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进 行 的 职业 知识 、技 能 和态度 的教 育和 培训 。这一 概念
包 含 了 三 个 方 面 的 内 涵 ,一 是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必 须 发 生 在
、
农 村 。 城市 职 业 教 育 尽 管 也 可 以服 务 农 村 ,但 举 办 地 不 在 农 村 , 因此 不 能 称 之 为农 村 职业 教 育 ;二 是 服 务 对 象 是 以农 村 居 民为 主 体 ,但并 不 排 斥 城 镇 居 民接 受
指 广大 农 民 群众 和 即将 在农 村 地 区发 展事 业 的人 群 。 ( ) 新 农村 建设 与农村 职 业教 育 的 关 系 四
对 发展 农 村职 业 教 育的 对 策 。 [ 键 词 ]新 农 村 建 设 ;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 发 展 关
当 今 世 界 国 家 间 的 竞 争 是 人 才 的 竞 争 , 而 人 才 的 培 养 靠 教 育 。 然 而 我 国 人 口 绝 大 多 数 是 农 民 ,所 以 从 根 本上 提 高农 村 人 口 的素 质成 了我 国发展 的关 键 所在 。 作 为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的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 承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行 分 析 和 探 讨 ,从 中 总 结 经 验 教 训 , 对 我 们 进 一 步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 尤 其 是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具 有 重要 意 义 。文 章 总 结 了新 农 村 建设 背景 下 农 村 职 业教 育发 展 的 主 要 经 验和 教 - ,在 此基 础 上 提 出 了 / , j r l
・职 成 教 育 研 究 ・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分析
、
村 人 口多 、 劳动力富集 、 质偏低 , 素 这也是统 筹城 决好农村劳动力富集 、 素质低下的问题。据统计 , 乡发展 中的一大难题 。为此 , 中央 国务 院 2 1 全 国农村人 口约 9 党 00 亿人 , 农村劳动力达 4 亿人 , . 8 其 年一号文 件《 中共 中央国务 院关 于加大统筹 城乡 中高 中文化程度 占1 . 初 中文化程度 占4 . 2 %, 5 9 %, 3 发展 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 小 学及 以下文 化程 度 占3 .%t 8 2 。农 村人 口多 、 质 素 意见 》 出 , 提 把统筹 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偏低 , 一方面严 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 另一方 会 的根 本 要求 。做 好新 形势 下统 筹城 乡 发展 工 面也蕴藏着 巨大 的人力资源开发潜力 。这既是我 作, 必须 深入领会 和准确把握统筹 城乡发展 的科 国的一大特色 , 又是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难 学 内涵 和主要观念 , 确处理工农 关系和城 乡关 题 , 是 我 国经 济 社会 发展 的优势 和后 劲 所 在 。加 正 也 系, 科学把 握城镇化发 展与农村人 力资源开 发利 强农村人力资源 的开发利用 , 提高劳动者素质 , 科 用这个 战略着 眼点 , 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 , 加快农 学合理地转移和利用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促进农 村 职业教 育发展作 为统筹城 乡发展 、 全面建设 小 民就 业 创 业 , 决 “ 农 ” 解 三 问题 的关 键 , 是 实 现 城 也 康 社 会 的重要 基 础 。 乡统筹 发展 的一 大难 题 。
转变 的有效进行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富余劳动 势。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 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 力 的转移 , 离不 开农村 教育 , 特别 是农村 职业 教 基础教育 , 在财政拨款 、 学校建设 、 教师配置等方面 育 。农村 职业教育是对农村广大求业者和从业者 向农村倾 斜 ,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 实现县域 内城乡 进行 的有关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育 , 其主要对 均衡发展。二是把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研究——以淮阴区职业教育为例
2 2 3 3 0 0 )
党 的 十八 大 将 推 动城 乡一 体 化 建 设作 为重 点 进 行 强 调 . 指 出城 乡 一 体 化建 设 的 难 点 在 于“ 乡” , 农 村 职 业教 育 的 发 展 水 平 与城 乡一体 化 的进 程是 相互 促 进 、 相 互渗 透 的双赢 关 系 。目前 我 国 已总体 进 入 以工 促农 、 以城带 乡 的发 展 时期 : 进 入 传 统农 业 向 中 国特 色现 代化 农业 过 渡 的关 键 时期 ; 进 入破 除 城 乡二 元 结构 , 实现 城 乡一体 化发 展格 局 的重 要时 期 。在这 至关 重 要 的时刻 . 如 何 才能 合 理 、 有 效 地 推动 城 乡一 体 化进 程 , 实 现构 建 和谐 社 会 的 目标 呢 ? 立 足长 远 , 除了需 要 国家在 政策 与财力 上 的大力 支持 外 . 还 应积 极推 动 农村 职业 教育 的 发展 , 实 现农 民素 质的 提高 。 在 此 笔者 以淮 阴 区职业 教育 为例 , 对 农村 职业 教 育 的发展 进行 探讨 。 1 . 城 乡 一 体 化 进 程 中 农 村职 业教 育 的重 要 性 职业教 育是城 乡一体 化进程 的先行 条件 。 2 0 0 5 年, 我 国召开职 业 教育大 会 . 会上 决议通 过 了《 国务 院关于 大力发 展职业 教育 的决 定》 , 提出 了“ 把发展 职业教育作 为经济社 会发展 的重要基 础和 教育 工作 的 战略重 点” 。2 0 1 O 年 我 国又制定并 推 出了《 教育 规划 纲要 》 , 明确指 出了“ 加快 发展 面向农 村的职 业教育 ” 。可 见在城 乡一体 化 进程不 断加剧 的今 天 , 促进农 村职业 教育 的发展 , 是从根 本上 解决 “ 三农 ” 问题 和实现 城 乡统筹 规划 的有 效方法 . 对树立 科学发 展观 、 建 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 促进 淮阴区整体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
城乡一体化进程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进程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摘要]受宏观经济发展基础和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滞后于城镇地区,由此造成的职业教育事业二元化制约了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顺利推进。
文章阐述了农村职业教育对城乡一体化战略的促进功用,并从理念、体制和实践的角度提出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教育改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城乡之间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城市以自身强大的生产力辐射农村地区,并促使农村地区的丰富资源为城市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城市拉动农村发展和农村促进城市生产力提升互为因果,优势资源互补,最终形成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同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城乡一体化目标。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的方式来为高质量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人才基础。
但是,城乡一体化战略自身目标的复杂性和使命的艰巨性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事业陷入发展盲区,进而制约了其服务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能力。
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明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认清其发展困境,并据实提出可行对策,以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高技能人才支持。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一)助力农村区域社会转型农村职业教育应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提供服务。
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存在先天差异,职业教育不公平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导致城乡差距加大,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为确保城乡一体化的高水平运行,农村居民要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实现人的素质和技能的城镇化。
为夯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素质的基础,农村职业院校必须面向广大农民推进职业教育,以提升农村居民整体素质与技能水平。
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导向性,所以农村职业院校在培养城乡一体化所需人才问题上比普通高校更有优势。
城乡统筹视阈下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城乡统筹视阈下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摘要]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既承担着城乡统筹发展所赋予的历史任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规模与数量、课程与教学内容以及管理体制与城乡统筹发展还不尽协调。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体系,强化职业教育城乡之间的联动与合作,革新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共同、有序发展。
[关键词]城乡统筹职业教育变革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这是新时期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实现社会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而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集中地,如何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其先导性作用,是职业教育发展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承担的任务(一)职业教育发展应为缩小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服务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使城乡居民共享我国改革发展的共同成果。
①职业教育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首先,职业教育应着力于缩小城乡发展的生产力水平。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层次较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粗放式生产,导致生产效益低下,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这是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转变的重要抓手,能够从根本上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其次,职业教育承担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重任。
国内外学者对教育个人收益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经验表明,教育对提升个人收益水平具有直接的正相关作用,尤其职业教育对农民个人收益的提升就更为明显。
农民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了一技之长,进而能够融入城镇化建设中,收入水平也随之大幅提升,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方面的差距也得到进一步缩小。
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的职教发展模式研究
育 发 展 提 供 了 外 在 动 力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其
我 国 由 第 一 产 业 主 导 的 产 业 结 构 转 向新 型 的第 一 、
二、 三 产业 的并行 结构 ; 从 就 业 区域 来 看 , 城 乡一体 化 发 展 将 促 进 农 村 人 口向 城 市 进 行 大 量 转 移 就 业
职教论语 Z H I J I A O L U N Y U
服务于城乡一体化的职教发展模式研究
口谭 璐
摘 要: 在 服 务 城 乡一 体 化 建 设 过 程 中 , 职 业教 育还存 在 着相 关政 策制度 短缺 、 城 乡职 教 投 入 不 对 等 、
供给 主体 单一 、 外 部 认 知 度 低 等 问题 , 为 了改 变这一现 状 , 就 必 须 对 职 业 教 育发 展 模 式 进 行 变 革 。 构 建 出城
新 任务
一
体 化 的实 质 就是 实 现城 乡 居 民共 同享 受 我 国改
革 发 展 成 果 嘲。 为 了 促 进 城 乡 一 体 化 的 发 展 目标 . 职
业 教 育 当 前 的 任 务 之 一 就 是 把 农 村 剩 余 的 劳 动 力
资源转 化为 劳动力 资本 。可见 . 这 是 一 个 涉 及 我 国
促 进 职 业 教 育 手 段 和 内容 的 变 革
城 乡一 体化 发 展 对社 会 就业 结 构不 断 地进 行
、
城 乡 一 体 化 建 设 是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 新 机 遇
( 一 ) 城 乡一 体 化 建 设 对 人 才 的 需 求 为 职 业 教
变革 , 从 我 国产 业 结构 来 看 . 城 乡一 体化 发 展促 使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职业教育转型
作 者 简 介 : 胜 军 (9 5 , , 北 黄 梅 人 , 育 学博 士 ,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副教 授 , 究 方 向 为 农 村 张 1 6 一) 男 湖 教 江 研 教 育 、 业教 育 、 育政 策 。 职 教
范 围小 、 能小 、 次 低 ) 功 层 与“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 对 应 的 是 一 种 “ 农 村 小 相 大
到 普 遍 提 高 , 能 不 断 改 变 落 后 的农 村 面 貌 。 才
目前 .我 国农 村 人 口的 文 化 教 育 程 度 和 科 技 素 质 还 比较 低 .严 重 制 约 了 他 们 在 新 农 村 建 设 中主 体
BS ILNA 博 士 论 坛 O H UTN
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职业教育转型
口张 胜 军
摘 要 : 乡 统 筹 发 展 是 当 今 我 国 社 会 改 革 和 发 展 的 主 旋 律 。 乡 统 筹 发 展 要 求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实 现 转 城 城 型 。 然 而 . 前 我 国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中 存 在 的 经 费 投 入 不 足 、 养 目标 定 位 不 清 、 系 结 构 不 完 善 、 学 当 培 体 办 模 式 不 适 宜 等 突 出 问 题 。 重 迟 滞 了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的 转 型 进 程 为 此 , 以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为 指 导 , 点 采 取 严 应 重 如 下 应 对 措 施 : 政 府 作 为 第 一 投 资 主 体 。 强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的 公 共 性 ; 新 厘 定 培 养 目标 , 升 农 村 职 业 以 增 重 提 教 育 的 服 务 功 能 : 强 区 域 职 业 教 育 统 筹 , 立 城 乡一 体 化 的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 办 学 模 式 改 革 为 切 入 点 , 加 建 以 大
淮安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2 2 3 3 0 0 )
自己 的 才 华 , 为建设新农 村 , 促 进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作 出贡 献 。 例 如 ,淮 阴 区职 教 中 心0 2 届 毕业 生 李 剑 锋 利 用 专 长 与 其 堂 兄 合办蔬菜大棚 , 并 在 淮 阴 区开 设 绿 原 农 产 品直 销 点 , 成 为 农 学 专 业 学 生 立 足农 村 并 创 业 的 典 型 。
一
、
随着 城 乡一 体 化 的 发 展 ,第 二 产 业 与 第 三 产 业 必 将 加 快 发展 速 度 , 适 应 第 二 三 产业 岗位 人 才 的需 求 将 大 幅 度 增 加 。 为 顺 应 城 乡一 体 化 发 展 的 趋 势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的 专 业 设 置 应 增 设 服 务 于 二 三 产 业 的专 业 , 如 除 了 电子 技 术 应 用 、 数 控 技 术 应 用 、 机 电技 术 应 用 等 专 业 外 , 更 应 着 力 发 展 室 内装 潢 设 计 、 市 场营销 、 餐饮与服务 、 旅游、 服装设计与制作 、 计 算 机 应 用 与维 修、 汽车修理 、 电子 产 品维 修 等 专 业 。 当然 .农 村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也 要 根 据 当 地 的 特 色 确 立 专 业 方向, 例如将水产养殖 、 瓜果 生产技术 、 中药 材 生 产 技 术 、 无 公 害蔬 菜 生 产 技 术 、 花卉养殖等列入农学专业课程 , 为 学 生 毕 业 后立足农村 、 服务当地经济 , 促进 地 方 特 色 农 业 的 发 展 培 养 合 适 的技 术 人 才 。 4 . 切 实做 好 农 民 工培 训 工 作 。 . 加 强 对 农 村 劳 动力 的 培 训 。使 劳 动 力 转 移 由体 力 型 向技 能 型转 变 。 是从 根 本 上解 决 “ 三农” 问题 的关 键 所 在 , 是 转 移 农 村剩余劳动力 、 推 进 城 镇化 建设 的重 要 途 径 。 ( 1 ) 扩 大 培 训 范 围。 做 好 各 类 培 训 的组 织 工 作 , 广 泛 动 员 农 民工 参 加 培 训 。 增 强培 训 针 对 性 。 建 立 培 训 与 就业 紧密 衔 接 的机 制 , 适 应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和 企 业 岗位 需 求 , 及 时 调 整 培 训 课 程 和 内容 。重 点 加 强建 筑业 、 制造业 、 服 务 业 等 吸 纳 就 业 能 力 强、 市 场 容 量 大 的 行 业 的农 民 工 培训 。 ( 2 ) 加 强 绩 效 评估 。 建 立 农 民工 培 训 质 量效 益评 估 指 标 体 系, 统一培训考核指标 、 考 核 程 序 和 考 核 办 法 。积 极 探 索 第 三 方 监 督 机 制 ,委 托 有 资 质 的 社会 中 介 组 织 对 培 训 机 构 的 培 训 质量 及 资 金 使 用 情 况 进 行 评 估 。 规 范培 训 工 作 管 理 流 程 , 加 强 对 培 训 工 作 全 程 的 监管 考评 , 做到培训信息公 开 、 审 核 结 果 公 示、 培训过程透明 、 社会参与监管 。 总之 , 在 淮 安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的背 景 下 。 农 村 中等 职 业 教 育 只有 找 准 自己 的 办学 方 向 和 定 位 .及 时 调 整 专 诸 业 和 课 程 设置 , 立 足 于 本地 支 柱 、 特 色产 业 , 以就 业 为 导 向 , 服 务 地 方 经 济 .使 农 村 中等 职 业 教 育 与 本 地 区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相 适 应, 才 能 促 进 农 村 中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良性 发 展 , 最 终 实 现 城 乡一 体化 , 乃 至 于 教 育 的 良性互 动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教发展对策研究
[ 摘 要] 党的十八 大特别强调推动城 乡发展一体化 。城 乡一体化 难点在 “ 乡” 。农村职教的发展与城 乡 一体化 的进程 存在 着相互制 约、 相互渗透 、 相互促进的 双向关 系。农村职教是践行农 业科技 创新的载体 , 是加 快城 乡一体化进程 的助推器 。科 学构建农村职教
二、 城 乡 一 体 化 进 程 中 的农 村 职 教 应 以构 建 大 区域 城 乡 一 体 化 为 制高点 加快缩 小城 乡差距 , 建立城乡一体化 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 在 财政 拨款 、 学 校建设 、 教师配置等方面 向农村倾斜 。率先在县 ( 区) 域 内实现 城乡均衡发展 , 逐步在更大范 围内推进 。 经过近 二十年的发展 , 我国农村职教 已具相 当大 的规模 , 基本适应
限的人力 、 财力和物力教育资源整体使 用效 益的提高 , 更不利于提高职 业学校 自身整体 的竞争 力 。所 以, 农 村职业教育 必须适应形 势发展 的 需要 , 突破行政 区域界 限 , 突破城乡分割 、 自成体系的格局 , 突破各县 以 及城 乡教育资源 的保护壁 垒, 淡 化隶 属关系 , 构建以大市( 省辖市 ) 为基 础 的大 区域职业教育体 系 , 实行县际职教 、 城乡职教一体化 。通过大 区 域 内职业教育 的协 调与联 合 , 实行区域内各校的合理分工 , 减少学校 布 点过多 、 专业重 复设 置所造成 的浪费 ; 同时通 过地 区间 、 城乡间 的协 调 与联 合 , 实行分 工互 补 , 各展其 长 , 做到“ 搞活存 量 , 扩大增量 ” , 优化 资 源配置 , 促 进区域教育资源的有序流动 , 促进办学整体效益 的提高 以及 农村职业教育办 学水平 的提高。各地各级 政府应树立 大区域 、 大 职教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存在的困境与对策在中国的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首要面临的困境。
由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学校,导致城市学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以及教学资源优于农村学校。
这使得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无法与城市相媲美。
针对这一困境,首先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村学校的师资配置,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并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流动教师制度,将城市的优秀教师派驻到农村地区,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二、教育教学方法滞后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城市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学方法滞后、传统教学模式迂腐等问题。
这导致了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途径。
首先,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多媒体技术、互动式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趣味性。
此外,建立城乡教育教学交流平台,促进城市和农村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让农村学校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成果。
三、学生素质差异显著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学生的素质与城市学生存在明显差异。
城市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和环境的优势,通常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素质相对较高。
而农村学生由于受制于家庭背景和地理环境,往往存在差距。
要解决学生素质差异的问题,可以采取综合措施。
一方面,加强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辅导,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建立寄宿制学校,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支持。
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农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社会实践和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试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试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建设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的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政府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文章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并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把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与方向,多方联动打造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将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使农村人口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
一、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1.农民工的生存现状的改变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
农民的发展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可以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民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大致可以分为务农和务工。
为了挣得更多的收入、寻求更好的发展,许多农民走出家门,成为特殊的群体——农民工。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出现的群体。
他们具有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工作在城市,但没有城市户口,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属于游离于城市的边缘人群。
绝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是最廉价的劳动力,从事着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
职业教育对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显示出了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90%的人希望能在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首要问题,专业技术知识及就业技能的培训可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
2.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促进乡村教育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促进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而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础。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学校的资金投入,用于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如建设新的教学楼、宿舍、食堂,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要保障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的投入,通过捐赠、设立教育基金等方式,为乡村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二、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乡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
一方面,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职称评定等方面,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投身乡村教育。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让城市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同时安排乡村教师到城市学校挂职锻炼,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均衡发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定向培养、特岗计划等方式,为乡村学校补充新鲜血液。
三、优化乡村教育课程设置乡村教育要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人才。
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具有乡村特色的课程,如农业技术、手工艺制作、乡村文化等,让学生了解乡村、热爱乡村。
在职业教育方面,要根据乡村产业发展的需求,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四、推进乡村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美 国 开 展 多 元 化 的 农 民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 力 大 发 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合 高 中 和 社 区 学 院 , 行 “ 读 课 程 计 划 ”, 推 工
收 到 了 很 好 的 效 果 。 美 国 的 公 立 高 中 8 % 为 综 合 9
高 中 , 余 1% 又分 为 地方 职 业 学 校 ( 工半 读 ) 其 l 半
和 全 日制 职 业 高 中 。 1 9 年 , 1 的 高 中 毕 业 生 98 9%
取 得 了 不 同 的 职 业 教 育 学 分 … 。 法 国 政 府 以 专
体 化发 展 , 现 城 乡无 本 质 差别 的 共 同繁 荣 和 协 实
继 续教 育研 究
2 1 年第 1 期 02 O
基于城 乡一体化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顾 馨 梅 吴志娟2
( 州职业大学 1 汽车与电气工程 系; . 扬 . 2 社会发展 系, 苏 扬 州 2 5 1 ) 江 2 0 2
摘要 : 乡职业教 育一体化是 未来职 业教 育发展 的必然选择 。在 城 乡一体化理念下 , 城 农村职业教 育将 获得 与城 市
职业教 育同等的发展 机会 , 并可获得 更 多的政策支持 , 这有 利 于提 高其 自身造血功 能 ; 村职 业教 育将 在农 村人 力资 农
源开发 与利 用中大有作为 , 为农村 职业教 育 多元化办学提 供 了契机。 也
关 键 词 : 乡一 体 化 ; 乡职 业 教 育 一 体 化 ; 村 职 业 教 育 ; 展 城 城 农 发 中 图分 类 号 :7 5 ( 2 ;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16 2 1 )0—0 1— 3 10 4 5 (0 2 1 1 0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黄少英河北农业大学【摘要】在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背景下,需要把大量农村劳动力迅速转化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城镇劳动者。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培训缺乏监管、流于形式,技能型、实用型师资缺乏。
应不断完善农民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拓宽农村职业学校的投资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民职业教育统筹城乡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通过举办农民职业教育,大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迅速转化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农民职业教育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使得农民职业教育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本文着重论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农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实效性。
由于长期以来农民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部门对其管理还处于短期行为而没有纳入法制的轨道,致使农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表现为相关政府部门职责不清,参与管理的部门很多,如教育、财政、农业等部门,但往往出现跟风而上,想管就管,不想管就不管的现象。
有关部门对资金监管力度也不够,虽然农民技能培训方面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由于缺乏监管往往被一些部门截留而没有合理使用;农民技能培训没有长远计划,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组织,一些地方培训时间严重缩水,培训工作成了走过场,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教育效果不明显。
第二、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不高,技能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实践能力强的教师。
农民职业培训的教师通常来自各级农业院校和县级职业中学,高等农业院校教师有理论水平而实践经验略显不足,讲课针对性不强,讲授的内容与实际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农民觉得学非所用,加上他们的工作的质和量没有纳入评估和考核,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使得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农民职业教育的生源和规模。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教育发展路径规划与实施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教育发展路径规划与实施研究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农村教育则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教育发展的路径规划和实施方案,旨在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教育发展的背景与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实现城乡发展的协同和一体化。
农村教育是城乡差距、贫困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也是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村教育发展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教育范畴。
首先,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农村教育能够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城乡差距的缩小;最后,农村教育能够培养农村人才,推动农村创新驱动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教育发展的路径规划1. 提高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是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硬件设施落后等问题。
因此,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2. 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高质量的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
为了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 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农村人才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可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应当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乡村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推进。
2. 加强各方合作农村教育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SWOT_分析与策略建构
社会民生Shehui Minsheng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策略建构摘 要:乡村教师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其专业发展更是乡村教育提质的重要环节。
采用SWOT分析法对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创新外部支持方式,发挥乡村教师发展主体性;优化乡村教师评价方式,明确专业发展的适切取向;明确学校责任,拓宽发展路径。
关键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SWO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现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乡村教育是重要途径,而基础教育是其基点。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借助于城市的优势教育资源,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其专业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借助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用于评估组织或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帮助其全面系统地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和竞争地位),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身优势与外部机遇挑战进行梳理与分析,提出城乡融合发展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问题提出与概念界定(一)问题提出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水平、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政策的必然要求。
乡村教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切实关切乡村教师的长足发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年—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都明确指出乡村教师对于乡村教育、乡村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成果丰富。
具体来说,学界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内涵界定方面,如刘桂辉(2022年)认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指拥有社会和职业双重认同的乡村教师以专业发展目标为导向的主动提升;朱沛雨(2016)认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指经由职后教育体系,其专业理念与师德内化于心、知识与技能不断成熟,并逐步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教师的过程。
城乡统筹背景下衡阳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乡统筹背景下衡阳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按照遵循问题导向原则,选择衡阳地区为研究案例,以该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深挖该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最终,通过借鉴国内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先进经验,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衡阳市;农村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基本问题;路径选择衡阳气候条件与生态环境适合各类农、林、牧、渔产品生长,有“鱼米之乡”之称。
近年来,衡阳地区的农业区域特色正在形成,农村经济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衡阳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农业职业教育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均有所萎缩衡阳市2005~2009年各级学校单位数及教职工数如表1、表2所示:从表1、表2中看出,衡阳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质量上看均处于下降状态。
(二)投入不够,统筹协调不够,调控乏力,总的来说是政府投入不够与其它普通类型的学校相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少得可怜,这其中有很多原因的限制,然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观念。
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在结构、教学设施设备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落后,这无疑将严重影响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从衡阳地区的情况来看,县、县级市政府是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主体,这些县、县级市财政基础都并不丰厚,经费的紧张甚至导致了部分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停滞[1]。
就衡阳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看,大部分学校的图书资料陈旧,缺少实践相应的场地,新建设实用技术设备也不足,更不用说能与行业接轨的可能。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值得大家深思。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较差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也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这一问题或许从下表中教职工人均负担学生人数的变化上更能够得以清楚的反映。
详细情况如下表3所示。
(四)专业结构与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需求不一致的矛盾长期以来,农村职业教育都隶属于国家教育序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地区,因而被称之为农村职业教育。
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思考
生 、社会保 障也无 从 谈起 。要想 让经 济上 去 ,还是
需 要提 高 自身素质 。不但 需 要 国家 和 城市 的帮 助 ,
干教师 特别 是 “ 双师 型 ”教师紧 缺 ,严重 影 响学校
办学质 景 的提 高 。
46 当地 政 府 对 农 村职 业 教 育 不 够 重 视 ,制 定 的 . 政 策不 利于 专业 教 师 的发 展 。对 专业 教 师 的聘 用重 学 历不 重 能力 ,而 且待 遇 跟 不上 ,致 使 有技 能 没有
,_ .
摘 要 :要 想 让 乡村 农 民 享 受 到 与 城 镇
水平 ,在满 足 自己需要 的 同时还 促进 了 国家的农 业
X
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 当务 之 急 是 提 高
.
新 农萼济入这蔓放产, 质 、科学精 神 、掌握 先进 生产 技术 的现 代农 民。我 芸 收 就 孝 提 宴的 耄 与 生力 民经 , 解 言
村 职业 教育 的主要 目标 。
自封,缺乏创新能力。
2 大力发 展农村职 业教 育的 必要性
4 . 农 村 职 业 教 育 普 遍 针 对 全 日制 的在 校 学 生 , 4
而对 初 中毕业 已走 向社会 的学生和 农 民群众 关于 农 业知 识技 术 的短 期培 训开展 比较少 。 45 农村 职 业 技 术 学 校 资 金 困难 ,实 习 设 备 陈 旧 .
入不足 ,制 约着职 业教 育的 发展 。
4 发展 农村 职业教 育存 在的 问题
41 在 比较 偏 远 的农 村 地 区 ,只 有 4 % ~5 %的 . 0 O
学生初 中毕 业后继 续接 受更 多的教育 ,另 外的 一半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
交流学习心得;跟踪服务是授课教师、农业技术员等深入到 只有具备了爱农、兴农的思想意识,才能树立起爱岗敬业的
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来到田间地头为培育对象进行技术指导; 职业观,才能在农业生产中以保护生态平衡、维护食品安全
组织教师、专家及农业技术人员通过网络进行线上授课,在 为己任。
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及时为培育对象解答学习中的困
准潜在培育对象的基础上,丰富培育内容,科学设置培育方 解教材内容。
案,不断强化培育对象的职业意识,提升其知识水平、道德
第二,为满足培育对象的多样化需求,高职院校应紧扣
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等。
当地特色产业,尽可能多地设置专业课程,支持并鼓励培育
(一)找准潜在培育对象
对象自主选择,这样便能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学”
最后,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并非单一的,既可以来自于
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论是提升农民理论知识水平,还是提 广大农村地区,还可能是来自于城镇地区。针对愿意到农村
升农民职业资格能力,均有着丰富教学经验。
实现个人价值的城镇居民,高职院校应该为其敞开大门,创
第三,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前提必须首先完成中等教 新教育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并通过继续教育、在职培
第一,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类型以
农村人口,还是城镇居民,均可以主动选择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及增加经费投入等各个方面都首先考虑当地资源优势,并能
(二)生态意识较强。传统农民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够紧扣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体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
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滥用化肥、农药, 不少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依托重点支柱产业,与有
经验丰富,并掌握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完全能够胜任培 植技术、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动物养殖技术、动物疫病防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的开放式职业教育研究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的开放式职业教育研究摘要:城乡一体化的新和型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现状无法适应和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
构建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一线人力资源,是保持这种长效机制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关键词:职业教育开放式体系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
城乡一体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
“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建设城乡一体化需要职业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完成,这将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无法适应和满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一)儒家思想观念和西方价值观,造成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
2000多年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和腐朽的西方价值观严重影响着人民的思想。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吃喝玩乐”等理念深深地渗透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的文化传统,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封闭错位,使得职业教育的社会作用未显现。
目前,职业教育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与普通教育专业教学区别不明显;教学过程与企业、社区结合不紧密;职业培训不广泛;开放性办学不足;教学资源没有充分配置合理等缺陷,其社会作用尚未显现。
(三)条块分刻的封闭管理体制,使得职业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
目前,各类职业院校的发展主要靠自身滚动发展。
尽管当前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由于基数太低,目前的投入犹如杯水车薪。
即使有国家拨款,也存在教育经费分配不均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摘要: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不被农民重视,在发展中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教育内容滞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以及投入不足等问题。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打破城乡分割的局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建议收稿日期:2009-03-28职业教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1]。
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本前提,也是使农民拥有更加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基本内容。
在现今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讨论如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我国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劳动力和职业教育的影响城乡一体化思想早在19世纪就产生了。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指出将来要“消灭城乡差别”,达到“城乡融合”[2]。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开创性地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3]。
此后,为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美国学者芒福德、赖特和斯坦因等人提出“区域统一体”、“区域城市”等设想,进一步丰富了城乡一体化理论[4]。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最早于1983年在苏南地区被使用。
因为乡镇企业发展打破了“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产业分工,乡镇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交往变得日益频繁。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之间的分离,使各种经济社会矛盾越来越凸显,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到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党和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奋斗目标[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确定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6]。
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这一进程中生产力迅速发展,城市中部分二三产业转移到农村,农村产业结构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农村中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
二是城市和农村逐步成为一体,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
在城市二三产业中,农村劳动力在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的比例已经分别达到50%、60%和80%以上[7]。
三是在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下,科学技术的普及加快。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升级更新,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需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能力。
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职业技能,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这就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和城市职业教育适应一体化的要求,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求学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
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在2002年出台《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5年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后,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体制、培养模式的变革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一个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并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提高了职业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撑能力。
农村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强化“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扶贫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应起的作用相比,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是长期以来就存在的,有的是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新出现的,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1.职业教育不被农民重视在现行教育实践中,由于选拔功能被过分扩大,升入普通高中并考上大学已成为青少年的首选目标,也成了衡量一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尺度。
人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被忽视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并不高。
农村职业教育在这一大背景下,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农村,只有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才有可能进入职业学校。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感觉到升学无望,而就业还为时尚早,于是不学习,放任违纪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职教学生和学校的形象,农民也就更加不认可职业教育了。
在一些农民心目中,接受职业教育便成了接受“次等教育”,认为进入职业学校是不得已而为之。
与此同时,农村职业学校对农村劳动力开展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却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这些培训,有的解决了农民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有的为其进城务工打下了基础。
这种既受歧视、又受欢迎的现状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2.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很多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农村社会的现实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脱离农村实际。
在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轻能力培训,重文化基础、轻职业技能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涉农的专业还很缺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普遍缺少有关市场营销、物流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的急需专业,技能培训项目也极少,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也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格局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呈现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而陈旧的理论知识,传统的常规的技术使得很多农村职业学校失去了吸引力。
3.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农村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也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甚至本身就是工程师、技师。
但现在,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具有实践经验丰富、技能水平较高和职业素养良好的“双师型”教师。
很多教师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进入职业学校从事职业教育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书本知识,脱离生产实践活动,很难培养出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实用人才,致使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4.教育投入不足近年来,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职业中学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短缺、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齐全、图书资料缺乏、实验设备老化等现象。
很多农村职校的实验实训基地严重匮乏,现有的设备也在被淘汰之列。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职校部分专业缺少最起码的教学设备。
因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培养,毕业后也无法适应生产实践的需要。
一些农村职业教育学校也因投入少,在选择学科设置时只能设置那些费用较低的学科。
这些专业设置又与普通院校雷同,失去了竞争力,更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难以形成适应现代农村建设需要的课程体系。
三、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农村、农民和农业服务,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升学服务还是面向就业;二是为城市输送劳动力还是就地转化;三是培养农民子弟还是农民本身[8]。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认真思考和解答。
笔者以为,当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职业教育属于政府提供的准公共产品,政府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负有重要责任。
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直接投入。
我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且对职教的投入又大大低于对普教的投入。
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无力承担市场条件下的职业教育成本,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
要解决这个矛盾,政府必须采取特殊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降低学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逐步实行免费,确保农村地区学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
二是在当前情况下,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支持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办学,给予社会力量办学合理的经济回报。
三是引导社会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
健全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严格技术技能岗位的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应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
要建立教育培训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待遇提高、身份转换等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制度,以利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2.打破职业教育城乡分割局面,促进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城市与农村是不可分割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资源配置的市场主导作用越来越强的态势下,城乡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紧密。
我们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并不是要在农村多建几个学校,而是要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建立城市支持农村的互动体制,加快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必须把城市和农村看做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通盘考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
应在统一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统一体制和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制定统筹发展城乡职业教育的具体政策。
要对城乡职教资源配置的渠道、手段和方式进行明确的规范,为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学校的同时,城市的职业学校应通过单独或与农村学校联合招生的方式,更多地面向农村招收学生。
要加大城市与农村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的力度,努力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扩大合作办学领域,共同培训农村劳动力。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坚持的就业导向,必须符合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