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7]雍莉, 黎源倩, 李敏, 等1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保健食品和果蔬中的V itC [ J]1 现代预防医学, 2005, 32( 3) : 247- 2481 [8] 李春成, 余丽丽等,HPLC 法测定Vc 银翘片中Vc 含量的方法[J],科技通报,2004,20(4),349-352
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己糖衍生物, 具有烯醇式己糖内酯立体结构, 分D和L两种立体 构型, 但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可以 互变, 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 其C2 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 H+ , 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由羧基, 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维生素C 呈无色无臭的片状 结晶体, 易溶于水, 不溶于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 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 特 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破坏速度。
为迅速的一种方法,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冰冰,周晓光,朱泮民. 紫外光度法测定药品中抗坏血酸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2 0 0 5 ,01(1): 152-154 [2] 樊静, 叶青, 叶存玲,等1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药物、果蔬中的抗坏血酸[ J]1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 1999, 27 (增) : 192 – 1931 [3] 王凤兰, 金山, 孟玉玲, 等1 流动注射一分光光度法测定药剂中维中生素C 的方法研究[ J] 1 沈 阳医学院学报, 2001, 3( 1 ) : 6- 81 [4]孟昭仁,刘进邦,示波极谱-铁氰化钾滴定法测定药物制剂中VC 的质量分数[J]北华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1,2(1),20-22 [5]谢志方,氢氧化钠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J],广州化工,2011 ,39 (15)125-127 [6] 金鸣,王勇,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维C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J],St rait Pharmaceut ical Journal,2011,12(23),67-69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速度快、效率高及样品处理简单等的特点,以不同
厂家的维C 银翘片为研究对象, 通过建立维C 银翘片中维生素C 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检 测通用模型, 为维C银翘片快速质量分析与筛查提供一种新的快捷方法。
6 高效液相色谱法 雍莉[7]等利用0.010 mol/L NH 4Ac- HA c缓冲溶液( pH4.5) 作流动相,C18色谱柱分 离, 紫外检测器在262 nm波长下检测。该方法线性范围0.50~1000μg /m L检出限为50 ng /mL 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57% ~ 99.12%, RSD为1.31% ~ 2.82%。 李春成, 余丽丽[8],等通过对Vc 银翘片中Vc 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建立一种新型 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甲醇- 醋酸铵( 0. 02mol/ L)- 醋酸( 体积比67:33:1) 为流动相, 甲醇- 醋酸钠( 0. 02 mol/ L)- 醋酸( 体积比70:29:1) 的混合溶液溶解样品,Krosmasil C18 ( 4. 6 mm250 mm, 5 Lm) 柱分离,249 nm 检测,该方法测定结果稳定,,重现性好, 可 操作性强,明显提高了Vc 的回收率, 同时能将样品中的Vc 及相关组分成功分离, 有 利于准确测定Vc 的含量。 总之,维生素C 的测定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常用的滴定法操作简单, 但是滴定终点难以准确判断,分光光度法操作费时,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法是目前发展较
维生素 C 结构:
对于 Vc 原料药及其制剂中,铁、铜离子的检查,澄清度与颜色检查,均以中国药 典 10 版第二版为准
维生素 C 除原料药外制剂类型有、片剂、泡腾片、泡腾颗粒、注射、 颗粒剂等。 1滴定分析法 1.1 2, 6- 二氯靛酚滴定法 2, 6- 二氯靛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在酸性溶液中2, 6 -二氯靛酚呈粉红色, 在中性 或者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还原型抗坏血酸可被2, 6- 二氯靛酚氧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 2, 6- 二氯淀粉则被还原为无色。用2, 6- 二氯淀粉溶液滴定维生素C的草酸溶液, 溶液中的 抗坏血酸均被氧化成为脱氢抗坏血酸, 过量的2, 6- 二氯靛酚使溶液呈粉红色, 即达到 滴定终点。 1.2直接碘量法 抗坏血酸中的烯二醇结构具有还原性, 可与碘定量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生成 2, 3- 二酮古乐糖酸。以淀粉作为指示剂, 用碘的标准溶液滴定抗坏血酸。过量色, 即达到滴定终点 。此法较为成熟, 条件易控制, 操 作快速方便、仪器简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 数据可靠。适合于一般基层机构对维生 素C的测定。
2 分光光度法 2.1 2, 4- 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维生素C的草酸溶液中加入活性炭, 使抗坏血酸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脱氢抗坏血 酸与2, 4- 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红色的脎, 用85%的浓硫酸氧化后生成橙红色的无水溶 液双- 2, 4二硝基苯, 最大吸收波长520 nm。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吸光度与总抗坏血酸含 量成正比。该方法简单易行, 成本较低, 但干扰较多, 待测液本身具有颜色会影响吸光度, 2, 4- 二硝基苯肼同时也可以与五碳糖, 六碳糖等碳水化合物反应; 另外若溶液中存在 丙酮酸亦可与2, 4- 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肼, 从而影响测定。此外, 该方法显色时间较长, 在37℃ 反应需3~ 4 h, 60℃ 需反应1.5 h。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用Cu2+ 作为催化剂加速维生素C 的氧化, 以EDTA 络合校正背景作参比, 利用氧 化前后吸光度的差值直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亦可利用定量过量的碘酸钾溶液, 在弱 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生成I3 的显色反应, 抗坏血酸可将一部分的I3还原, 剩余的I3 用紫 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李冰冰[1],周晓光等利用维生素C 在CTAB-C5H11OH-H2O 微乳液体系中非常稳定, 并在此介质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维生素C 片剂的含量进行测定。在0. 89—17. 8μ g·mL- 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回收率为95. 2%—102. 6%。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与 药典法对照相吻合。 2.3 动力学光度法 樊静,叶青[2]等同基于在硫酸介质中, 抗坏血酸对草酸根加速重铬酸钾- 碘化钾这 一反应体系具有抑制作用, 建立了动力学抑制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 方法的线 性范围为0.10~ 4.00mg / L, 检出限为0. 08mg/ L. 该方法已用于维生素C药片、维生素C 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4 流动注射光度法 王凤兰3等利用抗坏血酸与0105% Fe( Ó ) - 1, 10 - 二氮杂菲溶液在pH = 2~ 6的盐酸 介质中生成Fe ( Ò ), Fe( Ò )与啉菲罗啉形成有色络合物, 其吸光值与抗坏血酸的浓度成
3
建立光谱数据和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关模型, 应用所建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 结果 应用维生素C定量分析模型, 以731个维C银翘片样品为校正集, 浓度范围为86~ 201mg/g, 366个样品用于外部验证, 浓度范围为90~ 191mg/g, 校正集交叉检验均方差 ( RMSECV) 为6.53,相关系数R2= 90.38。 预测集外部检验均方差( RMSEP) 为8.75, 相 关系数R2= 79.94。可用于维C银翘片维生素C 的快速检测。
2
正比, 测定药剂中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C 含量在0 ~6100 μg /mL呈线性关系, 平均回 收率98. 4%, 检出限0.02 μg /m L。该方法具有耗样量少,免于接触剧毒物质等特点, 适合于较大浓度范围内的批量药剂检验。
3 荧光法 用偏磷酸- 乙酸溶液提取维生素C, 然后用活性炭将还原型维生素C氧化成氧化型 维生素C,脱氢抗坏血酸在醋酸钠的溶液中与邻苯二胺( OPDA)缩合成蓝色荧光的喹喔 啉,其荧光强度与维生素C 的浓度呈正比。 4 电极法 4.1 聚中性红修饰电极法 中性红是一种吩嗪类染料, 能够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聚合。张秋灵等用中性红制备 的化学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铂电极作对电极, 浓度为0. 50 mol/L 的NaNO3 作为支持电解质, 0.5000 mol/L的中性红溶液作为修饰液, 利用修饰 电极对维生素C 有催化氧化的作用, 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在1. 0×10- 5 ~1. 0×10- 2 mol/L范围内, 响应电流与维生素C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 0. 9987, 样品回收率在89.27% ~ 104.5% 。 4.2示波极谱—铁氰化钾滴定法 孟昭仁,刘进邦[4]采用示波极谱—铁氰化钾滴定法,根据维生素C结构上的特殊烯 二醇基,能够容易给出氢变为α—二酮,其能够在盐酸介质中提高电位,增大K3[ Fe( CN) 6 ] 的氧化能力, K3[ Fe( CN) 6] 又在较宽的盐酸浓度范围内都有示波切口。据此建立了以 K3[ Fe( CN) 6] 在盐酸介质中定量氧化VC 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 用K3[ Fe( CN) 6] 标 准溶液滴定维生素C, 以微铂-铂片电极上的K3[ Fe( CN) 6] 示波切口的出现指示滴定终 点, 应用于维生素C片剂、感冒敏和强力Vc 银翘片中维生素C的测定, 获得满意结果。 4.3两点电位滴定法 谢志方[5]通过根据维生素C用NaOH滴定时可定量中和1个羟基的性质,结合两点电 位滴定法的原理,提出用NaOH 作滴定剂测定Vc 含量的两点电位滴定法。该法用于测 定维生素C片中Vc 的含量,测定变异系为0.062%,平均回收率为99. 95%。方法操作方 便,数据处理简单,精密度与准确度均较高,测定速度比经典电位滴定法有较大提高。 5近红外光谱法 金鸣,王勇[6]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维C银翘片中的维生素C 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 PLS )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
维生素 C 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指导教师: 2012 年 10 月
摘要:维生素 C(Vitamin C,Ascorbic Acid),又名 L-抗坏血酸,为水溶性维生素。具 有预防结肠癌肺癌,防止坏血病,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治疗贫血,抗癌提高人体免疫 力等多种功效,为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之一,所以对于维生素 C 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 究存在其必要性。《中国药典》(2010 年版)收载有维生素 C 原料药及其片剂、泡腾 片、颗粒剂和注射剂。其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碘量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紫外分 光光度法,高效液相发等。本文对这些方法做一介绍。 关键字:维生素 C 含量测定 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