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卫生防疫基础知识课件(共20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3.动物饲养厂生产区入口处要建宽于门口、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 水泥结构的消毒池(车辆消毒通道)和值班室(严格管理出入人 员),以及更衣、淋浴、消毒室(人员消毒通道,该室应单一流向, 出、入口分开)。 4.畜(禽)舍入口要建宽于门 口、长1.5米的消毒池。 5.动物饲养场四周要建筑围墙或 其屏障,防止人和动物进入场内。 6.有条件的饲养场要自建深水井 或车辆消毒
生产区内、外车辆、用具必须严格分开 ,生产区内车辆、用具只限在生产区内 使用,不准出生产区; 生产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入生产区, 必须进入时,需经主管领导批准,经认 真消毒后方准进入。
六、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
搞好环境卫生,对保障动物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饲养场的环境卫生包括畜(禽)舍卫生和生产区卫生。
(一)畜(禽)舍卫生
为了杀灭畜(禽)舍内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动物健康,必须建立畜 (禽)舍卫生、消毒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每天清扫畜(禽)舍走道、工作间、用具、设备、地面,及时清除粪便; 每天清扫、洗刷、消毒料槽、水槽; 经常进行带畜(禽)消毒; 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串栋; 畜(禽)舍内用具要有标记,固定 本舍使用,不得串用; 饲养人员在接触动物、动物产品、 饲料、饮水等前必须用消毒水洗手;
二、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动物饲养场的建筑应当按照保护人畜健康,人员、动物、物资运转单 一流向,利于防疫,便于饲养,节约用地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按人、畜、污的顺序,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1.要分区规划。职工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 病死动物和粪便污水处理区应当分开,相距一定距离并有隔离带或 墙,特别是生活区和生产区要严格分开。
动物疫病的防控PPT课件
生物媒介传播
有些动物疫病可以通过特 定的生物媒介,如蚊子、 苍蝇、老鼠等传播。
动物疫病的危害
01
02
03
04
危害养殖业
动物疫病的发生会导致大量动 物死亡或失去生产能力,给养 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影响食品安全
动物疫病可能导致动物产品中 存在有害物质或病原残留,对
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威胁人类健康
某些动物疫病可能传染给人类 ,如禽流感、猪流感等,对人
国际兽疫局(Office International…
该组织通过制定国际动物卫生标准、推动各国动物疫病防控合作和技术交流,为全球动 物疫病防控作出贡献。
国际动物疫病信息共享与技术交流
信息通报与发布
各国及时通报动物疫病疫情,并通过国际组织向其他国家发布疫 情信息,加强全球动物疫病防控的预警和应对。
技术合作与交流
分类
根据病原的不同,动物疫病可以分为病毒性疫病、细菌性疫病、真菌性疫病和 寄生虫性疫病等。
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直接接触传播
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直接 接触,如交配、舔舐、摩 擦等行为,导致病原在动 物群体中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动物通过接触被病原污染 的物品、水源、饲料等, 或者在污染的环境中活动, 导致病原传播。
生物安全措施
隔离措施
人员管理
对疑似感染动物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人员出入管理,限制无关人员进 入动物养殖区域,防止交叉感染。
消毒措施
定期对动物舍、场地、用具等进行消 毒,消灭病原体。
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动物疫病防控 知识,提高公众对动物疫病的认
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PPT课件
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狂犬病、疯牛病、流感、日本乙型脑炎、禽
流感、炭疽、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
(特别是O157型)、链球菌、钩端螺旋体病、家畜血吸虫病、囊虫病、旋
毛虫病、弓型虫病等数十种。
2021/8/2
15
第15页/共131页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
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2021/8/2
8
第8页/共131页
总共157种
• 一类 动物疫病(17种)
•
二类 动物疫病(77种)
•
三类 动物疫病(63种)
2021/8/2
9
第9页/共131页
一类 动物疫病(17种)
•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
• 对人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发现有200多种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现在世
界上常见的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狂犬病、疯牛病、流
感、日本乙型脑炎、禽流感、炭疽、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
氏菌病、李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特别是O157型)、链球菌、
钩端螺旋体病、家畜血吸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型虫病等
第4页/共131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相关名词解释
动物产品 • 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是指是 指供人食用、饲料用、药用、农用或 工业用的动物源性产品。如动物的肉、 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 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 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2021/8/2
5
动物疫病的防控PPT
接种操作
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 操作,确保疫苗剂量、注射部
位和方法正确。
免疫监测
定期对动物进行抗体检测,了 解免疫效果,及时补种或加强
免疫。
定期检查与监测
定期健康检查
对动物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采取相应措施。
疫情监测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报告疫 情,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病流行规律和传 播途径,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样品采集与检测
采集动物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疫病, 为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生物安全措施
隔离措施
对疑似感染动物进行隔离观察 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消毒措施
定期对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 进行消毒处理,消灭病原微生 物。
品进入本国。
区域性联防联控
在跨境动物疫病高发区域,相邻国 家开展联防联控,共同监测边境地 区的动物疫情动态,加强信息沟通 和协作。
跨境合作项目
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开展跨境动 物疫病防控合作项目,分享防控技 术和经验,共同提升区域内的动物 疫病防控能力。
05
动物疫病防控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新型动物疫病的出现
信息共享
兽医部门应及时将疫情信息与其他相 关部门共享,如卫生、农业等部门, 以便采取联合防控措施。同时,应向 公众发布疫情信息,提高公众的防疫 意识。
04
动物疫病防控的国际合作与法规
国际动物疫病组织与合作
1 2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 该组织是动物疫病防控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 织,负责制定动物疫病国际标准,促进各国间的 合作与交流。
新型动物疫病不断涌现
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2、抗原竞争(免疫间的相互干扰)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免疫 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因此, 为保证免疫效果,对当地比较流行的传染病最后单独 接种,同时在产生免疫力之前不要接种对该疫苗有拮 抗作用的疫苗,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免疫接种后,如 果猪场短期内感染了病毒,由于抗原竞争,机体对感 染病毒不产生免疫应答,这时的发病情况有可能比不 接种疫苗时还要严重。至于还有人使用二、三联疫苗, 是因为一方面有些疫苗的相互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减 少免疫次数有利于生产。
• 2、疫苗本身血清型差异
有些病原的血清型较多,免疫接种时没法选 用与本地流行毒(菌)株相对应的血清型疫苗。如大 肠杆菌按菌体抗原分有100多个血清型,并且不同 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作用,因此用针对少数 几种血清型制成的基因工程苗并不能很好预防自 然界流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引起的大肠杆菌病的 发生。
疫苗的种类
• ①菌苗、②疫苗、③类毒素。习惯上。把以上3种 生物制品简称为疫苗。目前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 和灭活疫苗 。
• a、弱毒疫苗:是利用毒力减弱的细菌或病毒等
微生物经大量繁殖后制成的活苗,如:猪瘟。 b、灭活苗:将病源微生物(强毒或弱毒)大量繁
殖后,采用物理或化学的(如甲醛)方法使其失活, 但仍保留免疫原性制作的苗。
注意事项
• 1、严格按说明书要求保存、运输和使用。 不同的疫苗保存和运输的方法不尽相同。由于生 产中使用的佐剂不同,即使同一个厂家生产的不 同批次疫苗使用方法也不相同。 2、现用现配。 冻干疫苗配后在4小时内用完,油乳剂灭活苗和铝 胶疫苗要升高到室温,当天内用完,过期不能使 用。有专用稀释液的,要用专用的稀释液。
• 7、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学过程,受到机体遗 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提供绝对的保 护,大多数猪只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呈中等水平, 而一小部分猪只则免疫应答很差。因此,疫苗的 保护不是百分之百。即使如此,一般60%~70% 的保护率就足以有效地阻止疾病在猪群内的传播, 所以,其免疫接种的效果还是相当显著。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第1章课件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三)动物疫病流行过程的特点
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发病动物数量的多少和传播
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四种表现形式 :
1.散发性
如破伤风
2.地方流性 如巴氏杆菌病、喘气病
3.流行性
如猪瘟、蓝耳病
4.大流行性 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四)影响动物疫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对流行过程有影响的自然因素,主要气候因素 (气温、湿度等)、地理因素(地形、海拔高度等)和季 节等。
一、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 1.询问调查 2.现场观察 3.查验有关资料 4.实验室检查 5.数理统计
一、流行病学发调生疫查情时要了解的内容:
⑴最初发病的时间、地点、发病季节、传播速
度及蔓延情况,疫区的各种畜禽的数量和分布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情的况,步发骤病和畜禽内的容种类、数量、年龄、性别及
• 免疫无规定疫病区: 在规定期限内,某一划定的区域没有发生
过某种或某几种疫病,对该区域及其周围一定 范围内允许采取免疫措施,对动物和动物产品 及其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
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有关概念
• 监测区: • 缓冲区: • 感染区: • 自然屏障: • 人工屏障:
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立的目的、意义
• 制定疫情监测规划和计划,科学、全面、准确 地开展动物疫情监测预报,是做好防疫工作的 重要内容。
具体要求
根据动物防疫法,结合本省、本地实际情况。
1、每年进行两次省级以上的实验室检查
2、每月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选3个乡-2个村-20 个养殖户=120个养殖户)
3、检测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临诊症状检查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防制应急预案
㈠什么是防制应急预案? ㈡—防—制为应防急止预和案尽的量内减容轻重大动物疫病给人畜带 来⒈损组害织,指在挥发系现统重大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 高效、有序地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和扑灭疫病, 为⒉此疫而情预分选级制及定防的治综原合则性应急处理方案,称动物 疫⒊病紧防急制疫应情急的预扑案灭。程序 ⒋保障系统(资金、物资、人员和技术力量保障等) 5.其它
一、疫病监测方法 1、流行病学调查 2、临床症状检查 3、血清学监测 4、病原学检测
问诊、视诊、触诊、 叩
凝集诊试、验听、诊沉、淀嗅试诊验等、免 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 免疫磁力分离技术等
①细菌学诊断:镜查、分离培养、动物试验、
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
②病毒学诊断: 电镜检查、动物接种、禽胚接
㈣疫源地
1.疫源—地—是指有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 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
2.疫源地与传染源的差异?
①含义方面:疫源地比传染源更广泛. ②防治方面: 对传染源要进行隔离、治疗和处理; 对疫源地要进行封锁、检疫、预防接种、消毒 等综合措施,才能防止疫源地内传染病的传播和 防止新疫源地的出现。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监测区: 缓冲区: 感染区: 自然屏障:是指自然存在的具有阻断某种疫情传 播、人和动物自然流动的地理阻隔,包括大江、 大河、湖泊、沼泽、海洋、山脉、沙漠等。 人工屏障:是指为建设无疫区需要,限制动物和 动物产品自由流动,防止疫病传播,由省级人民 政府批准建立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隔离设施、 封锁设施等。
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3、疫苗使用不当
疫苗稀释液不当;疫苗稀释浓度不当; 疫苗中混入配伍禁忌的药物或其它疫苗;对 稀释过的活苗没有及时的用完;
在疫苗注射过程中注射部位不正确,注射 角度不正确,选择的针头不正确都会影响免 疫效果
肌肉注射操作要点
• 部位:选择肌肉发达 的部位,如颈侧、臀部等, 方法:左手固定注射 部位.右手拿注射器,针 头垂直刺肌肉内,左手固 定注射器,右手将针芯回 抽一下。如无回血,将药 慢慢注入,若发现回血, 应变更位置。
免疫的方法
1、滴鼻 如伪狂犬疫苗 2、肌肉或皮下注射 大部分的疫苗 3、口服 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仔猪副 伤寒疫苗
疫苗接种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1) 唯一手段: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手 段,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如猪瘟、猪细小病毒 病、猪伪狂犬病、猪乙性脑炎和口蹄疫等病毒 性传染病。 (2) 主要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中起主要 作用。如一些危害大的细菌性传染病。 (3) 辅助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上起辅助 作用。 (4) 次要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上所起的 作用不大或疫苗免疫效果不好。
• 3、防疫器具要消毒。 4、避免药物干扰。 菌苗:使用前后各7天,停用抗生素。 弱毒苗:使用前后各7天,停用抗病毒药物或带畜 消毒。
5、过敏反应。
免疫后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准备肾上腺素 等药物救治。
• 6、防止散毒,注意个人防护。 疫苗瓶、器具要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如猪丹毒疫 苗误注入人体内会造成人感染丹毒,布病疫苗也 会感染人。
总结
• 一、树立科学的防疫观念 • 二、做好系统的免疫管理 • 三、保证动物的营养水平 • 四、保证动物的环境卫生 • 五、正确看待防疫的效果
避免错误的操作手法
正确的操作手法
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共19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消灭媒介动物,加强人畜粪 便及动物废弃物的管理,搞 好饮食品的卫生监督是切断 由动物传染至人群的途径的 重要措施。
提高免疫力
给人群和动物群提 供相应的免疫接种 可提高其免疫力。
人畜共患传染病 防治基础知识
01 定义和分类 02 流行病学特征 03 防治原则
一、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 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分为两类: 一类为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另一类为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对检出的感染动物及其产品, 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不能因为经济等原因而放任 不管。
检查和治疗人群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例
牧民、饲养员、兽医、动物 性食品加工人员、卫生防疫 人员、地质工作者和军队有 关人员以及从事实验室的医 学工作者,是人畜共患病的 高危人群,他们应该作为检 查和治疗的重点。
切断由动物传染至人群的途径
皮肤接触传播
由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即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 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是患病动物接触。 间接接触传播多见于接触疫水而感染。
节肢动物传播
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蟑螂、蜱、虻、虱和蚤等在 共患病的传播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传播方式分两类, 即机械性传播和生物学传播。
人与家畜的易感性
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和家畜都有相同的侵袭力。同时, 人和家畜(禽)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性。 由于人和动物的进化程序不同,受感染后所表现的临 床特征也不同。 易感性的高低与病原体的种类、毒力强弱和易感机体 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消化道传播 以消化道为其侵入门户的病原体,通常不能单独侵人, 需伴随水和食物等媒介物侵入。 经饮水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与水源类型、污染程序、 饮水量的多少以及病原体在水中存活时间的长短等因素 有关。
提高免疫力
给人群和动物群提 供相应的免疫接种 可提高其免疫力。
人畜共患传染病 防治基础知识
01 定义和分类 02 流行病学特征 03 防治原则
一、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 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分为两类: 一类为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另一类为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对检出的感染动物及其产品, 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不能因为经济等原因而放任 不管。
检查和治疗人群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例
牧民、饲养员、兽医、动物 性食品加工人员、卫生防疫 人员、地质工作者和军队有 关人员以及从事实验室的医 学工作者,是人畜共患病的 高危人群,他们应该作为检 查和治疗的重点。
切断由动物传染至人群的途径
皮肤接触传播
由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即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 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是患病动物接触。 间接接触传播多见于接触疫水而感染。
节肢动物传播
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蟑螂、蜱、虻、虱和蚤等在 共患病的传播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传播方式分两类, 即机械性传播和生物学传播。
人与家畜的易感性
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和家畜都有相同的侵袭力。同时, 人和家畜(禽)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性。 由于人和动物的进化程序不同,受感染后所表现的临 床特征也不同。 易感性的高低与病原体的种类、毒力强弱和易感机体 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消化道传播 以消化道为其侵入门户的病原体,通常不能单独侵人, 需伴随水和食物等媒介物侵入。 经饮水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与水源类型、污染程序、 饮水量的多少以及病原体在水中存活时间的长短等因素 有关。
动物疫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2.危害
经济损失 公共卫生 食品安全
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动物疫病 的暴发不仅给所在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与财产损失, 而且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和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损失严重:尤其是一类动物疫病和新病。动物死亡率:猪8-12
%,牛2-5%,羊7-9%,家禽 12-20%。每年因疫病直接经济损失 260-400亿,间接经济损失800亿,疫病防制经费需100亿。 1999 年以来,口蹄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遍及31 个省、市、自治区, 发病动物涉及牛、猪、羊,多种动物同时暴发。2003 年4 月份以后,O 型口蹄疫病毒的变异以及A 型和亚洲Ⅰ型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疫情的 复杂性和控制难度,仅2005 年口蹄疫导致的经济损失就达150 亿元。 2006年6 月以来我国暴发的猪“高热病”已造成生猪发病和死亡500 万 头以上,是造成当时猪价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国际 组织的高度关注。
5.耐药菌株增加,临床疗效难度加大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细菌性疾病明显增 多。由于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临床治疗中滥用和超量、频 繁使用抗生素,致使许多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是多重耐药性, 或形成新的变异菌株,一旦发病,除对经典抗菌素如青霉素、链 霉素等产生明显耐药,还对新研制的抗生素很快就产生耐药性, 大大降低了抗生素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诸多抗菌药物 治疗很难奏效。一些细菌性疾病如巴氏杆菌、猪链球菌、大肠杆 菌(仔猪黄、白痢)、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猪 肺疫、仔猪副伤寒等感染引起的疫病危害变得较严重,治疗失败 死亡的现象经常发生。一些体内正常菌群也成为致病菌群。
动物疫病防治 基本知识
一动物防疫的地位和作用
动物疫病防控基本PPT课件
• 3.明显(发病)期
• 前驱期之后,出现传染病特征性临床症状的阶段,这个 阶段很多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症状和病理变化相继出现。
• 4.转归期(恢复期)
• 是传染病的发展到最后的阶段,表现为痊愈(康复或免 疫)或死亡两种情况。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㈠流行过程
1、流行过程:
传染源
病原体
传播途径
易感动 物体内 形成新的传染
⑤经人类传播
⒊易感动物群 ——是指对某种病原体或致 病因子缺乏足够抵抗力而易受其感染的动物。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主要有: ⑴遗传因素;
⑵动物群体的外界因素;
⑶动物特异性免疫状态。
(4)饲养管理水平
㈢流行过程的特点
1.表现形式 2.季节性和周期性
①散发性 ②地方流行性 ③流行性 ④爆发 ⑤大流行性
理。 • 3.假定健康动物。除上述两类外,疫区内其它易感动物均
属于此类。应与上述两类严格隔离饲养,加强消毒和相应
的保护措施,并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四)紧急免疫接种
• 紧急接种是对疫区及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 性免疫接种。 • 1.接种免疫血清、高免卵黄抗体 • 2.接种疫苗
•
二类动物传染病: 二类动物疫病(77 种)多种动物共患病(9 种) :狂犬病、布鲁氏 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 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
病 牛病(8 种) :牛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白血病、牛出血
性败血病、牛梨形虫病 (牛焦虫病) 、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绵羊和山羊病(2 种) :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 猪病(12 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 典猪蓝耳病) 、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丹毒、猪肺疫、 猪链球菌病、猪传染 性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 菌 病 马病(5 种) :马传染性贫血、马流行性淋巴管炎、马鼻疽、马巴贝斯虫病、伊 氏锥虫病 禽病(18 种)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 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 征、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 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禽伤寒、鸡败血支原体 感染、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
《动物疫病的防控》课件
示疫情传播的趋势和模式。
告疫情,分享信息以防止
情风险。
疫情爆发和传播。
紧急处理与应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案
在疫情突发的情况下,紧急处理与应急预案可以帮助快速响应和控制疫情。
紧急处理
•
快速隔离受感染的动物群体
•
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
进行紧急补充疫苗接种
应急预案 ⌛
制定和演练应急预案,明确疫情处理的流程和责任
分工。
2
维持农业生产
疫病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可能导致粮食短缺和食品安全问题。
3
保护生态平衡
动物疫病可能破坏生态系统,对野生动物和植物造成危害。
防疫措施概述
防疫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的关键,确保动物和人类的安全与健康。
疫苗接种
检疫制度
疫苗可以预防许多动物疫病,提高动物的免疫
严格的检疫制度可以防止疫病通过动物及动物
《动物疫病的防控》PPT
课件
本课程旨在介绍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如何有效管理动物健康,并保护人类
和动物的生活环境。
动物疫病的现状
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动物疫病的威胁,这些疫病给动物健康和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1
全球威胁
动物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对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
2
经济损失
确保疫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
了解疫苗接种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的疫苗以增强其免疫系统。
适当温度和条件,以维护其有效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风险。
性。
检疫制度
严格的检疫制度可以防止疫病通过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和运输传播。
1
入境检疫
对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进行检疫,防止
畜禽疫病防治概述PPT课件
预防为主的原则是指在畜禽疫 病防治中,应将预防措施放在 首位,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
施,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养殖场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 畜禽的抵抗力,减少疫病的传
播途径。
定期对畜禽进行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和处理患病动物,防止 疫情扩散。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 ,加强防疫宣传和培训,提高 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技能。
定期检疫和监测
定期检疫和监测是及时发 现和控制畜禽疫病的重要 手段。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 疫情动态,为制定有效的 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ABCD
养殖场应定期对 措施。
检疫部门应加强对畜禽及 其产品的检疫和监管,防 止疫情跨区域传播。
建立健全防疫体系
畜禽疫病防治概述
• 畜禽疫病概述 • 畜禽疫病的防治策略 • 畜禽疫病的常见防治方法 • 畜禽疫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 案例分析
01
畜禽疫病概述
畜禽疫病的定义与分类
畜禽疫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体内,引起畜禽发病或死亡的一类疾病的总 称。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畜禽疫病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 等。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畜禽疫病的手段,通 过在畜禽肠道内补充有益微生物,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提高畜禽的抵抗力。
生物防治需要注意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方法, 避免与抗生素等药物同时使用,同时需要加强微生物管理 和质量控制,确保安全有效。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防治畜禽疫病的重要措施 之一,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病原 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的选用、剂量 和使用方法,避免药物残留和耐药性 的产生,同时需要遵守兽医的指导, 确保安全有效。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畜禽疫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使畜 禽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施,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养殖场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 畜禽的抵抗力,减少疫病的传
播途径。
定期对畜禽进行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和处理患病动物,防止 疫情扩散。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 ,加强防疫宣传和培训,提高 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技能。
定期检疫和监测
定期检疫和监测是及时发 现和控制畜禽疫病的重要 手段。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 疫情动态,为制定有效的 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ABCD
养殖场应定期对 措施。
检疫部门应加强对畜禽及 其产品的检疫和监管,防 止疫情跨区域传播。
建立健全防疫体系
畜禽疫病防治概述
• 畜禽疫病概述 • 畜禽疫病的防治策略 • 畜禽疫病的常见防治方法 • 畜禽疫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 案例分析
01
畜禽疫病概述
畜禽疫病的定义与分类
畜禽疫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体内,引起畜禽发病或死亡的一类疾病的总 称。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畜禽疫病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 等。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畜禽疫病的手段,通 过在畜禽肠道内补充有益微生物,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提高畜禽的抵抗力。
生物防治需要注意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方法, 避免与抗生素等药物同时使用,同时需要加强微生物管理 和质量控制,确保安全有效。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防治畜禽疫病的重要措施 之一,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病原 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的选用、剂量 和使用方法,避免药物残留和耐药性 的产生,同时需要遵守兽医的指导, 确保安全有效。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畜禽疫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使畜 禽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课件
动物防疫的起源: 古代的动物疫病 防治措施
动物防疫的发展: 现代动物防疫体 系的建立和发展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 保障动物健康,促 进畜牧业发展
动物防疫的未来展 望: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动物疫病 挑战
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的介绍 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监管和执行 违反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处罚和案例分析
及防治措施
动物防疫的实践与 应用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介绍动物防疫在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动物防疫的实践经验:分享在动物防疫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包括疫苗接种、疫情监测、隔离治疗等方面的具体措 施。
动物防疫的应用案例:介绍动物防疫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包括成功控制疫情、减少经济损失等方面的具体案例。
非传染病的特点: 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的疾病,如营养缺 乏、中毒等,通常 具有散发性、突发 性等特点,对动物 的健康造成一定危 害。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接 触传播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防疫意义:保护动物健康,促进畜牧业发展,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防疫措施:定期接种疫苗,加强饲养管理,做 好环境卫生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防疫意识:提高公众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和意识, 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严格控制传染源,防止疫 情扩散。
诊断技术:通过观察、检查、试验 等方法确定动物疾病种类和病情
诊断和监测技术在动物防疫中的应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公共卫生日卫生。
一些人畜共患病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尤其是近年来可以说 是深受其害。 年突如其来的SARS,通过对SARS 和艾滋病等的研 究,发现其病原溯源均与动物有关。
2003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和蔓延并突破物种间屏障,直
疯牛病(BSE)、尼帕病毒病(Nipah) 、非洲猪瘟(ASF) 、非洲马 瘟(AHS)、裂谷热(RVF) 等重大外来动物疫病的疫情目前尚未 在我国发现,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进出口贸易日益 频繁, 大量外来病已呈“兵临城下”之势, 频频叩击国门, 给我 国的畜牧业乃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今年发 生的“小反刍兽疫”。
2.危害
经济损失 公共卫生 食品安全
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动物疫病 的暴发不仅给所在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与财产损失, 而且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和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损失严重:尤其是一类动物疫病和新病。动物死亡率:猪8-12
%,牛2-5%,羊7-9%,家禽 12-20%。每年因疫病直接经济损失 260-400亿,间接经济损失800亿,疫病防制经费需100亿。 1999 年以来,口蹄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遍及31 个省、市、自治区, 发病动物涉及牛、猪、羊,多种动物同时暴发。2003 年4 月份以后,O 型口蹄疫病毒的变异以及A 型和亚洲Ⅰ型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疫情的 复杂性和控制难度,仅2005 年口蹄疫导致的经济损失就达150 亿元。 2006年6 月以来我国暴发的猪“高热病”已造成生猪发病和死亡500 万 头以上,是造成当时猪价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国际 组织的高度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不仅危害养猪业,造 成母猪流产,而且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染给人,危害人类健康
(引起人的乙型脑炎),我们从2005年~2013年对全州的监
测情况看猪的乙型脑炎阳性率逐年上升。
楚雄州2007~2013年猪乙型脑炎血清学监测情况表
楚雄州2007~2013年猪乙型脑炎血清学监测阳性率变化图
3.建设现代畜牧业,发展健康型养殖 人畜分离,制定和坚持一贯的卫生防疫制度,注重养殖 环境的治理和设施完善,走循环式养殖经济---沼气。
(二)疫病发生趋势
趋势
老病威胁 病原变异复杂 抗药性增强
新病增加 混合感染多发 条件病增多
1.国外疫病概况
种类:OIE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各种动物 传染病按危害严重性分为三大类: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合计
合计 阳 性率 种猪 阳 性率 商品猪 阳性率
食品安全:
大量使用抗生素, 造成动物产品药物残留量增加、产品质量下 降、出口受阻,消费者心里恐慌。
重大外来动物疫病对我国构成严重威胁
目前在我国危害较严重的猪弓形体、衣原体病、猪囊虫病、旋毛虫病等均 未得到有效控制,耕牛和人的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猪普遍携带戊型肝炎病毒, 常致人的戊肝发生等等。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60%的人类传染病来源于动物, 5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75%的新发传染病为人兽共患病,而现行的 人畜共患病就有200多种。 因此,控制动物疫病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关键所在。
A类 16 种
B类 93 种 C类 31 种
某些传统疫病如猪瘟、口蹄疫、羊痘、新城疫
等控制与爆发并存。
新病不断增加,如PRRS、PCV2、山羊关节性
脑炎、梅迪-维斯纳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增 生性肠炎等。
2.国内疫病概况
种类:按疫病危害程度分为三类(2008年与 1999年对比),一类17(14)种,二类77(61) 种,三类63(41)种;据畜禽疫病普查表明全 国共发现动物疫病239种,其中细菌性疫病111 种,病毒性疫病 80种,真菌病11种,寄生虫病 23 种, 普通病14 种。
动物疫病防治 基本知识
一动物防疫的地位和作用
(一)动物防疫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1.动物疫病和残留仍是阻碍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两大风险。市场风险可以通 过转变养殖方式、调整养殖规模和改变营销策略等降低市场风险。而动物疫 病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危及公共卫生安全。一旦发生疫病,轻者生长 受阻,生产性能降低,饲养周期延长,浪费饲料,消耗医疗费用,增加养畜 成本,还造成药物残留,降低畜产品质量,带来食品安全问题;重者将使整 个养殖业毁之一旦,血本无归。畜牧经济学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畜牧业经 济效益=(良种+良法)×疫病预防控制-(良种投入+饲养成本+人工等费 用)。一些动物疫病还直接传染给人,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俗话说“家有万 贯,带毛喘气的不算”。因此,了解和掌握动物疫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加强 动物疫病的防疫,建立和完善“防疫制度化”。即:完善防疫设施,建立和 健全防疫制度,并实施科学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保障畜禽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降低 和规避疫病风险的重要手段。 动物疫病包括生猪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接传染人是当前全球面对的严峻挑战。截止2007 年8月12日, 全球309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92人死亡;我国25人感染,
16人死亡。13年因禽流感感染人,而对养禽业造成上千亿的 损失(禽类产品消费大大下降)。
2005年6~8月四川省发生人- 猪链球菌病,导致204人感染, 38人死亡。
我国是乙脑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发病的80%以上。 狂犬病已夺去了我国数万人的生命,仅2007年1~10月全国共报告狂犬病 病例2717例。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2。今年1-7月我州共有9个县市 21个乡镇32个村发生34起1犬伤多人事件,疾控部门采集14份肇事犬脑组织 送检,阳性12份,阳性率为85.7%,因狂犬病死亡4人。另据禄丰县疾控中心 2012年对县内扑杀的犬随机采集犬脑组织542份样品送检,阳性24份,阳性 率达4.43%,说明犬带毒现象的存在。 布氏菌病、结核、炭疽等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今年我州共报 道人感染布鲁氏菌病例3例(有个地方)。