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海西公共卫生——浅谈对预防医学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12级预防医学1班姓名:林赛芬学号:3120304019
我与海西公共卫生
——浅谈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列入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都是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主体,两者有着共同的对象,即人民,但两者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在工作角度与主题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国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素养正在不断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也由被动接受治疗转向主动预防、追求健康上来。
关键词:
海西、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关系、重要性、发展进程、发展前景
正文:
当前,公共卫生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健全、完善与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相适应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环境保护和健康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基本建立全省公共卫生体系硬件框架。[2]
从20世纪人类健康的进步的贡献和2003年非典危机的爆发,都反映了公共卫生的作用,公共卫生投入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不可取代的贡献。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政府公共卫生投入与健康指标的关联,政府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产品的必要性。而政府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基本公共卫生产品供给的重要前提是确保政府预算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使其对人民健康产生正向的积极促进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实行分级管理和考核监督机制,是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政府投入水平和改善投入机制,是今后强化中国政府公共卫生职责的一个突破口。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
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公共卫生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是有一定差距的。为了能够公平、效率、合理地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必须要明确什么是公共卫生。美国城乡卫生行政人员委员会对公共卫生定义———公共卫生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但又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在国外,各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政府的干预作用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许多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以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的作用,并有利于监督和评估。[3]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都是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主体,两者有着共同的对象,即人民,但两者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在工作角度与主题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差别。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内容进行了讨论,有的学者认为公共卫生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则认为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有的仍坚持认为两者是一回事。但我们要清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并非同一概念,尽管两者的目标是保证人民健康,工作对象均为群体,在工作内容上有难以分割的部分,但两者的本质、角度和主体工作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公共卫生从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医学,发展到以群体为中心的社区医学,具有以人为本,以全体人群为对象,以社区为基础,以政策为手段,以健康促进为先导的特点,已演变为一种社会管理职能,严格说它已不属于医学范畴,而预防医学则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不管它的外延多么广阔,社会性多么强,其本质仍属于医学。[4]
预防医学是指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预防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服务对象
是群体,包括健康人、无症状的患者及病人,研究重点为影响建康的因素与人群建康的关系,从而防止人类疾病的发生。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无病就是健康”的状态,卫生服务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患病或伤残的少数人,而是要面向所有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据专家分析,在人群中,健康人群和非健康人群各占15%,剩下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部分人群可以通过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生活条件、克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而恢复到健康状态。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目标,而这恰恰也是预防医学的工作宗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通过预防医学所提供的服务达到其工作目标,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主导作用。[5] 中国的预防医学专业创立于动荡的战争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难民、伤员的出现使传染病和感染病广泛存在,国统区内北平、上海、重庆等大城市综合大学的医学院,开设了公共卫生学系,招收了少量公共卫生专业学生。解放区于1940年在延安创办中国医科大学,也开设了预防医学专业,培养了一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为建国后预防医学专业教育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有能力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我国预防医学界的觉醒及整个预防医学队伍的奋起直追,虽然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预防医学领域的距离,但已经由十几年或几十年来的无知和有的放矢开展国民健康教育的缺失而结下的苦果,还是得我们自己吃。
[6]
中国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素养正在不断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也由被动接受治疗转向主动预防、追求健康上来。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并已明确做出承诺。因此,国家对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投入将进一步增加,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课程设置将更趋向于社会学、环境学等非医学类的比例。以此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
然而,在新的形式下,预防医学也面临着严厉的挑战与困难:[7]
其一,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经济仍处于发展中阶段,许多工作刚刚起步,卫生防保经费相对投入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