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公开课优质课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课文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 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 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 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 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 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到哪样菜,那样菜就归谁 吃, 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 “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 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 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 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 “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Leabharlann Baidu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 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 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 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 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 不在战矣
省略句
“而”,才
•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省略句 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 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 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从道理上说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 之。 适宜,得当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 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 丹 以 荆 卿 为 计 , 始 速 祸 焉 。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 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 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 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 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 嬴政并吞六国
[战国七雄]—
(秦 -楚- 燕- 韩- 赵- 魏- 齐)
历史的回声 六国论
古义: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古义: 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 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 物、有情节的事情
6.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 今义:表示许可,答应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以事秦之心 7.礼天下之奇才 8.并力西向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倒装句 1.苟以天下之大 2.齐人勿附于秦 (3)省略句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4.举以予人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 • 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 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任务二 :自主建构,内化联系
( ) (论据1) 提出中心论 点: ( ) ( ) (论据2) 诸侯所亡 固不在战 ( )
齐(
)
无使为积威所 劫 无使从六国故 事
燕(
赵(
)
(4)被动句 1.洎牧以谗诛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再读文本
谈谈感悟
请同学们以“六国破灭之我见”为题,发表自己独 到的见解,不少于300字。(限时15分钟)
任务三:探究本文作者写作意图
• 结合本课内容与导学案背景链接,讨论 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比论证法在本文 中的应用)
任务四:六国破灭之我看 • 苏洵:弊在赂秦; • 苏辙:疏浅,不知天下之势; • 杜牧:灭六国者六国也; • 李桢:失天助尔;
“元芳,你怎么看?”
任务五:文言知识回看
一、通假字 1.当与秦相较 2、暴秦之欲无厌
) 结论: 概括历史教训
论点
分论点
论证
第二阶段:夯实模型 强化联系
常用议论文论证方法: 1、例证法(举例论证) :即运用具体、翔实和典型的事 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引证法(引用论证);少而精的引用名言、格言、公 理等作为论据,既有权威性,又易于被读者接受。 3、对比法(对比论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拿来 比较鉴别就会使论点突出,论证有力。
•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 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 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单元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如实词意义,虚词用法,特 殊句式等。 2. 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 方法。 3.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 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任务一:沉浸阅读,自主建构
先沉浸阅读《六国论》,结合导学案,通读全 文扫清字词障碍。 (限时10分钟)
•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 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 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 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 ‘弊在赂秦’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