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源词”所体现的韩中语言文化的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源词"所体现的韩中语言文化的融合
韩国 德成女子大学中语中文系教授 姜春华
目 次
1.序论
2. 形式方面的语言文化的融合
2.1 读音融合
2.2 结构融合
2.3 字形融合
3.内容方面的语言文化的融合
3.1 语义内容的融合
3.2 语法内容的融合
4. 结论
1. 序论
随着韩中交流的日益发展,在中国出现"韩流"i的同时,在韩国也出现了"汉风"。ii随之,在汉语中产生了以韩语为来源的"韩源词";在韩语中产生了以汉语为来源的"汉源词"。随着韩中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深入,这些"韩源词"和"汉源词"会越来越多。这种因语言接触而融合的现象将不断丰富汉语和韩语的词汇总库。迄今为止,在汉语词汇研究中对来源于英语或日语的外来词的研究比较多,但对来源于韩语的词汇研究非常薄弱。虽然有一些中国和韩国学者关心过有关课题,但由于搜集词汇不易,收集到的词语量不仅少,而且不容易分类,甚至有的词来源不明, 有的词是"韩源词"还是"日源词"争论不休iii,再加上受韩语或者汉语水平所限等等困难而无法继续研究下去,目前只见前人零星涉及此题的论文,但缺乏研究深度,更没有有关课题的专著。
不仅如此,汉语中的"韩源词"是对韩汉语教学的难点,也是韩国人学汉语时的主要难点。因为韩语词语进入汉语后往往也会发生适应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系统的变化,以及适应汉语语言系统的变化,出现了与原来的韩语词语有所不同的现象。这种词语上的非完全对应性,很容易对学习者产生"误导"。加上韩中词汇的"回流现象"使一些词汇国界不明,来源不清,特征模糊。所以,"韩源词"的研究对搞清这些问题,提高对韩汉语教学的效率很有价值。同时对于汉语词汇的本体研究也将有所裨益,可以填补以往研究的空白。
作为外来词的一员--"韩源词"是汉语语言词汇中的一员,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一个重要来源,它是随着韩中两国的交流,直接或者间接受到韩国或韩国语的影响而出现在汉语中的词汇。所以,"韩源词"理所当然是语言的符号;"韩源词"也是韩中文化的载体之一,因而它又必然是文化的符号;"韩源词"还是韩中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它反映韩中社会的变迁,反映使用它的社会成员的层次类别,所以它也必然是一种社会符号。"韩源词"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种符号身份,也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种功能。我们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研究它们、观察它们。但因时间和篇幅所限,本文只从语言角度探讨"韩源词"所体现的韩中语言文化的融合现象。本文还不成
熟,请多指正。
韩中两国之间的语言接触广义地说就是文化接触,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又必然带来文化的融合与冲突,"韩源词"正是这种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的体现。从广义上说,语言就是文化的一种,可以称之为"语言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又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是可以在某种范围内、某种程度上解释其它文化、制约其它文化的元文化。iv从这一角度去看,"韩源词"无疑是语言文化的一种体现,是韩中两国民族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产物,它理所当然地会融合不同的语言文化,具有语言文化的二重性。
这种语言文化的融合体现在"韩源词"的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二是内容。本文首先(第二章)分析"韩源词"形式方面的语言文化的融合,分为语音形式、构成形式和书写形式方面的语言文化的融合。其次(第三章)分析"韩源词"内容方面的语言文化的融合,分为语义内容的融合;语法内容的融合。最后(第四章)是结论。
2.形式方面的语言文化的融合
"韩源词"形式方面的语言文化的融合,分为语音形式、构成形式和书写形式方面的语言文化的融合。本章在语音形式上主要探讨读音融合;在构成形式上主要探讨结构融合;在书写形式上主要探讨汉字与韩语汉字词的字形融合。
2.1 读音融合
韩汉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差别很大,这不仅表现在音位系统上,还表现在音位的组合(音节结构和音节序列)上。"韩源词"音译部分的读音虽然来自韩国语,但在总体上仍必须服从于汉语音系,因而多多少少与原词有所不同。汉语音系在不同程度上改造这些"韩源词",使之同化于汉语。这种改造体现在音译部分的读音改造上。读音改造只涉及音译部分的语音,或改变音质,或增删音节,从而实现音位汉语化、音节结构汉语化、语音长度汉语化。例如:
判索里(???):也称盘索里,是一种韩国传统曲艺,一人说唱,用鼓伴奏。原词有三个音节,第一音节(pan)和第三音节(li)汉语里有同音,就用同音来代替。而中间音节(so,?)汉语里没有同音,就以相似音位(suo,?)来代替,改变了原韩语的音质。"Pan so li"的读音就改造成"pan suo li"。
莎拉伯尔(???):韩国三国时代新羅的旧称;慶尙北道慶州的旧名。现多用于学校、文化设施和韩式餐厅等的名称。韩语汉字词为"徐罗伐xú luó fá"。它翻译成汉语时采用音译法,第一个音节(se,?)汉语里没有同音,就用相似音位"莎(sa,?)"来代替。第二音节"拉(la,?)"汉语里有同音,就用同音来代替。第三音节(?=?+?+?)没有同音,就用两个相近的音来代替这个音,一个音节就变为两个音节
,伯(bo)和尔(er)。韩语的三个音节词被增加为汉语的四个音节词,音质也被改变,使之同化于汉语音系。
挪儿夫名家(????):韩国餐厅名。它翻译成汉语时第一~二个音节采用音译法,第一个音节(?=?+?)汉语里没有同音,就用两个相近的音"挪(nuo,?)"和"尔(er,?)"来代替,一个音节就变为两个音节。第二音节(?)汉语里没有同音,就用谐音"夫(fu)"来代替。第三~四音节就采取意译法,翻译成"名家"。韩语的四个音节词被改造成汉语的五个音节词,音质也被改变,使之同化于汉语音系。
2.2 结构融合
"韩源词"词语结构的改造不是单纯性的,是在语音改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的。"韩源词"最常见的是单纯音译,在结构上是浑然一体的,只能视同一个语素,不能再在语法单位上加以分割或区别,如上边所举的例子"莎拉伯尔"只是四音节的单纯词,不能再区分成两个或更多的有相关意义的成分。而结构改造却是要把这一语素的结构框架打破,成为几个语素。这有几种方法,一种是音译加义标,一种是全部意译,一种是音译兼意译。
2.2.1音译加义标
在现代汉语中合成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引进"韩源词"时在谐音音译之外再增添一~两个汉语固有的字作为意义标志,简称义标。大部分义标是表示义类的,处于词末受修饰的中心地位,可以称之为类标。少数义标在词首,处于修饰地位,可以称为"饰标"。还有少数义标属于词缀性质,则可称为"缀标"。加上这一~两个汉字作为义标,一来形式上更合乎汉语习惯;二来使人可以"望文生义"。这类词在"韩源词"中相当多,占很大的比重。例如:
明太鱼(??):韩国鱼类的一种,韩语汉字词是"明太"二字。但译成汉语时前二字音译,处于词末受修饰的中心地位的后一字选择汉语固有的字"鱼"作为义标,表示义类,使人们从"鱼"这个字确定该事物的种类。因此该鱼虽少,但类标"鱼"始终忠实地守护在后面,从未擅离过。
冬冬酒(???):一种发酵制成的韩国传统酒,比较浓而又叫"浊酒"。"冬冬"是音译,"酒"为外加类标。同类的又如:甘酒、烧酒、覆盆子酒、安东烧酒、梨花香酒、闻香梨酒、全州梨姜酒等。
辛辣面(???):韩国代表性的方便面之一,农心公司著名商标,辛辣味。前二字选择音译兼意译的"辛辣 xin la",后一字取其上位类"面"作为类标,以符合汉语凡事求类的习惯。同类的又如:泡菜面、大酱面等。
高丽参(???):也称高丽人参,是韩国著名的补药,前二字是音译,后一字是上位类"参"作为类标,同类的还有:朝鲜参、别直参、红参、水参、白参等。
爱宝乐园(????):韩国著名的游乐场。前二字选择爱宝贝之意的"爱宝"来音译,后二字选择游乐场之意的"乐园"作为类标,使人望文生义。
伽倻琴(???):韩国传统弹拨弦鸣乐器。该词前二字汉语里没有完全的同音,就找出相近的音来谐音译(伽倻 jia ye),后一字意译,取其上位类"琴"作为类标,以符合汉语凡事求类的习惯。
韩剧(?????):代表韩国的"韩"字义标在词首,处于修饰地位,我们把"韩"称为"饰标"。同类的又如:韩星、韩歌、韩模、韩餐、韩食、韩医、韩药、韩服、韩屋、韩炕、韩剧等。
阿妈妮(???):妈妈的意思。"妈妮"是音译,"阿"来自汉语前缀,属于"缀标"。同类的人称"韩源词"还有阿爸吉(爸爸 ???)、阿者希(叔叔 ???)、阿祖玛(婶婶 ???) 、阿伽喜(???)等。
鼓打铃(???):一种韩国曲艺,身挂长鼓,边唱边打,从韩国流传到中国东北三省。"打铃"是音译,"鼓"来自汉语前缀,属于"缀标"。
哈韩族(???):喜欢韩国和韩国文化的人群。"哈韩"是喜欢韩国之意, "族"来自汉语外来词后缀,属于"缀标"。
2.2.2 意译
石头爷爷像(????):韩国济州岛特有的石头像,是一种信仰物,立在村口,韩语词汇是两个语素的名词。但意译成"石头爷爷像"后这一语素的结构框架被打破,至少变为三个语素。经结构改造后语素的框架被打破,成为与原来不同语素的"韩源词"列表如下:
韩国语 韩源词 ??? 韩式炒饭 ??? 韩式拌饭 ???? 泡菜汤 ???? 大酱汤 ???? 韩式烤排骨 ? ??? 韩式烤牛肉 ?? ??? 韩剧 ??? ?? 韩式美容 ??? ?? 韩式按摩 ??? 韩式套餐 ??? 炒米糕条 ?? 韩式灌肠 ?? 紫菜包饭 ??? 鱼形面包 ????? 石锅拌饭
2.2.3 音译兼意译
谐音音译,也可简称"谐音译",有的音译兼有谐音,即挑选同原词意义有关的汉字去表达,一般称之为音意兼译或音译兼意译。严格说来,这种方式仍然属于音译范围,不是真正的意译,只是在保持语言同韩语原词近似的前提下采用同汉语语素谐音的方法,以便在不同程度上与原词义发生某种关系。有的联系很紧密很直接,同意译差不多,但大部分联系是比较间接曲折的,有的甚至还是牵强附会的。还有的则只是部分谐音音译。例如:
易买得(???):韩国著名的超市,在上海等地有好几个连锁店。"易"具有容易、方便之意,与韩语原词"?"同音;"买"具有超市里购物之意,与韩语原词"?"谐音;"得"具有购买后得到之意,与韩语原词"?"谐音。三字同"超市"不无隐
约的联系,"易买得"其隐约意义是"购物方便的超市",这种曲折的隐约意义联系是在谐音的前提下出现的。其谐音是"yi mai de"与原韩语的"yi ma?"相接近,而原来一个语素的结构框架被打破,成为三个语素。
2.3字形融合
所谓字型融合是指选择或改造音译部分的汉字,使之在偏旁上同原词义保持某种联系或者与韩语的汉字词字形相同。这种融合方式是汉语所特有的,它虽然尚未影响语素的分合,但却在词义上给人们以某种联想或联系,并为该种韩源词的繁衍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旦减缩成功,这个字就可以成为真正代表语素的形声字,并具有极强的造词能力。
金达莱(???):韩国代表性的花草,在音译过程中选择了偏旁上同原词义有联系的"莱"字,使之在词义上给人以植物的联想或联系,并为该种植物类"韩源词"的进一步发展预设了一个方向。如:蕨菜、桔莄。
冬至美(???):韩国泡菜之一。泡菜过去主要是在缺少蔬菜的冬天吃的,其中用萝卜等蔬菜淹制成的泡菜叫"???",把它音译成汉语时采用了在词义上给人们以联想冬天的"冬"字,有"到"之意的"至"字,有舒服美好之意的"美"字。"冬至美"使人们联想到"直到冬天还能吃的美味佳肴"。
参鸡汤(???):韩国代表性的饮食之一,是加人参的鸡汤,韩语汉字词就是"参鸡汤"三个字。汉语照搬汉字词的原字形,也叫"参鸡汤",使韩语汉字词与汉语字形完全融合,在词义上给人们以某种联想或联系,并为该种韩源词的进一步发展预设了一个方向,这个"汤"字就成为真正代表语素的形声字。如:保身汤、大酱汤、泡菜汤。
韩流(??)v:韩国流行文化,韩国风。在韩语汉字词里"韩"字也代表韩国,与韩语字形完全融合,这一"韩"字使人们联想韩国,并为该种"韩源词"的进一步发展确定了一个框架。如: 韩语、韩屋、韩服、韩牛、韩医、韩药、韩菓、韩企vi、韩式冷面等。
3."韩源词"内容方面的语言文化的融合
3.1语义内容的融合
就内容而言,"韩源词"输入的无疑大都是从韩国来的概念,但是其中的许多又往往不同于原有概念。不同民族在相互交往中必然会接触到许许多多彼此相异的事物,其中有自然物,有人工器物,还有制度和行为。不管这些事物是自然物还是人为物,只要被语言所反映,用语词命名,它们就都是被人认识的,其中都具有人的主观意识,于是自然物就具有了人文性质。就语义内容来说,"韩源词"基本上有三种情况:
3.1.1汉语原无的韩语词原义
部分"韩源词"是韩国人借用汉字自己创造, 然后又回流到汉语的词,这些词在多年的使用中,基本上保持着
原来韩语词汇中的某些意义。这些词所指称的大体上都是韩国特有的具体名物或抽象名词,如:地名、人名、朝代名、动植物名、食品名、酒名、工具名、传统剧名、传统体育项目名、传统仪式名等,它们反映着韩民族特有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例如:
地名:韩半岛、首尔、平壤、金刚山、统一展望台、德寿宫、仁寺洞、汝矣岛、蚕室
??: ???, ??, ??, ???, ?????, ???, ???, ???, ??
人名: 檀君、世宗大王、大院君、明成皇后、思悼世子、大长今
??: ??, ????, ???, ????, ????, ???
朝代名: 三国、新罗、百济、高句丽、朝鲜、大韩民国
????: ??, ??, ??, ???, ??, ????
动植物名: 韩牛、半月熊、珍岛犬、金达莱、高丽参
?????: ??, ???, ???, ???, ???
食品名:韩菓、松片、甘酒、绿豆饼、土卵汤、辛辣面、参鸡汤、九节盘、冷面、泡菜
????: ??, ??, ??, ???, ???, ???, ???, ???, ??, ??
酒名:冬冬酒、烧酒、真露烧酒、初饮初乐、安东烧酒、梨花香酒、全州梨姜酒
??: ??(???), ??,????,????,????,???,?? ???
器物名: 高丽纸、韩纸、伽倻琴、长鼓、短箫、太平箫、洞箫、花纹席
???: ???, ??, ???, ??, ??, ???, ??, ?? ???
剧名剧种名:盘索里、春香传、沈淸傳、乱打、西便制、东便制、五音略譜vii、四物游戏
? ?? ?: ???, ???, ???, ??, ???, ???, ????, ????
居住名: 韩屋、韩宅、舍廊、行廊、温突(地炕、暖炕)
???: ??, ??? ??, ??, ??, ??
传统仪式名: 宗庙祭礼、释奠大祭、跆拳道花郎文化节、锦山人叁节、光州泡菜节
?? ???: ????, ????, ??? ?? ???, ??????, ??????
运动样式名: 跆拳道、韩式摔跤
??? ??: ???, ??
3.1.2 借入原义后又经汉语发展出的新义
有些词的意义在整体上已经不再只是原来韩语词的意义了。例如:
韩流(??):韩流,是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进入21世纪以来,"韩流"两个汉字频频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上,形成了一股韩国流行歌曲、电视剧以及韩国影视明星的"热潮"。中国一些报刊把这一现象称为"韩流",韩国媒介则把这一叫法接了过去。目前,这股"韩流"似乎越涌越急,"韩流"滚滚,其内容也在不断扩大,日趋多样。韩流原义是韩国流行文化,后又经汉语发展出了很多新义,凡是韩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流行都是韩流。viii
安宁哈谢哟(?????!):原义是打招呼的"您好!",但随着韩国经济和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广泛用在韩国展厅、韩国歌厅、韩国餐厅或韩国咖啡
厅里,发展出了"欢迎光临"、"谢谢光临"之义,以此来造成韩国气氛。
3.2 语法内容的融合
汉语因素还表现在语法功能的汉语化上。韩语词汇入籍汉语必然要受到汉语语词用法的影响,并服从汉语的使用者以及汉语语法系统。这方面可以表现在词类选择方面的限制与融合,或者表现在相似词类不同功能的确定与融合,以及构词层面的功能变动与融合上。如:
"韩流"原词在该引进义下是名词,到汉语中除了有名词一用(一种韩流,有韩流现象)外,还有形容词等的用法。如:"你的唱法太韩流了","章子怡很韩流","韩国吃不起猪,中国也快了,还真韩流呢!"。
4.结论
本文从读音融合、结构融合和字形融合三个形式方面分析了"韩源词"所体现的韩中两国语言文化的融合;从语义内容的融合和语法内容的融合两个内容方面分析了"韩源词"所体现的韩中两国语言文化的融合,从而得出结论:
"韩源词"的出现是韩中两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韩中两国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衣食住等方面广泛交流的必然结果,"韩源词"所体现的是韩中语言文化的融合,韓源詞作为一种外来语,不断丰富了汉语词汇总库,对汉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韩源词"所体现的不仅是韩中语言文化的融合,也体现出了韩中语言文化的冲突。对于"韩源词"所体现的韩中语言文化的冲突,本文虽未涉及,但要采取互相尊重的原则,克服冲突,走向融合。在中国韩国人协会最近发起"謙虚和温情運動",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让步的原则,以身作责,以具体的实际行动缩短韩中距离,促进友好关系。
汉语中的"韩源词"是教学的难点、研究的空缺。所以通过本论文,可加强对韩中词汇的相互研究,可加深韩中两国文化的相互了解,提高对韩汉语教学的效率。这项研究对于汉语词汇的本体研究也将有所助益,可以填补以往研究的一个空缺。
注释
i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等向中国席卷而来,中国媒体形象的称之为"韩流"。
ii 韩流一路高歌的同时,在韩国的土地上则是汉风劲吹。在韩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自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创办于首尔后,至今在韩国已经发展到了12家。在只有5000万人口的韩国,如今有30多万人正以各种方式学习中文。汉语水平考试在韩国已经举办了14年,韩国考生于2007年再创纪录达2.4万人,居世界第一,占海外考试人数的67%。汉风劲吹的另一个表现是到中国旅行的韩国人日益增多,2007年已超过400万,包括商务、观光、
探亲等。大批韩国人学习汉语,到中国旅行,为中国的文化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长远来看,汉风的影响将更具潜力。
iii 有人认为"人气、放送 、料理、定食、玄关、写真、本店、支点、实务所、株式会社、社长、登场"等词是发源于日语,韩语吸收使用后又通过韩流输入到汉语里。
iv "元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控制并解释其他文化,他们是人类最早最基本的文化,其数量极少。笔者认为,对人体和性的观念,天人观念,音乐,语言,至少这四者具有元文化的某种资格。参见史有为的《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3)
v "红衣女人踏青归来谈笑风生, 李琰提防韩流倒春寒",北京晚报 2009.3.18
vi "话剧社 韩企也'选秀'",北京晚报 2009.3.18
vii 朝鮮世祖改造世宗創製的樂譜。
viii 自然,韩流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与经济、政治等密切相关。韩流作为文化现象来说,扩大了韩国文化的影响力,但作为文化产业来说,更是给韩国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影视作品出口,韩国品牌服饰、化妆品的走俏等,都给韩国带来滚滚财源。而韩流对韩国旅游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韩剧《冬季恋歌》在亚洲各国播出后,其拍摄地春川市和南怡岛成为旅游热点。而此前,南怡岛仅是北汉江上的一座私人小岛,游人罕至。《冬季恋歌》带火春川市和南怡岛的旅游也是大出韩国人的意料,韩国各级政府却从此得到启示,纷纷邀请影视公司到本地来设外景地,影视剧拍结束后,建设的拍摄场归地方政府所有,地方政府则将其开辟为旅游观光地,给地方政府带来旅游收入和旺盛的人气。另一部韩剧《大长今》也为韩国的旅游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据韩国官方统计,在《大长今》的效应下,到韩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增加了15%。
参考书目
曹炜,2003.《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编委会, 2006.《词汇学理论与应用》 三.商务印书馆.
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编委会, 2008.《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四.商务印书馆.
陈光磊,2008.《改革开放中汉语词汇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成龍,2005."倣擬造詞與漢語新詞語".见《?????》 ?45?.
葛本儀2004.《現代漢語詞滙學》. 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金香兰,1997."朝鲜语汉字成语和汉语成语".《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实践》,延边大学出版社
姜春华,2002.《中韩新造语辞典》.韩国:???.
姜春华,2003.《中国新词语最前线》.韩国 ?????.
姜春华,2009.《最新 中韩新词语词典》,韩国 ???.
姜春华,1998.《當代中国学入门》,韩国 ??????.
姜春华,2004.《2004年版 報刊时事中国语》韩
国 ???.
姜春华,2001.《2001年版 報刊时事中国语》韩国 ???.
朴文峰,2003.《韩中常用外来语词典》 民族出版社.
宋子然,2002.《漢語新詞新語年編(1997-2000)》,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
宋子然,2004.《漢語新詞新語年編(2001-2002)》,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宋子然,2006.《漢語新詞新語年編(2003-2005)》, 成都: 四川出版 集團 巴蜀書社.
史有为,2001.《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
王铁昆,1993 "汉语新外来语的文化心理透视",《汉语学习》第1期.
徐建宏,1999 "汉语词汇和韩国语汉字词的对比研究",《辽宁大学学报》(社科)第4期.
许璧, 1997 "朝鲜语中的汉字词-论汉语和日本语对朝鲜语的影响",《 延边大学出版社》.
宣德五,1992 "关于朝鲜语汉字词的几个问题",《民族语文》第1期.
邹嘉彦 游汝杰, 2007.《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滙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聞信息中心 發布, 2005《2005發布榜中國流行語》, 文滙出版社.
文滙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聞信息中心 發布, 2006《2006發布榜中國流行語》, 文滙出版社.
文滙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聞信息中心 發布, 2007《2007發布榜中國流行語》, 文滙出版社.
???,2005"中國 流行語? ???"《?????》?45?.
人民日报, 北京晚报, 新华网等
作者简介: 姜春華,Kang Chun-Hwa, 韩国德成女子大學校中語中文學科敎授,韩国高麗大學
碩士、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新词语和韩源词。
通讯地址: 韩国 首尔市 道峰区 双门洞 419 德成女子大學校 中語中文學科
電話:011-9079-3250(韓國),1336-686-6127(北京),6050-3706(香港)
E-Mail: kchokk@ ; kchyyok@ ; kch@duksung.ac.kr
著書:《當代中國學入門》,《報刊時事中國語》,《中國新造語最前線》,《中韓新造語辭典》(共著),《報刊時事中國語》,《朝鮮儒學? 槪念?》,《??? ?? ??? ?? 20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例,中國商务印书馆) 》(共譯)。
論文:"V个补"句補語的語義語用及韩译法研究,从语义指向分析状态补语的韩译法,帶"得"字的狀態補語的語義語用分析等30多篇。
??
??
??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