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自主能力培养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生活自主能力培养初探
[摘要]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如今《纲要》一再的强调“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强调“健康”第一。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为了使今天的幼儿将来能成为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本文旨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家庭教育,初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使新课程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通过这一年的努力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独立能力的表现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还有极少数幼儿还未能达到目标,我们将继续帮助家长将这一教育持之以恒的进行下去,为新世纪培养出创造型、开拓型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 家庭教育幼儿生活独立性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幼儿生活自主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4-5岁的幼儿在活动中能有意识地提出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法,有愿望去自己解决困难,完成任务,如果最后失败了,他们往往把原因归结于自己,这一切说明幼儿期正处于独立性的萌芽时期,也是教师与家长对幼儿进行独立性培养的最佳契机。
在20世纪30年代,成人们整日为温饱问题奔波忙碌,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设法为家庭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那个时代,他们必须具有自理能力,他们还不得不帮助父母取得经济收入。到了70、80年代,整个国家变得富裕了,孩子们从来不需要为什么事去工作了。目前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我们工作实践中这样的现象就时刻发生。如:刚上小班的孩子来园时,生活自主能力,不能自己用餐、自己入睡、绘画时不能独立完成作品、不能独立解决游戏中的困难等等,父母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独立能力弱,而是千交代万交代我们老师多帮助他的孩子,多照顾他们自己的孩子。我园都是按照幼儿正常年龄招生入
学的,年龄都是三周岁——五周岁的幼儿,应当来说这个阶段的生活自主能力也都比较好,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自理了,可为什么已经有了一定独立能力的幼儿在家又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娇包了呢?这就更加明确要求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幼儿生活自主能力问题上,一定要加强协作,共同帮助幼儿实现“自我服务”。
总所周知,作为人类特点之一“手”的动作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于幼儿的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有很大关系。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幼儿的学习、参与、训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幼儿时期又是能力培养的最佳期,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使其终身受益。如:养成学会自理,有效促进大脑发展;尽快学会自理,更快适应集体生活;拥有良好的独立性,能增强抗挫能力,做事有始有终等等。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一)研究方法:
调查法: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以及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观察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表现。有的放矢,因
材施教,及时改进,调整教育手段和方式。
个案研究法:通过对若干个个案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规律性的那个,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研究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
的研究动态以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二)研究步骤:
1.调查、分析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
2.进行研究专题的方案设计,制定研究目标。
3.根据专题目标及实施方案,协助家长开展系列活动。
4.开展个案研究和分析,
(1.)理论的引导,从“根源”抓起,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要使家长
在思想上转变,有让孩子自己动手的观念。(可向家长发一些相关的资料;
也可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别)
(2)运用不同的方式,指导家长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榜样示范、游戏指导法、耐
心鼓励法等)
(3)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自理情况。(利用家长来园接、
送孩子的机会)
(4)分发孩子在家做事的“独立生活能力”记录表。(家长每星期记录孩子在
家的情况)
4.落实研究方案,汇总、整理、分析各类资料。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充分利用父母与孩子的亲密性,教育上的渗透性及教育影响的深刻性,加强家园协作,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生活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
三、研究的内容与措施: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计生政策的不断深入,现代家庭的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更多的出现了“4+1”的家庭结构形式,即孩子的双亲、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加上一个宝贝的孩子。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很容易滋生对孩子的溺爱,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形,社会上流行的把孩子称为“小皇帝”、“小太阳”,甚至“小祖宗”的现象,正反映了这种情况。在这种角色支配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容易使孩子缺少自立、自理能力,形成对家长的依赖心理。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不少父母,却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揣在孩子身上。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用什么办法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培养孩子独立能力时候,会存在什么误区导致孩子的独立能力差呢?本文将协助家长对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作出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