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相图基本概念和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方法。
难点:
1 相与组织的差别;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的区别; 2 相组成及组织组成相对量的计算; 3 形成金属化合物的相图
§3-1 合金中的相
合金: 一种金属元素与另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经熔炼或 其它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如黄铜是铜 锌合金,钢、铸铁是铁碳合金。 组 元 :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存在的物质
一、固溶体
与固溶体的晶格相同的组成元素称为溶剂,在固溶体中一般 都占有较大的含量;其它组成元素称为溶质。
溶质原子溶入固溶体中的量称为固溶体的浓度。浓度或溶解 度一般用溶质元素所占的重量百分比来表示(wt%)。
固溶体特性
保持溶剂晶体结构 成分可变结构不变,在相图中为一个相区 保持金属键结合
产生固溶强化
fAB = fAA = fBB
(b)偏聚
fAA 或 fBB > fAB
(c)短程有序 fAB > fAA(或 fBB)
(d)有序分布 (超结构)
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示意图
3 有序固溶体-超结构
具有短程有序的固溶体缓冷到某一温度以下,会 转变为完全有序状态(长程有序)称为有序固溶 体。又称超结构,超点阵。这一温度为有序化温 度,可逆。
(一)固溶体的分类
1、 按溶质原子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分类
(1)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 结点所形成的固溶体—又称代位固溶体
90% Cu-10%Ni合金
(2)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填入溶剂晶 格的空隙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例:C 固溶于α-Fe中形成间隙固溶体(铁素体) C 固溶于γ-Fe中形成间隙固溶体(奥氏体)
置换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
2、 按固溶度分类
(1)有限固溶体——溶质原子在固溶体中的 浓度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再溶解, 这个限度称为固溶度。 (2)无限固溶体——溶质原子能以任意比例 溶入溶剂,固溶度可达到100%。
wk.baidu.com
3、按溶质原子与溶剂原 子的相对分布
若溶质原子有规则地占据溶剂结构中的固 定位置,溶质与溶剂原子数之比为一定值 时,所形成的固溶体称为有序固溶体(金 属化合物)。否则为无序固溶体。
Fe-C合金:Fe(组元一)-Fe3C(组元二) 合金系:由给定的组元以不同的比例配制成的一系列成 分不同的合金系统 例Fe-C合金系: 90%Fe-10%C 80%Fe-20%C
50%Fe-50%C 20%Fe-80%C 根据组元数分为
二元合金 、三元合金 、 多元合金
什么是合金相?
组元间由于物理的和化学的相互作用,可形成各种“相”。
对于一价金属的每种晶体结构都有一极限电子浓度, 面心立方为1.36、体心立方为1.48,密排六方为1.75。
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类型相同是组元间形成无限固 溶体的必要条件。 (如:Cu-Ni合金无 限固溶体)
溶质与溶剂晶格结构相同则固溶度较大, 反之较小。
(三)间隙固溶体
一些原子半径小于0.1nm的非金属元素如H, O,N,C,B等受原子尺寸因素的影响,不能 与过渡族金属元素形成置换固溶体,却可处于 溶剂晶格结构中的某些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固 溶体。
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相图基本 概念和特点
纯金属由于强度都很低,如纯铁的抗拉强度 约为200MPa,而纯铝不到100MPa,不适合 作结构材料。目前应用的金属材料绝大多数是 合金,因此有必要研究合金结构-包括化学成分、 合金相、晶体结构、组织状态等-是有效工具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组元、相、组织、组织组成物等基本概念; 2 固溶体和化合物的本质区别和性能特点; 3 掌握分析相图的基本方法; 4 正确运用杠杆定律,掌握相构成与组织构成的计
α相
α相 Fe3C 相
纯铁
0.45%C 钢
§3-2 合金的相结构
相结构,实指合金的晶体结构,根据结构特点分 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一、固溶体
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 且晶格类型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之为固溶体。 二、金属化合物
定义:合金组元相互作用形成的晶格类型和特性 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的新相称之为金属化合物。
图3-7 Cu3Au 有序固溶体
合金相 :指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有
界面与其他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phase)
金属或合金均由相构成——单相合金、多相合金 ——用α、β、γ、δ、η、θ等表示
合金中,形成条件不同,可能形成不同的相,相的数量、 形态及分布状态不同,形成不同的组织。
相是组织的基本组成
纯铁、钢中的相
纯铁中的相:α-Fe 钢中的相:铁素体(α)+渗碳体(Fe3C)
一般间隙半径较小,非金属原子溶入时,将使 晶格胀大,造成点阵畸变,故固溶度有限。
只有溶质元素与溶剂的原子半径比值小于0.59 时,才可能形成间隙固溶体。
结构特点
保持溶剂结构 溶质原子均位于八面体间隙 溶解度与原子大小和溶剂的
晶格类型有关; F.C.C 中> B.C.C 中; 只能是有限固溶体,只能是 无序固溶体。
(二)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的融入,会引起合金性能发生显著的变化, 固溶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原子尺寸因素
原子尺寸相差越大,固溶度越小;当相对差不超过 15%,有利于大量固溶,反之固溶度非常有限。当 相对差小于8%,且其他因素满足也较好时,才能 形成无限固溶体。
原因:原子尺寸相差越大,点阵畸变越严重,结构 也越不稳定,当相对差大于30%时,则不易形成置 换固溶体。
间隙原子在bcc 结构中的位置
(四) 固溶体的结构特点
保持着溶剂的晶格类型 1 晶格发生畸变
晶格基本的大小用晶格常数反应出来: 对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较溶剂大,晶格常数增 加;反之减小。 对间隙固溶体,晶格常数增大。
2 偏聚与有序
当同种原子结合力大于异种原子时,偏聚; 反之,短程有序。
(a)无序分布
电负性因素
电负性: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的相对倾向。
两元素的电负性相差越大,化学亲合力越 强,易生成金属化合物。
两元素间的电负性相差越小,越易形固溶 体,所形成的固溶体的固溶度也越大。
电子浓度因素
在尺寸有利的情况下,溶质原子的价越高,固溶度越 小。
电子浓度定义为合金中价电子数目与原子数目的比值。 固溶度受电子浓度控制,存在一临界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