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会心态深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态

近年中国社会心态的深度分析

概念: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

1、十二五: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2、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焦虑浮躁、抱怨冷漠、仇富恨官、群体性怨恨等不健康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形态,给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成为新课题。现在的社会心态好像很难加以统一地描述,如果非得用一个词描述的话,那就是“多元”。

3、背景:大背景,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自上而下的自行开启了“二元”体制。

其次,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的趋向、代际之间的差异变得更为明显、隐私权开始受到尊重、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变得愈加宽容,但在人们旧有的道德观发生裂变的同时,全新而清晰的道德观尚未形成。

再有,全球化不断加强,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升入,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碰撞。导致一些主流文化与价值体系的混乱。

原因:深层次分析,中国社会是主流价值观缺失的“边际人”,所谓边际人就是中国人大多寄托于某两个不同的群体或观念之间。例如:社会主义与资本经济、传统文化与西方自由、公有制与私有制。。。

但又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他们的自我概念是矛盾的、不协调的。

由于中国多年的向西学,有相当一部分人接触了西方的文化观念,中西文化存在很多的交融与碰撞,再则社会处在转折或点。所以出现了中国的“二元型人格”

关于“二元”中国具体表现为:

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的二元性,表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颉颃。

二、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的二元性,反映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三、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的二元性,体现出了城市与农村的对峙。

四、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的二元性,体验到了东方与西方的冲突。

产生当前社会心态的主要原因,首先来源于经济上的不公平感。经济上分配的不平衡、不公平、不合理,当然会导致不公平感,甚至于仇富、炫富。

其次,来源于社会上的不公平感。比如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的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不公平。

第三,文化上的迷茫空虚感。主要是缺乏主流价值观,不知道哪个方向是对的,哪个方向是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建立健全,且远未深入人心,大家都搞不清楚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第四,政治上的失望感和无助感。部分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不到及时帮助,找不到有效畅通的渠道来表达,因此有失望感、不信任感、无助感。

社会心态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归根到底,社会心态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失衡,它使人们缺乏一种应对社会变革、生活变化的从容心态,强化了对未来前景的不安全感。

一个社会的社会心态还取决于这个社会精英群体的心态与作为。

政治精英:当社会上出现了这么多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老百姓仇官的情绪大面积蔓延的情况下,有很多官员,一心只想升迁,为什么有很多的虚假政绩,背后其实就是心态问题。

再看经济精英:目前很多的经济精英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是利用了一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财富,这导致他们心里是不坦荡、不自信的。现在很多有钱人纷纷移民国外,还拿这个来压政府,说再不给我们提供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就都跑了。知识精英:看看网络上对教授、专家的批评,真让人难受。但这不能完全怪老百

姓,得扪心自问专家教授们究竟干了些什么?知识精英变成了谁有权听谁的,谁给钱替谁说话,谁有势力依附谁,你让老百姓怎么想?

5、应对:

1.经济层面,就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社会分配关系。如果“十二五”期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加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这肯定有利于淡化仇富的心态,有利于老百姓心态平衡,也有利于今后经济精英按照正常合法合规的渠道赚钱。

2.社会层面,要进一步消除社会不合理不公平的弊端,重点是抓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如果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应保尽保,社会心态肯定会有一个很好的经济基础来托底,大家的那种不安全感就会大大降低;同时,要继续抓好就业,如果大家有活儿干,有饭吃,就不会出现中东那种情况,包括英国最近闹事,也基本上是失业、半失业、移民的孩子在那儿闹。还有就是要继续打破社会层面的二元结构,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让贫穷家庭和低收入阶层二代、三代有人能够上升到社会的中上层。

3.文化层面,一是要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小学得搞出有针对性的、浅显易懂的、小孩儿能够听得进、记得住的培养好品德的教育材料,持之以恒抓下去;二是要抓精英共识的形成,核心价值观一定是上口、好记、入耳、入脑、入心的东西,不要太复杂,首先要为精英们所认可和接受,进而能够逐步推广到广大人民群众中。

4.政治层面,可以由浅到深,首先公开“三公经费”这个事要抓到底,同时进一步抓好反腐倡廉;还有就是人事制度、干部制度的改革,一些部门这几年一直推行竞聘上岗,效果不错,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将真正有能力的干部选拔出

上述这些方面是基础性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单纯的想引导社会心态朝正确方向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要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社会调节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第一,要健全完善制度生成机制,以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和实施调节社会心态。有了好政策,才会有好心情。制度和政策是民众切身利益的根本保障,具有稳定性、可靠性,是促成社会心态转变的重要措施。在制度和政策制定上,要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愿望,深入了解他们的利益需求,细致掌握社会心态状况,这样我们的决策才能合民意、安民心、顺民气,才能切实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第二,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能做的要坚决做好,一时做不了的,要耐心细致解释。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了解群众疾苦、把握社会心态的真实状况。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断然无法搞好社会心理疏导工作。始终一贯地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调节的一剂良方。

第三,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以党心赢得民心。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与党的宗旨水火不容。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身上的腐败案件,对社会心态的形成造成极其恶劣影响,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形成大众性的逆反心态。历史证明,能不能反腐倡廉、保持吏治清明,事关民心向背,事关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要始终不渝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常在细微之处花心思、多在见实效上用功夫,尽可能推进各项社会事务透明公开,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让群众找到“当家作主”的感觉,以“阳光操作”塑造群众的阳光心态。

第四,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社会心态调节网络。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表明,思想政治工作是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调节的重要法宝。充分总结利用和创新发展我们党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将对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为不良社会心态“泄火”、“减压”。从现实和长远需要看,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心理咨询、疏导机构势在必行。要通过加强心理疏导技术培训,掌握心态调节方法和技能,培养造就一支社会心理工作者队伍,形成覆盖广泛的社会心理工作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