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黑木耳段木栽培

黑木耳段木栽培

场地的选择
场地的选择
栽培黑木耳的场地,应选择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遮阴较少,比较温暖,昼夜温差小, 湿度大,而且耳树资源丰富,靠近水源的地方为好。
场地选好后要进行清理,首先把杂草、枯枝烂叶清除干净,开好排水沟,并在地面上撒石灰和喷敌敌畏等进 行灭菌杀虫。
耳树的选择和处理
耳树的选择和处理
散堆排场
散堆排场
散难排场是上堆的继续,目的是使菌丝向耳木深处蔓延,并使其从生长阶段迅速转入发育阶段。排场的场地 要求向阳潮湿,并有适当遮蔽,排场时将耳木一根根平铺在有短草的地面上。如为泥土地,应先横放一根小木杆, 然后将耳木一根根头着地排放于横杆上,每根耳木相距6~8厘米。这样既有利吸收地面潮气,接受阳光雨露和新 鲜空气,促进耳芽生长,又可避免耳木全部贴地,造成过湿,闷坏菌种和泥土溅污耳木。排场阶段,每10天左右 要将耳木翻动一次,井喷水调节湿度,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耳芽大量发生便可起架。
谢谢观看
黑木耳段木栽培
用段木培育黑木耳的技术
目录
01 场地的选择
03 人工接种
02 耳树治病虫害
06 起架管理 08 采收及加工
基本信息
黑木耳段木栽培是利用段木培育黑木耳的技术,主要过程有:场地的选择、耳树的选择和处理、人工接种、 上堆发菌、散堆排场、起架管理、防治病虫害、采收及加工。
采收及加工
成熟的黑木耳,颜色由深转浅;耳片舒展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子实体腹面产生白色孢子粉时,应立即 采收。
采收的时间,最好在雨后初晴或晴天早晨露水未干,耳片柔软的进行。采收时用手指齐耳基部摘下,并把耳 根处理干净,以免溃烂。如遇阴雨天,成熟的耳片也要采摘,以免造成烂耳。
采下的黑木耳,摊薄在晒席上趁热晒干。未干前不得翻动,防止耳片内卷失去美观。阴雨天可把湿耳在室内 摊开晾干,等晴天再晒或用炭火烘干。干制的黑木耳,随即装入塑料袋,藏放干燥通风处,以防吸潮变质。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胡桃肉状菌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木耳的子实体。可以用5%
的甲醛溶液或1%的敌百虫溶液进行喷雾防治。
02
蝇类
蝇类是木耳的主要害虫之一,会传播病菌和影响木耳的品质。可以用
2.5%的敌杀死或20%的速灭杀丁进行喷雾防治。
03
蛞蝓
蛞蝓会咬食木耳的耳片和耳根,影响木耳的产量和品质。可以用1%
的茶饼粉或5%的梅塔粉进行防治。
优良品种的繁育与提纯复壮
黑山1号和黑山2号的繁育方法 相同,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
分离法进行繁殖。
黑山3号的繁育方法采用组织分 离法进行繁殖。
在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方面, 采用单株选择法进行提纯复壮
,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05
椴木栽培黑木耳的病虫害防 治
病害防治
木耳腐烂病
木耳腐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要保持耳场干燥,喷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当黑木耳长成时,及时采收,避免过熟和腐烂。
干燥
将采收的黑木耳放在通风干燥处进行晾晒或烘干,避免受潮发霉。干燥后及 时收藏,避免受潮和虫蛀。
04
椴木栽培黑木耳的优良品种 和特性
优良品种介绍
黑山1号
01
具有耐低温、耐高温、耐干燥等优点,产量高,是椴木栽培黑
木耳的理想品种。
黑山2号
02
具有耐低温、耐高温、耐干燥等优点,产量高,是椴木栽培黑
病虫害
黑木耳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解决方法是在贮藏前 对黑木耳进行灭菌处理,并保持良好的贮藏环境卫生。
07
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市场现状及前景预测
黑木耳市场需求稳定

椴木栽培黑木耳发菌方法是什么?

椴木栽培黑木耳发菌方法是什么?

椴木栽培黑木耳发菌方法是什么?一、黑木耳的发菌技术黑木耳接种后,为了使其尽快定植使菌丝迅速在耳木中蔓延生长,应采取上堆发菌。

食用菌装袋机厂家告诉你其方法是:1、在栽培场内选择向阳、背风、干燥而又易于浇水的地方打扫干净,搞好场地消毒。

2、铺上横木或石块砖头,把接好的耳木按树径粗细分类堆成“#‘字形。

堆高一米左右,耳木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便于通气。

上堆初期气温较低,空隙可留小一点,堆的高度可高一点。

后期随着气温上升,结合翻堆应增加间隙,降低堆高,堆面上盖薄膜或草帘保温保湿。

3、为了使菌丝生长均匀,发菌期间每隔7—10天要翻一次堆,使耳木上下、内外对调。

头次翻堆因耳木含水量较高,一般不必浇水,第二次酌情浇少量水。

以后翻堆都要浇水,且每根耳木都应均匀浇湿。

若遇小雨还可打开复盖物让其淋雨,更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发菌期间应注意温、湿、气的调节工作以满足菌丝生长条件,提高菌丝成活率。

上堆发菌20—30天,应抽样检查菌丝成活率,方法是用小刀挑开接种盖,如果接种孔里菌种表面生有白色菌膜,而且长入周围木质上,白色菌丝已定植,表明发菌正常,否则就应补种。

二、黑木耳的散堆排场接种的耳木以过4—6周的上堆定植阶段,菌丝开始向纵向深伸展,个别的接种穴处可看到有小子实体,这时应散堆排场,为菌丝进一步向纵深伸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菌丝发育成子实体。

捧场的方法是先在湿润的耳场横放一根小木杆,然后将耳木大头着地,小头枕在木杆上,耳木之间隔1—2寸间隙,便于耳木接受地面潮气,促进耳芽生长:又不会使耳木贴地过湿闷坏菌丝和树皮,且可使耳木均匀地接收阳光、雨露和新鲜空气。

排场后要进行管理,主要是调控水分。

菌丝在耳木中迅速蔓延,这时需要的湿度比定植时期大,加上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快,需要进行喷水。

开始2—3天喷一次水,以后根据天气情况逐渐增加次数和每次喷水量。

排场期间需要翻棒,即每隔7—10天把原来枕在木杆上的一头与放在地面一头对换:把贴地一面与朝天的一面对翻,使耳木接触阳光和吸收水分均匀。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黑木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和药用菌,其口感细腻清脆,滑嫩可口,味道鲜美,不但蛋白质丰富,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铁元素含量极高。

安徽省宁国市的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以椴木栽培方式生产的黑木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笔者在长期指导农户的栽培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高产黑木耳椴木栽培技术。

1菌种质量要求菌丝洁白粗壮、尖端生长均匀整齐,菌丝满袋后一般不出现淡褐色色素,无杂菌污染。

2栽培场地和椴木的选择2.1场地选择一般选择在海拔300~1000m的山区,场地要求开阔、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便于人工喷水管理,排水良好但又不受洪涝的田块、山脚地和缓坡地带。

2.2对椴木的要求适宜栽培黑木耳的树种很多,理想树种如枫香树、桦木、樱桃树、山核桃树、桤木、杨栩类等,直径8~15cm,5cm以上的树杈也可利用。

3栽培技术要点3.1伐木准备根据树木大小和含水量的不同灵活掌握砍伐时间。

一般地区树木砍伐宜选在大雪至冬至期间,此时树木处于休眠期,树中贮藏的养分较多,树皮与木质部结合较牢固。

伐木及搬运过程中要防止损伤树皮,原木运到栽培场地后锯成长1.1~1.2m的段,并在两头断面刷上石灰水,然后根据直径大小分开架成“井”字型,堆高1~1.5m进行架晒,待两头断面出现明显细裂纹时即可接种。

3.2人工接种当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接种,一般宜早不宜迟,接种应在阴天或雨后初晴天气为好。

选用直径1.5~2cm的电钻或打穴器在椴木上打孔穴,孔穴纵行距5~8cm,孔穴洞距4~5cm,呈“品”字型,孔穴深度应根据椴木直径大小来确定,一般为1.5~2.5cm。

接种前双手应进行消毒,然后将菌种掰成小块填入接种穴内,菌种填满后用手轻轻按压,使菌种与穴壁充分接触,然后用预先准备好的树皮盖上,并用小锤打实,保持与椴木表面平整,树皮盖应比孔穴稍大一点。

3.3上堆定植和发菌管理3.3.1上堆定植。

上堆场地应选在向阳、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上堆前应将场地清理干净,撒上石灰消毒,垫上枕木,然后按“井”字型堆码,堆高1~1.5m,堆长不限,耳木(接种菌种后的椴木)之间应有一定空隙,上堆后及时盖上塑料膜。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黑木耳的段木栽培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国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其栽培管理日程见图33。

图33 黑木耳段木栽培管理日程(一) 耳场选择耳场最好选在避风向阳、多光照、少遮荫、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空气清新、靠近水源又不易受水害的砂质地面或平坦草地;也可选择在能引水自流喷浇的小型水库、池塘的下方。

如果把耳场选在稀疏林下、果园行间,也较为理想。

耳场选好后,首先应进行清理场地工作,砍割灌木、刺藤和茅草,清除乱石及枯枝烂叶。

挖好排水沟,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冬季火烧耳场,同时施用生石灰等药物消毒,清除越冬杂菌和害虫,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机会。

(二)耳木的准备1.耳木的选择:一般情况下, 绝大多数阔叶树种都可用于栽培黑木耳。

由于不同树种的木材结构和养分含量不同, 致使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差别。

即使是同一树种, 因树龄不同其产量也大有差别。

因此, 应尽量选择适宜黑木耳生长需要的树木来栽培, 以求高产优质,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适宜栽培黑木耳的耳树,应是边材发达,树皮厚度适中,不易剥落。

如柞树、槲树、栗树、桦树、榆树、椴树、胡桃楸、千斤榆等都可用来栽培黑木耳。

一般来说,质地坚硬的耳树,由于组织紧密,透气性及吸水性差,菌丝蔓延慢,所以产生略迟,但一经发生便可收获数年。

质地疏松的耳树,透气性好,吸水性强,因而菌丝蔓延快出耳早,但树木不耐久,易腐朽,生产年限短。

在选择耳树时,一般应选5~15年生,直径在4~15厘米粗的耳树,比较适合。

2.耳木砍伐期:一般在冬至到立春休眠期间砍伐,这时树木中贮藏的养分多,含水量较少,韧皮部和木质部结合紧密,伐后树皮不易剥落,可保护菌种定植,因而接种成活率高。

另外,这一时期气温低,树上害虫和杂菌少(图34)。

3.剔枝截段:把原木上的侧枝削去称为剔枝。

为了使耳木在接种时含水量适宜,砍后的原木不要立即剔枝。

约10~15天后,再把全部侧枝削去。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设施要求
温室需要配备通风、遮阳、加湿等设备,同时需要建设水源 、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
椴木的砍伐与制备
椴木选择
选择直径约10-20厘米、树龄 约10-20年的椴木,要求没有
病虫害和腐朽的树皮。
砍伐时间
在春季或秋季砍伐椴木,此时树 木细胞活跃,易于定植。
制备方法
将椴木锯成约30厘米长的段木,在 段木的表面砍出深度约2-3厘米的 伤口,伤口间距约5-6厘米,以增 加其吸水能力。
产业瓶颈
探讨黑木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如生产技术落后、 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竞争力不强等。
椴木栽培黑木耳在餐桌上的应用
食用方法
介绍黑木耳的常见食用方法,如凉拌、热炒、炖汤等,以及在不同菜系中的 搭配和运用。
营养价值
阐述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如膳食纤维、胶质、多糖等,对人体的 益处。
椴木栽培黑木耳的技术推广前景
定期晾晒,以防虫蛀。
低温贮藏
将黑木耳放入冰箱或冷库中贮 藏,可延长保质期并防止虫蛀 。但低温贮藏会使得耳片变硬 ,影响口感,因此需在食用前
进行回暖处理。
06
椴木栽培黑木耳的实践应用
椴木栽培黑木耳的产业发展
黑木耳产业现状
分析当前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包括生产规模、产量、产值 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布情况。
接种与培养
接种前需对椴木进行削皮、挖沟、打孔等处理,以方便菌 种接入。
将黑木耳菌种接入椴木中,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 照等环境条件,进行培养。
03
椴木栽培黑木耳的技术要点
场地选择与设施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作为栽培场地, 同时需要建设温室、接种室、灭菌室、实验室等设施。

椴木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椴木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将制作好的菌棒放入培养室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 期进行通风和消毒,以防止杂菌感染。一般培养时间为30-40 天,待菌丝长满菌袋即可进行接种。
菌棒接种与培养管理
菌棒接种
将长满菌丝的菌棒放在接种室中,用酒精或来苏尔溶液消毒,然后将菌棒逐 个接种到耳木上。接种时需注意卫生和安全。
培养管理
接种后的耳木需放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下进行培养。一般培养时 间为10-15天,期间需注意防止杂菌感染,并定期进行通风、洒水等管理。待 木耳长成后,及时采收并晾干水分。
04
椴木黑木耳的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与方法
采收时间
椴木黑木耳在秋季和春季进行采收,此时木耳处于生长后期,子实体已经充 分生长且空气湿度较低,有利于采收和干燥。
采收方法
在木耳背面用小刀或竹片轻轻刮下,避免损伤耳片和留下杂质。将采下的木 耳放入篮子或竹筐中,并及时干燥。
干制与包装
干制
将采收的木耳放在晒场上进行自然干燥。干燥过程中要经常翻动,使耳片干燥均 匀。当耳片干燥程度达到八成左右时,可以将其放在密封袋中保存。
显微结构
黑木耳的菌丝发达,分生孢子丰富,具有隔膜,细胞壁厚, 多核。
黑木耳的生长环境
温度
黑木耳适宜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生 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
湿度
黑木耳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 培养基湿度应保持在60%-80%之间 。
空气
黑木耳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生长,闷 热的环境会抑制其生长。
光照
黑木耳不需要阳光直射,散射光即 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菌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优良品种。购买菌种时需选择 正规渠道,以保证菌种质量和安全性。
菌棒制作与培养

黑木耳的段木栽培(自编辑)

黑木耳的段木栽培(自编辑)

黑木耳的段木栽培(自编辑)黑木耳的段木栽培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食用菌品种,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唐朝川北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一带的山民,就采用“原木砍花”法种植黑木耳。

这种原始种植方法持续了上千年,清朝我国东北长白山也开始种植黑木耳,入冬三九天将落叶树伐倒,依靠黑木耳孢子自然传播繁育。

靠天收耳,产量极低。

195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始培育黑木耳固体纯菌种,发明了段木打孔接种法,这种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产量大大提高。

但是两三年完成一个周期,绝对产量仍不高,每根1米长、直径为10~13厘米的优质木段,3年仅产100~150克黑木耳,还常受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减产。

这种方法至今仅仅被林区极其少数耳农延用。

1.耳场的选择耳场最好选在避风向阳、多光照、少遮荫、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空气清新、靠近水源又不易受水害的砂质地面或平坦草地;也可选择在能引水自流喷浇的小型水库、池塘的下方。

如果把耳场选在稀疏林下、果园行间,也较为理想。

耳场选好后,首先应进行清理场地工作,砍割灌木、刺藤和茅草,清除乱石及枯枝烂叶。

挖好排水沟,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冬季火烧耳场,同时施用生石灰、杀虫药剂、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清除越冬杂菌和害虫,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机会。

清场时,清除杂草,撒足石灰粉或其他长效杀虫剂。

出现虫害,及时施药杀灭。

一般头天晚喷水,第2日清早喷药杀虫比较有效。

但要禁用高效高残留农药。

2.段木准备2.1选树除松、杉、樟、桉、柏等含有油脂和抑菌性物质的树种外,大多阔叶树都能栽培黑木耳。

选择耳木时,要注意树木的年龄及粗度,树龄过小,皮层嫩而薄,保湿和吸水能力差,且木质中含的养分少,产量不高;树龄过大,皮层厚,养分也不足,出耳慢。

最好选用树龄5~10年、耳木直径6~15厘米、边材发达、树皮较厚的树种。

2.2 砍树耳木的砍伐必须注意季节。

一般以在深秋落叶后至次年树木萌芽前,即“冬至”到“立春”之间为宜,这一时期,树皮和木质部结合紧密,贮藏的营养物质丰富,此时砍伐,树皮不易脱落,病虫害也少。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要点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要点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要点一、段木准备1、选树:除松、杉、柏、樟之外大部分阔叶树均可栽培黑木耳,如桦栎树、青冈、榆、柳、桑、槐、桐、梨树等,直径4-12厘米的树干枝梢均可。

2、伐树:一般“入九”以后,树木“冬眠”阶段砍伐最好,这时树木养分丰富,水分少,温度低,杂菌感染轻,正值农闲,能腾出劳力。

3、截段:为便于操作和管理,将伐的树、枝截为1米长、50根为一架。

一般3架段木用木材约1立方米。

二、菌种选择栽培种应从具有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买。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适龄菌种,要求菌丝洁白健壮、无污染。

选择黑木耳菌种具体做到七注意:1、注意看外观。

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种是否相符,以防错购。

培养时间应在两个月以内,从接种日算,菌龄应在30-40天为宜,同时看瓶壁有无破裂或棉塞脱落等现象。

2、注意看菌丝。

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

如有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为已感染杂菌的菌种,需淘汰。

3、注意看耳基。

瓶壁与料之间如无淡黑色耳基的为优良菌种,有少量耳基为正常菌种,如果太多,则传代次数过多,接种后虽出耳早且多,但长不大,产量较低。

4、注意沉淀物。

如果瓶壁没有或仅有浅褐色胶质物属合格菌种;如果有黄褐色液体,属老化菌种,不可购买。

5、注意看菌块。

木屑菌种表面均长有菌丝,已看不到木屑,挖出时以成块而不松散为佳。

如果菌块已干涸收缩则不可用。

6、注意闻气味。

拔去棉塞,闻到菌种清香味,则为合格品;若发出酒酸、霉臭等异味,则是变质菌种,不可用。

7、注意巧使用。

如果菌种培养时间过短或温度过低,菌丝未长满全瓶或菌丝未长入木屑内部的,应继续在适温下培育,然后再用于接种。

如果适龄菌种购回后一时不能接种,应存放于清洁、干燥和光线较暗的室内。

接种前,严禁拔掉棉塞,对已开瓶接种的菌种不宜过夜,以防杂菌污染。

三、耳场选择黑木耳的栽培场地,应选在背风向阳、空气流通、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方。

耳场选好后,要清场平整,地面要喷撒多菌灵和石灰粉,以灭菌除虫,场地周围枯朽木桩的杂菌应烧除。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黑木耳属于中温型好气木腐菌,其食用价值很高,营养非常丰富,除含有人体必备的8种氨基酸外,还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其药用价值主要是因为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胶体物质和多糖体,被人们用来生产保健食品和饮料。

近年来,黑木耳(尤其是段木黑木耳)价格不断攀升,山区种植户急剧增加,当前正是黑木耳种植的关键时期。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场要点要选通风、朝阳、水源充足的多雾丘陵地带,海拔1000米以下,有老场种植的地方,应尽量避免与老场的风向直接对流,以减少空气中杂菌污染率,忌北风潴留、白蚁生长的地方。

二、树种选择可选边材多、心材少的阔叶树种。

以直径15cm以下的石栎、枫香、樱桃为丰产树种。

三、砍伐期及伐后处理立冬至雨水都属砍伐期。

枫树基本上从落叶到立春为最佳砍伐期。

稍微偏湿点的段木有利菌种在孔穴内定植成活。

因此,在树木搬运时,尽量保持树皮完整,并在接种前10天锯断,及时在断面涂刷石灰水。

四、菌种要求要选菌丝粗壮、洁白、无杂菌,培养基掰开成块状的良好菌种。

存放场地要注意通风、干燥、避光。

堆放时,能不成片堆压。

五、接种注意事项1、晴暖天气接种,避免雨天接种,清明边上注意不使用过老菌种(培养料过度软化)。

2、适当密植、深植并加大用种量。

这有利段木发菌,减少杂菌侵入,减少雨水过多年份的烂种比例。

行距3~4cm,穴距8~10cm,孔深2.5~3cm,成“品”字型。

每50千克柴,用菌种量为1.25~1.5千克。

3、不留拆包菌种及打孔柴火过夜,不使用稀碎菌种、晒干菌种和偏嫩菌种。

4、要成块状接种,适度结实,有利菌丝复原成活。

六、发菌管理及注意事项发菌期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菌丝在段木中定植、生长,为下一步产耳打好基础。

1、上堆以场地风向趋势决定菌堆方向(即菌堆能横向挡风为准)。

长度以1~2日接种为宜,高度不超过1米(包括垫木在内)。

要边接种、边上堆、边覆膜,以保持菌种的水分和温度。

2、通风换气密封5~6天开始通风,时间1~2天,再密封4~5天开始翻堆,翻堆后通风1天,再密封3~4天又开始通风,其他操作同上。

椴木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椴木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市场前景与趋势
市场需求
01
了解消费者对黑木耳的需求情况,以及黑木耳在市场上的销售
情况。
行业趋势
02
关注黑木耳栽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展,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
趋势。
竞争状况
03
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营
销策略。
THANK YOU
接种与养菌管理
严格消毒
在接种前,应对栽培料进行严格 的消毒,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精细操作
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确 保菌种纯正、均匀分布。
养菌管理
在养菌期间,要控制好温度、湿度 等环境因素,促进菌丝正常生长。
出耳管理技术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排水 方便的场地进行出耳管理。
催耳管理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 行催耳管理,促进耳芽的形成。
湿度调节
根据气候和黑木耳生长阶段,合理调 节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环境。
光照控制
根据黑木耳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合 理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
通风换气
保持耳棚内空气流通,适时进行通风 换气,以满足黑木耳生长所需的氧气 和二氧化碳浓度。
04
病虫害防治与杂菌控制
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选择优良品种
场地选择
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减少病 虫害发生的概率。
原料成本
主要包括椴木、菌种、塑料袋等材料费用。
人工成本
包括木耳采摘、加工等人工费用。
设备成本
如木耳晾晒设备、粉碎机等。
其他成本
如运输、场地租赁等。
收益预测与分析
产量预测
根据栽培规模、技术水平等因素,预测黑木耳的 产量。
价格分析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栽培技术原理
椴木栽培黑木耳的原理概述
03
椴木栽培黑木耳的技术流程
椴木选择
选择材质硬实、树皮较厚、无病虫害的椴木作为栽培基质。
椴木处理
将椴木锯成适宜长度,削去两端树皮,进行晒干或烘干处理,以备接种。
椴木的选择与处理
接种
将黑木耳菌种接种于已处理好的椴木上,采用层播或穴播的方法进行接种。
培养
将接种后的椴木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控制好光线和通风。
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黑木耳是一种真菌,其菌丝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在椴木表面生长。当黑木耳的菌丝体在椴木上定植后,会逐渐形成子实体,进而产生胶质,使椴木表面形成胶质状的黑木耳。
黑木耳在椴木上生长的原理
通过选择适宜的椴木种类和优良的黑木耳菌种,采用适当的栽培技术措施,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黑木耳在椴木上良好生长,实现椴木栽培黑木耳的目标。
这些场景下,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高品质的黑木耳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实践应用的范围
优点营养价值高:椴木栽培黑木耳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口感独特:椴木栽培黑木耳的口感鲜美,爽滑可口,有独特的香味,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生长周期短:椴木栽培黑木耳的生长周期比传统的段木栽培方式更短,一般为3-4个月左右。缺点成本较高:椴木栽培黑木耳需要使用优质的木材作为培养基质,因此成本相对较高。技术要求高:椴木栽培黑木耳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操作起来比较复杂,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环境污染风险:如果使用不当,椴木栽培黑木耳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需要注意环保问题。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椴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接种与培养
接种
在处理好的木段上钻孔,将黑木耳菌种接种到孔内,使用适量培养基质进行封口 。
培养
将接种后的木段放在温度、湿度适宜的培养室中进行培养,定期通风、调节光线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出耳管理
催耳
在培养室中将接种后的木段放置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保持 室内湿度在80%以上,促进黑木耳的出耳。
出耳管理
断进步,栽培效率也得到提升。
典型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某农业合作社成功案例
介绍该合作社采用椴木栽培黑木耳的技术要 点、产量及经济效益,并分享其在生产过程 中的经验教训,为其他农户提供参考。
经验交流
探讨椴木栽培黑木耳的适宜环境、菌种选择 、栽培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 促进技术进步。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在中医中常被用于治疗便血、 痔疮出血等症状。
02
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黑木耳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而柔软,呈黑色、暗灰色或黑色间淡黄色。 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形成很致密的菌丝束。
担子呈倒卵形或棒状,顶端有四个担孢子。
生活史
黑木耳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只能从基质中吸收所需
的营养物质。
担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 初生菌丝,初生菌丝经过不断分
裂和分化形成子实体。
子实体散播担孢子,完成一个生 活周期。
生长发育条件
营养
黑木耳需要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pH值
黑木耳生长适宜的pH值为4.0-7.5,最适 宜的pH值为5.0-6.5。
温度
黑木耳生长适宜温度为15℃-30℃,子实 体最适宜温度为15℃-25℃。
光照
黑木耳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子实体在黑暗 条件下不能形成。

黑木耳高产栽培新技术有哪些

黑木耳高产栽培新技术有哪些

Word
黑木耳高产栽培新技术有哪些
黑木耳椴木栽培是一项提升黑木耳产量的新技术。

接种质量会影响黑木耳的产量。

1.木屑的接种办法主要包括三个延续的过程:接种孔、放置菌种和笼罩树皮盖。

2.分枝菌的接种办法是用接种了分枝菌的椴木制作接种孔。

行距和孔距与锯末菌种相同,其深度和直径按照分枝菌种直径确定。

接种时,先在孔底填入少量木屑菌种,然后取一枝菌种,插入合适的孔中,用锤子敲打,使枝条与穗木表面贴平。

要求枝干与孔洞之间没有缝隙,防止阴雨天细菌干燥或积水,造成杂菌感染和霉变变质。

3.装排的目的是使黑木耳菌丝在木耳中快速蔓延,由养分生长转为生殖生长。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排场方式有三种。

4.耳朵出管理。

穗田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条件必需协调,但水分管理是增产的关键。

黑木耳高产栽培是有技巧的,在栽培黑木耳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

- 1 -。

黑木耳段木栽培

黑木耳段木栽培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光照控制
适当的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但要避免直 射阳光。
湿度调节
合理调节湿度,一般为70%-80%,以防止 菌丝干燥或过湿。
通风换气
定期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 利于菌丝生长。
04
出耳管理与采收
出耳管理
催耳管理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过 催耳管理促使黑木耳菌丝产生耳芽 。
排场管理
将催好耳的段木转移到出耳场地, 进行排场管理,促进耳芽的形成和 生长。
中的营养为生。
黑木耳的子实体呈胶质状,柔 软、半透明,有弹性。颜色为
黑色或深褐色。
段木栽培的定义和历史
段木栽培是一种利用砍伐后的 树木段进行人工栽培的方法。
黑木耳的段木栽培历史可以追 溯到中国古代,是一种传统的 食用菌栽培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段木栽 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段木栽培的优势和限制
湿度管理
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过干或过湿 ,以利于出耳和耳片的生长。
光照管理
适当的散射光有助于促进耳芽的形 成和生长,但要避免直射阳光。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黑木耳段木栽培过程中易受到木霉、曲霉等病原菌的侵害, 应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虫害防治
常见的虫害包括菌蝇、螨类等,可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等方法进行防治。
经验三
严格控制湿度和温度,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保持适宜的 湿度和温度范围。
问题与解决策略
问题一
病虫害防治困难。解决策略: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定期清理栽培场地、使 用生物防治技术等。
问题二
产量不稳定。解决策略: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改善栽培环境、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

黑木耳段木栽培技术(一)耳场的选择耳场的选择应以黑木耳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为依据。

理想的栽培场所是周围耳树资源丰富,避风向阳、温暖、潮湿的山坳或缓坡地带,要靠近水源,便于浇水管理,土壤为沙质土或杂有砂砾,有稀疏阔叶林遮阳的大面积空地。

这样的场地空气清新,日照时间长,较温暖,昼夜温差较小,早晚有云雾笼罩,空气湿度较大,不易积水,抗旱性强。

耳场选好后,应清理场地,砍割灌木、刺藤,清除枯枝落叶,挖好排水沟,用漂白粉、生石灰等药物消毒,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二)耳木的准备1、耳木选择一般情况下,含有松脂、精油、醇、醚以及芳香性物质的松、杉、柏、樟等树种不适于做栽培黑木耳的树种,绝大多数阔叶树都可用于栽培黑木耳,但不同树种栽培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树种的木材结构、养分含量的不同而引起的,即使是同一种树,不同树龄、不同季节甚至不同生长场所其产量和质量也有差异。

我国常用的耳树有栓皮栎、麻栎、枫杨、榆树、柳树、刺槐、悬铃木、槭树、桦树。

各地应根据本地林木资源,选用当地资源丰富、易造林、更新力强、廉价的树种,耳树应选择边材发达、树皮厚度适中且不易剥落、耳木和黑木耳菌丝亲和力强、营养丰富、木质硬、组织紧密的树种。

材质坚硬的耳树,由于组织紧密,透气性和吸水性差,菌丝蔓延慢,所以出耳略迟,但一经出耳便可收获数年;材质疏松的耳树,透气性好,吸水性强,因而菌丝蔓延快,出耳早,但树木易腐朽,生产年限较短。

在选择耳树时,还应考虑适当的树龄和树径。

树龄过小,皮层嫩薄,树径小,保湿和吸水性能差,材质中养分少,虽能早出耳,但产耳期短,产量低;树龄过大,则树皮厚,心材粗,有用的边材反而小,导致出耳慢且少,甚至不出耳。

因此,一般应选择5~15年生、直径6~15厘米的耳木。

2、耳木砍伐耳木的砍伐期以树木进入冬季休眠到翌年未发新芽为宜,这时树木中贮藏的养分多,含水量少,韧皮部和木质部结合紧密,伐后树皮不易剥落,还可保护菌种定植,因而接种成活率高,气温低病虫害较少。

黑木耳段木栽培的接种关键技术

黑木耳段木栽培的接种关键技术

黑木耳段木栽培的接种关键技术1菌种的选择黑木耳段木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接种。

选择菌种至关重要。

有了优良菌种,黑木耳获得高产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再结合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产品质量就能得到保障了。

面对不同的外在条件,诸如栽培季节、自然气候环境及栽培基质等,制定出不同的栽培计划后,也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菌种:低海拔地区应该选用中温及中温偏高型,高海拔则选用低温或中温偏低品种,春季时应该用中温及广温品种。

2接种时间在接种时间的选择上,应选择合适菌丝生长时间,即选择温度以及相应气候。

通常在春节后至清明节前接种,个别气候偏冷地区可推迟半个月或一个月,大部分这个时期气温以及外部环境都是适宜的,利于接种。

3接种方法就接种的密度而言:细的耳木只打1行接种穴,粗的耳木视粗细打2行至多行,接种穴每行应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行与行之间交错。

一般情况下接种密度为行距6cm左右、穴距10cm左右。

打接种穴时使用专用的打眼器,垂直打在耳木表面,打穴后2h内接种。

就接种方法而言:有木屑菌种接种法以及枝条菌种接种法两种。

(1)木屑菌种接种将菌种从瓶内或者塑料袋内取出,用75%的酒精或2%的高锰酸钾溶液来进行消毒。

消毒完毕后用镊子处理菌种表面的杂质,从菌种瓶中挖出菌种,置于消毒后的盆里,轻按使菌种与接种穴的内壁紧密贴合,最后盖好树皮盖。

此处要注意:树皮盖的直径要略大于穴口的直径,盖上之后记得用木锤轻轻敲打。

(2)枝条菌种接种接种方法参考木屑菌种方法,大致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选择规格一致的菌种接入,以规避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规格不一样,使用不同大小的打穴器打孔,再选取相应大小的枝条菌种,最重要的是使粗细不同的菌种置于合适的接种穴内,此外尽量选择规格一致的菌种目的是为了保证接种质量。

枝条菌种放入接种穴后,照例要用木锤轻轻敲打,目的是使枝条与耳木表面平整相接,没有缝隙。

木屑菌种不同的一点就是无需另外填加盖子。

木屑菌种以及枝条菌种在接种操作中,都在室外遮光处进行,最好是在雨后初晴、空气湿度较大较温暖的空间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正常 生 长 ,但 子实 体 生 长发 育 需要 大 量 的 散 射光 。 26 散 堆 排 场 耳 木 上 堆 发 菌 4 5周 后 散 堆 排
场 , 菌 丝 在耳 木 中迅 速发 生 蔓延 。 时 翻动 耳木 , 使 同
使耳 木 能 均 匀受 光 、 受潮 , 般 每 7天 翻 1次 。 时 一 此 需定 期 喷 水 , 期 每 5 1 喷 1次 , 初 - 0天 以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7天 - 喷 1次 , 后 期 遇 高 温环 境 , 每 天傍 晚喷 水 1次 。 若 应
相对 湿度 保 持 8 %- 5 5 - %。菌 丝体 在 黑 暗 条 件下 可 9 栽培 中适 宜 的 p H值 为 50 65 . ̄ .。
2 段 木栽 培 与管 理
湿度 大于 8 %为 宜 。接 种 2 0 0天 后 , 检查 发 菌 情况 ,
如发 现 漏 点 或菌 丝 坏死 , 及 时补 种 。 应
栽:技术 t . g -
’ 园艺 匕
2 1. 00 l 0
里 耳 段 木 栽 培 技 术 木
一 、、
陈永 利
黑 木 耳是 一 种 黑色 、 质 、 胶 味美 的食 用 菌 , 营养 24 接 种 . 接 种 要 选 晴 天 在 阴 凉 处操 作 。先 在 耳
丰富 , 口感 好 , 有 清肺 润肺 、 具 益气 补 血 等 功 效 。现 结合 生产 经 验 , 黑 木耳 段 木 栽 培技 术 作一 介 绍 。 将
6 3 C 均 能 生 长 , 适 温 度 为 2 - 8℃, 实 体 ~ 6o 下 最 22 子
使之 与段 木 表面 平 贴 、 孔 隙 。 无
25 上 堆发 茵 已接 种 的 段木 按 树 种 、 细 分 类 , . 粗
形 成 发育 温 度在 1- 2℃。 菌 期 间要 求 段 木含 水 53 发
量为 3 %~ 0 5 4 %,空气 相 对 湿 度 控 制 在 5 %~ 0 0 7 %。
以 “ ” 形 上 堆 , 高 约 1m, 木 间 留 一 定 的 间 井 字 堆 段
隔 。此 时 温度 最 好 控 制 在 2 ~ 8℃, 内空 间相 对 22 堆
子实 体 形成 发 育期 要 求 段木 含 水 量大 于 7 %, 0 空气
当地销 售 的 可在 果 实 达 9 l ~ 0成 熟 时采 收 ,外 运 销 售 的应 在 8成 熟 时 采 收 。
小拱 棚 厚皮 甜 瓜 一般 在 6月上 中旬 成 熟 收 获 。 果 实成 熟 度 可 以从 皮 色 、 味 、 性 等 方 面进 行 识 香 熟 别 , 些 品种 果 实 成 熟 时 散 发 出浓 香 味 , 的 品种 有 有 则瓜 熟 蒂落 , 表 现 皮 色 鲜 艳 光 亮 、 毛 脱 落 等 特 或 茸
1个 月后 , 当有 8 %左 右 的段 木 产 生 耳 芽 时 即 可 0
起架 。
21 耳 场 生 产 中应 选 择 靠 近 水 源 、 风 向 阳 、 . 背 空 气 流通 、 度 较 高 、 通 方 便 、 污 染 源 、 温 交 无 防涝 的 田 块 或 草 坪作 栽 培耳 场 。 22 耳 木 . 常用 的耳 木 有 壳 斗 科 和 桦 木科 、杨 柳
可 随意 翻 动 , 好 一 次性 晾 干 。 最
陈 永 利 , 陕 西 省 宝 鸡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 邮 编
7 2 0 陕 西 岐 山 ) 2 4 0( 。
收 稿 日期 :0 9 1 一 4 20 — 2 o
5 及 时 采 收
征 , 黄 旦 子 和 鲁 甜 1号 , 绿 色 的幼 果 随着 成 熟 如 深 度 的 增 加 , 色 逐 渐 变 黄 , 全 成 熟 时 皮 色 变 为 橘 皮 完 黄 色 。通 过 不 同方 法判 断果 实成 熟 后 要 及 时采 收 ,
起架 后菌丝进 入子实体 形成 、 生
长 阶 段 , 时 管理 的重 点 为湿 度 与 温 度 。一 般 每 天 此 喷 水 1 2次 , 气 阴 凉 可 减 少 喷 水 量 , 季炎 热 时 ~ 天 夏 应 早 晚 喷水 , 当年 接 种 的段 木 可 一 次 喷 足 , 2、 第 3 年 的 段木 要 增加 喷水 次数 。采 耳前 1天 停 止 喷水 , 采 耳后 先 停 止 喷水 3 5天 , 行 喷水 。  ̄ 再 28 采 收 晾 晒 当 木 耳 子 实 体 颜 色 由 深 转 浅 、 . 耳 片腹 面产 生 白色 孢 子 , 8 %成 熟 时 即可 采 收 。采 有 0 收 时抓 住 整 朵子 实 体 , 耳 根 一起 摘 下 。采 收后 要 连 及 时 晾晒 , 大朵 的要将 耳片 撕 开成 单 片状 晾 晒 。 晾 晒要 用 网状 物 , 以保 证 上下 通 气 。 外 , 此 晾晒 l 不 中途
科 的树 种 。宜 选 离 地 1 - 5c 处 、 0 1 m 直径 在 5 1 m 27 起 架 管理 - 2c . 的树 体 , 伐 后做 成 l 12m 的长 段 , 面用 5 砍 ~. 截 %的 石灰 水 涂刷 , 然后 置于 通 风 向 阳处架 晒 。 23 制种 菌 种有 锯 木 菌 种 与 枝 条 菌 种 。 前 者用 . 锯 木 屑 与麦 麸 、 膏 等 配 制 成 培 养 基 ; 者 通 常用 石 后 直径 1c 的 枝 条切 成 15c 长 , 入 蔗糖 、 糠 、 m . m 加 米 石 膏 等 , 瓶 后 高 压 灭 菌 , 人 母 种 后 在 2 ~ 8℃ 装 接 52 条件 下 培养 1个 月 。
1 生 物 学 特 性
木上 用 电钻 以穴 距 7e 垂直 打 深 1 m 的 穴 。如 m .c 5
用锯 木 菌 种 的 应 填 满 穴 ,按 紧 后 盖 好 预 制 的树 皮
盖 ; 用 枝 条菌 种 的 , 种 插 入接 种 孔 后 用 锤 敲 紧 , 采 菌
木耳 属 中温 型 菌类 , 好 气性 真 菌 。菌 丝体 在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