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摘要: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是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根本体现与核心。学科知识是教师的基础性必备知识,而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技能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等不断发展丰富的“‘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才是教师专业的标志性基点。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宜性,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
求。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人才素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当然也离不开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无论是现代儿童观、教育观的确立,还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都必须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高上,并通过教师来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因此,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为组织适应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有新型的教师。”正是面对着这一迫切的现实需求,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和努力,以促进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如积极地为教师提供接受专业职前教育、在职培训的机会和条件,确立严格的教师选拔和任用标准,建立教师专业组织和形成教师专业规范等。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和教育实践知识等“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远大于学科知识的比重,而且这种趋势将随着教师专业的不断成熟而加强。所以说,学科知识是教师的基础性必备知识,而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技能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等不断发展丰富的“‘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才是教师专业的标志
性基点。
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是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根本体现与核心。笔者从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谈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
策略。
一、专业阅读——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奠基。
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有的教师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对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得心应手;有的教师妙语连珠,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
邃、豁达、智慧、仁爱,让听者觉得是一分享受;也有的教育者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可谓逻辑缜密,但是在问题的讲解中,语言贫乏、缺少感染力——犹如一杯白开水。那种捉襟见肘、黔驴技穷的痛楚一直鞭挞着自己的职业良心。
时下的教育中,教师们疲于繁琐的教育教学事务,有心读书的教师在逐步减少,有阅读计划的教师更在减少。即使是读书,也仅仅是读考试之书,读教参之书,读应景之书,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国思想家张潮曾经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教师的阅读,要读出教育的知识,读出教育的思想,读出人生的感悟,读出教
师的个性,读出为人师表的真谛。
读书,能够是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传承着学习和创造的快乐。酷爱读书的人,是自己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求,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
力。
二、说课、听课、评课——教学技能锤炼的“三步曲”。
说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念,口头表达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进行创造性设计的一种教研形式。通俗地说,就是阐述“教什么内容、为什么教这些内容、怎样教和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说课活动由解说和评说两
部分组成,重点在解说,评说则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和研
讨。
听课是一种立体性综合技术,卓有成效的听课总是听课者以认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等多种听课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在评课过程中,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通过评课,是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长处,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
水平的目的。
三、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不断发展。因此,反思是教师专业化能力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要促进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反思意识,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分析得失;其次,应掌握正确、有效的反思方法与途径;
再者,需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以理论
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归纳出规律。
我们十分强调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学生的创造力源自教师的点拨与发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能培育出创造性的人才。不断的反思是教师新方法,新观念的宝贵来源。一个具有反思能力、具有反思习惯与态度的教师,才能从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持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检讨、改进、并形成越来越丰富的职业技能。
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这种培养模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美国大教育家杜威认为,反思是处在直接经验的情境之中,是从疑惑的状态中形成的思考形式。反思的本质是有目的性的心智慎思活动,旨在发现有的情境下,缺乏什么,应作何种改善。杜威还认为反思是人类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寻求与不断改变的环境相互调和所产生的行为,所以需要个人的主动作为、解决问题、反思性思考、以及从经验中学习,才能随时保持成长的状态,有能力适应环境的需求。如果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在反思之基础上,便容易使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与经验之间产生有意义的联结,这样不仅可以有丰富经验的意义,更可以拓展教师的思考视野,行动的敏锐度,并在瞬间完成行动中的反思。
反思的内容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理念的反思、对教学活动中与他人相互协作关系即合作精神的反思、对自己思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