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六课 师生之间,走近老师 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六课第一框题《走近老师》
单元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教师的工作”
(2)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第六课《师生之间》的第一框内容,通过前面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正确认识自己及怎样处理与朋友的关系的学习,本框题意在引导学生去认识与他们紧密联系的老师,通过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更深层次了解教师,理解老师的不易,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从而指导学生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为后面第二框“师生交往”的内容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分享:教师职业思维导图
提问:1、上图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教师职业。关于教师职业你还了解哪些?
2、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
教师引导:1、同学们可以从教师资格、教师成长成本、教师的专业素养等角度来了解。
2、同学们也可以听听身边老师成为一名关荣的教师的要求。
3.如果不相似,你觉得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天天接触的老师,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走近老师。
听歌曲,并尝试一起唱,初步感受老师的辛苦。并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耳、口、眼的感官配合接受,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同时结合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老师,初步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讲授新课
第一目
了解教师职业
通过本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教师职业的要求,以及感悟身边教师所具有的良好品德。
引出第三个知识点: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阅读故事和图片,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伟大,同时也知道当代老师应该具有哪些职业道德,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讲授新课
第二目
风格不同的老师
一、老师存在不同风格及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与分享《我喜欢的老师》
提问:1、比较各自喜欢的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
2、你如何看待这些差异?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多方面描述喜欢的老师如:品质、学识、性格等不同角度并写下来,并指导他们就问题一相互交流,发现教师风格存在差异正是因为各教师在年龄、学识、性格等差异。并指导学生继续合作交流并思考问题二,各组代表总结小组成员的看法。
一、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相关链接——多媒体展示:
孔子的介绍
陶行知的介绍
魏书生的介绍
教师引导: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是近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魏书生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那教师是现在才出现的吗?三位教育家有哪些功绩?他们对人类发展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所以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文明的传承者。
教师点拨:结合现代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喧嚣与浮躁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方式,老师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
学生通过对三位教育家的学习,思考并回答出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同时教师因为是从事教育工作,所以主要承担着承担“传承人类文明”的角色
学生能够看懂思维导图,认真思考教师问题,并回答问题一:教师要保证专业技能过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有爱心;充分全面了解学生,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还要有责任心等等。问题二:
2、学情分析:
师生关系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学生具有向师性,对教师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加上理性思维的增强,学生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同时由于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差异,师生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和冲突,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老师。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引导学生理解老师、接纳不同风格老师、尊重老师。
老师是我们学习上的合作者,生活上的指导者;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导者;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时时刻刻为我们着想。
仔细阅读故事和图片,思考后并回答教师问题:老师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爱心、责任心、把新技术的运用到课堂的能力打动了我。
今天的教师应该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通过链接三位从古至今的教育家,让同学们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古老性、教师的作用: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理解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并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重点】了解教师职业
【教学难点】尊重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方法】歌曲导入法,多媒体展示法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并展示歌词:
1.歌曲中描述的老师形象跟你接触到的老师相似吗?
2.如果相似,哪些方面是相似的?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教师所具有的崇高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
理解老师、接纳并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能力目标:
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通过对“风格不同老师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
教师总结:现代社会,教师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媒体展示:1、阅读感悟
2、现代化教师教学图片
3、“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故事
教师提问:这些老师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今天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
二、我们要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与分享活动《我喜欢的老师》继续思考问题二: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同学们继续小组合作,根据小组代表总结的看法总结:老师作为一个普通人,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正如学生同样存在差异一样,我们要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通过提问: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的方法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与技能”——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指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寻找解决的办法。
课题
第六课第一框题《走近老师》
单元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教师的工作”
(2)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第六课《师生之间》的第一框内容,通过前面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正确认识自己及怎样处理与朋友的关系的学习,本框题意在引导学生去认识与他们紧密联系的老师,通过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更深层次了解教师,理解老师的不易,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从而指导学生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为后面第二框“师生交往”的内容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分享:教师职业思维导图
提问:1、上图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教师职业。关于教师职业你还了解哪些?
2、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
教师引导:1、同学们可以从教师资格、教师成长成本、教师的专业素养等角度来了解。
2、同学们也可以听听身边老师成为一名关荣的教师的要求。
3.如果不相似,你觉得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天天接触的老师,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走近老师。
听歌曲,并尝试一起唱,初步感受老师的辛苦。并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耳、口、眼的感官配合接受,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同时结合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老师,初步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讲授新课
第一目
了解教师职业
通过本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教师职业的要求,以及感悟身边教师所具有的良好品德。
引出第三个知识点: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阅读故事和图片,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伟大,同时也知道当代老师应该具有哪些职业道德,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讲授新课
第二目
风格不同的老师
一、老师存在不同风格及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与分享《我喜欢的老师》
提问:1、比较各自喜欢的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
2、你如何看待这些差异?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多方面描述喜欢的老师如:品质、学识、性格等不同角度并写下来,并指导他们就问题一相互交流,发现教师风格存在差异正是因为各教师在年龄、学识、性格等差异。并指导学生继续合作交流并思考问题二,各组代表总结小组成员的看法。
一、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相关链接——多媒体展示:
孔子的介绍
陶行知的介绍
魏书生的介绍
教师引导: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是近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魏书生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那教师是现在才出现的吗?三位教育家有哪些功绩?他们对人类发展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所以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文明的传承者。
教师点拨:结合现代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喧嚣与浮躁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方式,老师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
学生通过对三位教育家的学习,思考并回答出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同时教师因为是从事教育工作,所以主要承担着承担“传承人类文明”的角色
学生能够看懂思维导图,认真思考教师问题,并回答问题一:教师要保证专业技能过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有爱心;充分全面了解学生,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还要有责任心等等。问题二:
2、学情分析:
师生关系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学生具有向师性,对教师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加上理性思维的增强,学生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同时由于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差异,师生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和冲突,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老师。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引导学生理解老师、接纳不同风格老师、尊重老师。
老师是我们学习上的合作者,生活上的指导者;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导者;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时时刻刻为我们着想。
仔细阅读故事和图片,思考后并回答教师问题:老师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爱心、责任心、把新技术的运用到课堂的能力打动了我。
今天的教师应该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通过链接三位从古至今的教育家,让同学们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古老性、教师的作用: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理解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并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重点】了解教师职业
【教学难点】尊重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学方法】歌曲导入法,多媒体展示法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并展示歌词:
1.歌曲中描述的老师形象跟你接触到的老师相似吗?
2.如果相似,哪些方面是相似的?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教师所具有的崇高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
理解老师、接纳并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能力目标:
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通过对“风格不同老师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知道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
教师总结:现代社会,教师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媒体展示:1、阅读感悟
2、现代化教师教学图片
3、“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故事
教师提问:这些老师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今天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
二、我们要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与分享活动《我喜欢的老师》继续思考问题二: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同学们继续小组合作,根据小组代表总结的看法总结:老师作为一个普通人,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正如学生同样存在差异一样,我们要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通过提问: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的方法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与技能”——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指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寻找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