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选举和乡村治理问题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基层选举作为与基层民主与自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推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的发展及稳定,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是农村基层民主研究的热点问题。
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农村文化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行。
本文依托实例,以广东乌坎村为案例,深入剖析,以点带面,展现了农村在基层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并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些原因,最后对于进一步结局问题,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基层选举、民主政治、村民自治、问题、对策。
Abstract
As a grass-roots election with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autonom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to promote social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ensuring the citizen basic political rights and the consolidated party's ruling found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s always a hot spot in the study of rural grassroots democracy problem.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helpful to the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o carry out smoothly. This paper based on examples, in guangdong monkshood hom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point to an area, show the rural grass-roots election in the problem, and specific analyse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some reason, the last ending for further and tentatively proposed own some views.
Key Words:Grass-roots election;Democratic politics;the villagers' autonomy;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农村基层选举和乡村治理问题浅析
-以广东“乌坎事件”为例一、案例简介
乌坎,地处广东东南地区的一个小山村,村民傍水而生,主要以渔业为主,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然而,在悄无生息中孕育着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
乌坎村在以薛昌为主任的领导班子借助权力,与港商暗箱交易,将集体所有的大片土地低价出售,导致集体财产流失。
深究过程中,薛昌等村干部在竞选上欺下瞒上,而且在人大代表上舞弊薛氏家族势力强大,基本上掌握了村级权力。
2011年,村长杨舜意更是未通过公开选举,就继承了村主任,记者采访中,大部分村民对上级村干部的上任不知情。
事态越来越严重,当乌坎村土地贩卖的所剩无几,村民发觉了,集体愤怒的抵抗着。
首先:对于上届领导班子,村民完全失去信心,要求自己建立临时理事会,在于政府的谈判中,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得到了官方承认的肯定,乌坎也成为中共建政以来第一个的维权民选村组织。
其次:在组建新一届村领导班子时,记着发现乌坎村选举长期荒芜,村民对于选举基本不了解,于是广泛宣传,提高村民的选举意识,选上了能够真正为民办事,办好事的能人。
二、当前我国农村基层选举中出现的问题
(一)选举制度不规范。
我国基层选举制度起步晚,必然导致发展不成熟。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换届选举条件中某些制度不合理,不能够按程序办事,使选民对选举过程中的了解与参与成都不够。
其次,基层选举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还存在严重的漏洞,导致在选举过程中问题百出。
从乌坎事件中可与看出,村级选举程序简陋,大多数是竞选者欺上瞒下,违规操作。
这也是我国许多基层选举暴露的一大通病。
(二)不正当竞选。
在基层选举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不正当竞选。
竞选者为了能够到达被选的目的,往往采取种种手段,以求获得自己的利益。
首先,贿选现象严重。
在基层选举过程中,乡镇组织利用群众对选举的不了解,往往勾结在一起,串通一起,秘密划票。
最后,暴力选举
现象时有发生。
村霸往往通过威胁,恐吓形式,使群众敢怒而不敢言。
可以看到,乌坎事件中,薛昌和村长都是通过家族势力,给其他小家族施压,以不正当手段谋取权力的。
还记得2005年哈尔滨市松江北区万保镇第七届选举换届,就是由于村霸的暴力威胁,而造成的悲剧。
(三)政治冷漠,参与意识淡薄。
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既不参与政治生活,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的冷漠和不关心[1]。
由于传统文化和教育程度,还有为了避免政治惩罚,权衡选举成本收益等因素的影响,厌选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它是选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难题[2]。
在乌坎事件中,对于上届领导班子的上任为提上,一方面有他们自己的权术,更大的原因是村民的冷漠,正式由于村民不懂或者不关心,才导致了选出来的领导班子只是为谋取私利的蛀虫。
只有到实在威胁到村民自己的利益,且无可退路上,村民才站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家族势力的干扰。
自实行农村村委会直选后,绝大部分村选出了村民可以信赖的、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委会,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宗氏家族观念在农村较为普遍,选举中有的拉帮结派,极力推荐自己的家人,亲戚,使选出的村委会成员不是名副其实的能人、明白人、为人民办实事的人。
乌坎村中,继承中氏族传统,村中庞大的氏族,往往能够带领和主导中存在的一切。
薛氏家族正式凭借其家族势力,才能在几届选举中稳操胜券。
(五)外界行政权力的进入和干扰。
在国家主导的社会和权利下放的格局下,村级选举竞争性不大,而且常常收到上级行政组织的干扰。
虽然在选举程序上也实现差额选举,但在差额人选上,谁是要保证当选的,谁是要陪选的,都事先做了计划。
由于正式组织力量的直接介入,选举结果大多与事先预设的基本相同[3]。
我国政治制度是自上而下的带有民主性的集权制,下级对上级负责,上级往往铜鼓政治优势干扰选举,培养自己的后背力量。
三、问题产生的诱导因素
(一)农村狭隘的传统小农文化
农村选举中出现的政治冷漠现象是有深层原因的。
首先我国有着几千
年的小农经济所孕育的狭隘思想。
人民很少对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感兴趣。
还有,我国农村教育落后,人们很难认识到当家作主的重要性。
最后,当群众对一种组织失去信息时,就会破罐子破摔,任由其发展,这也是狭隘的小农文化,种种这些原因都是基层选举中群众冷漠的诱导因素。
乌坎村,依水傍水,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外界交流甚少,对于选举和民主,是一无所知。
(二)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变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即为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有一点负面影响。
对基层选举上,“20多年的改革开放浪潮,各种利益群体在现代化经济运动中不断涌现、分化、组合。
以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客观上形成了城乡占有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不平等,这必然影响了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集权和拜金主义严重,导致选举的目的性质往往成为竞选者谋私利的平台。
乌坎村中,薛昌等主要是和港商私下交易,贩卖土地,其实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物欲所累,完全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导致价值观的扭曲。
(三)自下而上的管理制度的弊端
我国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下级对上级负责。
往往上级具有很大的权力和决定权。
权力是导致腐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上级组织往往为了培育自己的后备力量或者为了对贿选者负责,就会通过行政力量介入选举,在流程和公平上从来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一旦他们的目的到达,上下级勾结一起,秘密的进行着肮脏的教育交易。
(四)职位、权力的收益性
农村中,官位思想泛滥,只要谋个一官半职,不管大小,都是高人一等的象征。
而且也意味着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前途光明。
这是由于权力本身所带有的性质造成的。
在一个社会中权力的存在既成和必要的事实,至于人们如何感受并评判权力,则要看权力本身如何运作的[5]。
事实上,由于被选者素质低下,权力在他们手上往往成为一种牟利
的资本。
四、针对基层选举的几点意见
(一)加强监督,保证选举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
没有公开性谈民主制是可笑的[6]。
为了保证民主,保证选举质量,必须加强民主监督。
在选举程序上,要有详细的认定和处理办法。
一方面要建立选举观察制度,以各级人大代表为主题建立基层选举的外部监督机制,对选举过程进行监督,对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责成选举委员会整改。
另一方面,完善信访制度,加大村民监督。
特别是要完善民众的行政诉求渠道,并相应的建立信访责任人制度以及调查解决的时限制度,以防止问题长期积压。
中国农村对民主政治的需求,说到底就是对公平的需求,在现代社会,这种需求必然要通过民主政治才能实现,民主政治的动力正来自这里[7],而真正的监督,是确保公平的一种形式。
(二)继续推进法治建设,健全基层选举的法律法规,追求民主制度创新和完善
基层选举这一举措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应的各种法律法规还不成熟。
要加强基层选举立法,规范选举过程。
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贯穿到位,保证基层选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其中要做到两点:一是广泛宣传《选举法》,提高村民法律意识,依法办事。
第二,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果断纠正一些违法行为。
加强党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领导作用,加强党的基层干部的培养和管理,通过各种形式提升农村民主程度。
(三)大力实施农村扶持政策,发展农村经济
这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主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成正比,经济越发达,民主程度越高。
现阶段,我国城乡差别大,阶层区分明显。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层民主建设。
因此,在我国发展基层民主建设的道路上,要重视基层经济建设的发展,重视贫困和富裕的相对平衡,贯穿国家“三农”大政方针,使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全面的
变化,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发展,为农村政治文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四)扩大差额比例,引进竞选机制,注重公平
这是调动公民政治参与和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是实行真正选举,促进和谐政治的必然要求。
如果没有差额,那么久没有选择性,那么选举就是一种确认。
竞选本身就是民主政治实现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竞争机制,是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在政治领域的一种必然反映和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应该积极引入大学生村官制度,大学生素质普遍比较高,通过选举,能够选出真正的合适人才,为人民谋利益。
(五)加大教育投入和宣传,提高村民的自治意识和参政意识基层民主建设的程度与农村的教育程度、农村的综合素质程度成正比,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意识就成为进一步扩大和健全基层选举中的重要一环。
政治冷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村民的教育程度,政治素质所决定的。
要转变村民政治冷漠,必须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是村民了解国家选举的大政方针,逐渐培养村民的自治意识和参政意识水平。
其次,要利用村级广播资源等公共设施,对基层选举进行宣传报道,多方面提升村民的政治素养。
农村基层选举是我国为推进民主建设的发展而在基层社会建立的一块“试验田”,“在农村生活实践中农民已认识到,民主选举是实行有效的村民自治的基础”[8]。
虽然目前它的实践还有很多的不足,这也是由于现阶段生产力和社会环境的限制。
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但我们也要怀有信心,以务实的态度来推进基层选举的改革,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当家作主有迈出了重要的历史性一步!
参考文献
[1] 王浦驹政治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19
[2] 张龙平政治冷漠的深层透析与政治参与行使优化【J】理论与改革,
1999,6):17-18
[3] 徐勇历史的跨越与激荡-1998年以来的村委会选举评述【N】农民日
报,1991-09-31
[4] 梁波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J】求实,2002-6:47-49
[5] 吴清军乡村中的权力、利益与秩序【J】社会学,2002,6)76-77
[6] 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第134页
[7] 党国英农村基层选举与乡村治理 21世纪经济报道,2003-12-29
[8] 韩明谟等社会学的视野:中国的社会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出版
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