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

摘要: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要自觉的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要有意识而又循序渐地传授理论知识,同时注意作品的文化情境,实现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效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欣赏教学欣赏现状措施

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但每个人都会接触艺术,这则是必然的。因此,艺术教育所指向的学生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应该是综合的,对包括技法在内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之艺术能力,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另外,艺术创作与欣赏又是不可分的,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欣赏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是观者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正因如此,近几年来,中学美术教材在经过多次的改革试用后,欣赏课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当前对欣赏课的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把欣赏课上成是教师的“讲授”课,教法、学法单一,教师讲课累,学生学得枯燥,教学效果差。完全失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更谈不上对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现对中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经验赘述如下: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真正可以体会它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响以及交互功能等方面带给我们的全新感受,使美术欣赏课从一门“老师讲、学生看、听理解的过程,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全方面调动学生的审美兴趣。

现行中学美术欣赏课是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教学过程,美育的最有效手段是多接触艺术”。事实上,在偏僻的乡镇,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感受真正的美术作品的魅力,而多媒体的运用,接近了学生与大师、大师作品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教学浙江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让世界更美好》一课时,在情景导入时,本人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视频《地球之肾——湿地》《生命之水》等相关视频,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当前地球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人类所关注的问题,从而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另外,多媒体的运用还可以实现学生的想象,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故欣赏课的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运用。

二、有意识、逐步地传授理论知识

美术欣赏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作品本身,更需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教师在此过程中应以独到的智慧、个性及人格魅力扮演“授人以渔“的角色。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对美术语言的了解,美术语言包括点、线、面、色调、材质等各种美术要素,好比文学中的词汇;以及这些要素在相互联系并构成美术形式时所具备的审美形式规律:对称与均衡、节奏渔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也称为“组织原理”,就像文学中的语法,学生只有在习得美术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对各种不同的作品进行欣赏的探索。

三、注意作品的文化情境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

的,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故在美术欣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去,个人认为,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史的讲解不仅仅是成为活跃课堂氛围的调料,更应成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有效手段。如在欣赏马格里特的油画《红模型》时,只有先引导学生认识马格里特及这幅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才能体会作品的文化内涵。不然,怎样去理解认识作品中脚(或鞋)与砂砾、英国硬币木板等元素的结合。四、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教师是沟通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桥梁。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资料,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只有学生真正与大师或作品之间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学生才真正读懂了作品,读懂了大师,从而达到了学生真切的审美体验过程。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因欣赏过程本身就与欣赏者的情感、内心活动有关,因此,相同的作品产生的情感反应本身就具有多样性,故老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

总之,美术欣赏课教学要体现出人文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新教学理念。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美术教学论》王大根著

《美术概论》王宏健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艺术欣赏》张光华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