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多重耐药菌感染调查汇总分析整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1月多重耐药菌感染调查汇总分析整改

为了解我院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及时掌握细菌耐药动态,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

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现对我院2014年1月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23例进行统计分析。

一、根据2014年1月份院内感染病例数统计结果:

图1、临床多重耐药菌菌株构成比分布饼形图

2 、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及科室的分布情况,见表2

图2、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分布柱状图

图3、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分布饼形图

二、分析:

由上表可见:1、各科室发生感染的病例数,排序依次为:急诊ICU,神经内科,心内科。2、

感染部位的排序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

三、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患者自身的易感因素:

(1)急诊ICU内的患者多数病情危重;处于深昏迷,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且年老体弱,身体各项机能衰退;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低下,住院时间长。

(2)神经内科患者,多数年龄较大并伴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

2、诊疗活动相关的因素:

⑴接触传播: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后、陪人接触患者前后不注意洗手,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⑵患者接受了手术及侵入性的操作,如:气管切开,留置各种引流管、导尿管、动静脉插管等。

⑶患者接受了放疗或化疗,以及使用了免疫抑制剂。

⑷抗生素应用不合理:若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容易引起菌群失调,引发多重耐药菌的生长

⑸病房的病人数量多,陪人多,空气污染。

⑹消毒隔离措施有时做的不到位。

四、改进措施:

⑴加大对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力度,充分发挥预警及指导工作。当细菌耐药率超过30%时,应通知医务人员;超过40%时,应慎经验用药;超过50%时,应

参照药敏试验用药;超过75%时,应暂停使用。

⑵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与传播的意识。

⑶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⑷医务科、临床药事管理办公室、感染管理科督导临床医师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⑸加强病房及组织管理:减少陪人数量,限制人员探视,减少人员流动;增加病房通风次数,保持空气洁净。

⑹定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⑺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及时实施隔离措施:①单间或同种病原体同室隔离,无条件时可采取床边隔离;②按要求对病房内的环境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③各项物品应专人专用,且用后及时消毒灭菌;④进入病房前后、接触患者前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要认真洗手;⑤限制探视人员,减少

人员流动,最好做到专医专护。⑥患者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防止感染;⑦患者用后的平车或轮椅

应进行严格的消毒。⑧患者转科时应有医务人员陪同,向接收科室说明应对患者采取预防接触传播的措施⑨医疗废物单独存放,按要求分类管理。

⑻加强保洁工人培训,做好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