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学——中国人的认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认知的一个根本目标是要发现自己和万事万物是一 体的。其途径不是象西方认知心理学那样直接把目光投 到外界事物上,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分析,而是把注意 点投向自己的内心,通过“仁心”的知觉,发现自己和 天地万物是同为一体的。
通过对自己“仁心”的培育,间接地达到了“认知”的 目的,即发现自己和他人万物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中国文化重视情感、伦理的认知方式不同于西方概念上的物理认 知、社会认知和道德认知。它既要处理中国文化特有的伦理关系, 又要在这种伦理关系中兼顾情感体验,是“知”“情”合一、 “冷”“暖”相融的认知观点。
中国文化中的“他人本位”。即与 自我本位相对, 指的是站在他人 (包括个体他人、家族、国家民族) 立场作出判断、作出行为, 关注外 在的道德行为标准, 重视与他人之 间的联结,当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 冲突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利益而优 先满足他人(尤其是家族、民族与 国家)利益。
社会认知研究有两种基本取向:
第一是“冷”取向,即忽视认知者情感、动机及社会情 景的作用;
第二是“热”取向,研究者不再把认知者当作一个简单 的信息加工器,重视社会情景与人的情感对社会认知的 影响。
一、传统思想的认知观
(一)孔子的认知观
1、关于“见”、“闻”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述而)
多闻就是指广泛而反复的观察,以便学习好的 、恰当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培养道德行为,理解 人生意义。这种广泛而反复的观察能力与正直( 直)、宽容(谅)一样,是为人不可多得的三种 美德之一。
这里不能把“闻”视为物理认知,即理解为与 客观物理现象对待的“感知”,否则就难以与其 后的“择”、“善”、“从”相应了。
中国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在学习方式与相应的心理过程 的表现方面也明显反映出来。
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榜样人物的言行举止,在思考时则 要求“切问而近思”。即要从自身找问题,从自己做起 。就是问自己所学未悟之事,不泛滥乱问;就是想自己 未能及之事,不怨天尤人。
“思”是对人而不是对物的思考,即是一种反省,然后 再选择,这是行为模仿学习中必须的一种思维过程。
(三)二程的认知观
孔孟,仁表示超越血缘的爱,二程进一步明确 了仁的认知意义。二程认为,仁就是把自己和他 人和万物感觉体验为一体,而不是两体。(“仁 则一,不仁则二。”《遗书》)
从仁的本意(对他人的一种积极无私关怀)出 发,把仁视为人际沟通的情感效应。(“若仁则 固一,一所以为仁。”《遗书》)
“仁知”
2、“心之官则思”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 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 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 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耳目之官是直接与我之外的事物打交道的,可称之 为“物交物”,但何以能“蔽于物”?这只能说明孟子 不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谈论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的关系 ,而是与人的欲望相联系的。
中国古代儒家的“仁知观”是强调知与情合一的,与西方知 情分离的认知观比较,其特点:一是认知的对象是以人的心理活 动过程为主;二是认知的方向,它是向内探求;三是认知的内容 是伦理道德行为,带有强烈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差序色彩。
所谓良知,就是知爱其亲、知敬其兄之知,完全是由先天的 道德情感决定的。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儒家确信,积极情感有助于人 际认知、沟通与理解。
“诚明所知,乃天பைடு நூலகம்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正蒙•诚明篇 》
“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正蒙•大心篇》
“今盈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 尽天下之物?”《张子语录》下
• 张载提出的见闻之知类似于孟子的耳目之知,德性之知则类似于
心之知。(“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
再来理解“思”。
思维可以从能力与方式两方面来认识。思维能力指能不 能认识现实。人类面对自然界的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 生理构造也一样,因而具有共同的思维能力。这一点不 同的民族没有什么差异,即思维能力是全人类相同的。
思维方式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能力,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是 不一样的,即思维方式具有民族的特点。
从存在上说,心是情,从功能上说,心又是思,由 情而有其性,由思而知其性,“四端”之情方能成为自 觉的道德理性。
“思”的核心则是知仁。仁从根本上说是情感, 是情感的理性化,“仁者爱人”是仁的最本质的规定 ;知则是仁德的一种自觉,所谓知,从根本上说就是 知仁,因此与情感有本质上的联系,这同一般的知识 学是两码事。需要“心通而默识”即自我直觉,而不
人伦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一圈一圈的人际关系。 “理”,原意纹理,本指玉的纹理,进一步引申为道理。任何事
物都含有一个理,伦理就是人际关系中所蕴含的亲疏关系之理。
中国文化的伦理原则,使得中国人习惯去构建一个强大的“关系 网络”,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又包含着一层层的伦理关系,这种 文化模式决定了中国人的认知特性是具有伦理性的。
王阳明论述了积极的伦理情感所生发出的认知效果。人们若把生 民之痛与自身之痛相联系,通过“良知”把自身置于天地这个大 环境中去,就能感受天地万物这个“大身体”的“痛”。同时, 通过推己及人、及物使自身与他人、万物相联系,达到知与情、 行与境的融合而相通。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 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 而知,不学而能, 所谓良知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 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 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仁本是一种道德情感,具有明确的价值观取向。而仁心 的认知功能则体现在这种道德情感能体认到与天地万物 为一体,从而知晓万物。
通过体悟仁可以领悟到万物一体的道理。如 果对他人没有积极关爱的恻隐之心,就会丧 失自己与他人一体的知觉,就如同肢体麻痹 一般。
“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明状。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 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 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已。” (《遗书》)
3.1“亲信”导向认知
针对中国人的信任研究发现, 中国人所说的信任 往往包括人际互动对象先天的及后天的连带关系 及人情, 而非西方人所看重的他人因能力和责任 感获得的信任(杨中芳, 彭泗清, 1999)。换句话 说, 对于信任的具体研究需要考虑心理、社会与 文化三重含义。
结合中国文化与社会模式, 人际纽带是中国化信 任的发生基础, 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是“亲而信 ”的人际信任模式(朱虹, 2009)。
虑是思的一种,即是更为仔细全面的、对未来的自我的 反思。
小结:闻是闻人,见是见物;学是学德,觉是觉善;问 是问己,思是思内(近思,反省)。
(二)孟子的认知观
1、“心知”或“良知”
孟子将认知分为“感官的认知”和“心的认知”两类,心的认知 就是儒家所提倡,而感官之知则是现代心理学所研究的。(人之 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从孔孟到宋儒,对于“近思”都特别重视。学习先进不 联系自身是没有效果的,就会不明是非,无法选择,“ 则罔”;反过来,天天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不去寻找榜 样,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则殆”。
孔子:“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 学也。”思不如学,学思结合,不可偏废。
思与虑涵义相近。朱熹解释说“虑是思之重复详审者” ,“虑是思之周密处”。
中国人强调个人通过实践诚信来赢得他人的信任, 同时对熟悉的人自然而然地怀有信任感, 这也与 西方信任完全不同(吴继霞, 黄希庭, 2012)。
这就意味着研究中国人的自我不能仅仅从自我本身出发 , 更要关注与自我关系密切的重要他人、家庭乃至民族 、国家。从某种程度上说, 中国人对“自我”的理解实 质上隐含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心的认知就是人人都有价值判断的本心,只是普通人经常丢失这 样的本心,君子则能保有不丢失本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 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认为,人的这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认知,其主体是心。(一箪 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悌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 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 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 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 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 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 于天命之性。”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同上)
良知是从知上说,但知中有情,离了爱、敬之情,便无所谓 知,良知之所以为良,正是从情上说的,但又以知的形式表现出 来。
二、中国文化与认知
(一)中国的伦理型文化 “伦”,实际意义相当于“轮”。直根系植物都有年轮,人也有
人伦。人伦的“伦”是仿造植物年轮引申出来的意思。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季氏)
“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 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 ,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 ,禄在其中矣。”(为政)
(聞) 知聲也。 往曰聽。來曰聞 。大學曰。心不 在焉。聽而不聞 。引申之爲令聞 廣譽。从耳。門 聲。
此处的“闻”,是特指人事问题的学习,即对 为人处世的能力的观察;“见”是指对自然现象 与规律的了解,其价值低于人事之“闻”。
张载认为,见闻之知有局限:
①见闻有限而物无限,“如只据己之闻见,所 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
②见闻之知不能认识道,“耳不可闻道”,“闻见 之善者,谓之学则可,谓之道则不可。"
德性所知是关于“性与天道”和神化的认识。
张载认为,关于神化的知识,是超智力、超思 辨的,只有依靠道德的修养,发挥心的作用才能 取得。(“穷神知化,乃养盛自致,非思勉之能 强,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2、关于学与思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 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哉。”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这里“学”、“思”两个概念很关键。
首先是“学”。
同样是学习,学体操与学数学就不一样。内容 决定形式,学什么会影响怎么学。儒家文化是在 人际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中形成与发展的,所以其 特定的学习内容决定着其学习的独特方式。
朱熹说:“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 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 其初也。”(四书集注论语)
朱熹说得很明确,学指效仿、模仿,是一种行 为模仿学习。这与概念理论等科学知识的学习不 同,相应的心理过程(如思)也就不同。
是概念分析。
(三)张载的认知观
在孟子关于认知的两种区分的基础上,理学先驱张载把人的认知 更明确地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这两种更为具体的形 式。从本质上说德性之知是一种超越见闻之知的伦理认知。
心的认识对象不是具体的物理对象,而是“性与天道”,是关于 宇宙“天理”的知识。天理是无限的,人的耳目闻见是有限的, 故人不能通过“闻见”达到对“性与天道”的认识。
第六章 中国人的认知
传统认知心理学思潮大多是在西方 传统科学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是, 中西方的哲学与文化是存在差异的。西 方的哲学有悠久的知识论传统:主张主 客二分,逻辑思辨性强,重视析物的方 法。中国人的认知方式也是这样子吗?
两种认知
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客观世界 包括无生物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三大部分。前两者统 称自然界,国外心理学者通常称之为物理世界,而把后 者称为社会世界。因此,认知既包括对物理世界的认知 也包括对社会世界的认知,两者共同构成认知的全部内 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