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三维断层解剖B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桥小脑角池 脑桥基底部前外侧 小脑延髓池 延池 小脑扁桃体下方 斜坡与延髓之间
有Ⅸ、Ⅹ、Ⅺ、Ⅻ通过
26.大脑大静脉池
medicisterna
鞍上池 suprasellar cistern:位于蝶鞍上方,围绕视交叉、漏斗和乳头体等结构所形 成的一个复合性脑池,包括中板前池(38)、视交叉池(39)、颈动脉池(40)、外侧窝 池(41)、脚间池(42)及环池(43)等,是影象检查的重要部位,常呈五角星或六角星 形。
(4)大脑前动脉
1)行程及分段:在动脉造影 时可将其分为五段.
A1段(水平段),起始后向前 内经视交叉背面折入大脑 纵裂,至前交通动脉. A2段(上行段),自前交通动 脉至胼胝体膝,向前上走行. A3段(膝段),与胼胝体膝的 弯曲一致. A4段(胼周段),位于胼胝体 沟内,也叫胼周动脉. A5段(终段),为楔前动脉.
3)大脑前动脉供应范围断面图(横断面)
(冠状断面)
(5)大脑中动脉
1)行程及分段:可分为五段. M1段(眶后段),从颈内动脉分出后水平向外,长约3cm. M2段(岛叶段),在岛叶表面向后上走行,发出颞前动脉. M3段(外侧沟段),为从M2基部发出向中央沟上升的升 动脉,分为小的眶额动脉和大的额顶升动脉,后者再分为 中央沟动脉、中央前沟动脉和中央后沟动脉,如同蜡烛 台样,故又称蜡烛动脉. M4段(分叉段),为大脑中动脉分出顶后动脉、角回动脉 和颞后动脉处. M5段,为大脑中动脉的终末支---角回动脉.
8.毛细血管于不同脑区疏密不一,其密 度与突触和神经毡的数量呈紧密的平行 关系. 9.脑毛细血管与神经元间隔有血脑屏 障,但某些区域缺乏血脑屏障,如松果体、 下丘脑的正中隆起、垂体后叶、后连合、 终板和脉络丛等. 10.脑血管的变异甚多,尤其是脑底动脉 环.
脑的动脉系统
以小脑幕为界,幕上结构由颈内动脉系和大脑后动脉供应,幕下结构由椎基底 动脉系供应.
二、脑室断面解剖
脑室系统 ventricular system 包括两侧大脑半球内的侧脑室、 间脑内的第三脑室、通过中脑 的中脑水管和在脑桥、延髓与 小脑之间的第四脑室。
三、脑池断面解剖
蛛网膜下隙在某些部 位扩大而含有更多的脑脊 液,称为蛛网膜下池。因 其主要位于脑周围,故又 称脑池 cistern。
3)供应范围断面(横断面)
大脑中动脉供应范围(冠状断面)
(二)椎基底动脉系
1.椎动脉:造影时通常将其分为五段. V1段(横突孔段). V2段(横段),从C2横突孔横行向外. V3段(寰椎段),从V2段外端弯曲向上至寰椎 横突孔. V4段(枕骨大孔段),从V3上端急弯水平向内 再弯向上至枕骨大孔. V5段(颅内段),沿延髓腹侧斜向内上至桥延 沟,与对侧汇合形成基底动脉. 椎动脉颅内主要分支:①脑膜支 ②脊髓前、后动脉③延髓动脉④小脑下后动 脉.
38.四叠体池 quadrigeminal cistern
14.脑桥小脑角池 cerebellopontine angle cistern
四、蝶鞍区断面解剖
蝶鞍区 sella region 是指 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 周围的区域。该区域的主 要结构有:蝶鞍、蝶窦、 垂体、海绵窦、鞍上池、 鞍周围血管、神经以及下 丘脑等。
2)分支及分布:
其分支可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内侧豆纹动脉, 包括返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和基底支,供应壳、尾状核头、内囊前 下部及下丘脑;第二组为胼胝体旁支,通常有 7~20支细小的胼胝体动脉,分布与胼胝体和透明 隔;第三组为皮质支,营养顶枕沟以前的大脑半 球内侧面及额叶底面的一部份,额、顶叶上外侧 面的上部.
主要分支有: ①额底内侧动脉 ②额前内侧动脉 ③额中间内侧动脉 ④额后内侧动脉 ⑤胼周动脉 ⑥中央旁动脉 ⑦楔前动脉
3.基底静脉,即Rosenthal静脉,是大脑 深静脉又一主干,由大脑前静脉和大脑中 深静脉在视交叉侧方前穿质附近合成,行 向后内,沿视束腹侧绕大脑脚,经内、外侧 膝状体之间,汇入大脑大静脉. (三)脑底静脉环 脑底静脉环(即Rosenthal环),前方由前交通静脉 连接左、右大脑前静脉,后方由后交通静脉连接左、 右大脑脚静脉,两侧有左右基底静脉等共同连接而 成.比Willis环偏后.脑底静脉环和大脑动脉环均为动、 静脉瘤的好发部位.
3)供应范 围断面图 (横断面)
(冠状断面)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大脑的静脉
大脑的静脉分为浅、深 两组 (一)大脑浅静脉: 汇集大脑皮质及其临近 髓质的静脉血.从皮质穿出的 小静脉吻合成软膜静脉网,再 汇集成较大的静脉,在软膜走 行一段距离后,穿蛛网膜下隙 注入硬脑膜窦.
1.大脑上静脉,有8~12条,收集大脑背外侧面和 内侧面血液,注入上矢状窦及外侧陷窝. 2.大脑中浅静脉,行于大脑外侧沟内,收集大脑 外侧面血液,注入海绵窦. 3.大脑下静脉,有1~7支,收集大脑半球外面下部 和半球下面的血液.
横切面(蝶窦、海绵 窦断面)
4.蝶窦 24.颈内动脉海绵窦部 25.面神经 28.展神经 29.三叉神经 30.前庭蜗神经 35.脑桥基底部 36.基底动脉 37.桥池 38.小脑脑桥脚池 39.脑桥被盖 40.第四脑室
横切面(蝶鞍、 垂体断面) 2.前床突 3.鞍背 4.后床突 5.腺垂体 6.神经垂体 9.颈内动脉 10.海绵窦 12.基底动脉 13.桥池
头部三维断层解剖
(2)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周庭永
重点结构(区 域)的断层 解剖
一、脑血管的断层解剖 二、脑室系统的断层解剖
三、脑池系统的断层解剖
四、蝶鞍的断层解剖
一 、 脑 血 管
脑血管在形态结构和形 程配布上具有以下特点
1.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两者在脑底部吻合成Willis环. 2.进入颅腔的动脉其形程均极弯曲, 是脑动脉无搏动的主要原因.
(一)颈内动脉系
1.颈内动脉的走行及分段 按其形程可分为颅外段和颅内段.颅外段走行较直且无分支,颅内段在血管造影像上可分为五段. C5段(颈动脉管段),在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内走行,先向上,继而弯向前内,在颈动脉管内口处,隔着硬 脑膜与三叉神经节紧邻. C4段(海绵窦段),在海绵窦内沿蝶骨体两侧的颈动脉沟前行至前床突. C3段(前膝段),在前床突内侧弯向后上,穿海绵窦顶部的硬脑膜. 此段发出眼动脉. C2段(交叉池段),在海绵窦上方的蛛网膜下隙内,略呈水平后行. C1段(后膝段),此段在后床突前向前上走行至分叉部,形成凸向后的弯曲.此段发出后交通动脉和脉络 丛前动脉.
脑池的组成
成对脑池:大脑纵裂池、大脑外侧窝池、 环池、脑桥小脑角池 不成对脑池:
背侧: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
小脑上池、小脑延髓池、小脑溪 腹侧:终板池、交叉池、脚间池、桥池、 延池
重要脑池的大致位置
脑池名称 大脑大静脉池 四叠体池 环池 鞍上池 大致位置 第三脑室后方 四叠体后方 大脑脚后外 视交叉的前、后方 临床意义 池内有松果体、大脑大 V 幕上、下病变可影响该池 有Ⅳ通过 结构众多 有Ⅶ、Ⅷ通过
冠状切(视 交叉断面) 33.蝶窦 35.视交叉 36.颈内动脉
冠状切(视交叉、 垂体断面) 3.垂体柄 4.垂体 5.鞍膈 6.鞍底 7.颈内动脉 13.蝶窦 14.海绵窦
(二)大脑深静脉:汇集基底核区、深部髓质及脑室旁的静脉血,其特点是从周围 流向中央,最后集中于Galen静脉,注入直窦. 1.大脑大静脉,即Galen静脉,为两侧大脑内静脉合成的一条短粗的静脉干,由前向 后,绕过胼胝体压部以锐角汇入直窦.该静脉壁薄而脆,易破裂出血. 2.大脑内静脉,是大脑深部静脉的主干,左右各一,多数始于室间孔后缘,在第三脑 室顶中线两侧的脉络丛内后行.于胼胝体压部前下方汇合成大脑大静脉.大脑深部 的占位病变,可使大脑内静脉向对侧移位.
2.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1)眼动脉:自C3段发出,沿视神经外下方, 经视神经管入眶.
(2)后交通动脉:自C1段发出,在视束下方、 蝶鞍和动眼神经上方,水平向后稍向内行, 与大脑后动脉吻合.
(3)脉络丛前动脉:发自C1 段,起始后经视束下方,行 于大脑脚与海马旁回钩之 间,至外侧膝状体前部转向 外,经脉络裂入侧脑室下角, 形成脉络丛(其皮质支主要 供应海马和钩,中央支营养 内囊后肢的后下部和苍白 球等).该动脉的特点是口径 细、行程长,易发生栓塞,所 以临床上苍白球和海马发 病较多.
2)分支与分布:其分支可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外侧豆纹动脉,供应壳的大部、苍白 球外侧段,内囊前、后肢上2/3及其辐射冠、尾状核头和体等.该处动脉容易破裂 出血,故称为脑出血动脉.第二组为皮质支,营养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大部及岛叶, 其主要分支有: ①额底外侧动脉 ②中央前沟动脉 ③中央沟动脉 ④中央后沟动脉 ⑤顶后动脉 ⑥颞极动脉 ⑦颞前动脉 ⑧颞中间动脉 ⑨颞后动脉 ⑩角回动脉
2.基底动脉:由左、右椎 动脉汇合形成,经脑桥基 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分 为左、右大脑后动脉.主 要分支有: ①小脑下前动脉 ②迷路动脉 ③脑桥动脉 ④小脑上动脉
3.大脑后动脉:为基底动脉的终末支,跨越动眼神经上方,绕大脑脚后 行跨至小脑幕上,经胼胝体压部下方进入距状沟分为距状沟动脉和 顶枕动脉.1)分段:造影时可将其分为四段. P1段(水平段),为水平向外的一段. P2段(纵行段),围绕中脑上行的一段. P3段,为从P2段向外侧发出的颞支. P4段,为从P2段向上发出的顶枕动脉和距状沟动脉. 2)分支与分布:主要有三组分支: 第一组为穿动脉,供应脑干、背侧丘脑、下丘脑和外侧膝状体. 第二组为胼胝体压支,供应胼胝体后半上面. 第三组为皮质支,供应颞叶底面和内侧面以及枕叶. 主要分支有:①颞下前动脉②颞下中间动脉③颞下后动脉④距状沟 动脉⑤顶枕动脉
3.脑动脉壁很薄,类似颅外同等大小 的静脉. 4.大脑的动脉分为皮质支(营养皮质 及浅层髓质)和中央支(供应基底核、内 囊和间脑),二者均自成体系,互不吻合. 5.皮质动脉在软膜内形成丰富的吻合, 在功能上可视为脑表面的“血液平衡 池”,但由此发出的穿支多为终动脉.
6.脑的动脉和静脉多不伴行. 7.脑静脉和硬脑膜窦无静脉瓣,但许多 静脉注入硬脑膜窦多呈与窦内血流相反 的方向,其注入口处常有类似瓣膜的装置, 如窦内小梁、隔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