克,独活15克。
水煎至150毫升,日2服。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中医经方1剂,主治急,慢性痛风效果不错。(仅供参考)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中医经方1剂,主治急,慢性痛风效果不错。(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673973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4.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中医经方1剂,主治急,慢性痛风效果不
错。
(仅供参考)
组方:桂枝、知母、麻黄、熟附子、汉防己,赤芍、白芍、白术,炙甘草、生姜。
加减:寒盛痛剧加制川乌、细辛;湿胜肿甚汉防己增量,加泽泻;热盛桂枝、麻黄、附子减量,知母增量,加黄柏、秦艽;瘀盛加丹皮、桃仁;尿结石加金钱草、鸭跖草;发于下肢加川牛膝,上肢加羌活。
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敷患处。
1周为1疗程。
有报道用本方治疗45例,显效(关节及血尿酸值恢复正常)11例,好转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
痛风相当于中医的“痛痹”、“历节”、“脚气”等范畴。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以祛风散寒、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软坚化痰等方法,以下方法,临证可辨证酌情选用。
备注:中医验方亦讲究辨证施治,不可一味套用,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痛风案例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痛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95d3a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a.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痛风案例
患者:男性,年龄50岁,反复发作痛风症状。
主诉:关节红肿疼痛,特别是大脚趾关节。
病史:患者有10年的痛风病史,每年发作数次,每次发作症
状较重,持续时间长。
体格检查:大脚趾关节红肿,触痛明显。
辅助检查:血尿酸水平升高。
诊断:痛风。
治疗方案: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
处方:桂枝9克,芍药9克,知母15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6枚。
煎汤服用。
用药理由:桂枝芍药知母汤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利尿、活血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痛风的治疗。
治疗过程:患者每日服用一剂桂枝芍药知母汤,连续服用7天。
发作期间遵守低嘌呤饮食,增加水分摄入。
治疗效果:患者服药后,关节红肿疼痛缓解,血尿酸水平下降,痛风发作次数减少。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痛风症状明显改善。
随访:定期随访患者的痛风症状和血尿酸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讨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传统中医方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痛风。
该方具有调和营卫、祛风清热的作用,可以缓解痛风的症状。
但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效果也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此外,长期坚持低嘌呤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是痛风患者管理的重要措施。
【搞定全身关节疼痛最厉害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搞定全身关节疼痛最厉害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https://img.taocdn.com/s3/m/98d4ad3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9.png)
【搞定全身关节疼痛最厉害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人到中年多伴有各种问题,比如各种关节痛、关节炎、风湿等等,有时会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拇指关节活动不利,难道真的是老了吗?人到中年必然要遭受这类问题吗?关节疼痛是一个症状,什么样的病会让你关节疼痛?去医院检查可能会被告知你有风湿性关节炎或者类风湿关节炎或者是强直性脊柱炎或者是股骨头坏死或者是腰突或者是颈椎病或者是痛风等等,总之就是一个炎症。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诸肢节疼痛《金匮要略》1700年前张仲景的方剂适应症:治诸关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治疗由风寒湿入侵关节导致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剧烈难忍。
而世上百分之八十的关节痛都是风寒湿导致的,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可能是风湿热。
原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麻黄6克、防风12克、知母12克、白术15克、生姜15克、制附子12克。
本方是一付药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2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麻黄10克、生姜25克、白术25克、知母20克、防风15克、制附子15克。
制附子先煎40分钟,然后再把其他药材放进锅里,一起再煎煮半个小时。
煎出来的汤药分两次服用,饭后服用,温服。
七天一个疗程,服用二十一天。
附子虽然已经是炮制过的,但毕竟是大热之物,先煎四十分钟可以去除附子的毒性,保留附子的药性。
一定要先煎四十分钟哦。
如果不小心出现了附子中毒,要大量饮用甘草水。
无论你是手指关节还是手腕关节,还是胳膊肘,还是肩膀,还是颈椎腰椎,或者是膝盖,髋关节或者是脚踝等等,无论是大关节还是小关节,只要符合寒湿特点的就可以用。
寒湿特点:这样的人特别怕冷,冷到骨子里,关节疼痛遇冷加重,关节肿大,疼痛无法忍受。
但是,如果你的关节是遇热疼痛,而且关节通红有一种火辣辣的疼,就不适合这个方子啦。
如果瘀血严重,可以在这个方子里面加入三七粉,用这个方子送服三七粉3克到6克,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效果更佳。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顽疾真实案例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顽疾真实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14eba7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0.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顽疾真实案例#健康大V创造营#桂枝芍药知母汤是医圣张仲景所创治疗诸“肢节疼痛”的经典名方,现在多用来治疗痛风,与一般止痛药不同,除了止痛效果好,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治本的方,特别是痛风史上十余年甚至几十余年的顽固痛风,常有起沉疴,断根的神妙疗效。
8月份就来过一位痛风10余年的患者。
患者是50岁中年男性,自述是长期洗凉水澡引起痛风,至今已10余年,长期吃秋水仙碱控制病情。
平均1-2天发作一次,发作时左脚脚趾关节、踝关节肿不显,胀痛、刺痛、热痛非常明显,不能忍受,影响行走,伴恶寒,神疲,舌质红,苔白腻,有裂纹,脉沉弦。
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散寒除湿,兼清热。
炮附子30g(先煎),肉桂9g 温经散寒;桂枝24g,白芍18g,防风15g,生麻黄9g,细辛9g,独活24g,薏苡仁60g,茯苓30g,生白术75g,生苍术30g,生姜6片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知母24g滋阴清热;忍冬藤15g,全蝎3条,蜈蚣10g,地龙10g搜风通络止痛;炙甘草15g缓和诸药。
患者5副药后痛止,继续以本方和附子甘草汤加减交替服用,吃至20余副时,每日行走超过5000步开始稍有痛感,吃完27副后,每日行走超过万步仍如常人,遂停药。
痛风是由风寒湿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闭阻经络,损伤筋骨而产生。
病程长久,病情顽固多是寒湿凝滞,深入骨髓,阻滞气机,引发剧烈疼痛。
气机不痛,日久可郁而化热。
所以常常见痛风久病病人兼见热痛,或者是局部皮肤发热。
但这种热是热在经络,骨髓仍是寒湿。
寒湿才是本病的本质,所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以大队温经散寒通络之药佐以清热滋阴药,寒热兼施。
这也是为什么说到医圣留给我们的这个桂枝芍药知母汤,除了说它止痛效果好,更加强调它是治本的方。
《伤寒论》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
![《伤寒论》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https://img.taocdn.com/s3/m/ab68c0ca9b6648d7c0c74663.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汤去枣麻黄防风+知母术附)
【方剂组成】桂枝12 克,芍药9 克,甘草6 克,麻黄6 克,生姜15 克,白术15 克,知母12 克,防风12 克,炮附子6 克【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桂枝汤增桂姜、去大枣,另加麻黄、防风发汗解表,复用术附以逐湿痹。
知母以消下肢肿,故以治风湿关节痛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8 条: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
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注解:诸肢节疼痛,即四肢关节疼痛。
身体尪赢,即言身体瘦之甚。
脚肿如脱,即言脚肿之甚。
头眩短气、温温欲吐,为气冲饮逆的结果,此宜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按:慢性关节炎下肢肿痛者,用本方有良验,并以本方加石膏治年余不解的风湿热有奇效。
又以本方合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下肢肿的脉管炎亦验。
【辨证要点】关节痛疼、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验案】徐某,男性,19 岁,病历号189520,l966 年2 月15 日初诊。
左足肿疼己五六年,近二年加重。
经拍片证实为跟骨骨质增生。
现症:左足肿疼,怕冷,走路则疼甚。
口中和,不思饮,苔薄白,脉沉弦。
此属风寒湿客注关节,治以发汗驱湿,与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10 克,白芍10 克,知母12 克,防风10 克,麻黄100
克,生姜12 克,苍术12 克,川附子6 克,炙甘草 6 克结果:上药服七剂。
左足跟疼减,走路后仍疼,休息后较冶疗前恢复快。
增川附子为9 克继服,一月后左足跟肿消,疼痛已不明显。
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2019-06-2610:01:01)
![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2019-06-2610:01:01)](https://img.taocdn.com/s3/m/43cc5ad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1.png)
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2019-06-2610:01:01)原文地址: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痛风作者:广州类风湿老中医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贵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书中曰:“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本条论述了风湿历节之证治。
风湿流注于经脉关节,气血通行不畅而致关节疼痛。
痛久不解则邪气日盛,湿无出路则渐化热伤阴。
桂枝芍药知母汤中既有桂枝、附子、麻黄、防风等通阳宣痹、温阳散寒、祛风散湿之品,又有知母、芍药之清热养阴之类,再加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以表里兼顾,温阳与养阴并举,共奏痹宣经通,热去阴复之效。
有医家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洛索洛芬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优于对照组的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理化检测改善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有医家将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优于对照组的76.6%(p<0.05).有医家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口服。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
有医家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治疗组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85.0%;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关节肿胀改善程度及血尿酸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桂枝芍药知母汤痛风治案
![桂枝芍药知母汤痛风治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8260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2.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痛风治案张某某,男,58岁,2022-03-12初诊:痛风病史多年,近一周因鞋夹脚出现右侧足趾关节处疼痛明显,患处红热,肿胀不明显,口不渴,无汗出,胃满,便溏、日2-3次,食冷更甚。
舌淡暗苔略黄腻,脉细,右关略滑。
患者上午来诊时因胃满已于他处拿中药,给予外洗剂:桂枝15 白芍30 知母20 防风15附子20 麻黄12 苍术15 双花205剂,水煎外洗。
2022-03-22,今日来诊,诉前方外洗2剂即痊愈,神速,之前痛风发作后服西药也得5-7天好转,剩余3剂留作备用。
今日因突发左颌下肿大淋巴结来诊,患处不红,按之有肿大条索样淋巴结,压痛不甚,习惯熬夜,多梦,近未饮酒食辣,无龋齿,无发热,口不干,喝热水,头不清,夜尿2-3次,大便正常。
舌淡暗苔薄白,脉左关弦滑,右寸略浮数。
你会用什么方治疗?为什么?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炮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是一首治疗痛风的高效验方,屡试不爽,同时对于腰腿疼痛病、膝关节肿痛病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本方总属少阴为病,机能沉衰。
历节病属于痹病的范畴,常指一些关节的肿大疼痛。
《金匮要略》有“寸口脉沉而弱,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的描述,其病机为汗出为湿冷所伤,或为寒凝痹痛,或化热燔灼不可及。
然此方多以寒热并存,虽局部红肿灼热,但并不渴引,手足不温者多见,或历久反复,或新现伊始。
若见红色痛甚、身热汗出、口渴引饮、无寒但热者要参见舌脉选用白虎加桂汤了。
要注意各个药物的配伍比例,寒重的可以加重桂枝附子的量,痛重的可以加重麻黄的量,我常用苍术而不用白术,目的主要是止痛,有湿的加生苡仁,热重的加双花,注重风药的运用,不必加太多的药物,原方其实已经非常精妙了。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https://img.taocdn.com/s3/m/92c185c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b.png)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张某,男性,53岁。
素有痛风史,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口干欲饮,无寒热,纳呆,大便微干结,小便常。
舌脉:舌淡红、苔微黄腻,脉滑微数。
查血:尿酸高。
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历节病。
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
桂枝10克,白芍15克,麻黄5克,甘草10克,知母15克,防风10克,附子6克,生姜15克,苍术10克,大枣20克,忍冬藤60克,土茯苓80克,田七10克,牛膝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川萆薢10克。
4剂,水煎服。
4剂而愈。
按:
桂枝芍药知母汤大多医家都认为该方可治疗风湿热痹。
但在临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却往往舍去附子,甚至麻黄、桂枝等辛温、温热药。
殊不知,这恰恰违反了张仲景立此方的本意。
本例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口干欲饮、大便干结、苔微黄腻,脉滑微数的湿热证表现,故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大量的忍冬藤、土茯苓以清热利湿;
痛风日久,必有瘀结,加用乳香、没药、田七活血散瘀,瘀去热清。
基础方调和营卫,从表走风湿之邪,又从里温化阳气,助体内湿邪外走。
该方涵盖了麻黄加术汤、桂枝汤、甘草附子汤的变化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May.2012 Vol.26No.5李小娟教授辨治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贾立辉1,李小娟2(1.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沈阳110032)摘要:李小娟教授认为古人对痛风认识无外乎素体亏虚、伤于湿、伤于热。
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病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内外因夹杂。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调和营卫,清热祛湿为治则随证加减。
选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辨证加减以调和营卫,清热祛湿。
湿热偏盛者加入四妙散;关节红肿热痛较重者据肺主皮毛之理,酌加泻白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灼热疼痛之时可用清心火之药物,清心除烦泻火解毒,如黄连、连翘之类,以缓解疮疡之红肿热痛。
若有瘀血者加入全虫、赤芍、伸筋草等活血通络之品。
关键词: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中风历节病;嘌呤代谢;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李小娟;老中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55.6;R589.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7813.2012.05.07Professor LI Xiao-Ju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the Acute Phase Gouty ArthritisJIA Li-hui1,LI Xiao-juan2(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32,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32,China)Abstract:Professor LI Xiao-Juan think to know the gout outside deficiency and hurt in ferrite wet,inju-ry to heat.The acute phase gouty arthritis etiology,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cause and external cause the in-clusion.The urgent for the standard,slow for the is this,the harmonic camp guard,heat qushi for therapeutic and with the card.Choose synopsis of stroke Lijie disease,cassia twig herbaceous altogether soup primarily to reconcile the camp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party who,heat dispelling the wet.Hot and humid partial filled to the four wonderful scattered;Joint swelling thermal pain right of the Lord according to the lungs fur,ZhuoJia xie white scattered,"the difficulties,and all belongs to boil heart",searing pain can be used when the qing dynasty of drug stores,who in addition to bother purging fire detoxification,such as coptis chinensis,such as forsythia,to alleviate the pain ulcers red hot.If there is blood stasis join whole worm,root,stretch muscles blood know luo grass of the product.Key Words:The acute phase gouty arthritis;Stroke Lijie disease;Purine metabolism;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Guizhi Shaoyao Zhimu Decoction;LI Xiao-Juan;Old 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特征性临床表现是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致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
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为痛风的常见临床表现、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现代医学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常以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但其毒副作用较大,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肝肾功能受损,皮疹、皮炎等副作用,很多患者不能耐受。
因此寻找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医学界同仁的共同目的。
本病属于中医“白虎历节”、“痛风”、“痹证”等范畴。
无论从古代医籍论述,到现代临床证明,中医药对于治疗本病,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痛苦均有较好疗效,故应大力发挥中医之治疗优势。
李小娟教授系全国著名老中医马智教授学术继承人,从事临床工作近三十年,深刻领悟中医之灵魂在于“读经典,做临床”。
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吾师治疗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思路介绍如下。
1古代文献《灵枢·贼风》篇曰:“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不离屏蔽……卒然病者……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之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1],将之名为“湿气”,并说明其藏于血脉分肉之间,久留不去,与现代医学之尿酸过多在血液、组织、关节中沉积的理论相一致。
《素问·痹论》·61·2012年第26卷第5期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篇曰:“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2]353。
认为是阳气偏盛,病气携阳,阳遭阴之故也。
《外台秘要》曰:“近效论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病昼静夜发,发即彻髓酸痛不歇,其病如虎之啮,故名曰白虎之病也”[3]。
此段阐明痛风之疼痛特点及本虚标实之病机。
综上文献所述,李小娟教授认为,古人对痛风认识无外乎素体亏虚、伤于湿、伤于热。
2病因病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病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内外因夹杂。
外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嗜食肥甘醇酒,肥甘助生痰湿浊毒,醇酒助湿生热,致体内湿痰积聚,流于关节筋络,郁久变生湿热之毒,聚而发之。
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受持如虚”[2]40。
内因致病主要为素体禀赋不足,后天脾胃虚弱,过食肥甘,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得化生,运化失司,痰浊内生,日久积聚,化为湿热,流注关节筋络,亦可发病。
内外因夹杂,素体本虚,加之过食过嗜,脾胃受戕。
《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2]349。
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精气化生之源,亦是营卫气血生化之源,故可导致营卫削弱。
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曰:“荣气不通,卫气独行,荣卫俱激,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瘦羸,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4]70。
脾胃不足,脾胃虚则失健运之功,水谷不归正化,生湿化浊,气血化生无源,精血不足,肝肾失养,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失养,不荣则病。
故营卫不和,腠理疏松,藩篱不固,再与外邪相合则会病痹。
故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营卫虚弱,标实为湿热内蕴。
以标实为主要临床表现。
3辨证施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根据其病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以调和营卫,清热祛湿为治则随证加减。
选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辨证加减以调和营卫,清热祛湿。
湿热偏盛者加入四妙散;关节红肿热痛较重者据肺主皮毛之理,酌加泻白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2]756,有灼热疼痛之时可以用清心火之药物,清心除烦泻火解毒,如黄连、连翘之类,以缓解疮疡之红肿热痛。
若有瘀血者加入全虫、赤芍、伸筋草等活血通络之品。
4验案举例某男,31岁。
2011年2月6日初诊。
以“左足踝部反复疼痛5年,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
症见:左足踝部红肿、热痛,左足大趾疼痛灼热,双膝关节疼痛,夜寐差,饮食可,病来无肢体活动不利。
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四诊合参该患证属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得化生,运化失司,痰浊内生,日久积聚,化为湿热,流注关节筋络,气血瘀滞不通,所致局部红肿热痛之痹证。
西医诊断:痛风。
中医诊断:湿热痹,治以调和营卫,清热祛湿,通络止痛。
方选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药用苍术15g,黄柏15g,薏苡仁30g,牛膝15g,石膏30g,知母10g,桂枝10g,白芍10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黄连10g,忍冬藤15g,3剂,1剂/d.水煎400mL,分三次口服。
2011年2月9日二诊。
左足踝部红肿疼痛减轻,左大趾疼痛灼热疼痛减轻,双膝关节疼痛减轻,夜寐差。
上方去地骨皮,加全蝎3g。
以增强通络止痛之功。
继服5剂。
2011年2月14日三诊。
疼痛明显减轻,无红肿,夜寐安。
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热邪减轻,故上方去桑白皮、知母、生石膏,加赤芍15g,伸筋草15g,桔梗15g,赤芍、伸筋草以增强活血通络止痛,桔梗配薏苡仁以增强宣肺利湿。
2011年2月21日四诊。
疼痛消失,舌质淡红,苔薄,脉滑。
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嘱其注意饮食调节。
本案属营卫虚弱,湿热内蕴,故治以调和营卫,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曰:“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4]69。
原方用于寒湿困络,郁久化热之肢节疼痛,肿胀,以区分于乌头汤寒湿之证。
此患者以湿热为主,取桂枝芍药知母汤化裁,用桂枝、芍药、知母,以清热、调和营卫;加四妙散中黄柏、苍术清热燥湿,牛膝祛风湿,引药下行,加用薏苡仁利湿清热之功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