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和备考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年使用的新课标全国Ⅱ卷生物试题考点
1. 近三年考题总体分析
表1. 2015-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分析
表2. 2015—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考点分布及分值分析
表3. 2015—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必修、选修模块知识点考查频率分析
我们分析比较以上表格发现,近三年必考内容中,试题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是:必修一的细胞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细胞代谢;必修二的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必修三的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其保护;选修一的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选修三的基因工程。

这些考查内容不但出现的频率高,而且分值比例大,并且这些内容也是每本教材中的核心内容,这体现了高考重点考查主干知识的特点,在复习中学生能把这些高频考点强化透彻掌握,也有助获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如在必考题的75分中,必修1:2017年占23.3%、2015年占18.7%、2016年占21.3%;必修2:2017年占33.3%、2015年占33.3%、2016年占32%;必修3:2017年占26.7%、2015年占48%、2016年占46.7%;从分析中可以看出2017年必修2、3考查力度偏大;2015和2016年也是必修2、3考查力度偏大;在近三年的考查中必须1考查力度有所下降,必须2考查力度提升,必须3考查力度比较稳定。

这就提醒我们老师在复习中,过去复习重点抓必修1、3,必修2不够重视,这种复习战略思想不能再延用;在备战2018年高考的复习中,要重视必修2遗传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知识与生活联系的应用考查,同时基因的本质和基因表达基础知识要强化掌握。

必修3重视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试卷从选择题命题情况看,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基因的本质和表达、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等考查较多,在非选择题中,细胞代谢结合实验、动植物调节、生态系统、遗传规律及结合实验、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等方面的考查基本稳定。

近三年很少考或基本没考过的知识点:细胞的分子组成、生物进化、。

其中生物的变异、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没考,但是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从未考查过人类遗传病,而2015年出现了一个选择题,这
就是很重要的一个信号,以前未考过不代表高考不考,所以平时复习的时候要注意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范围和要求,做到科学全面的复习。

选修内容考查应注意结合必修模块的考查,选修一模块考查多数是以教材基础知识和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和步骤、试剂及选材选择等方面为主,另外要特别注意除了教材正文外,旁边思考题、课题背景、课题延伸拓展甚至每个专题前的介绍都不应忽略,做到细致全面的复习,不能有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不宜作过多延伸拓展,以教材为主,抓住原理、清楚选材及试剂、步骤流程等。

在选修三模块中,主要还是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特别重视专有名词的考查,注意与必修知识融合在一起考查。

2.考卷题量、难度、题型及考查能力具体分析。

2.1.题量:6+4+1模式,即单项选择题6道,全部考查必修内容;非选择题:必做部分4道,必修内容;选做部分2道(选修1、选修3各1道,2选1)。

选做题设问除考查选修内容外,个别设问还结合了必修内容。

2.2.难易度:全卷难度适中,近三年试题偏容易。

易中难得题目比例大致在5:3:2,大部分题目属于中等简单题,难题比例小,无偏题、怪题。

整体试卷难度系数维持在0.6-0.66之间,相对稳定。

基础题、中等、难题在试卷编排时不是按照试卷的顺序出的,有可能将基础及中等部分放在难题的前,或者放在试卷的后半部分,所以在做题中学生不要被难题吓住,不在难题上花费太多时间,要顾及后面能拿分的题有时间处理。

2.3.题型
(1)图形图表曲线题:通过多种形式(曲线、数据表、图例等)考查学生学生理解、识图、获取图中相关信息,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及计算能力。

15-17年试卷这类题出现数量依次为4道(T4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失水,T29植物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曲线分析,T31种间关系、食物链及生态系统的功能等,T3某性状的遗传系谱图)、2道(T1根吸收矿质元素的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分析,T29番茄中的X基因、Y基因及其反义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实验结果分析)、3道(T4探究生长素作用,T29探究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T32人体饥饿时血浆中化合物浓度的变化),可见对图形解读分析考察的幅度相对稳定。

这类题型数量基本控制在2-3个,高考发展趋势:在选择题和非选题中,一定会出现图形、图表、坐标曲线试题,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应用能力;在简答题、实验题中有可能出现绘制图表、图形的问题,来考查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2)实验探究题:单纯的实验设计题很少出现,常常联系教材代谢、遗传、调节方面的知识,创设相应的实验情景,考查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而遗传规律和细胞代谢与实验设计结合的题型仍然是试题中难度系数较大部分。

15-17年试卷这类题型出现的数量依次为2道(T4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失水,T30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2道(T1根吸收矿质元素的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分析,T29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Y基因及其反义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2道(T4探究生长素作用,T29探究外界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可见对图形解读分析考察的幅度相对稳定。

这类题型高考发展趋势:①侧重探究性实验的考查;②对实验操作步骤的理解,实验条件和结果的分析及语言表述,文字表述的问题数量会有所增加;③注意实验结论用图形或图表表示,考查学生图表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及理解能力。

2.4.以三大能力考查为主
生物学科《考试大纲》明确指出:生物学科命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从近几年新课标理综生物试题围绕能力立意考查科学素养,具体到解题和答题时则注重思维过程和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情况:一是考查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熟悉和透彻理解能力;二是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三是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的考察,知识点覆盖广、试题综合性强。

考卷全面测试学科基础知识,主干内容占有较大的比例,并构成了试题的主体。

因此要重视生物学基本原理、核心概念、理论规律的准确深刻理解和应用。

例如:(2014年全国卷Ⅱ)3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①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②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

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

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③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例如:(2015年全国卷Ⅱ)30.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___________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③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

(答出一点即可)
例如:(2016年全国卷III)31.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

丰富度是指。

分析:2014年30题考查”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效应T细胞的作用”、“浆细胞产生抗体”;2015年30题考查“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作用、靶细胞”、“激素作用的特点”这些都属于教材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非常容易得分。

2016年的31题考查“丰富度“概念的填空,有意考查学生对教材核心概念的熟悉记忆和规范表述。

平时学生在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做到全面掌握,无知识漏洞。

并且在记忆时要紧扣教材的内容表述,规范准确记住,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述。

例如:(2016年全国卷III)31.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

回答下列问题:
③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分析:这题中要求学生从能量流动与食物链的关系、能量流动的特点等多角度透彻理解食物链不能很长。

这个问题出自教材必修3的第91页课本小字体提问“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提醒老师和学生在备考中要重视课本中一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例如课本中相关的思考与讨论、正文内容中穿插的以小字体文字信息和提问、资料与分析、课后习题等。

例如:(2016年全国卷III)2.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
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此题并且改变了以往直接对教材经典实验和教材基础实验进行考查的形式。

从生物核心技术的角度,考察内容涉及同位素标记技术、诱变方法、染色或鉴定方法等,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考查了学生对每个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的比较区分,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记忆。

(2)重视获取信息,信息联系教材知识的能力。

高考题设题角度新颖,求变、求新意识明显。

题目创设的情景注重联系实际,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价值。

在题目设定的情景下,要求学生充分阅读试题文字,获取有用信息,通过信息的理解和启发,敏锐联系教材相应知识点,结合题目情景综合分析具体作答。

这样即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突出考查了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与方法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本理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生活方式。

例如:(2016年全国卷III)回答下列问题:
②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

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

分析:此题以人体在饥饿状态下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这个与生活联系的情景,考查学生对图像的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把趋势图分析出的结果与相关的激素调节、能量供应等联系,有一定思维难度。

例如:(2014年全国卷Ⅱ)1题的选项“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这个问题设置上故意混淆概念,导致误导学生走弯路这是命题组专家常用的手法,植物细胞才能合成蔗糖。

平时学习中学生要重视加强知识点间的区别。

高考生物题信息来源广泛,专家命题设障巧妙,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故意隐含知识点,考生需要作一步推导;有的知识搬家,将知识点换一种方式考察;有的知识再生,用陌生的概念来考察知识点,也就是好像不相关的话,但是却指出了知识点是什么;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看似多个知识点综合,其实只考察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其他的知识点是干扰用,试题表面一目了然,却容易出错。

平时的训练和月考,考生要培养抗无效信息干扰的能力,要认真仔细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辩明试题指向,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排除思维定式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

总之审题时具体要做到:一是抓住关键词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二是学会避陷阱、破定式,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三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

一定要注重答题方向感的培养。

(3)实验分析、探究能力。

考题常常联系细胞代谢、遗传、调节方面的知识,创设相应的实验情景,考查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例如:(2016年全国卷III)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
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分析:此题以探究生长素作用的两组胚芽鞘切段为研究对象,考查学对实验设计的阅读理解能力,实验设计原则应用分析能力,结合教材相应知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推断能力,这类题有一定思维难度。

二.2018届备考策略
纵观近三年考题,无论从试卷的结构、难易程度、知识点的分布等方面来看都趋于稳定,但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

具体表现在知识点的覆盖面上更加宽和广、难度略有降低,对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考查力度加大,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提升。

试题类型上大体稳定,必修二的考查权重增加,非主干知识内容有所增加,出现了一些以教材阅读材料和正文实例为背景的命题。

学生在复习中要做到心中有目标,解题有方法,考试心态好,坚持不懈地努力,自信迎考。

1.务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课堂是生物复习的主阵地,老师是最好的导师,学生要听从老师的指导,有少数学生喜欢脱离老师,自己另起炉灶去学习备考,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的成功者极少,效率不高。

正确的做法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回归教材,结合资料书,脚踏实地去复习,全面细致落实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并做到透彻理解,梳理清楚各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不留知识漏洞。

尤其研读课本时不能跳跃式阅读,即遇到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就一字不看,这样非常容易造成知识盲区。

一旦考到了被忽略的内容,就会让人措手不及。

考生还可以在课本上不断地做一些简单的批注,把一些重要内容语句中要关注的字词做些简单地标记,注重观察分析教材中的一些图片、相关信息、知识链接、科学史资料等,这样每次看课本的时候都会感到有新的收获。

总之,在高考之前,一定要认真地研读课本,把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

在基础知识牢固的前提下,考生要善于抓住知识的联系,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有助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个知识板块,也能很好应对试题的综合性考查。

千万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的帮助不大。

2.提高解题速度和技能。

放弃偏题、难题、怪题,多做基础题,由基础题再到中等题,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题的能力。

教师可根据考纲中能力要求来精选好题练,重点放在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试题上面。

平时帮助学生合理分配习题练习的时间,定时练。

学生也可把作业当成模拟考试,不要边翻书边做,或者做几个问题又分心去做别的事情,做题时间不完整,这样很难在考试做到时间分配心中有数。

同时加强知识的记忆,记得越熟,考试时回忆知识所用时间短,解题速度快。

考试和平时训练时,题目拿到手后,不着急动笔,先对试题有个整体初步分析,大概清
楚它属于哪种题型,是难题还是容易上手的题,大体把时间合理分配,保证选择题尽量不丢分,简答题尽量不留空。

审题的时候,题目的信息要扣全、扣准,充分理解,结合信息准确联系教材知识,综合思考,具体作答,不能忽略信息,将课本知识生搬硬套。

有时学会在题目中寻找答案。

答题时一些专业术语要规范准确使用(背书时熟记教材原字原句,),原因分析类的答案要组织好语言,表述有逻辑,答题重心把握准,符合生物学原理。

注意卷面整洁,字体整齐,赢得同情分。

考完后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比较,看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知识选择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

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一定要搞清自己错在哪里,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理解错误,是题型特点没掌握还是答题方法不熟悉。

弄清问题症结在哪里,然后下功夫解决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只关注分数,只满足于知道这个题目答什么,而忽视自己不该忽视的东西。

多反思,总结经验和方法。

将易混淆的问题找出来比较区分,同类问题分析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经验。

注意把错题、好题进行分类整理,按知识点、关联性等归纳,方便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记录错题、好题时,一定要记录解题思路,时常把错题和好题拿来进行自我小测验,加强复习。

3.自信迎考,不骄不躁。

在高考复习中,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紧张、焦虑,不自信。

尤其每次月考后,考生的情绪波动较大,不利于专心复习备考。

所以考生要学会接受、理解、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现实,在积极努力的同时,要有一颗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的平常心。

有郁闷、焦虑、痛苦时,可以向家属和朋友倾诉,也可以用写日记的方法,也可适当通过体育活动、文娱活动自我宣泄,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的平衡。

在那些紧张,让你放松和愉快的事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学习繁重之余,适当抽出一点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确定合理的目标,每天踏实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考试时,如果紧张,尝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表情等方式,鼓励自己,提高自信,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放松自己。

正确地认识高考,高考只不过是人生过程中的一次特殊的经历,对于高考,我们尽全力去争取,去努力,寻得最好的结果,只要问心无愧,那样你就算成功了!
以上是自己初略的一些认识和想法,供大家一起分享,有不足之处请多批评指导。

最后祝愿2018届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湘潭县石潭镇中心学校电子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