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广域继电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209211
作者简介:赵宇皓(1983-),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继电保护研究与试验工作。
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广域继电保护
Wide 2Area Protection for Smart Grid
赵宇皓,郝晓光,高志强
(河北省电力研究院,石家庄 050021)
摘要:介绍广域保护技术的发展状况,结合智能电网的特点分析广域保护发展应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数据同步技术、区域划分技术、后备保护调整、传统和数字保护的配合和保护定值在线调整等方面,提出提高广域继电保护能力应采取的措施和技术考虑。
关键词:智能电网;广域保护;时钟同步;区域划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nnected with the smartgrid ,the op 2portunity and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 of wide 2area protec 2tion are discussed.A survey is made on recent development in wide 2area protection ,Solutions of wide 2area protection in the f uture are presented ,including data synchronization ,area partition ,backup protection regulation ,cooperation of con 2ventional and digital protection ,and value regulation.K ey words :smart grid ;wide 2area protection ;time synchroni 2zation ;area partition
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29898(2009)S020018203
1 概述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升高、电网复杂程度增加,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三道防线”中第一道防线的继电保护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传统保护整定配合越来越困难。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开展,智能电网的特征带来的网络重构、分布式电源接入、微网运行等技术,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本地测量信息及少量区域信息的常规保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面临较大的困难;同时,新技术(如新型传感器技术、时钟同步及数据同步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也给继电保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以上因素的促进下,基于广域测量信息,从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继电保护设计和配置的广域继电保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 广域保护技术的发展
早在1997年,瑞典学者Bertil Ingelsson 就提
出了广域保护的概念[1],用来预防长期电压崩溃等控制功能。国际大电网会议将广域保护的功能及控制手段和目标进行了定义,具体定义参见文献[2]。
广域保护系统包含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控制两方面内容,其中,广域继电保护作为广域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辅助传统主保护、提高保护定值的自适应能力、简化保护配合、缩短保护动作时间等方面起关键作用,有助于从根本上切实解决现有继电保护存在的适应能力差、整定配合复杂等难题,提高保护的自适应能力。
1998年日本学者Y o shizumi Serizawa 将广域思想与继电保护结合起来,提出基于GPS 通过光纤通道传送多点电流信息,构成广域差动保护的观点[3]。电流差动保护的范围不限于某电气元件,而扩至该元件的相邻区域,不仅能为元件提供快速的差动主保护,还可为相邻区域提供动作延时小、选择性好的差动后备保护,提高保护系统的性能。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 的广域电流差动保护系统[4],借助专家系统实现电流差动、后备保护区的动态在线划分,然后通过各保护Agent 间的配合协调实现对整个电网的主、后备电流差动保护。广域后备保护可利用专家系统方法实现[5-8],在给定网络的拓扑结构、相邻几级变电站中继电器的动作情况以及断路器的开合状态的前提下,利用所定义的动作因子A F (action factor )的大小来判定故障位置。A F 描述了基于所有已动作了的保护设备判断某元件故障的可能性大小,这种方法旨在保证主保护故障时能正确隔离故障。
3 智能电网将对传统继电保护的影响
智能电网一个重要的功能特性是自愈性。“自
・
81・
愈”指的是把电网中有问题的元件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并且在很少或不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可以使系统迅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同时,几乎不中断对用户的供电服务。运用本地和远程设备的通信帮助分析故障、电压降低、过载等系统运行状态,并基于这些分析采取适当的控制行动。智能电网将安全、无缝地容许各种不同类型的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系统,简化联网的过程。
未来智能电网中,电网的自愈特征将会对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可靠性、速动性、灵敏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常规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常规保护在这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会有所侧重。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电网规模的扩大,将导致短路电流增大很多,因此,应对短路电流增大造成的定值可靠系数降低、短路电流抑制设备的运行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接入、多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带来的后备保护配合、双向潮流、系统阻抗的变化等问题均会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带来困难,保护定值的适应能力也将受到严峻考验。
同时,智能电网将给继电保护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智能电网中所采用的新型传感器技术,例如电子式或光电式互感器不受传统电磁式互感器饱和的影响,对故障时电气量的采集更为精确,简化了保护的数据算法,缩短了数据处理时间。智能电网的数据同步技术、时钟同步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IEC61850标准的应用,可以提供区域范围内数据采集的高精度同步,满足数据采集传输的实时性,保障数据传输过程的冗余和可靠性;也可为新原理的实现、工业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为广域保护的新原理、新算法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撑。
4 智能电网下广域继电保护应采取的措施及技术考虑
广域继电保护应用于实际时,若在整个系统内实现集中保护,由于系统规模增大造成的大量数据采集点、海量数据、传输距离和速度等因素,会增加广域继电保护实现的难度,也将增加保护配置、运行和维护的难度,保护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还应该结合实际系统进行广域继电保护区域结构的确立,综合考虑、合理利用智能电网新技术,使广域继电保护更有利于实际应用。4.1 保证时间及数据同步
常规微机继电保护将各个互感器的电气量二次模拟值通过二次电缆接入保护装置,由装置内部唯一的系统时钟经控制总线驱动各个通道的模数转换器,数据采集的同步精度很高。广域保护涉及到的保护将不局限于1个或2个装置,不局限于1个或2个变电站,如何在较大的范围内保持时间和数据的同步将是研究重点。变电站内现有的对时主要以GPS时间信号作为主时钟的外部时间基准,采用3种对时方式:脉冲对时、串口对时、编码对时,对时精度可达到ms级。
网络化的变电站,采用分布式电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单元的数据采集模式,数据经网络传送至保护等电子式设备的方式传输,为了实现数据采集的同步以及各保护之间信息交互与相互配合,需要一个统一精确的时钟作为系统的时钟源,并通过精密对时技术实现各数据采集单元时钟、各保护装置的时钟的准确同步。目前工业领域的分布式系统对时技术及对时精度要求见表1[10]。
表1 分布式系统各种对时技术对时精度要求
对时技术对时精度
CAN总线校时难以达到ms级
SN TP简单网络时间协议ms级
IEEE1588P TP协议μs级
采用硬件支持的IEEE
1588协议
ns级
硬接线直连
随传输距离、设备时钟晶振特性变
化范围较大
从表1可以看出,IEEE1588标准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11]更有利于实现高精度的时钟同步,更有利于数据同步的实现。
处于“第一道防线”中的保护系统要求的数据同步精度最高,实现IEEE1588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应满足保护系统的需求,结合广域保护对数据同步的精度要求研究IEEE1588协议的应用:
a.根据IEEE1588协议的核心原理研究IEEE 1588标准的时钟同步误差,量化分析时钟误差对数据同步的影响度,寻找IEEE1588同步算法及同步过程中影响同步精度的因素,探索减小时钟晶振偏移影响的补偿算法。
b.制订IEEE1588在数字化变电站内采用与数据通信同一的以太网应用方案,根据IEEE1588对时钟级别的定义给出时钟设备的配置方法及其功能实现,研究其实际系统架构,并从全网的角度探讨该协议的具体应用策略。
c.开发典型的IEEE1588P TP测试环境,构建
・
9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