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遥感平台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

不同遥感平台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
不同遥感平台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

不同遥感平台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由于具有实时性,动态性,高效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和调查中。尤其是无人机遥感的兴起,为湿地资源和环境的动态监测、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文章从不同的遥感平台角度出发,对遥感技术在国内湿地资源和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不同遥感平台的优势和劣势,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遥感;湿地调查;传感器;搭载平台

Abstract: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dynamic monitor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wetland ecosystem because of its real-time,dynamic,efficien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n particular,the rise of UA V remote sensing provide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ynamic monitoring,sustainable use and protec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remote sensing platform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remote sensing platform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remote sensing;wetland survey;sensor;carrying platform

濕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定期进行湿地资源和环境的调查与监测对保护和管理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过去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湿地资源和环境监测方法成本高且效率低下,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搭载各种传感器的遥感平台的不断涌现,由于其具有时效性高、成本低,且能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的特点,在湿地调查相关研究中广泛应用。遥感技术的推广对于开展湿地资源监测以及湿地环境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不同遥感平台在湿地资源和环境调查中的应用,分析不同遥感平台的优势和劣势,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1 航空遥感平台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

由于航空遥感平台具有高精度,大范围全波段准同步,获取信息快,范围周期灵活等特点,作为军民两用技术而一直被世界各科技大国所重视。在国内,朱来东[1]等利用机载遥感平台对我国天津等沿海地区潮间湿地进行了遥感监测,通过分析获取彩色红外航空相片,得出了该地区工业污染物的性质对海洋湿地水资源以及土壤资源的影响范围,追溯出几十个污染源的位置,并对相关海域的湿地植被类型进行了判读。冯家莉[2]等利用UA V(无人机)搭载SONY NEX-7相机对位于英罗港港湾两侧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进行航测,成功获得亚米级影像数据,通过与基于卫星遥感和常规航空遥感图像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得出低空无人航空遥感技术具有高精度,低成本优势的同时,也受到了小型无人机航

湿地遥感研究进展_张树文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3-01-02;修订日期修订日期:2013-03-09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050903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90103)资助。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张树文(1955-),男,吉林长春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系统变化科学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E-mail:zhangshuwen@https://www.360docs.net/doc/c37034443.html, 湿地遥感研究进展 张树文1,颜凤芹1,2,于灵雪1,2 ,卜 坤1,杨久春1,常丽萍1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摘要: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湿地转化为农业和城市用地,湿地的质量退化和数量减少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遥感技术为湿地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重点从遥感影像数据源、湿地分类、湿地调查3个方面论述遥感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指出目前湿地遥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关键词:湿地;遥感;遥感影像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X87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3)11-11406-07 湿地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有稳定环境、物种基因保护及资源利用等功能[1,2]。 由于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湿地转化为农业、城市用地,湿地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湿地多处于偏远地区,采用传统的手段来监测费时、费力、耗费高,调查范围小,对湿地有破坏性,而且其周期性较长,时效性差。遥感(Remote Sensing,RS )技术因具有省时省力、多时相、多平台、信息量大等优点,可为湿地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近20a 来已广泛用于湿地资源调查、识别等研究中[3,4]。中国的湿地科学起步较晚,了解国内外湿地遥感的现状和发展,对中国湿地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从遥感影像数据源、湿地遥感分类、湿地资源调查3个方面论述RS 在国内外湿地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同时指出目前湿地遥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遥感影像数据源 新一代的遥感成像光谱仪,为对地观测提供极为丰富的多光谱数据[5]。湿地遥感研究中,常用的多光谱影像数据源[6~14]有MSS 、TM/ETM 、SPOT 影像。高光谱影像、雷达影像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湿地研究中[15,16]。高光谱遥感影像光谱分辨率高,能够提供丰富的地表信息,因而在湿地遥感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17]。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影像——全称为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是常用的高光谱影像。在湿地遥感中,高光谱技术主要应用于湿地土壤植被和水体信息提取的研究。其中,利用高光谱技术在湿地植被监测、植被群落精细分类、植被生物量估算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在湿地水体信息提取、湖泊边界划分及水位线提取等方面做过许多方法研究;另外,高光谱遥感技术也应用于湿地土壤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反演研究中[17,18]。微波遥感的突出优点是可全天候监测,并能透过植被、冰雪和干沙土,获得近地面以下的信息。目前,RS 用于湿地研究的关注焦点已逐渐从光学遥感转移到雷达遥感上。湿地雷达遥感中,应用最广泛的波段是:L 波段和C 波段,其中,L 波段对植被的结构特性更敏感;大多数研究认为L 波段适于研究以林地为主的湿地,而C 波段更适于少叶和低生物量植被组成的湿地[14,19]。以上单种影像数据源都有其固定的特点和特定的应用领域,但有时采用单一影像研究湿地有其局限性。而融合多源影像可以克服单一遥感影像数据源的不足,兼顾不同 第33卷第11期2013年11月 V ol.33No.11Nov.,2013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水分条件遥感监测方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生态学报28卷 内NDVI的变化和土壤水分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中直接使用裸露程度作为干旱程 度的指示因子。 对地表温度与裸露程度和NDVI两变量之间关系 的具体描述在3个回归模型中略有不同,其中模型2和 模型3都描述了随着NDVI增大,裸露程度变化所带来 的地表温度变化逐渐减小这一现象,这也与条件温度植 被指数所考虑的随着NDVI的增大,干旱程度变化所带 来的地表温度变化逐渐减小这一现象相吻合。本研究 认为模型3是三者中的最适模型。 裸露程度和NDVI是决定地表温度的主要因素,这 意味着可以通过地表温度和NDV!来监测挺水植物(芦 量’望缺≯孽甓。,篡究皇是是警璧!兰竺?j譬鍪只于图:模型。,和模型,,预测绝对误筹分布图监测湿地水分条件的预测模型。尽管预测结果存在一 F碎2Distrib。d。。of。b。l。lc。一ofMod。II,蚰d3.定的预测误差,但是预测变量与观测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D,胛为使用Model1?时,每一样本的绝对预测误差;DIFF_3为使都是极显著的。 用Model3’时,每一样奉的绝对预测误差DIFFandDWFjw*由于没有大量的实测数据,无法进行回归分析和检the absolutepredictionerrorofeachsampleofModel1’and验。对湿地植物缺水程度的描述只选择了裸露程度这 ’’respeeUvel7 一指标,未考虑湿地植物生长处距开放水域水平距离的影响;回归模型只局限于多项式形式。通过实测数据的支持,得到更详细参数的确定和修改,提高方法的精度和预测效果。DIl枷P.MitchellBeazleyDxl.,and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andNaturalResources.,Wedandsindanger:aworldconservationatlas.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GuoLF,cI-oY,Yut1.CurrentsituationofwetlandsinthellaiheBasinanditsadministrationCouotemleasttres,HaiheRiverResources,猢5,5:10—13.ChenJH,KanCE,村a/.Useofttp劬'81informationforwetlandevapotranspiratianassessment.AoicultureWaterManagement,2002.55:239——249.BastiaanssenWGM.SEBAL-basedsensibleandlatenthemfluxesinthei而gatedGedizBasin,Turkey.JournalofHydmlegy,2000,229:盯一100.MefIgxM,WuLL,zllaiBG.MmmgementandStudyMethodsofWetland,Beijing:ChineseForestryPress。2001.LocalEditorCommissionofAnxin.countyannalsofAnxirl.Beijing:XinhuaPublishingHouse,2000.LiYH,CuiBS,YangzF.InfluenceofhydrologidcharacteristicehansoofBaiyangdianOn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nwetland.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2004,19(1):62—68.GillespieA.订“.Atemperatureandemissivityseparationa190itIlmforAdvancedspaeeborneThermalEmir,sionandReflectionRadiometer(ASTER)images.1EEETranⅫ'ctionsonGet,scienceandRemoteSensing,1998,36(4):lll3~1126.WangPX,WangZM,G0唱JY.Advancesindam曲£monitoringbyusingremotelysensednortrml/z弛ddifferencevegetal/onindexandlandsttrfnee temperatureproducts.AdvancesinEarthScience,2003,18(8):527—533. 参考文献: [2] [5] [6] [73 [9]郭丽峰,郭勇,于卉.海河流域湿地现状及治理对策.海河水利,2005.5;10—13盂宪民,武立磊.翟保围.湿地管理与研究方法.北京:中园林业出版社,2001安新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安新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李英华.崔保山,杨志峰.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自然资源学报,2004,19(1):62—68.王鹏新,W.Zheng—ruing,龚健雅,基于植被指数和土地表面温度的干旱监测模型.地球科学进展,2003。18(8):527—533 l 23456789; ;【 [ 【万方数据

湿地景观遥感动态监测

湿地景观遥感动态监测 湿地是指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或过湿的土地与生长栖息于其上的生物种群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湿地起源有三种:水体湿地化、陆地湿地化和海岸带演化。控制湿地发育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来自于当地的气候和地貌条件。 湿地模型主要包括湿地生态模型、湿地化学模型和湿地形态变化模型。湿地评价主要包括湿地功能评价和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前者着重对湿地内部过程的分析比较,常用湿地机理模型作为依据,后者又包括湿地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主要依据是实测数据和评价模型的预测结果。 遥感信息的分析识别主要依据地物反射光谱随波长变化状况,即地物反射光谱特性,地物反射光谱特性是应用遥感图像区别地物目标的物理基础,因此湿地地物反射光谱的测量分析也是进行湿地遥感应用研究的重点基础。可从光谱反射差异上分辨出植被类型。湿地生物资源的估测是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也是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由于地面观测在时间和人力财力等方面存在耗费较大的不足,而遥感信息随着应用的日趋增加而完善,在弥补这些不足的同时估测准确度也与地面测算方法相趋近,因此湿地生物资源的遥感估测得到广泛开展。 如采用相关遥感技术进行芦苇生物量遥感估测。利用地貌因子相关分析,对湿地动物资源的分布及生长状况进行估测也是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主要方面。

湿地景观结构分析及动态监测对湿地的研究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利用遥感方法可以准确快速的绘制出湿地景观分布图,对分析其机构、特性、功能等提供了重要的定性、定量数据,多时相遥感图像反映的不同时期湿地景观对比可以用来进行湿地景观动态监测。如利用陆地卫星影像进行假彩色合成后对三江平原、联合三角洲平原、黄河三角洲、江苏海岸带、韩江三角洲、莱州湾、若尔盖高原等沼泽湿地进行了分类和分布研究。利用彩红外航片和多光谱航片在杭州湾、珠江三角洲等地进行解译和分析,分别绘出区域湿地分布图并进行遥感信息应用方法研究。 湿地景观动态监测由于资料连续或时段性获取的困难开展不多,但随着遥感图像信息出现后的时间推移,加之较好的保存性和对比性,日渐积累的长期多时相遥感图像为动态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遥感湿地信息提取方法: ①多波段遥感信息复合法:1、最佳指数法;2、融合法;3、缨帽变换法。 ②多时相遥感信息复合法。 ③多平台遥感信息复合法 ④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湿地信息提取:1、基于决策树方法的湿地信息提取;2、基于神经网络的湿地信息提取;3、面向对象方法湿地信息提取 ⑤建立模型法:1、基于优化理论的湿地信息提取;2、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湿地信息提取;

遥感技术在中国湿地的研究

遥感技术在中国湿地的研究 (李梦桃资工11003班学号:201007641) 摘要:对中国湿地以往的研究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予以回顾,讨论遥感技术近年来在中国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过程中的应用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遥感技术在土壤上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中国湿地应用意义 1 引言 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享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湿地是指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或过湿的土地与生长栖息于其上的生物物种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它不仅在净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人类居住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众多的动植物,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中的鸟类,两栖类等生长栖息之处,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自然土地资源。由于湿地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兼有水,陆生态位,因而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同时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群而成为天然的物种库。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之一,而且还有独特的高原湿地。近些年来由于人口与土地资源等原因,中国湿地已经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开垦,或受到干扰和破坏,及时准确的掌握湿地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逐渐称谓研究地球表面变化研究的主要手段。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等特点,为湿地环境状况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源;地理信息系统有较强的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能准确分析和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因此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对遥感信息处理,分析的强有力支持,使遥感技术成为宏观检测最重要的手段。 2 遥感技术的方法与原理 2.1对于湿地研究的工作方法 对于湿地的遥感调查,以遥感信息为主,利用遥感技术(RS)波段多、视域广、信息丰富、现势性强等优势,结合已有的地质、水文、土地、湖泊、河流、海洋及环保等与湿地有关的信息资料,采用全球定位系统野外定点方便、精确度高的特点,并采取多源信息相互印证的工作方法,室内解释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解释资料与已知成果相结合,提高了遥感解译的效果和质量。 首先,收集遥感数据和其他专题资料,对遥感数据进行几何纠正、融合、镶嵌和分福等处理,得到具有统一地理坐标、相互配准的多元基础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各时相湿地的的初步解译结果;然后,结合野外勘察,建立详细解释标志,验证各期湿地初步解译结果,经室内再解译、分析判断、修改补充和整理,获得各期湿地信息提取结果,利用GIS 软件的空间分析技术提取湿地的变化信息,并对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对导致湿地变化的原因进行研究探索。湿地数据处理包括遥感图像几何纠正、图像增强、图形镶嵌等,其主

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

地理学报 ACTAGEOGRAPHICASINICA 第61卷第6期2006年6月 Vol.61,No.6June,2006 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分析 周昕薇1,2,宫辉力1,2,赵文吉1,2,李小娟1,2,宫兆宁2,张志峰2,贾萍2 (1.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2.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摘要:以1984年、1989年、1992年、1996年、1998年、2004年TM及2002年ETM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结合野外调查,辅以收集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多年的统计数据,动态监测和分析北京地区湿地资源的类型、面积、分布情况及湿地开发利用情况等。并以北京5大水系为例,用内梅罗指数法对1991年至2000年北京地区河流湿地进行水质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和1998年北京地区湿地面积明显高于往年,分别为677.29km2和505.84km2,1998年后呈显著退化趋势,1998年到2004年,湿地水域面积减少了46%,水质也呈退化趋势,退化原因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和人为干扰。最后提出北京地区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关键词:湿地资源;GIS;RS;动态监测;内梅罗指数;北京地区 1引言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1],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路、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他系统不可代替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2] 。然而,由于自然原因及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湿地被大面积开垦[3],造成了湿地生态结构的变化和某些生态功能的改变或丧失,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水质恶化、植被退化、土壤沙化等[4],严重威胁到湿地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面对这一世纪性、世界性的严峻课题,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湿地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大量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湿地研究的深入。3S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湿地资源调查、湿地编目、湿地功能评价和湿地保护研究,尤其在湿地退化监测方面的应用,取得了深入的进展[6]。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湿地过程研究,建立了很多有科学价值的模型,深化了机理研究,逐步完善了湿地学的方法论[4]。 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在北京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稳定环境功能中具有巨大的作用。目前在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湿地的资源家底不清,对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湿地资源受破坏和威胁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使对北京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缺乏依据,给湿地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迫切 收稿日期:2005-12-13;修订日期:2006-03-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73045;400471090;40571125);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6032003);北京市教委项目 (KZ200410028014)[Foundation: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70073045;No.40471090;No.40571125;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Beijing,No.6032003;BeijingMunicipalEducationCommision,No.KZ200410028014] 作者简介:周昕薇(1980-),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于3S的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的研究。 E-mail:Summer.v@163.com 通讯作者:赵文吉(1967-),河南,博士后,副教授,研究生导师。E-mail:zhaowenji1215@163.com;zhwenji1215@163.com 654-662页

上海淀山湖(大莲湖区)湿地生物监测方案

上海淀山湖(大莲湖区)湿地生物监测方案 (试行)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14年4月

上海淀山湖(大莲湖区)湿地生物监测项目 工作方案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14年4月

上海淀山湖(大莲湖区)湿地生物监测项目工作方案 一、背景 上海淀山湖(大莲湖区)位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范围之内,又有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保护区。该区域的湿地健康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直接相关,还关系到全市近千万人口的水源安全问题。国务院、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该区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国家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总体方案》和《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中计划开展20个建设项目11个管理项目用于该区域的水环境的治理,其中一个管理类项目就是要求在该地区开展湿地生态修复的同时,在湿地区域内开展湿地生物监测,了解和掌握湿地生态修复对于水环境治理的积极成效。 近期,上海淀山湖(大莲湖区)湿地修复工程已完成4.6平方公里湿地修复。上海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也将淀山湖区列为重点调查湿地,基本掌握了该区域湿地资源状况。2013-2015年将在该区域的大莲湖及周边区域开展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修复工程。因此,长期开展上海淀山湖(大莲湖区)湿地生物监测(以下简称“淀山湖湿地监测”)对进一步掌握该区域湿地生物状况,评估湿地生态修复效果以及提高该地区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目的和任务 (一)目的 1、为落实《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总体方案》和《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目标及任务要求。 2、掌握上海淀山湖(大莲湖区)湿地及其生物的变化状况,为淀山湖区水环境治理、湿地修复成效和郊野公园建设提供评估依据和发展建议。 (二)任务 1、结合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野外实际勘验监测上海淀山湖(大莲湖区)(4.6平方公里)湿地面积、水位水深等变化情况。

不同遥感平台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

不同遥感平台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由于具有实时性,动态性,高效性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和调查中。尤其是无人机遥感的兴起,为湿地资源和环境的动态监测、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文章从不同的遥感平台角度出发,对遥感技术在国内湿地资源和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不同遥感平台的优势和劣势,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遥感;湿地调查;传感器;搭载平台 Abstract: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the dynamic monitor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wetland ecosystem because of its real-time,dynamic,efficien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n particular,the rise of UA V remote sensing provide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ynamic monitoring,sustainable use and protec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remote sensing platform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remote sensing platform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 Keywords:remote sensing;wetland survey;sensor;carrying platform 濕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定期进行湿地资源和环境的调查与监测对保护和管理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过去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湿地资源和环境监测方法成本高且效率低下,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搭载各种传感器的遥感平台的不断涌现,由于其具有时效性高、成本低,且能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的特点,在湿地调查相关研究中广泛应用。遥感技术的推广对于开展湿地资源监测以及湿地环境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不同遥感平台在湿地资源和环境调查中的应用,分析不同遥感平台的优势和劣势,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资料。 1 航空遥感平台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 由于航空遥感平台具有高精度,大范围全波段准同步,获取信息快,范围周期灵活等特点,作为军民两用技术而一直被世界各科技大国所重视。在国内,朱来东[1]等利用机载遥感平台对我国天津等沿海地区潮间湿地进行了遥感监测,通过分析获取彩色红外航空相片,得出了该地区工业污染物的性质对海洋湿地水资源以及土壤资源的影响范围,追溯出几十个污染源的位置,并对相关海域的湿地植被类型进行了判读。冯家莉[2]等利用UA V(无人机)搭载SONY NEX-7相机对位于英罗港港湾两侧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进行航测,成功获得亚米级影像数据,通过与基于卫星遥感和常规航空遥感图像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得出低空无人航空遥感技术具有高精度,低成本优势的同时,也受到了小型无人机航

基于遥感的天津市滨海湿地变化研究

Geo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测绘科学技术, 2018, 6(2), 119-127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37034443.html,/journal/gst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37034443.html,/10.12677/gst.2018.62014 The Change of Coastal Wetland in Tianji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Shanshan Han School of Remote Sensing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Apr. 12th, 2018; accepted: Apr. 21st, 2018; published: Apr. 28th, 2018 Abstract Wetland is an ecological system with the most biological diversity, which is known as the “kidney of the earth”. This paper takes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wetlan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e of Landsat 7 ETM+ in 2011 and Landsat 8 OLI image in 2013 and 2015. This research uses the method of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artificial visual inter-pretation to classify remote sensing image, and then to extract the 3 stage images in wetland typ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range,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hange ru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ove method is practicable for studying the period change of coastal wetland. Keywords Wetland, Binhai New Area, Remote Sensing 基于遥感的天津市滨海湿地变化研究 韩珊珊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8年4月12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21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28日 摘要 湿地素有“地球之肾”的美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本文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11年Landsat 7 ETM+影像、2013年、2015年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运用监督分类与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湿地分类,提取出3期影像中湿地的类型及其分布范围,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对于研究一定时期的湿地变化是可行的。

ETM+ 影像湿地遥感信息提取的最佳波段选择

ETM+影像湿地遥感信息提取的 最佳波段选择 ——以扎陵湖、鄂陵湖地区为例 杜新远①戚浩平①孙永军③ (1.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测绘工程系,南京210096;2.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 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针对湿地遥感信息的特点,根据最佳指数法的理论依据,由相关系数矩阵,将ETM+ 各波段进行分组,再结合各波段的主要用途,使波段的所有组合方式由84种减少为6种,大大 减少了计算最佳指数的运算量。最后根据实验,选取波段453组合方式作为假彩色合成影像的 RGB波段。 关键词:湿地;最佳波段;OIF;波段用途 湿地是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遥感技术由于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数据综合性、可比性、经济性并允许重复观察等特点,在湿地调查,湿地动态监测及湿地保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目前信息的自动提取技术还不成熟,主要还是以目视解译为主。所以如何选用影像的最佳波段组合,合成假彩色影像,是提高目视解译精度的基础。 本文以扎陵湖、鄂陵湖地区ETM+影像为基础,探讨了ETM+影像湿地遥感信息提取的最佳波段选择问题,为湿地的解译工作打下了基础。 1 研究区概况 扎陵湖、鄂陵湖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亚寒带的半干旱地区,海拔4100~4500m之间,这一地区湖泊沼泽众多,河谷开阔,冰川广布,水系发育,支流众多,是重要的湿地资源。 2 ETM+数据特征 LANDSAT 7 卫星于1999年发射,装备有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ETM+)设备,ETM+被动感应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和散发的热辐射,有8个波段的感应器,覆盖了从红外到可见光的不同波长范围,各波段的主要参数见表1。 LANDSAT 7 的一些总体数据:①7个光谱波段和一个全色波段; ②观察宽度达185km ; ③15、30、60、80米精度 ;④离地705km太阳同步轨道; ⑤16天运行周期 ;⑥覆盖范围为南北纬81°之间区域。        表1 ETM+各波段的主要参数

基于优化理论的遥感影像湿地信息提取

基于优化理论的遥感影像湿地信息提取 ① 兰樟仁1,张东水2,邱荣祖2,陈亨霖1 (11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2;21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在湿地遥感动态监测中,需处理大量时间序列的数据,带来了时间、成本、技术、精度 4个指标此消彼长的矛盾,是其遥感数据应用向产业化发展迈进存在的问题之一1针对上述问 题,在闽江口湿地动态监测和专题信息提取过程中,建立了提取方法优选模型,构建了基于优化理论的湿地信息提取分层分类模式1该模式在试验区其它数景不同时相图像的湿地信息提取过程中,取得了最佳的时间、成本、技术、精度综合效用1 关键词:遥感影像;优化理论;湿地;产业化;优选模型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89X (2004)042308204 R emote Sensing Im age Wetland Classif ication Extracting B ased on Optimization Theory LAN Zhang 2ren 1,ZHAN G Dong 2shui 2,Q IU Rong 2zu 2,CHEN Heng 2lin 1 (11Spatial Information Research Center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2,China ; 21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China ) Abstract :A large amount of multi 2temporal data need to be processed in the wetland dynamic monitoring based 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which brings the contradiction among time ,cost ,technology ,and data accuracy 1This is one of the baffles to the industrial 2ization of the dynamic monitoring in the long run 1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the wetland remote sensing image in Minjiang River Estu 2ary ,an optimal selection model of wetland classification and the multi 2layer information extracting method based on optimization theo 2ry are established 1The best synthetic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ing the above 2mentioned four driving factors is gained using this mode to process the other tempo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1 K ey w ords :remote sensing image ;optimization theory ;wetland ;industrialization ;optimal selection model 在湿地遥感动态监测中,不仅要获取历史连续时间序列的湿地状况,而且在未来也要不断更新湿地信息,所要处理的卫星影像数据时相多,耗费时间长、成本高,并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工作1如何在时间、成本、精度、技术难度多种目标中取得最佳综合效用,优化湿地信息提取过程,构建适合大批量、长期的卫星数据信息提取模型,是湿地遥感动态监测从理论研究向产业化迈进的关键性问题之一1以福建省闽江流域湿地为研究对象,以时间、成本、精度、技术难度为主导因子,应用优化理论,展开湿地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优化模型研究1对遥感信息提取,如何应用优化理论实现遥感产业化方面的研究进行创新性地探索1 1 试验区概况 闽江发源于武夷山脉,上游有沙溪、富屯溪和建溪3大支流,自西向东流经闽清、闽侯、福州、长乐,分别从长门水道和梅花水道注入东海,是福建省第一大河流1闽江口为喇叭形河口海岸,118°08′~120°31′E ,25°15′~26°29′N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类型,海岸线长180km ,分隶于福州、连江和 长乐3个县市,该流域湿地在地理位置和水禽种类数量上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中转站[1,2]1 ①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JA03018)1 第1作者简介:兰樟仁(19572),男,福建上杭人,教授,博士,从事森林工程、3S 技术应用研究1 收稿日期:2004205214;修回日期:20042062151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24(4):308~311 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Forest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