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10采贝歌PPT课件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课件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第十课《采贝歌》。
本课主要学习歌曲《采贝歌》,理解歌曲的意境,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教材涉及的章节为第二章第三节“大海的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采贝歌》的歌词和旋律,能独立演唱。
2. 使学生了解海洋文化,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歌曲《采贝歌》的演唱,音乐知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课件、黑板、音乐教具(如沙锤、铃铛等)。
学具: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大海的印象,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歌曲《采贝歌》,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境,引导学生学习歌词和旋律。
3. 实践环节:分组练习,每组挑选一名领唱,其他成员配合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采贝歌》2. 歌词:按照歌曲段落,书写歌词。
3. 旋律:用简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4. 音乐知识:简要介绍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将《采贝歌》演唱给家长听,并让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无标准答案,以学生演唱表现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海洋的歌曲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进一步了解海洋文化。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剧表演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和深度。
4.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性和评价方式。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于《采贝歌》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和音乐知识的理解。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0课《采贝歌》课件.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0课《采贝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0课《采贝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课《采贝歌》的歌词学习、旋律演唱、节奏练习以及音乐实践活动。
具体章节为:第一章第四节《海边的歌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采贝歌》的歌词、旋律和节奏,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采贝歌》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起伏。
2.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演唱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2. 学具:歌词单、音乐课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边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从而引出课题《采贝歌》。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讲解歌词含义。
b. 教师示范演唱《采贝歌》,引导学生跟唱。
c. 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例题讲解:讲解《采贝歌》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起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受音乐的魅力。
4. 随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5. 音乐实践活动: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跳,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1. 《采贝歌》2. 歌词:书写《采贝歌》的歌词,标注节奏。
3. 旋律:用简谱表示《采贝歌》的旋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采贝歌》的歌词、旋律和节奏,独立演唱。
2. 答案: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检查,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搜集其他与海洋相关的歌曲,进行拓展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采贝歌》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起伏。
2.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音乐实践活动。
3. 板书设计:旋律的简谱表示。
《采贝歌》课件
07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总结
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良好 课堂氛围融洽
小组合作探究效果显著
成功与不足之处
• 成功之处 • 课件内容丰富,涵盖了课本要求的重点知识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 课堂氛围轻松,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 不足之处 • 部分学生对于课件内容理解不够深入 • 课堂时间把控不够严格,导致部分环节有所拖沓 • 部分学生对于课本内容以外的知识拓展需求较高
02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特点
针对幼儿园中班的 年龄段学生
活泼好动,好奇心 强
幼儿思维以具体形 象思维为主
学生已有知识
初步了解海洋生物 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歌曲
学生学习风格
喜欢游戏和互动 喜欢动手操作和体验
喜欢与同伴合作和交流
0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如“贝壳”、“沙滩”、“海 风”、“嬉笑”等。
《采贝歌》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教材分析 • 学情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01
教材分析
教材来源
• 《采贝歌》课件选自于江苏教育出版社三年级音乐教材下册 。本教材由国家教育部审定,并被全国多所小学音乐课采用 ,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交流 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堂互动法
积极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及时反 馈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新湘艺版三上音乐《采贝歌》教案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采贝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采贝歌》。
2、参与课堂活动,演唱《采贝歌》,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并表演。
3、感受南海边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歌曲的音准。
教学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大海的样子,如果学生不知道,就请学生看几张大海的图片。
)2、教师展示“海景照片”教师:大海波澜壮阔,在海边,白色的浪花打在金色的沙滩上非常美丽,在海边还能够拣到贝壳、螃蟹,我们来听一首歌曲《采贝歌》。
二、学习歌曲1、欣赏《采贝歌》动画。
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学生回答:活泼中速。
2、再次聆听。
聆听歌曲《采贝歌》。
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两部分)请学生带着问题听。
3、歌词学习。
(1)全体学生按照节奏读歌词。
(2)巩固完整的歌词,学生按照节奏齐读歌词。
(3)请一位同学按照节奏读歌词,其他学生心里和他一起默读。
(4)教师指导学生不认识的字。
4、《采贝歌》歌曲学习。
(1)学生演唱歌谱。
教师要求:教师弹琴,指导学生演唱。
(2)再次巩固歌谱。
教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乐句要唱得连贯、饱满,每个乐句前深吸气,用一口气演唱。
(3)学生加词演唱歌曲旋律。
教师要求:教师弹琴,指导学生的气息连贯。
(4)学生跟随《采贝歌》伴奏完整地演唱。
三、集体创编歌舞表演(《采贝歌》舞蹈表演)学生分组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可以书中的图片作为参考。
教学要求:学生设计的动作要与音乐的旋律基本一致。
四、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海边生活的惬意,大海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波澜壮阔、一望无际,还有无限的情趣。
最后,让我们用欢快的歌声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采贝壳》课件三年级上册第十课
歌曲《采贝歌》教学设计
泾灵燕宝小学:孙少敏
一、教学目标
1、能让学生用轻快自然地状态和声音唱好本歌曲。
2、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律动教学中,多聆听音乐,熟悉歌曲旋律。
3、了解海边生活情景和京族人民生活。
二、教学重点:唱好八分休止符和歌曲中较多复杂的节奏
三、教学难点:处理好歌曲中较复杂的节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美不美啊?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南海边看看那美丽的风光。
2、瞧,沙滩上这时来了一群京族姑娘。
3、他们手拉着手要去干什么啊?(捡贝壳ppt)出示课题
3、刚才我们说了谁去才贝壳啊?对了,现在我们就去了解一下京族。
(介绍京族)
4、这沙滩上的贝壳漂亮吗?
4、看着这满地的贝壳心情怎么样啊?
二、初听歌曲
1、那就让我们带着开心愉悦的心情去听一听采贝歌,感受一下京族姑娘采贝的心情(播放歌曲)
2、歌曲听完了,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大海边捡贝壳呢?那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小声的哼唱一遍。
3、同学们,歌曲到哪儿最能体现京族姑娘才贝壳开心的样子呢?通过聆听你再感受一下。
(如果不行,老师演唱)
三、学唱歌曲
1、同学们找的真准,就是“盟啊盟”,这在民族歌曲中最常见的,就是衬词,表现捡贝壳开心的样子。
那请同学们这次放声来歌唱,唱出京族姑娘的喜悦好吗?
2、教师改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4、再唱(跟伴奏)
3、男生女生分开唱,到“盟啊盟”另一组加进来。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贝壳捡的开心吗?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任何时候,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像京族人民一样处处洋溢着快乐的歌声。
同学们,下课!。
新湘艺版三上音乐《采贝歌》教案公开课教案课件
《采贝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采贝歌》。
2、参与课堂活动,演唱《采贝歌》,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并表演。
3、感受南海边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歌曲的音准。
教学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大海的样子,如果学生不知道,就请学生看几张大海的图片。
)2、教师展示“海景照片”教师:大海波澜壮阔,在海边,白色的浪花打在金色的沙滩上非常美丽,在海边还能够拣到贝壳、螃蟹,我们来听一首歌曲《采贝歌》。
二、学习歌曲1、欣赏《采贝歌》动画。
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学生回答:活泼中速。
2、再次聆听。
聆听歌曲《采贝歌》。
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两部分)请学生带着问题听。
3、歌词学习。
(1)全体学生按照节奏读歌词。
(2)巩固完整的歌词,学生按照节奏齐读歌词。
(3)请一位同学按照节奏读歌词,其他学生心里和他一起默读。
(4)教师指导学生不认识的字。
4、《采贝歌》歌曲学习。
(1)学生演唱歌谱。
教师要求:教师弹琴,指导学生演唱。
(2)再次巩固歌谱。
教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乐句要唱得连贯、饱满,每个乐句前深吸气,用一口气演唱。
(3)学生加词演唱歌曲旋律。
教师要求:教师弹琴,指导学生的气息连贯。
(4)学生跟随《采贝歌》伴奏完整地演唱。
三、集体创编歌舞表演(《采贝歌》舞蹈表演)学生分组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可以书中的图片作为参考。
教学要求:学生设计的动作要与音乐的旋律基本一致。
四、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海边生活的惬意,大海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波澜壮阔、一望无际,还有无限的情趣。
最后,让我们用欢快的歌声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湘教小学音乐三上《10采贝歌》PPT课件
1
第一遍知道大概说了什么就行;
2
第二遍知道哪块是重点;
3
第三遍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高效学习逻辑 思维
事实知识(know--what):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主要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 原理知识(know--why):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 主要是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技能知识(know--how):知道怎么做的知识 , 主要是对某些事物的技能和能力; 人力知识(know--who):知道是谁的知识 , 主要是谁知道以及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能 力;
Know--X分类法
费曼学习法-实操
第二步 根据参考,复述你所获得的主要内容
(二) 根 据 参 考 复 述
1. 参照教材、辅导书或笔记复述主要内容; 2.复述并不是照着读出来或死记硬背,而是用自己的话去 理解 ,想象如果你要把这个讲给别人听,你会怎样讲。 就像你按照前面的步骤对定于从句的理解是“定语部分是个从句”,就没必要死记 硬背“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这个概念。
5. 如果别人问了你一个问题,你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说明学的还不够全面 ;
6.通过别人的反馈,自己的实践,再次检验自己哪儿学的不扎
实, 再返回去加深,直至完全学会消化。
高效学习使用 技巧
做个便利贴 男孩/女孩
建立 仪式感
建立营造 自律圈
小作
业
这并不是一份从天而降的普通作业~ 这是一份既能轻松完成,又能帮助你快速进步的高效小作业! 1、结合本节所学的学习力相关常识,纠正自己目前存在问题的学习 方 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可参考工具卡《高效学习力》)。 2、结合本节所学“学习的完整过程”和“高效学习模型”,对自己 现 有学习方法进行优化(可参考工具卡《高效学习模型》)。
湘教小学音乐三上《10采贝歌》课件
湘教小学音乐三上《10采贝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0课《采贝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采贝歌》的学习,歌曲中涉及到的音阶、节奏、音准等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与练习,以及对歌曲背后文化意义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采贝歌》的旋律、歌词,并能独立演唱。
2. 学习音阶、节奏、音准等音乐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采贝歌》的旋律、歌词学习,音阶、节奏、音准的掌握。
难点: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海边采贝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示范演唱《采贝歌》,学生跟随学唱。
b.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讲解音阶、音准知识。
c.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错,教师巡回指导。
3. 歌曲文化意义介绍:讲解《采贝歌》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与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采贝歌》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歌曲节奏:击拍展示4. 歌曲音准:音阶展示5. 歌曲文化意义:简要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采贝歌》,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的视频中,要求旋律、节奏、音准均正确,情感表达饱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剧表演等。
b.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海洋相关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c.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
2. 教学难点中的歌曲高音区演唱和情感理解。
2024年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0课《采贝歌》课件.
2024年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0课《采贝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2024年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10课《采贝歌》。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10课《采贝歌》的歌词学习、旋律演唱、节奏练习以及音乐知识拓展。
本章以我国民间歌曲《采贝歌》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含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采贝歌》的旋律、节奏及歌词,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采贝歌》,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海洋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采贝歌》的旋律、节奏及歌词学习。
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黑板、卡片。
学具:音乐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海边采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海洋的了解和印象。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唱歌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解释歌词含义,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2)学习旋律: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3)节奏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歌曲中的节奏,教师指导纠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个乐句,分析其中的节奏、音高,引导学生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展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采贝歌》2. 歌词:展示歌曲歌词,标注节奏、音高。
3. 知识点:民间音乐、海洋文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课后练习演唱《采贝歌》,并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海洋的短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其他民间音乐,如山歌、小调等,拓宽音乐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培养环保意识。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优质课件.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十课《采贝歌》。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歌曲《采贝歌》,解歌曲节奏、旋律、歌词;引导学生感受大海宽广与神秘,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采贝歌》节奏、旋律、歌词。
2. 培养学生对大海热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索欲望。
3. 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2. 学具:歌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海边采贝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2. 歌曲学习:播放歌曲《采贝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分句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节奏、旋律和歌词;带领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大海边,感受大海宽广与神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
六、板书设计1. 《第十课采贝歌》2. 歌曲旋律:用五线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3. 歌词:将歌词分行展示,突出重点歌词。
4. 节奏变化:用符号表示歌曲中节奏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采贝歌》,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情境。
2. 答案:学生需将演唱过程录制下来,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大海歌曲、故事、图片等,下节课进行分享,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海热爱。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掌握《采贝歌》演唱技巧,感受到大海美丽与神奇,激发他们对音乐热爱和对大自然向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歌曲学习过程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二、情感体验引导和激发三、作业设计实施与反馈一、歌曲学习过程中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1. 分句教唱:将歌曲分成若干句,逐一教唱,让学生充分感受每句节奏和旋律特点。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课件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的第十课《采贝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大海的歌声》中的《采贝歌》。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了解歌曲的节奏与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宽广与采贝的乐趣;通过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采贝歌》的旋律、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节奏,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情感。
3. 通过集体协作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歌曲旋律、歌词,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课件。
2. 学具:歌词卡片、彩色笔、小贝壳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宽广和美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采贝歌》。
2. 歌曲学习: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分句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音高;带领学生一起唱,纠正发音和音准。
3. 歌词学习:让学生跟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分组朗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歌曲实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合作演唱歌曲;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效果。
5.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海边采贝的经历,引导他们体会歌曲中表达的愉悦情感。
六、板书设计1. 《采贝歌》2. 歌曲旋律:以简谱形式展示歌曲旋律。
3. 歌词:分段展示歌词,突出重点词汇和句子。
4. 歌曲节奏:用符号表示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采贝歌》,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演唱准确、节奏稳定、情感表达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针对学生掌握不足的地方进行针对性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保护,通过音乐表达对大海的热爱。
组织学生参加海边环保活动,将音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课件.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具体章节为《第十课采贝歌》。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歌曲《采贝歌》的学唱,节奏与旋律的练习,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讲解。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采贝歌》,掌握歌曲的节奏与旋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了解海洋生物和海滩文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采贝歌》,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教鞭、卡片等。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海滩景色和采贝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海滩的美丽和采贝的乐趣。
2. 歌曲学唱(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3)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进行单独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知识,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2)举例说明,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音乐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练习,每组演唱歌曲的一段,互相观摩、学习。
(2)挑选个别学生进行演唱,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2)分享海洋生物和海滩文化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第十课采贝歌》2. 歌曲简谱、歌词3. 节奏、旋律知识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采贝歌》,背诵歌词,熟悉歌曲的节奏与旋律。
2. 答案: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教师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与海洋生物、海滩文化相关的纪录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采贝歌》,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湘教小学音乐三上《10采贝歌》课件
湘教小学音乐三上《10采贝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的《10采贝歌》。
该歌曲位于教材的第十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歌曲的学唱、节奏敲击和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详细内容涉及歌曲旋律的辨识、音高的掌握、歌词的记忆,以及通过歌曲学习基本的音乐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采贝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准确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敲击能力,通过实践理解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型。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型学习和准确敲击,旋律中高低音的准确把握。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诵、旋律的演唱、节奏的感知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节奏打击乐器(如小军鼓、木鱼等)。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海边采贝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示海边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看到的场景。
播放海浪声,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海边,感受海风的轻拂。
2. 歌曲学习(15分钟)教唱《10采贝歌》,分句教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引导学生跟唱,强调歌词的发音和节奏的准确性。
3. 节奏练习(10分钟)利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模仿老师敲击节奏。
分组进行节奏敲击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敲击的准确性。
4. 旋律分析(10分钟)分析歌曲的旋律走向,讲解高低音的区分。
在钢琴伴奏下,引导学生尝试唱出不同的旋律。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演唱《10采贝歌》,互相评价,老师点评。
进行节奏敲击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节奏的掌握情况。
6. 歌曲情感表达(5分钟)讨论歌曲中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快乐氛围。
伴随音乐,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10采贝歌》2. 歌曲旋律图谱3. 主要节奏型4. 歌词关键句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回家后,将《10采贝歌》演唱给家长听,并尝试用家庭物品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练习节奏敲击。
第十课采贝歌(课件)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共28张)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歌曲介绍
桦树是葇荑花序,雄花序2~4枚簇生,雄蕊通常2枚,花丝短, 顶端分叉;雌花序单1或2~5枚生于短枝的顶端,圆柱状、矩圆 状或近球形。坚果具膜质翅,果苞革质,先端3裂。 桦树木材较坚硬,富有弹性,结构均匀,心边材不明显。抗腐能 力较差,受潮易变形。可作胶合板、卷轴、枪托、细木工家具及 农具用材。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歌曲介绍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试听歌曲 牧场上的家
范唱
伴奏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歌曲介绍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充满美国乡土气息的抒情民歌,音乐朴素深 情,悠久气息的乐句描画了晴朗广阔的牧场、甜蜜温馨的家及人 们宽广的胸怀。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歌曲介绍
白桦树:桦树,一种北半球常见的树。 桦树家族还包括桤木、榛树、角树和霍布叶铁树。 桦树是一种很优雅的树,常种植于公园和花园中。它们长着小小 的柔荑花(絮状花朵),没有花瓣。果实是一种小坚果。树皮多 光滑,多为薄层状剥裂。单叶互生,叶下面通常具腺点,边缘具 重锯齿,很少为单锯齿,叶脉羽状,有叶柄。花单性,雌雄同株。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作者介绍
王立平,从小就爱好摄影,五十多年来一直热心摄影活动。曾在 “四五运动”中拍摄了大量珍贵历史镜头。其中《让我们的血流 在一起》获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四五运动优 秀摄影作品一等奖”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四十年摄影艺术 展览优秀作品奖”,入选“二十世纪华人摄影经典”。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歌曲介绍
海菜是一种水生植物生长于 风浪平静的内湾、中潮带滩 涂或石沼中,或在平静的内 湾泥底滩涂上。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课件
《第十课采贝歌》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的第十课《采贝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二章《大海的礼物》第三节《采贝歌》。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采贝歌》的歌词、旋律、节奏,以及了解采贝的相关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采贝歌》的歌词、旋律、节奏,并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 了解采贝的相关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控制。
2. 教学重点:熟练演唱歌曲《采贝歌》,了解采贝的相关背景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采贝壳模型。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采贝壳模型,引导学生谈论大海,激发他们对大海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播放《采贝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3)教师示范演唱,并指导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4)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效果。
3.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出现的难点节奏,并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采贝歌》2. 内容:(1)歌词(2)旋律简谱(3)节奏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采贝歌》。
2. 答案:演唱过程中注意音准、节奏,表达出对大海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部分学生在音准、节奏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大海的歌曲,下节课进行分享。
(2)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深入了解大海的生态环境,为创作以大海为主题的歌词提供素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控制。
2.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出现的难点节奏,并举例说明。
小学音乐《采贝歌》课件-V1
小学音乐《采贝歌》课件-V1小学音乐《采贝歌》是一首优美动听的童谣,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而言,它是一首具有很好启蒙作用的音乐课程。
以下是对于该课件的重新整理,以及相关文章的讲解:一、课件整理1. 曲目欣赏2. 歌词呈现3. 节奏练习4. 声乐练习5. 乐理知识学习6. 评析及拓展二、相关讲解1. 曲目欣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在课件中加入《采贝歌》的曲目欣赏板块。
在这个板块中,可以加入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来让学生对于这首童谣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2. 歌词呈现在呈现歌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字幕滚动、字体变化、高亮显示等多种方式,来让学生更加明确地了解歌词的内容,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唱歌来进一步加深对于歌词的理解。
3. 节奏练习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踩拍、表演节奏等形式,对于《采贝歌》的节奏进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童谣的基本节奏体系。
4. 声乐练习声乐练习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发声,并配以手指、肢体动作来使学生加深印象,并提高儿童的音乐表演能力。
5. 乐理知识学习乐理知识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部分,通过介绍节拍、拍号、音符、休止符等基本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采贝歌》的乐理知识,以及为学生之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6. 评析及拓展教师在课件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补充相关评析及拓展内容,丰富课程内容。
比如,可以添加一些与《采贝歌》相似的童谣、民歌,让学生扩大对于音乐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总之,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针对不同课程内容进行相应课件的整理,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节约教学时间和减少教学强度。
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针对性地制作一些富有内容的音乐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