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消化系ct影像解剖
![消化系ct影像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f2393ef0195f312b3169a549.png)
图5-3-2 肝叶段的划分示意图
肝脏的8段划分 (Couinaud & Bismuth据肝内血管特点 )
纵向:右、中、左肝静脉 横向:右、左肝门蒂(门脉、动脉、胆管) • 左叶外上段、方叶(左叶内侧段)、右叶前 上段、右叶后上段 • 左叶外下段、方叶(左叶内侧段)、右叶前 下段、右叶后下段、尾叶
2.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 Mayers划分法
• 肾前间隙 (anterior pararenal space)
• 肾周间隙 (perirenal space)
• 肾后间隙 (posterior pararenal space)
肾前间隙
• 位置:腹膜后壁和肾前筋膜之间
3. 胰腺的CT解剖
• 位置:腹膜后肾前间隙内
• 形态:宽带状或弓形
• 大小:胰头最大3.0cm,体部2.5cm, 尾部2.0cm • 密度:40~50HU,均匀
• 胰管:2~4mm,主胰管可达5mm
CT图像上辨认胰腺的重要解剖标志
• 肠系膜上动脉:呈苹果柄状,其前方为 胰体部 • 脾静脉:位于胰体尾部背侧,脾动脉下 方,是胰体尾的重要解剖标志 • 左肾静脉:跨越腹主动脉右行进入下腔 静脉,此恰为胰头部水平 • 钩突:呈楔形,左前为肠系膜上动静脉 右后方为下腔静脉
• 空 肠:左上腹 • 回 肠:右下腹
大肠 (large intestine)
• 升 结 肠:右肾旁间隙内 • 降 结 肠:左肾旁间隙内
• 横 结 肠:腹膜内前中腹
• 乙状结肠:腹膜内
• 直
肠:骶尾骨前,膀胱后
三 腹部MRI解剖
思考题
• 腹膜后间隙的CT解剖 • 试述肝脏的CT解剖
急腹症腹膜腔和腹膜后间隙
![急腹症腹膜腔和腹膜后间隙](https://img.taocdn.com/s3/m/65aaf2a35fbfc77da269b1ad.png)
肝挫裂伤
概述
病因病理 :肝挫裂伤主要是指腹部受到 外在力量的撞击而产生的闭合性损伤, 是常见的腹部严重创伤,多由高处坠落、 交通意外等引起。
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患部疼痛,但严重 者多以失血性休克、腹部膨隆为首发症 状。
X线表现
影像学表现
非闭袢性乙状结肠扭转
只有一个梗阻点,与单纯性结肠梗阻表现 相同,即梗阻以上结肠肠管扩大,透视或 平片中一般难以鉴别
为了明确结肠梗阻的性质行钡灌肠检查, 扭转梗阻处显示螺旋状变细肠管或在变细 肠管中见到沿肠管纵轴的扭曲交叉的粘膜, 钡剂可以通过梗阻处进入近侧肠管。
影像学表现
闭袢性乙状结肠扭转
CT检查
适应证:积气积液、异常钙化、实质脏器 外伤、腹内肿块等
CT影像分析:异常密度-水样密度(5~ 10Hu),新鲜血(60~90Hu),结石钙 化(>90Hu),脂肪(<-100Hu),气体更低
病变形态分析:弥漫、占据整个脏器-炎 症可能性大;局限并灶-肿瘤;炎性肿块 外形模糊;脏器破裂可见裂隙,尤其是增 强扫描。其它,脏器移位,腹液等
CT表现
胰腺挫伤:早期CT表现常不明显,数小时后表 现为胰腺实质内灶性的低密度区、混杂斑片样 高或稍高密度出血灶,胰腺完整性存在。
胰腺撕裂伤:表现为胰腺完整性中断,常在胰 颈、体部出现与胰腺长轴相垂直的低密度线或 带,导致胰腺分隔为两部分或以上。胰管的中 断不易直接显示,但胰腺实质的断裂、断裂区 及附近出现的局限性积液以及腹膜后间隙内胰 腺炎的存在均提示有胰管断裂的可能。
三级:表面撕裂>3cm深,实质和包膜下血肿直 径>3cm。
四级:实质和包膜下血肿直径>10cm。肝叶组 织破坏,血供阻断。
科室影像讲座系列之如何诊断和鉴别腹膜后肿瘤
![科室影像讲座系列之如何诊断和鉴别腹膜后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21b8fc9f964bcf84b8d57b79.png)
1.3、神经源性良性肿瘤:包括神经纤维瘤、神经 鞘瘤和神经节、副神经节瘤(腹主动脉旁异位嗜铬细 胞瘤),通常位于脊柱两旁,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 组织肿块,密度可从水样到肌肉密度,增强实性部分 明显强化。
腹膜后肿瘤较为少见,发病率仅占全身肿瘤的0.32.0%,其中以间叶组织肿瘤多见,多为恶性(占80% 以上),以肉瘤多见。腹膜后肿瘤由于生长部位深, 周围器官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以诊断困难,除 少数内分泌性肿瘤外,大多数病人就诊时肿瘤已相当 大。
二、腹膜后间隙范围
后腹膜腔前界为壁层腹膜,后界为腹横筋膜,上 起隔肌,下止盆隔,两侧以腰方肌外缘为界的潜在间 隙,故亦称腹膜后间隙。
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母细胞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肉瘤
生殖细胞源性 良性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卵黄囊瘤(内胚窦 瘤)、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精原 细胞瘤
淋巴组织 淋巴瘤(惰性)
恶性淋巴瘤、转移瘤
脂肪瘤、淋巴管瘤、纤 间叶组织 维瘤、血管外皮瘤、平 (占20-60%) 滑肌瘤、横纹肌瘤、间
(一)腹膜后间隙交通: 肾前、后筋膜及侧锥筋膜将腹膜后间隙分为三个解 剖区,即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和肾旁后间隙。 ➢ 1、肾旁前间隙:位于腹后壁的壁腹膜、侧锥筋膜 和肾前筋膜之间区域,内有胰腺、十二指肠降部、 水平部及升部,升、降结肠等器官。 ➢ 2、肾周间隙:位于肾前筋膜与肾后筋膜之间的区 域,内有肾上腺、肾、肾脂肪囊和输尿管腹段等。
的腹膜外脂肪层使两侧在前方潜在相通。 ➢ 5、盆腔的病变可直接蔓延至腹膜后三个间隙,直
腹膜后间隙病变的影像诊断 锋版ppt课件
![腹膜后间隙病变的影像诊断 锋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a079a8af1ffc4fff47ac5e.png)
➢ 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有少量脂肪信
号、间隔或实性成份。
CT+C
➢增强后呈缓慢进行性强化。
M-42yr,左腹膜后粘液样脂肪肉瘤
·
25
T2WI
T1WI+C1
T1WI+C2
M-64yr,Myxoid Liposarcoma
·
26
CT
FS-T2WI
左肾周间隙粘液样脂肪肉瘤
·
27
➢AML肿块与肾实质相连,局部皮质缺损 ➢AML肿块内有较明显血管 ➢同侧或对侧肾有含脂肿块或结节
CorT1WI+C ·
右肾AML
CorT1WI+C
24
粘液样脂肪肉瘤
➢ 好发于大腿、臀部,后腹膜较少,年龄略轻 ➢ 肿瘤以粘液为主,脂肪成似液性,呈假囊性表现。
多形性、圆形细胞脂肪肉瘤
➢不均匀的软组织团块为主,脂肪较少或看不到 ➢常伴有坏死、出血改变 ➢与其他实体性软组织肿瘤鉴别困难
①
②
②
多形性脂肪肉瘤
·
28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多见成年女性,常有月经不规则、使用激素调节史。 ➢CT: 水样密度肿块,有时壁可较厚,与一般的囊肿相似。
纤毛立方上皮或低柱状上皮
·
7
表皮样囊肿 (Epidermoid Cyst)
➢起源于皮肤外胚层,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位于盆腹部较少 见,骶前间隙为相对好发部位。
➢囊肿为鳞状上皮及其脱屑、胆固醇、角质和水。 ➢好发于中年女性,囊肿较大压迫直肠引起便泌或腹痛。 ➢CT:薄壁单囊,与其他囊肿类似,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 ➢MRI:DWI呈高信号可提示诊断。
腹膜后淋巴瘤、转移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膜后淋巴瘤、转移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ef1f8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9.png)
1
临床与病理
2
影像学表现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与病理
各个部位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腹膜后间隙,但 以腹膜后器官、消化系统、盆腔、泌尿和生殖系统 的恶性肿瘤的转移最为多见。转移途径可经淋巴扩 散、血行传播、经肠系膜和韧带附着处直接扩散或 种植,但多以一种转移途径为主。就腹膜后肿瘤而 言,淋巴结转移瘤多于原发肿瘤。原发瘤部位不同, 其淋巴结转移途径和腹膜后淋巴结受累情况也就有 所不同。
影像学表现--CT
腹膜后转移瘤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即为实质性肿 块或淋巴结增大。实质性肿块表现多样,无特异性。 淋巴转移多位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部分腹膜后转 移瘤系由椎体转移瘤扩展而来,CT上除能显示软组 织肿块外,还能清晰显示椎体骨破坏的情况。
影像学表现--CT
✓增大的淋巴结可呈单一或多个类圆形结节影,边 缘清楚,呈软组织密度。
2
影像学表现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与病理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变主要侵 犯淋巴结和淋巴结外的网状组织。腹膜后淋巴瘤多 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但也可单发或为首先受累 部位。受累淋巴结多有增大,质地均匀,有时可有 小的坏死灶。
影像学表现—CT
✓表现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初期,淋巴结以轻-中度增大为主,表现为腹膜后
✓增大的淋巴结也可融合,呈分叶状团块,并可包绕 大血管及其主要分支。
影像学表现—CT
影像学表现—CT
女性,50岁,腰酸,消瘦2个月 低分化腺癌
影像学表现—CT
胰腺癌,腹主动脉 旁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表现—CT
结肠癌,腹主动 脉及下腔静脉旁 淋巴结转移
诊断
伴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的腹膜后单发、多发或 融合在一起的结节状肿块,应考虑淋巴结转移。 若无明确原发瘤病史,影像学上发现上述表现, 也应仔细寻找原发灶,以利于诊断。
腹膜及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腹膜及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7e4838a7d4d8d15abe234e77.png)
男性,4岁,发 现腹部包块1天
肾周间隙
肾周间隙由肾前后筋膜移行融合围成,肾周 间隙内有肾、肾上腺、肾门出入的血管、输 尿管及肾周围脂肪组织。
肾旁前间隙
指后腹膜后与肾前筋膜及侧锥筋膜之间的区 域,此间隙内主要有胰腺的大部分,十二指 肠二、三段,升、降结肠。腹主动脉的部分 分支及下腔静脉的部分属支通过此间隙。
肾旁后间隙
糖尿病多年,发热, 右腹痛3天,肾周脓肿
男性,54岁,右下腹疼痛半月,加重一天,白细胞计数升高,临床诊 断阑尾炎,术中腹膜后触及较大肿块,后腹壁不红。见阑尾根部,体 部包埋于肿块内,腹腔内有少量渗出,阑尾根部无明显红肿。后腹壁 肿块穿剌抽出少量淡血性物,疑为腹膜后恶性肿瘤,关腹。术后CT, 多考虑炎症,经规律抗炎治疗治愈出院。
腹膜后间隙解剖及疾病CT诊断
郭静清
概念
腹膜后间隙(retroperitoneal space)是腹 后壁的壁腹膜和腹横筋膜之间的区域的总称. 是充满脂肪、结缔组织和筋膜的潜在间隙。
肾、肾上腺、胰腺、部分十二指肠、升降结 肠等器官,主动脉、腔静脉等大血管位于腹 膜后间隙内。
腹膜后间隙可分为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 肾旁后间隙及中线大血管区域。
平滑肌肉瘤、纤维组织细胞肉瘤、实质型的 脂肪肉瘤均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可 不均匀,可包绕大血管,鉴别诊断困难,可 较笼统考虑间叶性恶性肿瘤。
女性,79岁,自觉左腹部包块2月, 无痛,无肉眼血尿。
女性,47岁,右腰部疼痛, 时有发热,无尿频、尿急 及肉眼血尿。பைடு நூலகம்肾癌并肾 静脉,下腔静脉癌栓,主 动脉周围淋巴结肿大。
腹膜后间隙肿瘤
对影像科医生而言,肿瘤的定位定性是最关 键的问题,腹膜后间隙肿瘤也如此。腹膜后 肿瘤除来源于各脏器以外,可来源于腹膜后 间叶组织内的多种组织,包括脂肪、结缔组 织、肌肉、淋巴、神经、血管、胚胎残余等 不同组织。
【医学课件】腹膜后间隙影像诊断
![【医学课件】腹膜后间隙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7a0353aef111f18582d05a56.png)
腹膜后肿瘤分类
原发腹膜后肿瘤
Case 1
颜XX 女 62岁。右上腹隐痛一月。
原发腹膜后肿瘤
平扫
原发腹膜后肿瘤
增强
原发腹膜后肿瘤
病理诊断:畸胎瘤
形态特征与肿瘤性质:畸胎瘤组织成分可以是单一组织结构或同时有三 胚层结构。囊性畸胎瘤良性较多,而实性畸胎瘤恶性较多。但囊性和实性不 能作为良性和恶性的代名词。多数肿瘤为囊实混合体。囊实混合性肿瘤在年 长的患者中较多,恶变较晚,多为单一成分恶变,恶性度较低;而实性肿槽 在年轻患者中居多+恶变较早,可多种恶性成分共存,恶性度高。值得注意的 是肿瘤含多量胶冻样粘液、出血坏死组织、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或浸润周围 组织时恶变的可能性极大
七. 肾上腺转移瘤
[影像学表现]:
• 双侧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25cm • 瘤体小时边缘光滑, 密度低而均匀,轻度强化 • 瘤体较大时密度不均匀,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
强化
七. 肾上腺转移瘤
七. 肾上腺转移瘤
小结
肾上腺影像检查首选CT,MRI可用于解决特殊问题 采用薄层扫描技术及增强技术 对内分泌功能异常的了解有助于缩小肾上腺疾病鉴别 诊断的范围
40
复习思考题
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肾上腺检查中的应用? 肾上腺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嗜铬细胞瘤的一般特点与影像学表现如何?
引言
腹膜后间隙影像诊断学
➢正常解剖与生理 ➢检查技术 ➢常见疾病诊断
解剖
腹膜后间隙范围
后腹膜腔前界为壁层腹膜,后界为腹横筋膜,上起隔肌,下止盆隔 ,两侧以腰方肌外缘为界的潜在间隙,故亦称腹膜后间隙,位于其内的 器官有胰腺、部分十二指肠、肾上腺、肾脏、输尿管等。此间隙内还有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分属支、神经干(交感神经、脊神经)、淋巴结、淋 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脂肪、肌肉、筋膜、胚胎残留组织、原始泌 尿生殖嵴残留部分,以上组织均可成为肿瘤起源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专家讲座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专家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f8d0d9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d.png)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1页
1、检验方法: (1)X线:腹部平片、尿路造影和血管造影 (2)CT:平扫、增强和CTA (3)MRI:平扫、增强、MRU和MRA (4)超声(USG) 2、正常解剖 3、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4.常见疾病影像诊疗及判别诊疗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19页
输尿管癌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20页
膀胱移行细胞癌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21页
肾囊肿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22页
肾外伤CT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23页
第二章 男性生殖系统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13页
进展期肾结核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14页
肾脓肿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15页
肾细胞癌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16页
肾细胞癌CT表现
泌尿生殖影像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18页
第2页
第一节 泌尿系统
一、正常影像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3页
泌尿系统正常X线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4页
肾脏和膀胱正常声像图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5页
正常肾脏CT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第6页
正常肾脏MRI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断层解剖
腹膜后疾病的超声诊断
![腹膜后疾病的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ec9397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6.png)
腹膜后疾病的超声诊断腹膜后间隙的基本概念腹膜后间隙是介于后腹膜到腰背部肌群前筋膜和脊柱前缘之间的解剖空间概念。
此区域内包括肾脏、输尿管、肾上腺、胰腺、十二指肠(球部除外)、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下腔静脉和左右肾静脉等,另外还包括淋巴结、脂肪、纤维结缔组织、神经节等组织。
(腹膜后-冠状面-解剖图)(腹膜后矢状面解剖图)腹膜后间隙的解剖①上起横膈,下抵腹膜的骨盆反折处。
②前壁为腹后壁的壁层腹膜,侧壁及后壁为腹横肌等腰部肌肉的前筋膜,中央为脊柱椎体前缘。
③超声影像学探讨的腹膜后间隙不包括消化系和泌尿系脏器,但多数学者将肾上腺列入此范围探讨。
腹膜后间隙的解剖分区①肾旁前间隙:位于后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及升结肠和降结肠的后方,包括胰腺、十二指肠的降部和横部。
②肾周围间隙:由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围成,充满脂肪组织,又称肾脂肪囊,包括肾、输尿管及肾上腺。
③肾旁后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与覆盖腰大肌和腰方肌前面的髂腰筋膜之间,包括神经干、淋巴结等。
腹膜后间隙的超声探查切面①经腹主动脉长轴纵断面②胰腺长轴的腹部横断面③经肾内横断面④经髂腰肌和髂血管的下腹横断面腹膜后疾病种类①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②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③ 腹膜后血肿④ 腹膜后血管疾病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超声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类别腹膜后肿瘤的定位方法1.腹膜后肿瘤位置较深,随呼吸和体位变换的活动幅度比腹腔内脏器小,此特点在上腹部尤为明显。
2.使腹膜后脏器(肾、腹主A等)挤压移位、形态位置改变,或使升、降结肠向前、前内侧移位的肿瘤多为腹膜后肿物。
3.腹膜后肿瘤可压迫肾盂、输尿管或十二指肠,引起泌尿系或十二指肠梗阻。
4.腹膜后大血管后方或其周围的肿瘤一般可确认为腹膜后肿瘤。
5.腹主A、下腔V、肾脏等部分被肿物包绕者,提示来源于腹膜后的肿物。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声像图表现①肿块边界较清晰,体积常较大。
②实性恶性肿瘤边界不规则,无包膜,低回声常见,但回声较杂乱,可伴坏死、出血、钙化、囊性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屏障作用而直接侵精品犯课件其他间隙。
11
第二节
后腹膜解剖线图
精品课件
12
第二节
后腹膜解剖彩图
精品课件
13
正常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正常CT表现 CT平扫时,用较宽的窗技术,在腹膜后脂肪 的承托下,可显示线样的肾前、后筋膜以及两 者向外融合的侧锥筋膜。 正常MRI表现
CT是腹膜后间隙首选和主要的检查方法
精品课件
20
腹膜后纤维化 第二节
病理:腹膜后出现灰白色纤维性包块,境界清楚,但无
包膜,多在腹主动脉下段及髂动脉周围,增生的纤维组 织可包裹总胆管,肝血管并累及胰、脾、十二指肠腹膜
后部、乙状结肠及其系膜。
临床表现:发病多在 40-60 岁之间,男性多见,临床表 现趋于隐匿,可有非特异性背痛、腹痛、身体不适与体
肾旁后间隙的病变常常与其他腹膜后间隙 的病变有关。
精品课件
9
腹膜后间隙
第二节
(4)腹膜后间隙之间的交通:
尽管腹膜后三个间隙解剖上是完整的,
但它们之间存在潜在的交通,一个间隙的
病变可波及另外的间隙:
1)同侧的三个腹膜后间隙在髂嵴平面下
潜在相通。
2)两侧的肾旁前间隙在中线潜在相通。
3)两侧的肾周间隙在中线是否相通,存
精品课件
14
正常影像表现 第二节
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双侧肾脏后方线状肾后筋膜影,
划分肾旁后间隙与肾周间隙
精品课件
15
正常影像表现 第二节
腹膜后脂肪在T1WIT2WI上均为高信号,膈脚和腰大肌为低信号, 腹部大血管因流空效应呈低信号
精品课件
16
正常影像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精品课件
17
异常影像表现 第二节
第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和 腹膜后间隙
山西省汾阳医院CT室 赵凯华
精品课件
1
第五节 腹膜后间隙
精品课件
2
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 第二节
一、掌握腹膜后间隙解剖及正常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腹膜后异常影像学表现 三、掌握腹膜后纤维化和原发腹膜后肿瘤病变 四、了解腹膜后淋巴瘤病变 五、熟悉腹膜后转移瘤病变
精品课件
部与髂窝相通,内侧肾前筋膜融会于肠系膜根部
围绕大血管的致密结缔组织中,肾后筋膜则与腰
大肌和腰方肌筋膜融合。
肾周间隙内器官的病变导致肾筋膜增厚,并侵
犯肾周脂肪囊。
精品课件
8
肾旁后间隙
第二节
(3) 肾旁后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与腹横筋膜之 间,内仅含脂肪组织,内侧止于肾后筋膜与腰 大肌、腰方肌筋膜融合处,外侧与腹侧壁的腹 膜外脂肪层相连,下方在髂嵴水平是开放的。 上方、肾旁后脂肪层向上伸延至隔下腹膜外脂 肪层。此间隙因为不含重叠的器官,因此,病 变很少来源于此处。
5
第二节
急性胰腺炎, 肾周筋膜增厚
精品课件
6
肾旁前间隙
第二节
(1) 肾旁前间隙:位于肾前筋膜与后壁腹
膜之间,外侧止于侧锥筋膜、两侧的间隙
潜在相通,其内含胰腺、十二指肠的降部
、水平部及升部,升、降结肠以及供应肝
、脾、胰腺和十二指肠的血管。
肾旁前间隙内的任何结构的病变都可
能引起肾前筋膜和侧锥筋膜的增厚,最常
重下降,实验室可有血沉增快,累及输尿管时可有尿路
梗阻症状。
精品课件
21
腹膜后纤维化 第二节
CT 表现
1.分布部位以腹主动脉为中心,肿块与主动脉紧密相连,病变局限在
中线及脊柱旁区,多位于肾水平下方并扩展到髂总动脉水平。病变呈片状、
板状或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影。肿块较少向主动脉后方延伸,主动脉与
脊柱保持正常,不前移。
2.增强后,病变强化程度与其活动性有关。活动期病变有丰富的血管
网而明显强化,静止期则强化不明显。延迟扫描时可见纤维化持续增强比
主动脉长,密度高。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能清楚显示,可有受压表现,但
常无向前移位。
精品课件
22
腹膜后纤维化 第二节
精品课件
23
腹膜后纤维化 第二节
精品课件
24
腹膜后肿瘤 第二节
织、原始泌尿生殖嵴残留部分,以上组织均可成
为肿瘤起源。
精品课件
4
腹膜后间隙 第二节
腹膜后间隙分为三个解剖区: 肾筋膜前后两层,即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以 及二者在升、降结肠后融合形成的侧锥筋 膜,将腹膜后间隙分为三个间隙及前肾旁间 隙、肾周间隙及后肾旁间隙。
急性重症胰腺炎渗液是腹膜后间隙的指示剂。
精品课件
见的病因来源于胰腺、结肠、十二指肠或
阑尾。而肾脏很少是肾旁前间隙病变的原
因。
精品课件
7
肾周间隙
第二节
(2)肾周间隙:位于肾前筋膜与肾后筋膜之间,内
含肾上腺、肾脏、肾脏血管及周围的脂肪囊。
肾筋膜上方与膈筋膜相融合,外侧与侧锥筋膜
相融,下方肾筋膜前后两层与髂筋膜及输尿管周
围的结缔组织疏松融合或相连,因此,此间隙下
➢ 腹膜后间隙肿块的特点(与腹腔肿瘤鉴别的要 点):
(1)肿块使腹膜后脏器移位,尤其是向前移位 (2)肿块与腹膜后脏器分界不清,脂肪间隙消失
,但肿块最大径线仍在脏器之外 (3)主动脉或下腔静脉受累或包埋
精品课件
18
异常影像表现 第二节
(4)肿块使腹腔内脏器向前方或侧方移位,但其 间的脂肪间隙仍存在;
3
腹膜后间隙范围
第二节
腹膜后间隙位于后腹部,又称后腹膜腔是壁层
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的间隙及其内解剖结构的总
称,上达隔下,下止盆隔。位于其内的器官有胰
腺、部分十二指肠、肾上腺、肾脏、输尿管等。
此间隙内还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分属支、神
经干(交感神经、脊神经)、淋巴结、淋巴管及大量
疏松结缔组织、脂肪、肌肉、筋膜、胚胎残留组
包括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和转移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指来自腹膜后间隙内 的脂肪、肌肉、纤维、淋巴和神经组织 的肿瘤。不包括腹膜后器官的肿瘤。 转移瘤:全身不同器官和组织的恶性肿 瘤在腹膜后的转移瘤。
在争议,多数人认为精品潜课件在相通。
10
腹膜后间隙
第二节
4)两侧的肾旁后间隙中线不相通,但通
过腹前壁的腹膜外脂肪层使两侧在前方潜在
相通。
5)另外,盆腔的病变可直接蔓延至腹膜
后三个间隙,直肠、乙状结肠的病变也容易
波及腹腹膜后间隙。
6)任何一个间隙的病变,可因为浓液、
胰腺消化酶的作用或肿瘤的侵蚀、破坏筋膜
(5)巨大肿块,其前缘因壁层腹膜(或同时有肾 前筋膜)的被覆作用而多显光整,即使接近或 抵达前腹壁,二者间仍可见窄条状或新月形低 密度影,此可与腹腔内肿瘤鉴别。
精品课件
19
腹膜后纤维化 第二节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为病因不清楚的腹膜后瘤样纤维 组织增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比较少见。 现认为,组织学上讲本病与其他累及腹膜后的病变如 动脉瘤周围纤维化,炎性腹主动脉瘤与炎性主动脉炎 等属于同一种疾病,视纤维化累及的部位不同而有不 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